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老公經

貧窮老公經

佛經名,一卷,劉宋慧簡譯。有老公年百二十,而甚貧窮,欲來見佛,釋梵斷絕之。佛使阿難喚之來,說其往因,出家證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貧窮老公經
  • 翻譯:劉宋慧
  • 類別:佛經
  • 翻譯時代:宋
  • 佛經屬類大藏經. 經集部
簡介,佛經原文,白話譯文,

簡介

佛經名,一卷,劉宋慧簡譯。有老公年百二十,而甚貧窮,欲來見佛,釋梵斷絕之。佛使阿難喚之來,說其往因,出家證果。

佛經原文

佛說貧窮老公經,宋沙門慧簡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千二百五十沙門俱。菩薩萬人。爾時天龍鬼神無央數大眾共會恭敬圍繞。聞佛說法無不歡喜。時有一貧窮老公。年二百歲。眉生秀毛。耳出於頭。齒如齊貝。手過於膝。貌而視之似如有相。而貧窮辛苦衣不蓋形。五體裸露腹恆飢虛。行步才動示有氣息。聞佛在世心獨歡喜。晝夜發願由來十年今始得果。扶杖而來求欲見佛。釋梵侍門敕不通之。老公因大喚曰。我生世不幸。貧窮辛苦飢餓寒凍。求死不得活無所賴。我聞世尊仁慈普逮。萬物蒙賴莫不受恩。心獨歡喜晝夜發願。由來十年今始得果。是以遠來乞一特見求離眾苦。而卿斷我。既違我願又乖聖意。豈宜爾乎。佛已知之。顧語阿難。汝寧見耆年長壽有相老公而羅罪未畢者乎。阿難長跪叉手白佛言。安有福耆壽而有羅罪。羅罪之人豈得有相。生所未見今在何許。佛言。近在門外釋梵斷之。可呼使前。於是老公匍匐肘進。見佛悲喜涕淚交流。為佛作禮長跪叉手白佛言。我生世不幸。貧窮辛苦飢餓寒凍。求死不得活無所賴。我聞世尊仁慈普逮。萬物蒙賴莫不受恩。心獨歡喜晝夜發心愿一奉顏。由來十年今始得果。向在門外久不得前。計欲還去氣力不堪進退無路。但恐命絕穢污聖門重增其罪。不悟天尊已哀矜之。得蒙前進如此而死無復恨矣。唯欲速終畢罪後世。願得垂恩賜其上慧。佛言。人之受生生死因緣。以多因緣致有罪根。今我為汝說其本源。卿前世時生豪強大國明慧王家。時為太子憍貴非凡。上為父母所珍。下為臣民所奉。用此恣意輕陵於人。高目大視矜抗邈然。財產巨億皆是民物。百姓貧窮皆坐課[僉*殳]。唯知聚積不知布施。時有貧寒沙門。名曰靜志。從遠國來故往詣卿。所求不多唯乏法衣耳。而卿了不當接。遇之甚惡。既不乞衣又不與食。空坐著前。去復不聽。晝夜七日七夕水漿斷絕。小有氣息命在轉燭。而卿見此方大歡喜。聚眾看之以為至樂。邊有侍臣而諫卿曰。太子莫爾。沙門慈恭道德記憶體。凍之不寒餓之不飢。所以來乞欲為福耳。既不施與安使窮逼。幸發遣之莫招其罪。太子答曰。此是何人詐稱道德。試小困之才不令死。正爾放去無所憂也。即便遣去驅逐出國。未出國界十餘里中。遭逢餓賊欲殺啖之。沙門因言曰。我是貧凍沙門。羸瘦骨立肉既腥臊不中啖也。空當見殺而無所任。餓賊曰。我飢困累日但食土耳。卿雖小瘦故是肉也。終不相放。但當就死。如此前卻紛紜良久。太子得知便往救曰。我已不能乞其衣食。寧當復使餓賊殺之耶。賊見太子皆各叩頭。首過謝罪放沙門去。時沙門者今彌勒菩薩是也。憍貴太子者今卿是也。卿今受此貧窮之罪者。坐前慳貪也。所以得長壽者活救沙門之命也。罪福報應如影隨形。如回響聲。老公白佛。去事已爾願畢於今。願得以垂殘之命。得作沙門。後生世世常侍佛邊。佛言。善哉善哉。應時老公鬚髮墮地法衣自然著。身體氣力強健。耳目聰明。即得上慧入三昧門。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汝昔為太子 不識仁義方  憍貴自放恣 恃為大國王  自謂無罪福 以此可保常  豈悟生死對  於今受其殃   從罪復蒙祐 得睹天中天   能脫既往罪  垂命入法門   永離慳貪心 長受智慧根
世世侍佛邊 保壽萬劫存
於是老公比丘。聞經歡喜為佛作禮。爾時世尊語阿難。若有誦斯經者。當見賢劫千佛。行斯經者。令後世宣傳。當從彌勒佛受決。如來廣長舌所語無有異。一切大眾聞佛說已。歡喜受持為佛作禮佛說貧窮老公經。

白話譯文

我是這樣聽說的。
一天,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沙門一起。在場另有菩薩萬人。當時,天龍鬼神、無數大眾共來集會,恭敬圍繞著佛,聽佛說法,無不歡喜。
當時,有位貧窮的老公公,年齡已經二百歲了。老公公眉毛秀麗,耳朵大出頭廓,牙齒整齊潔白,手臂長過膝蓋。若光憑相貌看的話,老公公似乎長著瑞相。但老公公卻貧窮、辛苦、衣不遮體。他的四肢和頭頸裸露在外,肚腸又常飢餓。僅在行路的時候,才會挪動身子,表明尚存氣息。老公公聽說佛在世,內心非常歡喜,晝夜發願想要見佛。他從發願開始出行,歷經了十年,今日方才到達。
老公公扶著手杖前來,想求見佛。但帝釋和梵天把守著大門,下令不讓通報。老公公因此大聲喚道:“我生來世間,不幸遭遇貧窮、辛苦、飢餓、寒凍、求死不得、活著又無依靠。我聽說世尊仁慈,普惠眾生。萬物仰賴著佛,莫不蒙受其恩。於是我內心非常歡喜,晝夜發願想要見佛。我從開始出行直到此地,歷經了十年,今日方才到達。我遠行而來,就是為了乞求特別一見,求願能離開眾多苦患。而你們卻攔著我,不但不能如我心愿,又與聖意不符。難道這樣作合適嗎?”
佛知道了這事,回頭對阿難說:“你有沒有看見一位長壽瑞相的老公公,遭受罪報,還未完盡?”阿難雙手合十,長跪著問佛:“長壽福相之人,怎會遭罪報?遭罪報之人,又怎會有瑞相?弟子沒看見那人,他現在哪裡?”佛言:“他就在門外,帝釋和梵天攔著他。你去傳喚,讓他前來。”於是老公公擺動著肘關節,匍匐前進。
老公公看見佛後,又是悲傷又是歡喜,鼻涕眼淚交錯一起。老公公向佛行禮,雙手合十,長跪著對佛說:“我生來世間,遭遇不幸,貧窮、辛苦、飢餓、寒凍、求死不得、活著又無依靠。我聽說世尊仁慈,普惠眾生。萬物仰賴著佛,莫不蒙受恩典。於是我內心非常歡喜,晝夜發願想要一瞻佛尊容。我從開始出行至此,歷經了十年,今日方才到達。剛才我在門外,久久不得前來。盤算著要回去,但又氣力不夠,真是進退無路。我只是怕自己命終,穢污了聖門,重重增添罪惡。不曾醒悟,天尊已經哀憐體恤了我。我得蒙允許前來,如此死去,也不再有遺憾。但願我速速命終,罪報結束,在後世中,蒙佛恩垂賜我上等的智慧。”
佛言:“人之所以會承受生命,是因為生死的因緣存在。你許多的因緣,導致了這罪根。今日我就為你,說說你的本源。你在前世中,出生在豪強大國的明慧王家。那時你是太子,你覺得自己尊貴,便驕傲非凡。你上被父母珍愛,下被臣民侍奉,所以你恣意妄為,隨意欺負人。你眼目高傲、自負,輕視、不接納他人。你的財產巨億,卻都是來自於民間。百姓生活貧窮,被徵收著課稅。你卻只知道聚斂財物,不知道布施。
那時,有個貧寒的沙門,名叫靜志。他從遙遠的國度前來,到了你那裡。沙門所求的不多,只是缺少法衣。你那時不但完全不接納他,而且對待沙門甚是惡毒。你既不給他衣服,又不給他食物。你讓那沙門空坐在門前,又不許他離開。沙門在七日七夜中,水漿斷絕,只剩下一點氣息,性命猶如蠟燭上蜷轉將滅的火苗。而你看見這場景後,卻大生歡喜,聚來眾人觀看,以此大樂。身旁有個服侍你的大臣,勸你說:‘太子不要這樣。沙門慈心,恭敬真道,記憶體品德。他們受凍,卻不感到寒冷。肚子缺乏食物,卻不感到飢餓。沙門之所以前來化緣,是為了給你營造福報啊。你既然不能施給沙門安寧的生活,也不要窮加逼迫。希望太子放他走,不要自招罪報。”
太子回答:‘這是什麼人哪,還假裝自己有品德。我只是用小小的困難試探一下,才不會讓他死呢。就按你說的辦,放他走,你不要為此憂愁了。’太子即便放了沙門,將他驅趕出國。沙門還未走出國界十多里,便在路中遇到了飢餓的賊。賊想要殺他吃。沙門說:‘我是貧窮受凍的沙門,身軀瘦弱,僅靠骨架支撐著。我的肉味腥臊,也不中吃。就算被殺,也是白白受死,沒什麼用。’餓賊說道:‘我飢餓受困已經多日,吃的是土。你雖然瘦小,但也是肉啊。’賊終不肯放沙門走,要讓沙門死。賊向前捉,沙門往後逃,現場雜亂了好一會兒。太子得知沙門被困住,便前往搭救,他說:‘我已經沒給沙門衣服和食物了,難道還讓餓賊殺了他不成?’賊看見太子,一個個全都叩頭認罪,放沙門去了。
那時的沙門,就是現在的彌勒菩薩。那時尊貴驕傲的太子,就是現在的你。你今日遭這貧窮罪報,是因為前世吝嗇。你之所以長壽,是因為前世救了沙門的命。罪報和福報,相應行為而生,如同影子跟隨身形,又如回聲應聲音而起。”
老公公對佛說:“過去的惡行已經遭報應了,但願這罪報能在今日結束。願我在垂暮殘存之年,能成為沙門。將來生生世世中,常服侍在佛身邊。”佛言:“善哉,善哉。”正當那會,老公公的鬍鬚和頭髮自然掉在地上,法衣自然穿在身上。老公公身體氣力強健,耳目聰明,即時得著上等智慧,入三昧門。那時,世尊說偈頌道:
汝昔為太子 不識仁義方 憍貴自放恣 恃為大國王
自謂無罪福 以此可保常 豈悟生死對 於今受其殃
從罪復蒙祐 得睹天中天 能脫既往罪 垂命入法門
永離慳貪心 長受智慧根 世世侍佛邊 保壽萬劫存
《偈頌意思》
你昔日是太子時,不懂得仁義正直。因為覺得自己尊貴,便任由胡作非為。你憑藉自己是大國的王子,便自稱不存在罪報和福報,境況可保長遠。那時的你,怎么會領悟‘出現和滅去是對應的’這個道理。今日你遭受這禍殃,是從罪惡中來。但你又蒙受福報護佑,得以目睹佛,脫離過去的罪報。在垂暮之年入法門,永遠離開吝嗇,長久承受智慧的根種,世世代代服侍在佛身邊,年壽存留萬劫。
注釋
年壽存留萬劫:這句經文應該是對應‘世世代代服侍在佛身邊’而言的。因為佛也會涅槃,這句經文不是指老公公永遠活著不死。
老公公比丘聽聞經後歡喜,向佛作禮。
這時,世尊對阿難說:“若有人讀誦這部經文,將得見賢劫中的千佛。奉行這部經文,又把這經文在後世中宣傳的人,必定將從彌勒佛那裡授記。”如來廣長舌相說出的話,真實不虛。
一切大眾聽聞佛說這經典後,歡喜受持,向佛作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