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光輝(南京林業大學現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

邵光輝(南京林業大學現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邵光輝, 男,1973年10月生,中共黨員,副教授。南京林業大學現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兼任岩土與地下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光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73年10月生
  • 職業:南京林業大學現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
  • 畢業院校:東南大學
人物介紹,工作經歷,社會兼職,研究方向與成果,研究方向,教學、科研獲獎情況,主要教學工作,主持和參加的主要科研及科技服務項目,發表的主要論文,出版教材專著,

人物介紹

工作經歷

江蘇省“青藍工程”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主持和參與了部、省級及橫向科研項目20多項,在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本科規劃教材2部,參編教材1部。主持教研項目6項,作為主要參加人獲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分管學院科研與科技服務、實驗室、繼續教育工作。
邵光輝邵光輝

社會兼職

江蘇省岩土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江蘇省土木建築學會地基與基礎專業委員會學組委員,江蘇省地震學會會員,南京交通學會會員。江蘇省工程諮詢中心專家庫專家,南京市節能諮詢中心、南京市節能評審中心專家庫專家。

研究方向與成果

研究方向

基坑工程、路基工程及地基處理、軟土特性及理論

教學、科研獲獎情況

1、 1999年南京林業大學首屆上好一堂課競賽三等獎
2、 1999年 南京林業大學“優秀教師”
3、 2002年《土質學與土力學》獲第五批校級重點課程建設優秀獎(排名第一)
4、 2002 年《土質學與土力學》課程獲南京林業大學一類優秀課程獎(排名第二)
5、 2002年《土質學與土力學》課件獲南京林業大學多媒體課件競賽二等獎(排名第一)
6、 2002年《土質學與土力學》課件獲江蘇省高校多媒體課件競賽“好課件獎” (排名第一)
7、 2003年 南京林業大學優秀教師
8、 2005年 南京林業大學“十五”人才工程學術骨幹培養對象
9、 2004年 《工程地質》課件獲南京林業大學多媒體課件競賽二等獎(排名第一)
10、2004年《工程地質》課件獲江蘇省高校多媒體課件競賽三等獎(排名第一)
11、2007年“基於創新和套用能力培養的土力學課程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獲南京林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
12、2007年 南京林業大學自製儀器設備評比二等獎(排名第三)
13、2008年《土力學》課件獲南京林業大學多媒體課件競賽優秀獎(排名第一)
14、2008年《土力學》被評為江蘇省精品課程(排名第二)
15、2008年 南京林業大學優秀教師
16、2009年“基於創新和套用能力培養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獲南京林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四)
17、2009年“基於創新和套用能力培養的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獲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四)
18、2009年《土力學》課件獲第八屆全國多媒體課件競賽優秀獎(排名第一)
19、2009年《基礎工程》課件獲第八屆全國多媒體課件競賽優秀獎(排名第二)
20、2009年 南京林業大學成人教育先進工作者
21、2010年 論文“海相黏土孔壓靜力觸探試驗指標與離子化學特性的關係” 獲南京市第八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主要教學工作

承擔《工程地質》、《土力學》等本科課程和《地基處理新技術》研究生課程教學工作。

主持和參加的主要科研及科技服務項目

1、江蘇海相軟土結構特性與高速公路沉降預測研究,江蘇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05KJB560052),主持,2005.9
2、鄭州捷運一號線工程岩土參數試驗研究,河南省地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主持,2008
3、軟土地區鋼頂管結構計算中岩土參數的確定研究,“東南大學-江蘇電力設計院”科研合作中心,參加,2009
4、複雜條件下城市捷運隧道盾構推進對鄰近地下結構的影響與災變控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研究開發項目,主要參加,2009
5、植被根系固坡機理及生態邊坡穩定性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主要參加,2009
6、臨水高填土路堤加寬加高關鍵技術研究,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主要負責,2009
7、高淳湖濱路改造工程施工監測,高淳縣基建辦,主要參加,2009
8、京滬高速鐵路常州北站社會通道高鐵交叉段施工監測,常州市新北區建設局,主要參加2009
9、泰州市民俗博物館地源熱泵熱物理與地熱循環參數測試,江蘇東方建築設計有限公司,主持,2010
10、京滬高速鐵路常州站計程車蓄髮車場施工監測,常州市新鐵投資公司,主持,2010
11、常州BRT1號線長江路站、高鐵站地下通道基坑監測,常州市高新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主持,2010
12、基於管土相互作用的大直徑鋼頂管工程設計關鍵問題研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項目(研究開發項目)(2010-K3-10),主持,2010
13、京滬高速鐵路常州站社會車場基坑施工監測,常州市新鐵投資公司,主持,2010

發表的主要論文

1、複合雙曲線法預測公路沉降探討.林業建設,2001,6,第一作者
2、濱海相軟土地基路堤沉降規律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2001,6第二作者
3、軟土地基上路堤沉降變形特徵分析.岩土工程學報,2001,6(EI收錄)第三作者
4、港灣式公交停靠站的設計分析.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5,第三作者
5、沉降預測中Asaoka方法與Terzaghi一維固結理論的關係探討. 南通工學院學報,2004,10、第一作者
6、粉土及其穩定土的三軸試驗研究. 岩土力學,2005,12 (EI收錄)第三作者
7、穩定粉土的力學性質試驗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2005,6,第三作者
8、BP神經網路確定軟土路基沉降係數的方法. 蘇州科技學院學報,2005,增,第一作者
9、堆載預壓下的軟土地基變形對路堤內應力的影響研究. 2005中國力學大會論文集,第一作者
10、土木工程專業實習基地建設探討. 中國教育導刊,2006,20,第一作者
11、連雲港海相粘土的沉積化學及其對土基本性質的影響.工程地質學報,2006,14(Suppl)第一作者
12、Properties of Liangyungang marine clay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omparing with Ariake clay.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owland Technology. (Saga, Japan)2006第一作者
13、海相黏土孔壓靜力觸探試驗指標與離子化學特性的關係. 岩土工程學報,2007,29(10)(EI收錄,)第一作者
14、非線性規劃法預測高速公路路基沉降. 路基工程,2007,135(6),第一作者
15、含鹽與酸鹼條件下水泥土的強度特性.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1(6),第一作者
16、確定軟土路基沉降係數的ANN模型.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4),第一作者
17、土力學教學與創新人才培養探討. 中國教育導刊,2007,21,第一作者
18、談“土力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開拓型人才.普通高等教育土建、環境與安全類教學與研究.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6,第二作者
19、基於海相粘土沉積化學特性的RCPT測試影響因素分析.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EI收錄)第六作者
20、基於電阻率靜力觸探的海相黏土成因特性分析.岩土工程學報,2008.29(4)(EI收錄)第三作者
21、海相結構軟土的次固結研究. 岩土力學,2008,29(8)(EI收錄)第一作者
22、基於創新和套用能力培養的土力學課程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第二作者
23、淺議如何在“基礎工程”教學中實現學習遷移.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第九屆全國高校土木工程學院(系)院長(主任)工作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0,第二作者
24、土力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培養目標的研究實踐.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第九屆全國高校土木工程學院(系)院長(主任)工作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0,第三作者
25、基於變形回響率的路塹邊坡失問穩預報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2008,152(11)(核心),第二作者
26、海相粘土室內側限壓縮試驗研究.路基工程,2008,142(6)(核心),第二作者
27、捷運隧道盾構施工參數對地表沉降影響的實測研究.湖南大學學報,2008.35(11)(核心),第三作者
28、邵光輝. 先行案例在基礎工程教學中的套用. 高等建築教育, 2009,18(2),第二作者
29、邵光輝,楊平,李國芬,趙志峰.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拓展型實踐教學體系探索與實踐. 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09,35,第一作者
30、基於MOSS2007模式的實驗室管理系統設計與研究. 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09,35,第三作者
31、邵光輝. 改進的灰色模型在小樣本數據預測中的套用. 路基工程,2009,146(5)(核心),第二作者

出版教材專著

1、《土力學與地基基礎》.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主編
2、《土木工程提高型實驗教程》.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主編
3、《土力學》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參編
4、《水泥土攪拌樁處理深厚軟土理論與技術》.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參加編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