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重令輕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現代譯文,譯者簡介,

作品原文

佛言(1):人有眾過(2),而不自悔(3),頓息其心(4)。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5)。若人有過(6),自解知非(7),改惡行善(8),罪自消滅(9)。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10)。

注釋譯文

(1)“佛言”,佛對我們說。
(2)“人有眾過”,人,包括了一切的人,一個人免不了有過失的。“眾過”,眾,三人為眾,許多的意思。一個人有了許多的過錯、過失,有的時候是有心的,明知故犯;有的時候卻是在無意當中做錯了,雖然是這樣,已經造成了罪惡的因素,所以每一個人有了許多的過失,就要懺悔。 
(3)“悔”,就是悔改,佛教裡面把它說為懺悔,梵語稱為懺摩,懺摩中文的意思就是悔過。這種名稱,在佛學上稱為“華梵並舉”,即是這個名詞,雖然是兩個字,但是包括了華梵兩種文字,所以是“華梵並舉”。我們有了過失,就要悔改,能夠悔改,身心才能夠得到清淨。假使一個人犯了過失,自己不認為做錯了,反而覺得自己所作所為是對的,永遠不肯承認自己的過失,毫無悔改的心意,那末,這個人等於是沒有救了。所以,佛教主張犯了過錯,應當發露懺悔,就要悔過。佛世的時候,依著所犯過失的輕重,而在大眾前求懺悔,或者向多人、一人求懺悔;後來大乘佛教興起,也就改在佛菩薩聖象前懺悔。
(4)“頓息其心”,頓,就是隨即、立刻,要把自己這一種犯罪、錯誤的心,把它安頓下來、停息下來。
(5)“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罪,罪過,認真講起來,罪和過兩者是有差別的,過是無意而犯的,罪卻是有心造成的,所以有大、小、輕、重之分。 
就世法來講,犯了罪,牴觸到國家法律,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就佛法來說,佛教制訂了戒律,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由戒律規範著我們,所以,罪是我們知道了什麼應該做的,什麼不應該做的,不應該做的卻去做了,就是犯罪。當我們犯了罪時,佛經上說:“有罪當懺悔,懺悔則清淨。”所以,一個人不怕犯錯誤,主要是知過必改,能夠悔改,身心才能夠得到清淨。反過來說,要是不能悔改,永遠把自己的罪過覆藏著,那末,我們的心理、生理都會痛苦不安,永遠不會得到清淨自在。 
再說,假使有了過失,不能悔改,這許許多多的罪聚集在我們的身上,說一個譬喻:好象水,本來只是一點點,但是所有河流的水都歸於大海去了,大海的水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同樣的道理,我們的罪過要是不能夠悔改的話,那末,積聚越多就越重,罪過就越大。 
(6)“若人有過”,假如一個人有了過錯,有了不軌的行為。
(7)“自解知非”,自己能夠徹底了解,能夠徹底覺悟,知道自己的不對,好象我們念古文陶淵明在〈歸去來辭〉文中,有句名言||“覺今是而昨非”,我們覺悟了今天的一切言行都對了,過去的所作所為都是錯誤的,從今天開始,我們要悔改,革面洗心,改往修來,不再掩蓋覆藏自己的過錯,重新做人。俗語說:“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我們既然覺悟、知道過去都不對,那末,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以前的種種,譬如昨天都已經死了,從今以後的種種,譬如今日生,好象從今天重新做人,再開始出生。這四句話,對我們做人,是很好的格言。 
(8)“改惡行善”,既然知道過去不對了,我們就要悔改。不但要悔改,還要進一步積極地行善,向好的一方面去做。
(9)“罪自消滅”,經典中說:“一切唯心造”,世間所有的一切,善與惡,都是由我們的心所造作的。所謂罪,它本身沒有自性,沒有固定永遠是有罪的,因此經中說:“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罪,本來是沒有它的實體,是沒有自性的,是由心所造作的,我們造罪的心,要是能夠消滅的話,我們不存有為非作歹的心理,這個罪就沒有了。 
(10)“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痊損:痊,就是說病已經痊癒了;損,是說病苦已經消滅了。舉個譬喻,好象我們身體感冒,或者受寒著涼,全身畏冷,但是服過了藥,身體突然流汗,病也就好了。罪過,就象病了能夠出汗,漸漸地就痊癒,恢復健康。我們的罪業如果漸漸消滅,身心就可以獲得清淨自在。

現代譯文

佛說:“人有眾多過錯,不知懺悔,立即停息其惡念。所以罪惡歸赴其身,如同水歸赴大海,自然累積深廣。人有罪惡,知錯改過,轉而行善。那么罪惡日日消滅,將來遇到並獲得真道。好象我們身體感冒,或者受寒著涼,全身畏冷,但是服過了藥,身體流汗,病也就好了。”

譯者簡介

攝摩騰(?年—公元73年)、竺法蘭(生卒年不詳),皆為中天竺(古印度)人,東漢明帝時受邀來到中國,在都城洛陽長期居住,翻譯佛經,同被尊為中國佛教鼻祖,皆卒葬洛陽。
攝摩騰,亦稱迦葉摩騰,能解大小乘經,以宣揚佛理為己任,經常四處游化。一次,他到天竺國的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正遇敵國入侵。攝摩騰捨生忘死,親自出面調解,終使雙方和好,他因此顯名。
東漢永平初的一天,漢明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次日召集群臣詢問,知為西方之佛。於是,明帝派郎中蔡愔(yīn)、博士秦景等12人出使天竺國,去尋訪佛法。蔡愔等人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至中亞一帶)巧遇攝摩騰,就邀請他到中國。
公元67年(永平十年),他們一行以白馬馱經,來到洛陽。明帝隆重接待,先將其安置於鴻臚寺,後又專門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建白馬寺。此為中國國家設立僧寺之始。攝摩騰遂成為中國第一位沙門,白馬寺也成為中國佛教的釋源和祖庭。
攝摩騰為了弘揚佛法,首先開始翻譯佛經。他翻譯著名的《四十二章經》,成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法。《高僧傳》將他排列首位。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攝摩騰圓寂於白馬寺,葬在寺內。墓前拱形券頂的石碑上刻有“聖旨”、“敕賜”、“漢啟道圓寂通摩騰大師墓”字樣。
竺法蘭本為天竺學者之師,自言能誦經論數萬章。他也是蔡愔一行在天竺國遇到的,受邀請後,卻被佛徒挽留,後也輾轉來到洛陽,與攝摩騰同住白馬寺。
竺法蘭博聞強記,在洛不久即學會說漢語,很快就投入譯經工作之中,先後譯出《十地段結經》、《佛本生經》、《法海藏經》、《佛本行經》等。後竺法蘭卒,葬於白馬寺西院,與攝摩騰墓東西相對,形制完全相同。其碑文為“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