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鎮(山東省淄博市轄鎮)

皇城鎮(山東省淄博市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皇城鎮位於淄博市東北部,西隔淄河與齊國故都相望,北臨廣饒縣大王鎮,東與青州市朱良鎮接壤,南與臨淄區齊陵鎮毗連。鎮政府駐地位於皇城營村,距區政府駐地1 4公里,全境南北10.5公里,東西8.4公里,總面積88平方公里。全鎮50個行政村,55989人(2015年)。鎮人民政府駐皇城東路9號。

2015年,皇城鎮實現生產總值39.04億元,財政收入1946.97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皇城鎮
  • 外文名稱:Imperial City
  • 別名:安平故城、玫瑰小鎮
  • 行政區類別:轄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5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皇城鎮皇城東路9號
  • 電話區號:0533
  • 郵政區碼:255424
  • 地理位置:臨淄區東北部
  • 面積:88平方公里
  • 人口:5.5萬
  • 方言:冀魯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安平故城、皇城玫瑰谷、北海銀行地下印刷所遺址
  • 火車站:臨淄站、臨淄北站
  • 車牌代碼:魯C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位置境域,氣候特徵,地貌,自然資源,土地資源,動物資源,人口,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歷史文化,

建制沿革

公元前691年,伐紀,紀季以地區生產總值歸於齊。
公元前386年,大夫田和代齊,列為諸侯,改邑為安平。
公元前284年,將樂毅陷齊70餘城,燕占安平5年。
公元前279年,田單復齊,齊襄王任田單為相,並封為安平君,安平邑為其封地。
南北朝(劉宋)時期,廢安平城而立村。因戰國時此處是齊相田單的封地,系皇親居住處,故名皇城營,俗稱城家營。後來人們將安平一帶稱為皇城。
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臨淄縣劃分為4個鄉、7個店,皇城屬敬信鄉。
1672年(康熙十一年),臨淄縣分為5個鄉、89個社,皇城屬敬信鄉。
1920年,臨淄縣分為40個社,皇城屬東部社區。
1930年,臨淄縣廢社改區,分為5個區,皇城屬二區。
1937年“七·七事變”後,李人鳳與李曦晨等人組織了臨淄第一支抗日武裝--臨淄青年學生抗日誌願軍訓團,打響了清河平原抗日第一槍。
1938年7月7日被改編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三支隊第十團,轉戰於淄博山區和清河平原。此時,境內各村紛紛成立了抗日救國組織。
1938年11月9日,日軍對皇城一帶進行“掃蕩”。
1939年7月,淄東分隊成立。
1940年各鄉建立黨支部、鄉公所,部分鄉建立了鄉分隊。
1941年12月,為便於堅持敵後鬥爭和開闢鞏固抗日根據地,二區劃分為東二區和西二區。
1942年2月,重建“四邊”縣,6月,東二區與西二區合併,仍稱二區,又隸屬“四邊”縣。
1945年8月,“四邊”縣撤銷,二區又劃歸臨淄縣。
1946年,臨淄縣分為6個區,二區改稱淄東區。
1949年,臨淄縣分為7個區,皇城屬淄東區。
1950年,區以數字命名,淄東區又改稱二區。
1955年11月,區又以地名命名,二區改稱五路區。
1958年2月,撤銷了五路區,設皇城鄉、石羊鄉。皇城營成為皇城鄉政府駐地,北羊村成為石羊鄉政府駐地。
1958年9月,臨淄縣建立7個人民公社,撤銷皇城鄉、石羊鄉,建立皇城人民公社,轄50個行政村,公社駐地皇城營。
1980年10月,皇城人民公社分為兩個公社。即皇城人民公社,公社駐地皇城營,轄26個行政村;北羊人民公社,公社駐地北羊村,轄24個行政村。
1984年4月,政社分開,建立鄉政權。撤銷皇城人民公社,建皇城鄉,鄉政府駐地皇城營;撤銷北羊人民公社,建北羊鄉,鄉政府駐地北羊村。
1993年1月,撤鄉建鎮。撤銷皇城鄉,建皇城鎮,鎮政府駐地皇城營;之後撤銷北羊鄉,建北羊鎮,鎮政府駐地北羊村。
2001年3月31日,皇城鎮與北羊鎮合併,建立皇城鎮,鎮政府駐地皇城營,轄50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皇城鎮轄50個行政村(於家村、燈籠村、史王村、錫臘村、淄東張村、鄭家六端村、房家六端村、高家六端村、皇城村、曹村村、韓六端村、顧邵六端村、榮家村、楊王六端村、五路口村、四官村村、南榮村村、大馬岱村、小馬岱村、大蓬科村、南蓬科村、東蓬科村、坡子村村、石槽村村、崖付村村、油坊村村、大鐵村、小鐵村、許家村、前孔村、後孔村、崖頭村、鄭辛村、鄭郭村、小李村、劉家辛村、訾李村、崔郭村、北羊村、南臥石村、店子村、郭家村、東南羊村、西南羊村、西上村、東上村、前下村、後下村、東官村、麻卸村)。鎮政府位於皇城鎮皇城東路9號。地理環境
皇城鎮(山東省淄博市轄鎮)

位置境域

皇城鎮位於區境東北部,北臨廣饒縣,東與青州市接壤,西與齊都鎮、敬仲鎮相望,南與齊陵鎮毗連。面積為87.8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皇城鎮屬北溫帶半乾燥季風區氣候,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徵,冬春兩季尤為突出,大陸度為64%,四季特徵分明。

地貌

境內地貌,深受地質構造、岩性、河流等內外營力作用和人類作用的影響,地勢由南向北,由西向東呈慢坡性向東北傾斜,為第四紀鬆散沉積物覆蓋,為沖積平原區。境內大雨過後,雨水很少西流注入淄河,絕大部分是流向東北,順年代久遠形成的溝壑,最後注入鎮東邊的界河--裙帶河。境內的地貌單元,有微斜平地和淺平窪地兩大部分,微斜平地發育著褐土、潮褐土;淺平窪地發育著砂姜土。該鎮大部分土地屬微斜平地,土層肥沃深厚,土層深處有條條砂嶺、礫岩。沙層厚度很不規則,但多是西南東北向。地下水源豐富,大片的微斜平地是本鎮的良田。淺平窪地面積較小,主要分布在大馬岱、坡子沿裙帶河邊緣,為砂姜黑土,過去稱之為窪地。土壤瘦瘠,農作物產量與微斜平地相比,懸殊很大,現經土壤改良,科學管理並興修水利,遇旱能灌、遇澇能排,農作物產量提高。
玫瑰谷濕地玫瑰谷濕地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全鎮土地總面積131209.2畝,耕地面積102061.6畝,園地1263.1畝,林地307.1畝,居
民點及工礦用地18705.6畝,交通用地4734.1畝,水域4048.7畝,未利用土地89畝。植物資源植物資源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糧,輔以大豆、穀子、高粱、綠豆、芝麻等小雜糧。
蔬菜:西葫蘆、菜花、芸豆、豆角萵苣、圓蔥、大蔥、大蒜、白菜、菠菜、芹菜、芫荽、韭菜、蘿蔔、黃瓜、茄子、辣椒、西紅柿等。瓜類冬瓜南瓜方瓜絲瓜甜瓜西瓜稍瓜等。觀賞植物牡丹、芍藥、君子蘭吊蘭、一葉蘭、蟹爪蘭、迎春、月季、文竹、海棠、牽牛、石榴、茉莉、杜鵑、四季橘、夾竹桃、一串紅、瓜葉菊、無花果、美人蕉、菊花、雞冠花、丁香、薔薇等。
臨淄西葫蘆臨淄西葫蘆
皇城地區,自古為糧菜產地,野生藥材較少,能見到的有半夏、野菊花、生地、夏枯草、香附、瓜蔞、地丁、鋪地錦、蒲公英、益母草、遠志、茅根、車前子、菟絲子、茵陳、黑白醜、蘇子、鳳凰眼、馬齒莧(又名獅子頭)等。
動物性藥材有蟬蛻、土元蛇皮等。

動物資源

動物資源飼養的動物有:牛、驢、騾、馬、、羊、兔、貓、狗、雞、鴨、鵝、鴿等。
野生動物有野兔、刺蝟、老鼠、鼴鼠、黃鼬、蝙蝠等。
野生禽類:留鳥有麻雀、貓頭鷹、窪蘭子、嘀嘀水、烏鴉、喜鵲、啄木鳥黃鸝燕子、布穀鳥、斑鳩、山大頭、金豆鈴、紅下頷、蘭下頷、麥雞子、咀翅、白眼、白玉等。

人口

皇城鎮人口規模為:1949年5300餘戶,2.2萬人。60年代8700餘戶,4.3萬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7233戶,27486人,其中農業人口26744人,非農業人口742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7971戶,30386人,其中男性為15234人,女性15152人,農業人口29462人,非農業人口924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7924戶,29675人,其中男性14969人,女性14706人。皇城,北羊合鎮後,2001年底,全鎮總戶數14090戶,農業總人口53460人。
2015年,皇城鎮有16843戶,55989人,年內人口出生554人。
民族構成是:漢族蒙古族滿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5年,皇城鎮實現生產總值39.04億元,比2014年增長4.1%;一二三產業比重為26.5︰36.3︰37.2;財政收入1946.97萬元,實現全年財政收支平衡。

第一產業

2001年, 全鎮建成蔬菜大棚2.48萬個,種植面積達4.3萬畝。糧食畝產1048公斤, 總產達到4950萬公斤。引進和推廣國內外優良畜禽品種20餘個,建成5處規模化養殖小區和10餘處畜牧養殖廠。 完成秸桿青貯1.45萬立方,建成牧草種植基地300餘畝。有國家地理標誌臨淄西紅柿臨淄西葫蘆
2015年,全鎮農民土地流轉330餘公頃。家庭農場發展4家,全鎮家庭農場總規模達300公頃。蔬菜基地總面積1000公頃,新打機井26眼,修建PVC地下管線12千米,發展蔬菜棚區130餘公頃。 蔬菜示範園建設發展迅速,年內新註冊合作社6家,6家蔬菜標準園被評為區級蔬菜標準園。農業總產值19.05億元,比2014年增長4.6%。皇城鎮新建大棚2000餘個,流轉土地399.99萬平方米。

第二產業

2015年,皇城鎮工業以石化裝備製造業為主,2014年有石化裝備企業17家,裝備製造集群發展初具規模。全鎮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53.48億元,同比增長-3.19%,全區排名第6;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51.21億元,同比增長-2.99%,全區排名第5;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利潤5.12億元,比上年增長-8.71%,全區排名第6;實現工業利稅7.40億元,同比增長-7.54%。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2.41億元。

第三產業

2015年,皇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03億,比上年增長11.94%。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1975年以來,鎮文藝創作演出活動,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雙百” 方針, 創作了許多民眾喜聞樂見的劇目和文藝節目。如京劇《除霸》《穰苴執法》《退指標》,呂劇《奪瓦刀》,小品《辦執照》《劃宅基》《借媳婦》,表演唱《人民生活一步一層樓》《四個老漢奔小康》,數來寶《澇窪地里創高產》,相聲《老運動員》等110餘個。
2015年,皇城鎮舉辦了“玫瑰之約、田園皇城”攝影大賽、2015山東皇城玫瑰谷“瓦力蚯蚓”杯腳踏車公開賽、“誰是球王”民間足球爭霸賽、“田緣舞沙”杯機車河谷越野挑戰賽、“樂物網”杯書畫攝影詩文大賽優秀作品展、“忠誠堂”杯臨淄區千人鼓樂大賽和“思遠農業”杯舞蹈大賽等文化活動。

教育事業

2001年,全鎮中國小教職工共457名, 其中公辦教師436名,民辦教師21名,專任教師433名,中專畢業教師242名,本科畢業教師20名,專科畢業教師195名。黨員44人。
2014年,皇城鎮在校學生509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醫療衛生

1996年投資100萬元建成面積為1800平方米病房樓; 1998年投資130萬元建職工宿舍樓,面積為1650平方米; 1999年投資150萬元建門診樓,竣工使用面積為2200平方米;2000年投資50萬元,建設改造院容院貌,以上總投資為430萬元。
2000年購瀋陽金杯救護車1輛,2001年購國產200mAX光、日本進口B超機、國產牙科治療手術床各1台,設備總投資達40萬元。本院1996年建成衛生所10餘個,有大馬、大蓬、於家、五路、崖付、石槽、小馬、四官、曹村、張家、顧邵、坡子,聘用鄉醫41名,配備醫療器、藥品等總投資達50萬元。
2011年,皇城鎮衛生院投資200萬元對醫院門診樓、病房樓進行了改造提升,更新了醫療器械,床位增加到45張,是臨淄區規模最大的鎮衛生院。全鎮新農合覆蓋率100%。

歷史文化

皇城鎮是臨淄區文物古蹟集中的鄉鎮之一, 有古文化遺址20處,古台址2處,古城遺址1處,古墓葬13處,革命遺址2處。其中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6處 (含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淄墓群”中的古墓13座,台址2座) ,市級文物古蹟1處,區級文物古蹟3處。
玫瑰谷北首玫瑰谷北首
安平故城
安平故城於皇城鎮南部,南至張家莊,東至石槽村,北至南榮村,西至皇城營,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1800米,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1973~1981年,山東省齊城文物考察隊先後兩次普查,發現安平城垣大部夷為平地,僅東北角有殘城牆兩段,高出地面2至2.5米,長50米,系夯土築造。夯土層厚20厘米,夯窩直徑5.5厘米。據民眾說,曾於故城東門位置,在石槽村挖出石基;在城西南隅的張家莊西,多次挖出戰國時期的瓦當和花紋磚。于田單墓東皇城營人打井時,曾挖出漢瓦,長1米,上有花紋。同時發現漏孔陶井圈,直徑1米,高60厘米,也曾出土過青銅盤等器具。今地表多次發現漢代遺蹟。1984年6月28日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雪宮台
雪宮台位於齊故城雪宮門外,曹村(原名雪宮村)以東。台高5.5米,南北長30米,東西寬50米。據《臨淄縣誌》載,是齊國宮外之宮,歡宴國內、外友人之別墅。《太平寰宇記》有“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即此。《晏子春秋》也有“齊侯見晏子於雪宮”的記載。相傳齊宣王時,沉湎於酒色,不理朝政。鐘離春冒死進諫,獻治國之策,宣王見其賢,納為正宮,齊國從此振興的故事發生於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