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防風通聖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連防風通聖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宗金鑒》卷三十九。具清熱散風之功效。主治鼻淵,久病熱郁深者。臨床上常用於鼻淵、火重型破傷風。

基本介紹

  • 名稱:黃連防風通聖散
  • 出處:《醫宗金鑒》卷三十九
  • 功用:清熱散風
  • 主治:鼻淵,久病熱郁深者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運用,加減化裁,文獻摘要,

歌訣

鼻淵初病施蒼耳,黃連防風久病方;孔痛膽調冰硼散,鼻血犀角地黃湯。

組成

防風、荊芥、連翹、麻黃、薄荷、川芎、當歸、白芍(炒)、白朮、山梔(炒黑)、大黃(酒蒸)、芒硝各五錢,黃芩、石膏、桔梗各一兩,甘草二兩,滑石三兩,川連一兩。

用法用量

加生薑、蔥白煎服。

功用

清熱散風。

主治

鼻淵,久病熱郁深者。

方義

本方用防風、荊芥、薄荷、麻黃解表散風,使風熱之邪從汗發散;連翹、梔子、滑石、黃連清熱降火。因為肺主皮毛,風熱從皮毛而入,肺先受邪,所以用桔梗、石膏、黃芩宣肺清上焦之熱;大黃、芒硝瀉內郁之火;川芎、當歸、白芍活血和營;白朮健脾;甘草和中。本方重在清熱散風,表里同治。

配伍特點

本方清熱散風,表里同治。

運用

臨床上常用於鼻淵、火重型破傷風。

加減化裁

若大便溏泄的,可除去大黃、芒硝二味;若破傷風且火重,加蠍尾,祛風清火鎮痙;若自汗,去麻黃加桂技,若涎嗽,加姜半夏。

文獻摘要

《醫宗金鑒》:“鼻淵,風熱傷腦之病,初病則風邪盛,故用蒼耳散,以散為主,久病則熱郁深,故用防風通聖散加黃連,以清為主也。熱氣涌涕傷其鼻孔成瘡故痛也,宜以豬膽汁調冰硼散敷之。熱蘊於腦,傷及所過營血故衄也。宜以犀角地黃湯涼之可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