2·28俄羅斯前副總理遇害事件

2·28俄羅斯前副總理遇害事件

2015年2月28日凌晨,資深俄羅斯反政府領導人涅姆佐夫在莫斯科市中心中槍身亡,他的助理稱這起事件是一場政治謀殺。據俄塔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稱射殺涅姆佐夫是有預謀的,是一種“挑釁”。

俄內政部的一名女發言人稱,昨日涅姆佐夫走過克里姆林宮南面莫斯科河上的一座橋,兇犯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中連續開槍,他身中四槍遇害。中新網援引外媒訊息稱,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對涅姆佐夫開了至少七、八槍,四槍擊中其後背。

2015年3月7日俄羅斯當局已拘捕兩名刺殺反對派領袖涅姆佐夫的疑犯。報導引述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指,總統普京已得悉兩名疑犯已被捕,又指兩人是來自北高加索地區的職業殺手,已對所犯事實供認不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28俄羅斯前副總理遇害事件
  • 外文名:2 ·28 former Russian Deputy Prime Minister's assassination
  • 地點:莫斯科市中心克林姆林宮附近
  • 遇害總理鮑里斯·葉菲莫維奇·涅姆佐夫
  • 時間:2015年2月28日
  • 事件性質:刺殺
事件背景,事件經過,遇害身亡,女伴回答,警方調查,事件線索,人物詳述,人物介紹,人物簡歷,人物下葬,動機推測,處理結果,官方回應,國際聲音,美國,英國,烏克蘭,事件影響,專家分析,事件延伸,

事件背景

2015年2月28日凌晨,資深俄羅斯反政府領導人涅姆佐夫在莫斯科市中心中槍身亡,他的助理稱這起事件是一場政治謀殺。據俄塔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稱射殺涅姆佐夫是有預謀的,是一種“挑釁”。
事件解析圖事件解析圖
俄內政部的一名女發言人稱,昨日涅姆佐夫走過克里姆林宮南面Moskva河上的一座橋,兇犯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中連續開槍,他身中四槍遇害。中新網援引外媒訊息稱,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對涅姆佐夫開了至少七、八槍,四槍擊中其後背。

事件經過

遇害身亡

2015年2月28凌晨,俄羅斯前副總理、反對派領袖涅姆佐夫在莫斯科中心地區遭到射殺。事發時,他正與一名女伴在紅場附近走路。俄警方沒有透露該女性的身份,正對其進行調查。
俄警方稱在現場發現了6個子彈殼。俄調查人員在聲明中稱,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從里對涅姆佐夫開了至少七、八槍。另有訊息稱,涅姆佐夫背後中了數槍。

女伴回答

BBC訊息,涅姆佐夫遇害時,身邊有一位女性同伴,她並未受傷,目前正在向警方作證。《衛報》稱,該女性是烏克蘭人。
安娜·杜利茨卡婭安娜·杜利茨卡婭
涅姆佐夫的女伴生於1991年,現年24歲。但有國際新聞賬號@PzFeed在推特上稱,這名女子22歲,是一名烏克蘭模特。
涅姆佐夫遇刺事件的一個焦點人物就是案發時在他身邊的女伴安娜·杜利茨卡婭。這位烏克蘭女模特成為整個案件的重要目擊證人。不過2015年3月2日杜利茨卡婭表示,兇手是在他們的背後開槍,因此她完全沒有看到兇手的模樣。杜利茨卡婭在接受俄羅斯獨立頻道“雨”電視台通過skype進行的專訪時,一連幾問的回答都是“我不知道”、“我沒看到”,“我不記得”,作為案發時距離被害人最近的目擊者,她的回答顯然令人感到驚訝。

警方調查

俄羅斯調查委員會有關人士稱,“一名持有效證件的男子被射殺,名為涅姆佐夫”,該機構已經開始進行刑事調查。但他拒絕透露詳細情況。
據代表援引涅姆佐夫女伴的提供的證詞表示,涅姆佐夫與自己來自烏克蘭的女伴在莫斯科大橋上行走時,一輛車輛向他們駛來,有不明身份的兇手從車中向涅姆佐夫開槍,其中有四槍擊中了涅姆佐夫的後背。據悉,兇手至少向涅姆佐夫開了7-8槍。

事件線索

彈殼線索
俄羅斯調查委員會28日發布涉及案情的首份詳細聲明,稱綜觀作案地點選擇、作案手法等一系列因素,這起案件事先無疑進行過精心策劃。調查人員說,他們認為,槍手從車內用一把馬卡洛夫手槍朝涅姆佐夫的背部開了槍,但在案發現場找到的6枚彈殼分屬不同製造商,這讓調查面臨不小的困難。
車輛線索
據俄羅斯官員稱,克里姆林宮附近的監控錄像拍攝到暗殺者的車輛,但是目前還沒有發現車輛的下落。
俄羅斯警方稱已檢查了三輛在事發前後經過案發現場的白色轎車,但都排除了作案可能。警方稱,兇手乘坐的車輛是一輛白色福特福克斯或蒙迪歐轎車。
俄羅斯電視台公布了城市監控錄像。監控表明,暗殺涅莫佐夫的兇手在實施暗殺之後,並沒有匆忙逃跑。離開時,甚至沒有變道而是跟在一輛大型車輛之後在慢車道行駛。

人物詳述

人物介紹

涅姆佐夫現年55歲,20世紀90年代葉爾欽任俄羅斯總統時,他曾任第一副總理,經常組織街頭遊行,揭露官員貪腐,是俄羅斯政壇一位資深的反對派領袖。BBC報導稱,在一次採訪中,涅姆佐夫曾表示,很害怕普京會殺害他,因為他反對烏克蘭戰爭。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按計畫,兩天后的本周日,反政府人士將舉行反對國內經濟危機和普京參與烏克蘭戰爭的示威活動,他們稱其為稱其為“反危機遊行”,預計將吸引逾萬人參與。昨日涅姆佐夫在Twitter上發的最後兩貼還在呼籲人們參加反戰遊行。
《金融時報》報導稱,涅姆佐夫的助理Ilya Yashin指這次槍殺是政治謀殺,因為他正準備在有關東烏克蘭戰爭的報導中展示俄羅斯士兵參戰的證據。俄羅斯政府此前一直否認派兵支援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反政府獨立武裝。

人物簡歷

 鮑里斯·葉菲莫維奇·涅姆佐夫1959年10月9日生於索契市,1981年畢業於高爾基(下諾夫哥羅德市)國立大學無線電物理系,1985年獲得該校副博士學位。1981年起開始在高爾基無線電物理科研所工作,研究員。1990-1993年成為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人民代表,1991年秋成為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最高蘇維埃法制委員會委員。
鮑里斯·葉菲莫維奇·涅姆佐夫鮑里斯·葉菲莫維奇·涅姆佐夫
1990-1991年加入“民主俄羅斯”黨議員組,同時成為“接班”、“無黨派議員”、“俄羅斯聯盟”政治運動議員組成員。1991年9月任俄聯邦總統葉爾欽駐下諾夫哥羅德州代表,1991年12月任下諾夫哥羅德州辦公室主任。
1992年開始在該州推行亞夫林斯基專家小組制訂的地區改革計畫。1995年12月7日當選下諾夫哥羅德州州長。1993-1997年3月當選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成員。1996年春由倡議小組推舉為俄聯邦總統候選人,最後放棄參選。
1997年3月至1998年8月任俄政府第一副總理、副總理,1997年4月24日至1997年11月20日兼任俄聯邦燃料能源部長。
1997年5月22日至1998年10月2日進入俄聯邦安全會議。1999年12月領銜右翼力量聯盟參加國家杜馬選舉勝出,任國家杜馬副主席、右翼力量聯盟議會黨團領袖、國家杜馬法制委員會成員。
2003年12月領銜右翼力量聯盟黨參加第4屆俄聯邦國家杜馬選舉失敗。2004年1月24日辭去右翼力量聯盟黨兩主席職務,留任該黨聯邦政治委員會委員。
2004-2005年任石油康采恩集團董事局主席。發表多篇技術科學領域科研論文,出版多部專著。已婚,女兒然娜曾在紐約學習,現積極參與莫斯科青年自由運動。

人物下葬

2015年3月1日,涅姆佐夫將在莫斯科下葬。

動機推測

作案動機幾種推測
與批評俄參與烏克蘭戰爭有關?
反對派活動家雅辛說,對涅姆佐夫的謀殺毫無疑問是出於政治動機,因為他正準備展示俄羅斯士兵參戰烏克蘭的證據。“涅姆佐夫是一名突出的反對黨領袖,他批評了我們國家最重要的官員。這種批評在俄是可以危及生命的。”雅辛說。
製造恐怖氣氛令俄局勢動盪?
俄羅斯政治分析家貝爾科夫斯基則認為,無論從哪方面來說,涅姆佐夫被殺都無益於普京的利益。另一名反對派領袖、和涅姆佐夫共同創立了自由黨的哈卡馬達也認為,這種挑釁“並非為了普京利益服務,其目的是製造恐怖氣氛,令局勢動盪。”
可能是因為女人而遇害?
一名俄媒記者表示,政治謀殺的可能性不是“百分之百”,“也有可能是因為女人”。有未經證實的訊息暗示,案發時與涅姆佐夫一起行走的女伴可能是命案的導火索。多家俄媒透露她是一名比涅姆佐夫年輕30歲的烏克蘭模特。這名記者認為,如果真是政治謀殺,應該不會選擇在離克里姆林宮如此近的地方動手。“一不容易逃跑,二也太惹眼,不符合政治謀殺所希望的低調。”

處理結果

2015年3月7日俄羅斯當局已拘捕兩名刺殺反對派領袖涅姆佐夫的疑犯。報導引述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指,總統普京已得悉兩名疑犯已被捕,又指兩人是來自北高加索地區的職業殺手,已對所犯事實供認不諱。涅姆佐夫上月28號晚在克里姆林宮附近被槍殺。反對派一口咬定是普京,又或是親普京人士所為;而官方就暗示,可能是有西方勢力從中攪局,甚至是反對派自製犧牲者。
另據人民網,記者從俄新網獲悉,兩名犯罪嫌疑人已於莫斯科當地時間今日被捕。俄新網今日援引聯邦安全局局長亞歷山大·博爾特尼科夫的話稱,經過調查,上周六兩名涉嫌謀殺涅姆佐夫的犯罪嫌疑人已經被捕。他還透露稱,這兩人是高加索地區居民。調查活動還在繼續。

官方回應

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此事指出,涅姆佐夫的死是一起謀殺案件,帶有挑釁性質。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道:“普京指出,這一殘忍的殺害有所有謀殺的跡象,且帶有極度挑釁的性質。”
佩斯科夫稱:“普京下令俄羅斯調查委員會、內務部及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負責人組建案件調查小組,並要求將案件調查進程掌握在個人監督下。”
與此同時,普京還對涅姆佐夫的親友表示深切哀悼。
克里姆林宮在第一時間表態將徹查此案,並要求俄聯邦偵查委員會、內務部和聯邦安全局成立專門小組,有關案件調查的進展情況需直接向總統本人匯報。毫無疑問,在案件水落石出之前,涅姆佐夫遇刺事件的負面效應將繼續在俄社會內部發酵。俄羅斯記者、政治評論員巴比奇稱涅姆佐夫之死對俄羅斯來說是巨大的悲劇。他認為,這一事件將加劇當權者和反對派之間的不信任。“當然將出現很多所謂陰謀論的說法,未來爭論的焦點將不只是烏克蘭危機,還包括涅姆佐夫之死。不過我希望這一事件能促成當局和反對派之間在未來展開更多對話,因為涅姆佐夫之死對俄羅斯所有政治陣營來說都不利,因為它可能加劇人們對政府的不信任,同時也使反對派失去一名干將。”

國際聲音

美國

事件發生後美國總統歐巴馬譴責該起槍殺事件是“野蠻”和“惡性”的,並呼籲俄政府展開調查。
歐巴馬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呼籲俄羅斯政府迅速展開公正和透明的調查,並確保將案犯繩之以法。”
歐巴馬表示,“涅姆佐夫曾不遺餘力地發出倡導,為俄羅斯公民尋求應有的權利”,“我敬佩涅姆佐夫與俄羅斯的腐敗堅持做鬥爭,2009年我們在莫斯科會見時他曾坦率地和我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此外,歐巴馬還稱涅姆佐夫“十分敬業”。

英國

英國外交部官方發言人表示:“當得知俄羅斯前副總理鮑里斯·涅姆佐夫在莫斯科遭槍殺一事後,我們感到憤怒和憂傷。我們的心同他的家人一樣,同時我們也對他們表達了自己的哀悼。我們譴責這一犯罪行為。那些應當對此事負責的人,必須被繩之以法。我們會繼續密切關注此事。”
據此前報導,涅姆佐夫於當地時間28日深夜身中數槍死亡。此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及俄總理梅德韋傑夫均對涅姆佐夫的親友表示深切哀悼,並要求盡力查明事件真相。

烏克蘭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表示,涅姆佐夫慘遭謀殺,是因為他生前掌握並打算揭發俄羅斯介入烏克蘭民間武裝衝突的證據。
波羅申科於造訪文尼察市時在電視轉播的評論中表示,涅姆佐夫說自己將揭發極具說服力的證據,可證明俄羅斯武裝部隊在烏克蘭,“這讓某人十分害怕,他們殺他滅口”。

事件影響

涅姆佐夫一直強烈反對普京的對烏政策,而在烏克蘭衝突雙方後撤重型武器,東部危機稍有緩和的特殊背景下,他遇刺似乎表明這是一起帶有政治目的的謀殺。
當下,獨立民調機構最新發布的普京支持率高達86%,在這時發生這樣謀殺案,讓人注意到俄羅斯當前內政平穩、社會高度團結背後的隱憂。

專家分析

北京師範大學亞歐研究中心主任李興教授表示,這一事件讓人感覺蹊蹺,涅姆佐夫被殺的地點在克里姆林宮附近,是政治敏感地點。“普京說的有一定道理,現政權不大可能去這么做。”
俄羅斯官員稱,事發現場是在距離克里姆林宮不遠處的一座橋上。槍手坐車經過,向步行的涅姆佐夫開槍,涅姆佐夫背後中了4槍死亡。
報導說,55歲的涅姆佐夫在葉爾欽在任時期曾擔任第一副總理,猛烈批評總統普京,經常組織街頭遊行,並揭露官員貪腐。他原定在3月1號出席莫斯科一個反對派的大型遊行。
李興認為,實際上涅姆佐夫所代表的反對派——右翼力量聯盟正在走下坡路,所以普京沒有必要這么去做,而且是在克里姆林宮附近這么做。但這件事發生了,就會在國內外引起一些反應,人們會聯想。所以無論如何,這一事件對普京政權是不好的。
普京譴責槍殺事件是“買兇殺人”,是指可能有人想栽贓誣陷俄羅斯現政權。李興對此表示,普京的說法“有一定道理”,因為從邏輯推理上看,現政權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
也許這一事件就是一個偶然碰巧的事,因為涅姆佐夫是個政治人物,比如生意或個人與他人的恩怨導致,或是其他偶然的原因,儘管機率並不大,但不能完全排除偶然性。李興說。
“普京政府已表示將全力調查事件的真相,我相信他會想盡辦法把它查清,這樣給自己一個清白,也給國內外一個交代。”
專家認為,還無法預計案件的調查究竟何時能取得實質性進展,調查的結果是否會得到各方的認同,但從當前複雜的局勢來看,案件很有可能給俄羅斯帶來一系列難以預料的風險,其中之一就包括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可能進一步惡化。據媒體報導,計畫前往莫斯科出席涅姆佐夫葬禮的波蘭議長博格丹被俄羅斯拒簽,同樣被拒絕入境而滯留莫斯科機場的還有拉脫維亞駐歐洲議會的官員卡爾尼耶特。波蘭外交部發言人稱,俄方此舉不排除是對歐盟將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列入黑名單的一種回應。

事件延伸

俄羅斯前副總理稱普京擁有58架飛機
美國紐約時報》2014年8月29日報導,28日一份由俄羅斯前副總理鮑里斯・涅姆佐夫等人撰寫的報告顯示,俄羅斯總統普京生活奢侈,僅飛機就擁有58架,名貴手錶也有11隻。
報導稱,據傳,俄羅斯總統普京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靠石油得來的財富價值數百億美元。普京對此大力否認,但涅姆佐夫等人撰寫的這份報告顯示這一爭論或許無關緊要。這份報告被充滿諷刺意味地命名為“苦役的生活”(The Life of a Galley Slave),因為普京就曾這樣形容自己的職位。報告稱可供這位俄羅斯總統使用的20處住宅包括康斯坦丁宮,這是沙俄時期的建築,位於芬蘭灣,其修復就花費了數千萬美元;還有位於高加索山脈的滑雪度假屋和位於莫斯科地區哥特復興式宮殿。普京還坐擁15架直升飛機、四艘寬敞的遊艇和43架飛機,其中包括一架空客、一架達索獵鷹及一架作為主要總統專機的伊留申,其內部的黃金鑲嵌裝飾皆出自謝爾吉耶夫市的匠人之手。報告稱,僅這些飛機就價值大約10億美元。
報導指出,報告中公布了普京在會議和公共場合中露出手腕的放大照片,上面顯示了各式各樣的名貴手錶。這些手錶總共有11隻,零售總價高達68.7萬美元――這是普京年收入的六倍之多。報告稱普京的生活方式和波斯灣的王室,或炫耀招搖的寡頭不相上下。不過,報告也指出普京財富規模可能沒有很多人提出的那樣巨大。
針對此報告,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的新聞辦公室表示,普京的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正在度假,因而不能就報導的內容作出回答。但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導,佩斯科夫回應說那些住宅、飛機和豪車都是政府資產,由總統合法使用。
同時,根據2011年12月俄中央選舉委員會公開的普京過去四年內全部收入和收入來源的信息顯示,普京四年內收入總額為1774.3萬盧布(約合人民幣351.7萬元)。收入來源主要為工資(俄聯邦政府機構、俄聯邦總統辦公廳)、銀行存款利息收入、退役軍人補貼以及股票紅利。普京在莫斯科州擁有一塊1500平米的土地,在聖彼得堡擁有一套77.4平米的公寓,還有一個車庫。此外,他可以無限期使用莫斯科的一套153.7平米的公寓和聖彼得堡另一處車庫。普京還擁有四輛汽車,分別是GAZ M21(1960年產),GAZ M21R(1965年產),“拉達”(2009產)以及“Skif”牌拖車(1987年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