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蓮·夢露自述傳記:我行我素

瑪麗蓮·夢露自述傳記:我行我素

《瑪麗蓮·夢露自述傳記:我行我素》內容簡介:瑪麗蓮·夢露無疑是一位熒幕女神!但是很少人真正了解她。每次看到別人寫關於她的東西,她都說是“謊言!謊言!謊言!”現在,終於有了一本瑪麗蓮·夢露獨白性的報導。1962年6月1日,瑪麗蓮·夢露三十六歲的生日那天,著名攝影記者喬治·巴瑞斯(George Barris)去拜訪她,此時她正在拍她人生中最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他們在8年前見過面並成為了朋友,那個時候就計畫出一本圖文自傳書。現在,時機到了。在接下來的6周里,巴瑞斯一直在拍攝並採訪她。“別相信你看到的任何關於我的報導,除了我告訴你的……”她對Barris說。然後,她開始吐露她的心聲。巴瑞斯最後一次跟瑪麗蓮談話是在8月3日,在她被發現死於公寓的24小時之內。在他們最後一次見面中,她還很興奮並且熱切地希望去擁抱生活。“我覺得我才剛剛起步。”她說。巴瑞斯深信這是一場謀殺,而不是自殺,讓瑪麗蓮過早地離開人世,讓他無法在那個夏天出版這本紀錄她的思想和那些令人魂牽夢縈的照片——直到現在。《瑪麗蓮·夢露自述傳記:我行我素》是一本真實的自傳,收集了150張黑白或彩色的照片,很多都是從未發表過的。最精彩的部分是“最後的影像”,記錄了在海邊沙灘,瑪麗蓮天然未經化妝修飾的樣子。這本令人感動的書讓瑪麗蓮夢露重新回到了我們身邊——美麗、輕浮,像初吻般甜蜜——一個喜悅的告別。

基本介紹

  • 書名:瑪麗蓮•夢露自述傳記:我行我素
  • 作者:喬治•巴瑞斯 (George Barris)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9107254, 7549107254
  • 外文名:Her Life In Her Own Words
  • 譯者:劉淑芝
  • 出版社:南方日報出版社
  • 頁數:187頁
  • 開本:16
  • 品牌:廣東粵新圖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瑪麗蓮·夢露自述傳記:我行我素》編輯推薦:關於瑪麗蓮·夢露,世間充斥著各種符號性的光環和猜測。她戛然而止的一生曾經是一個謎,至今仍是一個謎。《瑪麗蓮·夢露自述傳記:我行我素》是迄今為止瑪麗蓮·夢露唯一的一本口述傳記,它的真實性不容置疑,由國際知名攝影師、記者喬治·巴瑞斯用了整整39天的時間貼身採訪、攝影而成,首次披露150張獨家珍藏照片。這些彌足珍貴的資料,足以讓我們懷著初始之心,感受夢露最天然未飾的樣子,走近她最真實的人生。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喬治·巴瑞斯 譯者:劉淑芝

喬治·巴瑞斯,曾為世界許多知名雜誌做過攝影師,從《生活》到《時尚雜誌》都有他的身影。他是《瑪麗蓮:諾瑪·簡》的作者(另一位作者是格洛麗亞·斯泰納姆),還協助諾曼·梅勒完成了《瑪麗蓮》一書。他現居加拿大。

媒體推薦

走近最真實的瑪麗蓮·夢露
對於相當多的中國人而言,瑪麗蓮·夢露也絕對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然而,我對夢露的了解卻只停留在她的大量艷光四射的照片以及許多眾說紛紜的風流逸事上。但《瑪麗蓮·夢露:我行我素》這本書卻讓我對她的印象大為改觀。
原來,瑪麗蓮·夢露並不是電影螢幕上的“白痴美人”,更不是個普通的熒幕佳人,她的內心豐富而敏感,對自己的事業有著不屈不撓的勇氣與永不言敗的倔強。私生女的身份、被寄養的童年、不得已的婚姻、坎坎坷坷的星途,並沒有消減她對生活的熱情。
瑪麗蓮·夢露原名為諾瑪·簡·莫滕森,幼年時期生活在一個沒有父親的單親家庭裡面,母親儘管愛她卻因生活壓力而導致精神崩潰。她的童年生活幾乎都是在一個又一個寄養家庭里輾轉漂泊,9歲那年,還被她母親最好的朋友送進孤兒院。孤兒院的生活讓她過早地感受到因為愛的缺失而產生的痛苦和絕望。16歲時,瑪麗蓮與鄰居的兒子詹姆士·多爾蒂結婚,只為自己不被再次送回孤兒院。
1945年,19歲的瑪麗蓮成為一名降落傘工廠的檢驗員。從女工到模特學員,從無名模特到雜誌名模,再從名模到演藝班學員,從龍套邊緣到小角色,再從一個個小角色成為當紅影星,瑪麗蓮為她的明星夢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而她的努力也確實沒有白費,她最終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明星和流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與之形成巨大反差的,則是她的三次婚姻,三次均以失敗告終的婚姻。在瑪麗蓮36年的短暫人生中,喜歡過她的男人不計其數,可是每次都是換來一聲嘆息。在這條尋求真愛的路上,瑪麗蓮歷盡坎坷,傷痕累累。
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真誠,還原了最真實的瑪麗蓮·夢露。書中150張照片拍得自然而純真,它記錄了在聖塔莫尼卡海灘以及好萊塢北部的一幢房子裡,瑪麗蓮天然未雕飾的樣子。風情萬種,儀態萬方,盡顯風流,這是夢露的性情美。
詩人聶魯達曾說:“當繁華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一個時代性的爭議焦點,一個永遠的“性感女神”,一個在舞台上熠熠生輝現實生活卻曾黯淡無光的人,瑪麗蓮·夢露生命最真實的一面在這本書中歷歷可見。她那短暫如煙花的一生,有她說不盡的美麗和哀愁。

圖書目錄

前言1
1.謊言,謊言,謊言1
2.多希望有個爸爸啊11
3.他把手伸進我的衣服里21
4.我把自己當成夢遊仙境的愛麗絲31
5.我覺得自己冷冰凍的41
6.就是太性感了49
7.我現在是瑪麗蓮·夢露了61
8.第一部電影后的間歇71
9.好女孩不拍裸照81
10.我終於超越了六十秒的片長91
11.事業騰飛103
12.起初,只是好玩兒115
13.36歲對我來說只是剛剛開始125
14.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是現在135
後記151
致謝187

後記

曾經有個女孩叫諾瑪
"Beneath the makeup and behind the smile I am just a girl who wishes for the world."濃妝艷抹之下,笑容的背後,我只是一個眺望世界的小女孩。
——瑪麗蓮·夢露
提起瑪麗蓮·夢露這個名字,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使在她去世半個世紀之後的今天,她仍然是大多數美國人人心目中的“性感女神”。她動人的表演風格和正值盛年的殞落,成為影迷心中永遠的性感符號和流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1999年,她獲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六名。藝術家沃霍爾創作的《瑪麗蓮·夢露雙聯畫》,它是波普藝術的代表性作品。還有以瑪麗蓮·夢露為名字的雞尾酒,這款酒將金巴利鮮紅的色彩、微苦和甜味有機地融合為一體,似乎體現了瑪麗蓮·夢露那多彩有複雜的一生。
夢露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立醫院,原名為諾瑪·簡·莫滕森(Norma Jeane Mortensen)。後來她的外祖母為她進行了洗禮,並由美國傳奇女傳教士艾梅·麥克弗森改名為“諾瑪·簡·貝克”(Norma Jeane Baker)。
諾瑪是一個私生女,幼年時期生活在一個沒有父親的單親家庭裡面,母親儘管愛她卻因生活壓力而導致精神崩潰。5歲的時候,諾瑪便被送到別人家裡去寄養,甚至在9歲那年還被她母親最好的朋友送進了孤兒院,她在孤兒院裡從9歲一直待到11歲。孤兒院的生活讓諾瑪過早地感受到因為愛的缺失而產生的痛苦和絕望。
從孤兒院出來以後,諾瑪除了與暫時病癒出院的母親生活了一小段快樂時光之外,其餘的歲月,她幾乎都是在一個又一個寄養家庭里輾轉漂泊。儘管收養她的家庭很多,可是,除了與安娜阿姨生活的那個階段,她在其他那些家庭里根本得不到她想要的家庭溫暖,她曾遭受虐待,受盡折磨,甚至被人猥褻。尤其是住在孤兒院的那兩年讓她對生活充滿恐懼和不安。
1945年,諾瑪成為一名降落傘工廠的檢驗員。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攝影師發現了她,並希望將她的照片刊登出來用以鼓舞戰鬥中的士兵。自此,她的演藝事業正式開始,並有了一個藝名瑪麗蓮·夢露。在演藝事業中,她吃盡了苦頭,但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天賦成就了她事業上的終極夢想,並讓瑪麗蓮·夢露這個名字蜚聲國際。即使在她夢銷香斷五十年後,人們還是會為她的絕代風情所傾倒。
與之形成巨大反差的,則是她的三次婚姻,三次均以失敗告終的婚姻。在瑪麗蓮·夢露36年的短暫人生中,喜歡過她的男人不計其數,她喜歡過的男人也乏善可陳,她把自己嫁了三次,可是三次的終結都是一聲嘆息。她說:“我善良,但不及天使;我有原罪,卻並非魔鬼。我只是一個在大千世界裡尋求真愛的小女子。”在這條尋求真愛的路上,瑪麗蓮歷盡坎坷,傷痕累累。
16歲時,諾瑪與鄰居的兒子詹姆士·多爾蒂結婚。這是因為當時收養諾瑪的格雷斯一家將前往美國東部居住,他們認為婚姻會是小諾瑪的最好歸宿。由於當時夢露的年齡尚小,她只能選擇結婚或者被送回孤兒院。1946年,夢露結束了她的第一段婚姻。
瑪麗蓮·夢露嫁給第二任丈夫的時候,時年28歲。在此之前,她因成功主演了《願嫁金龜婿》而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更贏得了美國棒球明星喬·迪馬喬的熱烈追求。結果,在對方強大的攻勢之下,瑪麗蓮·夢露再次披上了婚紗。然而,這個曾經在美國轟動一時的婚姻卻只維持了274天。
1956年,當她30歲的時候,瑪麗蓮·夢露又第三次走上婚姻的神壇,這一回她所嫁的男人是著名的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但是,夢露怪癖的行為和對毒品、酒精的依賴導致了婚姻的結束。
瑪麗蓮·夢露性感嫵媚卻又脆弱不堪,加上不可思議的天分,她絕非是個普通的熒幕佳人,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她。每次看到別人所寫關於她的東西,她都會說“謊言!一派謊言!”
1962年6月1日,瑪麗蓮·夢露36歲的生日那天,著名攝影師、記者喬治·巴瑞斯到片場去拜訪她,此時她正在拍攝她人生中最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他們在8年前見過面並成了朋友,那個時候就計畫出一本圖文自傳書。在接下來的六周里,喬治·巴瑞斯一直在拍攝並採訪她。“別相信你看到的任何關於我的報導,除了我告訴你的……”她對巴瑞斯說。然後,她開始吐露她的心聲。
巴瑞斯最後一次跟瑪麗蓮談話是在8月3日,在談話後的不到24小時她就被發現在公寓香消玉殞。在他們最後一次的見面中,瑪麗蓮還興致勃勃地希望去擁抱生活。“我覺得我才剛剛起步。”她說。巴瑞斯深信這是一場謀殺而並非自殺讓瑪麗蓮過早地離開人世,讓自己無法把她的思想和那個夏天為她拍的那些令人魂牽夢縈的照片公之於眾——直到現在。
《瑪麗蓮·夢露:我行我素》是一本真實的自傳,收集了150張黑白和彩色照片,很多都是以前從未發表過的。最精彩的部分要數“最後的倩影”了,它記錄了在聖塔莫尼卡海灘以及好萊塢北部的一幢房子裡,瑪麗蓮天然未雕飾的樣子。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走近最真實的瑪麗蓮·夢露,認識那個曾經叫諾瑪的女孩兒,她美麗、嬌媚,在大千世界裡苦苦地尋求真愛。她那短暫而絢爛的一生,為荒蕪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

序言

早在1954年9月我作為自由攝影師在一次拍攝工作中首次認識了瑪麗蓮·夢露,從那時起我就一直想跟她合作出一本書。她當時正在紐約進行《七年之癢》的外景拍攝。最初的時候我本想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跟拍她的日常活動,以一系列照片配上她接受採訪時的言辭來完成這本書,遺憾的是永遠不會有這樣的一本書了,不過,我相信您此刻正在讀的這本書賦予了瑪麗蓮以新的生命。
在1954年初的時候,我就曾向一位編輯建議出一本關於瑪麗蓮的圖文並茂的書,這位編輯就是已故的麥德龍集團的唐納德·菲特而。由於瑪麗蓮當時已經是大紅大紫、蜚聲海外的明星,公眾和她的冬粉都覺得有關她的讀物太少,讀起來不夠過癮,特別是有關她真實生活的報導和介紹更是少之又少。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菲特而當即就接受了我的提議並且建議照片多多益善。
我第一次看到瑪麗蓮的時候,是在她的身後,當時她正在擺一個電影造型。那是在曼哈頓東區上流社會聚居的61號大街的一座褐色砂石建築里——她將身體探出窗外。當我拍下這如今已蜚聲世界的美麗背影的時候,相機的快門聲驚動了她,她迅速轉身發現了我,笑了。我又拍了一些,我們兩個都笑起來,尷尬頓時被打破了。瑪麗蓮確實是個很有幽默感的人。接下來的幾天裡,我跟著她又採訪又拍照,和她一起工作真是太棒了!
瑪麗蓮最讓我喜歡的是她的行為舉止一點都不像一個高高在上、令人不敢接近的電影明星,她很自然。雖然她當時已經28歲了,可無論是她的長相還是她做事的風格都還像個十幾歲的孩子。她雖然美麗性感,但卻不乏孩童的真摯。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瑪麗蓮對片場上的任何人都優雅友善,絕不虛偽勢利。
這聽起來似乎令人驚訝——就在短短几天的工作時間裡我和瑪麗蓮竟然成了朋友。我和她都是雙子座,她6月1日出生,我則是6月14日出生,並且我們還有共同的喜好。和她聊天很輕鬆,當我告訴她想和她合作出一本關於她幕後生活的書時,她考慮了一會兒,然後睜大眼睛笑著說:“行啊,為什麼不呢?找一天就開始吧!”
但直到1962年我們才得以認認真真地考慮製作這本書。之前她一直忙著一部又一部地接拍電影,並且很快成為一位耀眼的國際巨星,對於這一點我絲毫都不覺得奇怪,因為我早就料到了,我知道這一切本就是注定的,瑪麗蓮的絕代風華是根本不可能被掩蓋住的。而在這一期間裡,我也在世界各地自由自在地遊歷,同時在撰寫我的小說。我們雖然不見面,卻始終保持著電話聯繫。
1962年5月,我本打算為《時尚雜誌》製作一期關於伊莉莎白·泰勒的封面故事。當時伊莉莎白正在羅馬拍攝《埃及豔后》,她是第一個拿到100萬美元片酬的女演員。電影的拍攝工作開始是在倫敦進行的,但是不巧的是,伊莉莎白突然間病得很重,甚至差點就死在了那裡。因此,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也就是當時也雇用了瑪麗蓮的那個電影公司,把後續的拍攝工作從倫敦移至了羅馬,原因是那裡的氣候溫暖宜人,更有助於伊莉莎白的術後恢復,這樣也使電影得以順利地繼續拍攝。然而,結果卻是福克斯公司始料不及的,不僅伊莉莎白這位大明星的病情不見起色,同時整個電影的製作竟然也陷入了危機。一方面,這部電影的巨額費用使公司瀕臨破產;另一方面,這部影片從最初就沒有一個完整的腳本,而是邊拍邊寫的,這就直接影響到拍攝的流暢度。就在《埃及豔后》拍攝工作陷入危機的同時,伊莉莎白的私生活方面又緋聞頻傳。當時,伊莉莎白雖已嫁給歌星艾迪·費舍爾,但卻又與理察·伯頓有染,妻子的劈腿行為令費舍爾對於如何阻止這場婚外情感到不知所措。整個情況簡直是糟糕透頂,一敗塗地,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原本為伊莉莎白製作封面故事的計畫自然只能中途擱淺。像逃避瘟神一樣,我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紐約。
回到紐約後,我有一次和《時尚雜誌》的編輯鮑勃·阿瑟頓一起吃午飯。作為自由攝影記者,我通常是靠向編輯推薦暢銷的雜誌故事來維持生計的。而恰恰就在那個時段,我的朋友瑪麗蓮·夢露正在製造新聞:開拍她的第三十部電影,這將是她與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簽約以來的最後一部電影,這個時候做一期她的故事正是絕妙的時機。於是,我便向阿瑟頓提出了這樣的想法:瑪麗蓮即將步入36歲,她的未來會怎樣呢?她正在拍攝的電影片名Something's Got to Give(漢語譯名為《瀕於崩潰》,又名《雙鳳奇緣》),恰可用於詮釋她現在的事業,她還能夠在36歲的年齡繼續出演性感美麗的年輕女郎嗎?
阿瑟頓非常喜歡我的想法,立刻接受了我的建議,我們說好雜誌封面用瑪麗蓮·夢露的相片,內容至少要占到8至10頁。這個想法讓我們兩人都興奮不已,以至於連飯都顧不得吃了。阿瑟頓問我什麼時候動身去好萊塢,因為瑪麗蓮的那部電影已經在福克斯的片場開始製作了,我說事不宜遲,馬上出發。
到達好萊塢的時候,我入住了日落大道上的日落塔公寓。第二天早上一覺醒來,我便乘坐電影廠的豪華轎車來到了福克斯影城和著名的第14舞台,瑪麗蓮就是在此地拍戲的。她願意見我嗎?見了面她還能夠記得我嗎?大明星們每天要見那么多人,對於前一天見過的人他們尚且難以記住,何況我們都幾年未見了。
當我步入第14舞台的時候,瑪麗蓮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她是背對著我的。我走過去,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說:“你好,還記得我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