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深水港區

1、工程簡介,2、旅遊資源,3、配套工程,4、戰略意義,

1、工程簡介

洋山深水港區一期碼頭岸線長1600米,共有5個貨櫃泊位,碼頭前沿設計水深15.5米,可停靠第五、第六代貨櫃船,同時兼顧8000標準箱的貨櫃船舶靠泊,設計年吞吐能力220萬標準箱,實際通過能力將達300萬標準箱以上。
按照洋山深水港區總體規劃,共可形成陸域面積20多平方公里,深水岸線20餘公里,布置50多個大型泊位。到2010年,北港區(小洋山一側)可形成約11公里深水岸線,布置30多個泊位,最大通過能力超過1500萬標準箱。目前在建的二期工程有4個泊位、碼頭岸線長1400米。

2、旅遊資源

洋山深水港觀光遊覽區地處小洋山島,雖然這裡已經建成了東方大港,但是島上獨特而迷人的景色被完好的保存了下來。小洋山島北由32.5公里的東海大橋與南匯蘆潮港相連,南與大洋山隔海相望,東距嵊泗縣城菜園鎮39.2公里。
洋山深水港觀光遊覽區面積約1.5平方公里,由大觀音山、小觀音山和城子山3座山組成,故也有三山島或三塔島之稱。景區共建有4座觀景台,由長約2600米的遊覽棧道連線。每個觀景台都各有特色。登臨1號觀景台,放眼望去,東方海面上連綿起伏的海島宛若一副優美的山水畫,這裡還是觀賞海上日出的絕佳位置。位於城子山頂137.4米的2號觀景台是觀賞東海大橋的最佳位置,您可以飽覽整座大橋的雄姿,甚至看到對岸的南匯。站在景區最高點大觀音山頂141.7米處的4號觀景台可以縱覽整個洋山深水港的繁忙景象,綿延10餘里的貨櫃碼頭盡收眼底。

3、配套工程

東海大橋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為洋山深水港區貨櫃陸路集疏運和供水、供電、通訊等需求提供服務。東海大橋位於杭州灣口無遮蔽海域,連線遠離陸域逾三十多公里的外海孤島,地處海洋環境,是我國目前最長、也是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大橋北端起始於上海南匯蘆潮港,通過滬蘆高速公路與市區溝通,南至浙江嵊泗崎嶇列島,通往上海洋山貨櫃深水港區,是洋山貨櫃深水樞紐港陸路集疏運的通道,併兼顧社會交通運輸功能。
東海大橋按雙向六車道加緊急停車帶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分上下行雙幅橋面、橋面總寬31.5m,設計車速80km/h,設計荷載等級為汽車-超20級、掛車-120,並按集卡重車間距10m密排布置進行校驗,設計基準期為100年。
大橋全長32.50km,其中:大橋與滬蘆高速連線的路橋連線段為1.45km、陸上段為2.26km、蘆潮港新大堤至大烏龜島之間的跨海段為25.32km、大烏龜島至小洋山島之間的港橋連線段3.47km。全橋設5000t級單孔雙向主通航孔一處,通航淨高40m、主跨跨徑420m,橋墩按萬噸級防撞能力設計;設1000t級雙孔單向副通航孔一處,通航淨高25m,主跨跨徑140m;設500t級雙孔單向輔通航孔兩處,通航淨高17.5m,主跨跨徑分別為120m和160m。
按施工工藝特點,大橋可分為八個部分,即路橋連線段、陸上段、淺海段、非通航孔基礎段、非通航孔段、主通航孔、輔通航孔和港橋連線段,其中港橋連線段又分為開山路段、海堤段和顆珠山大橋三部分。
東海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橋,工程具有鮮明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 建設條件相當複雜,建設規模巨大,工藝內容繁多,防腐要求高,工程設備需求量多、投入大,工期壓力大,管理跨度大、難度高等。
東海大橋自2002年4月開工,在上海市政府、市深水港工程建設指揮部的有力指揮下,經過三年半的緊張建設,於2005年12月,與洋山深水港一期碼頭同期投入運行。
東海大橋的建成,為洋山深水港提供了唯一的陸上通道,體現了當代中國的橋樑建設水平,為我國外海大橋建設積累了經驗,譜寫了特大型跨海橋樑建設的新篇章。

4、戰略意義

洋山深水港區的建成,將為上海、為長三角、為中國經濟社會插上飛翔的翅膀,為亞洲和世界的經濟起到促進作用。上海的明天將會更加的美好!中國和亞洲也將快速騰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