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地戰:關於中華文化復興的葛蘭西式分

陣地戰:關於中華文化復興的葛蘭西式分

《陣地戰:關於中華文化復興的葛蘭西式分》是201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康曉光等。

基本介紹

  • 書名:陣地戰:關於中華文化復興的葛蘭西式分
  • 頁數:430頁
  •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9月1日
圖片信息,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圖片信息

裝訂:平裝: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9717677, 7509717671
條形碼: 9787509717677
尺寸: 24 x 15.6 x 2 cm
重量: 558 g
ASIN: B0046XQMZY

內容簡介

《陣地戰:關於中華文化復興的葛蘭西式分析》一書繼《中國歸來——當代中國大陸文化民族主義運動研究》之後,對當今中國大陸傳統文化復興現象做了進一步全面、系統、深入的描述和分析。
《陣地戰:關於中華文化復興的葛蘭西式分析》以“社會化”為主線.概述了本土傳統文化復興的社會化實踐,並且圍繞社會化討論了合法性、意識形態、文化領導權、軟力量.分析了主要文化類型的特徵以及它們背後的社會力量,探討了社會化的動力機制;運用“社會化分析框架”,根據豐富和紮實的田野調查資料,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分別考察了政府、媒體、學校、社會組織、社區、職場六美社會化主體在倡導、弘揚和復興中華傳統文化中具體的教化活動,並且採用嚴格的社會科學實證方法。針對學校開展經典文化教育效果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編輯推薦

《陣地戰:關於中華文化復興的葛蘭西式分析》是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康曉光,中國人民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國家與社會關係”、“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和“政治文化”。已出版專著10餘部,發表論文40餘篇。
除學術研究之外,他還積極為非營利組織實踐領域的工作提供指導和諮詢。目前擔任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中國消除貧困獎”評選委員會主席等社會職務,為中央政府和國際組織提供諮詢。
1996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97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及證書。
劉詩林,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運動”、“政治文化”和“農村發展”。
王瑾,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運動”、“政治文化”和“慈善文化”。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陣地戰:對文化復興的葛蘭西式考察
一 從“社會運動”到“社會化”
二 社會化:分析框架
三 社會化:經驗分析
四 陣地戰:理論
五 陣地戰:經驗分析
六 動力機制:理論
七 動力機制:經驗分析
八 社會化:功能與使命
九 討論:中華文化命運及其影響因素
十 本書介紹
第二篇 專題研究報告
專題報告:政府
一 政府與個人社會化
二概況
三分類描述
四小結
專題報告:媒體
一 媒體與個人社會化
二 概況
三 分類描述
四 小結
專題報告:學校
一 學校與個人社會化
二 概況
三 分類描述
四 小結
專題報告:社會組織
一 社會組織與個人社會化
二 概況
三 分類描述
四小結
專題報告:社區
一 社區與個人社會化
二 網路虛擬社區推行儒家文化
三 實在社區推行儒家文化
四 小結
專題報告:職場
一職場與個人社會化
二概況
三分類描述
四小結
第三篇 效果研究報告
學校經典文化教育對小學生價值觀及行為影響實證研究
一 引言
二 典型案例介紹
三 研究設計及實施
四 實驗組與對照組基本情況對比分析
五 實驗組與對照組價值觀與行為表現對比分析
六 經典文化教育效果實證分析
七 結論與討論
第四篇 附錄
附錄一 媒體:政治機遇結構的感測器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文獻綜述
三 研究假設與研究方案
四 假設檢驗
五 討論
附錄二 投機空間理論——對社會運動中非認同參與的初步研究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投機空間理論的描述框架
三 政治性投機空間
四 商業性投機空間
五 討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