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海鮮

湛江海鮮

湛江海鮮是指廣東湛江市的海產品,該地的海鮮以新鮮、質優、價廉聞名遐邇。湛江也是人們品嘗海鮮、購買海產品的理想之地,有“要吃海鮮到湛江”之說。品嘗湛江海鮮以品嘗海魚為主。如,石斑、金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湛江海鮮
  • 地區:廣東湛江
  • 特點:新鮮、質優、價廉
  • 領域:食品
  • 主食:海魚
介紹,烹飪方法,湛江蟹,湛江蝦,湛江生蚝,

介紹

湛江沙田至尊蝦蟹粥湛江沙田至尊蝦蟹粥
卵磷脂有祛除血管壁斑塊的作用。而不飽和脂肪酸,有降血脂、改善凝血機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卻不增加甘油三酯的功能,從而減少了心腦血管血栓的形成。因此,防止動脈硬化,高血壓患者多吃海魚是有道理的。
湛江對蝦湛江對蝦

烹飪方法

烹飪海魚的方法很多,有水煮、清蒸、紅燒、清燉、油炸等。從營養學角度考察研究發現,清蒸和清燉這兩種烹飪方法,保證了海魚中所有的營養不容易流失,而且味道鮮美,也容易操作。所以用清蒸或清燉的方法來烹飪海魚是科學的。湛江烹飪海魚多為原料新鮮、採用原汁原味的烹飪方法,可以說在湛江吃海魚既新鮮又健康。
廣東省湛江市

湛江蟹

螃蟹,節肢動物,甲殼綱十足目。螃蟹在我國已有久遠的歷史,最早可上溯到周朝,古籍《周禮》已有食蟹記載,距今近3000年。螃蟹與鮑魚、海參譽為“水產三珍”。民間有“螃蟹上桌,百味變淡”之說。古人把食蟹、飲酒、賦詩作為快樂之事,歷代都有大量詠蟹詩作,稱頌備至。名著《紅樓夢》就有多處食蟹章節和贊蟹詩句。頌蟹聲中,獨魯迅倍贊第一個食蟹勇士,令蟹文化更豐富多彩。蟹形可怕,張牙舞爪,還會鉗人,素稱“鐵殼將軍”、“橫行霸王”。
湛江椒鹽瀨尿蝦湛江椒鹽瀨尿蝦
湛江東連南海,西枕北部灣,岸線漫長,海域廣闊,灘涂眾多,是蟹的良好棲身之地,自古以來盛產優質名蟹。湛江的海蟹與江南的淡水大閘蟹,平分秋色,各領風騷。湛江吳川的芷寮米蟹,在宋代已視為蟹中上品,產於蟹的養份充沛的吳川吳陽江海交匯的芷寮,以腿粗肉厚,膏滿脂豐而著稱,是中國四大名蟹之一。傳說當年蘇東坡路過吳陽,品嘗了芷寮蟹,讚不絕口,寫下“未看黃山徒雙目,不吃螃蟹辜負腹”詩句。清朝粵西唯一狀元林召棠也有詩曰“執杯持蟹螯,足了一生事”,可見芷寮蟹是何等的風味迷人。麻章太平和東海島民安的灶蟹也聞名遐邇,飲譽海外。湛江人稱蟹洞為灶,這類蟹均在洞中捕捉,故稱“灶蟹”。太平、民安的灶蟹,肥、香、鮮、脆,多為“雙衣”“重殼”,味道別具一格,特別是具有“長命”的特點,可活生生運到京城,歷來被列為朝廷貢品。湛江流傳不少貢蟹的故事,雷州府白鴿寨武官勞守備誤期押蟹到京;進士陳璸違旨侍病母遲晉京授職,均藉助趕蟹上路保其鮮活為名,巧脫欺君之罪,免於一死。故事除謳歌智慧外,也反映了本地貢蟹品牌。清舉人,詩畫家陳喬森畫蟹解饞更高度展示湛江蟹的魅力。他畫蟹題詩“白酒黃花節,清秋明月天。無錢買紫蟹,畫出亦垂涎”。仿佛使人回味到晶瑩娕滑可口的蟹肉,金黃鮮美香口的蟹膏
湛江的漁民很早就掌握蟹的生活特性捕蟹。“九月尖臍十月圓”,臍的尖圓是雄雌蟹的區分,即九月雄蟹,十月雌蟹最肥,也是捕蟹的旺季。芷寮、太平、民安外,坡頭的南三、雷州的東里、徐聞的新寮、和安及遂溪的草潭,都是湛江主要的蟹產區。蟹的重量大小不一,一般單只半公斤已算少有的大蟹。號稱蟹中之冠是2006年8月,粵東南澳島漁民捉到一個巨無霸赤蟹,身長20公分,寬12公分,重2.5公斤,但湛江市的游泳隊員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們曾在霞山游泳場閘口捉過一個巨蟹,體長和重量都超過此蟹,當時賣給國營水產收購站,得款80元。
湛江蟹民捕蟹的方法很多,設欄、撒網、垂釣、裝簍、挖洞……其中挖洞捉灶蟹最特別,湛江在明朝初已有此項技巧,一直沿襲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蟹肥了要脫殼,周期性脫殼逐漸長大,脫殼後身軀軟綿,易受魚鱔所噬,需找個安全保險的地方棲身。漁民利用蟹這一習性,在灘涂挖洞讓其入灶築巢,並暗中另挖相連遮蔽一小孔,作查蟹捕蟹之用。“有蟹無蟹在於灶”,灶要挖得巧,選擇蟹最喜歡的環境和地形,投蟹所好,不能有絲毫通風透光。好的灶,天天入蟹,多的可一灶3蟹。若查蟹捉蟹及時,必多得“重殼”佼佼者。捕捉時要輕快小心,根據蟹在灶的位置,採用不同方法。過去一個勞力可管200個灶,高手每月可捕捉250公斤。
湛江是美食天堂,近海吃海,蟹是少不了的海鮮,酒樓飯店食肆,都有蟹的招牌菜,除名貴的膏蟹外,也有較便宜清甜的肉蟹花蟹。清蒸、油焗、酥炸、酸甜、蒜茸、姜蔥、椒鹽、藥膳,烹飪方法多種多樣,任君選擇。外地客人到湛江,總希望品嘗湛江蟹的滋味,也以此為一樂。他們學湛江人一樣,邊剝邊吃,饒有情趣,陶醉之時,舔指回味。到湛江吃海鮮,品嘗蟹,大飽口福,也成了到湛江旅遊的一大重頭戲。

湛江蝦

蝦,屬節肢動物甲殼綱,在湛江已有久遠的歷史。出土文物鑑定,7000年前湛江的土著居民,過著漁獵採擷生活時,已懂得在江河沿海捉魚摸蝦拾貝。湛江歷代各地方志的物產篇都有盛產蝦的記載,蝦被譽為湛江的海特產,久負盛名。烹熟後的蝦,體彎色紅,被擬人為“鞠躬如也著紅袍”,也稱長須公。寓意長壽,湛江人喜歡稱嬰兒為蘇蝦,起乳名,男的叫蝦仔,女的叫蝦女,甚至排列稱二蝦、三蝦、細蝦。有的人一輩子都被用蝦為外號,大了叫蝦叔,老了叫蝦公,如同香港著名藝人關海山一樣,82歲與世長辭,報紙大標題是“一代名角蝦叔走了”。
蝦,美譽為海八珍之一,古人贊它“玉鬣冰肌風格擅。真堪佐酒,還宜下箸……”。湛江海域寬廣,港灣眾多,沿海各地都產蝦,不存在“物以稀為貴”。蝦是湛江人常用的菜料,早晚菜市都有出售,也是飯桌上常見之菜式。湛江人素來認為蝦能活絡、通乳、入腎、脾經,常把蝦作藥膳,腎虛畏寒用蝦炒韭菜壯陽,婦女哺嬰,蝦煲黃豆催乳;病後體弱,煮蝦粥補身……湛江人與蝦有著深厚的淵源。
湛江過去的蝦以海洋捕撈為主,上世紀80年代,在三高農業的推動下,大力發展人工養蝦業。蝦的品種,主要是對蝦,以往北方或江南地區,常成對出售較大的蝦故叫對蝦。其身晶瑩通透,也叫明蝦,湛江人多稱大蝦。今日的湛江已是全國最大的對蝦種苗繁育、養殖、飼料生產和加工出口的基地,養蝦的面積達42.23萬畝,占全國的產量十分之二,年銷售量占全國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出口。有人測算中國市場每三條蝦就有一條湛江蝦,而美國人的餐桌每5條蝦,就有一條來自湛江。蝦業成了湛江的支柱產業,起著龍頭的作用。社會流傳一句話:“全國對蝦看廣東,廣東對蝦看湛江”,特別是2005年的國際蝦戰,湛江蝦勝出首獲美國零關稅,身份靡然。在蝦的市場,湛江蝦舉足輕重,一直被商家看好,也使湛江蝦市場這塊蛋糕越做越大。湛江蝦不斷向綠色和環保全全進軍,其後勁更是潛力無限。
蝦有一個特點,不象一些魚類、蟹、蠔、瓜果菜等,有明顯的季節收穫期,一年四季都有它的蹤影,正因如此,湛江蝦的市場,從年頭到年尾都旺而不衰,品嘗大蝦也成了湛江旅遊和飲食文化的一個熱點。蝦嫩滑鮮美,甘香可口,營養豐富,食而不膩。剝殼的大蝦,形如鳳尾、如琵琶、如水晶,可擺出各樣花色圖案,令人饞食三分。湛江各賓館酒店、茶樓食肆,一年到頭都有蝦的招牌菜,烹飪菜色任君選擇。白灼、椒鹽、油焗、串燒單獨烹調,或與各種菜餚搭配製成各款美饌,都很受歡迎。外來湛江的客人,也都以口福到湛江大蝦為一樂,讚嘆不枉此行。
談蝦,不能不提蝦的貴族——龍蝦和蝦的貧民——瀨尿蝦。龍蝦是海中最大型的爬行蝦類,美味珍奇稀罕,視為蝦中“真龍天子”,身價百倍。湛江的龍蝦,馳名遠近,特別是硇州龍蝦,過去在香港,被列為正宗龍蝦。龍蝦生活在深海,捕捉困難,生長期漫長,幼蝦到成蝦,需5—7年,產量低,價格高,成了“陽春白雪”,使人可望而不可及。瀨尿蝦,湛江沿海昔日比比皆是,歷史上曾拿來餵豬養鴨,是“下里巴人”。人們在烹飪上大造文章,使瀨尿蝦戴上光環,成為著名的水產類美食。昔日爛賤,今日高貴,大都市的最豪華賓館酒樓,有瀨尿蝦的菜牌,高級的宴席有瀨尿蝦的菜譜,價格倍增。因其有蝦蟹合一的美味,很受食客青睞,故在蝦族中地位上升。湛江的瀨尿蝦異軍突起,在蝦的市場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

湛江生蚝

廣東湛江地理位置優越,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天然深水港口城市生蚝吊養在無污染、無公害的原生態海域中,養殖出來的生蚝肉質鮮嫩肥美,口感清甜無渣、爽滑,可製作多種多樣的生蚝食品;是原生態海鮮產品種類中,唯一無人工投料養殖的生態生蚝!
湛江海鮮
蚝的學名叫做牡蠣,在動物分類中屬於瓣鰓綱,牡蠣科,拉丁文:Ostrea,繁體字寫作:蚝。在江浙以北至渤海一帶的沿海地區,人們一般都稱之為:牡蠣或海蠣子;在福建沿海及台灣地區的人們稱之為:蚵仔;而在兩廣及海南等南海水域的人們都稱之蚝;
蚝有“海洋牛奶”之美譽。蚝是傳統的滋補藥用食品,因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備受人們的青睞。蚝肉含有優質蛋白、胺基酸糖元肌醇、牛磺酸及等多種微量元素,因此具有極高的醫療及食用價值。
《本草綱目》有生蚝能“治虛損,壯陽,解丹毒,補男女氣血,令肌膚細嫩,防衰老”的記載。生蚝的主要成分糖原已成為西方疾病專家津津樂道的“健康之寶”。研究報告顯示,生蚝不但能迅速補充恢復體力,而且其獨特的糖原和多種胺基酸有增強肌體免疫細胞的功能,增強自然殺傷細胞的活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