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必需礦質元素

植物必須礦質元素的概念、標準、確定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物必需礦質元素
  • 外文名:The essential mineral elements for plant
  • 標準: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直接功能
  • 確定方法:溶液培養法或砂基培養法
概念,植物必需元素的標準,確定植物必需礦質元素的方法,植物必需元素的種類,

概念

植物體內所含的礦質元素不一定是植物必需的。某一元素是否對植物生長發育是必需的,並不一定取決於該種元素在植物體內的含量。植物的必需元素是指植物正常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植物必需元素的標準

判斷一種元素是否是植物必需元素主要基於下列三條標準:
(1)不可缺少性 植物如果缺乏這種元素就不能進行正常的生長發育,甚至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2)不可替代性 植物缺乏該元素就會呈現出特有的缺乏症,只有加入該元素後才能預防或恢復,加入其他任何元素均不能替代該元素的作用;
(3)直接功能性 這種元素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必須是該元素直接作用的效果,而不是由於該元素通過改變土壤或培養基等條件所產生的間接效果。

確定植物必需礦質元素的方法

單靠分析元素的含量來確定某礦質元素是否必需是不夠的,由於土壤特性複雜,其所含元素無法控制,因此圖配發也無法確定哪些礦質元素是必需的。可靠的方法是進行人工無土栽培實驗(即溶液培養或砂基培養)。
溶液培養法也稱水培法,是指在含有全部或部分營養元素的溶液中培養植物的方法。砂基培養法簡稱砂培法,是利用洗淨的石英砂或玻璃球、蛭石等基質以固定植物根系,加入含有全部或部分營養元素的溶液來培養植物的方法,與溶液培養法並無實質性的不同。
研究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時,可在人工配成的混合營養液中除去或加入某些元素,觀察植物生長發育和生理性狀的變化。當除去培養液中的某種元素時,如果植物生育正常,就表示這種元素不是植物必需的;如果植物生育不正常,但當補充該元素後又恢復正常狀態,可斷定該元素是植物必需的。否則,即為非必需元素。

植物必需元素的種類

採用溶液培養法或砂基培養法,目前已確定植物必需的元素共有17種。其中碳(C)、氫(H)、氧(O)、氮(N)、磷(P)、鉀(K)、鈣(Ca)、鎂(Mg)、硫(S)等9種元素植物需要量相對較大,在植物體內含量相對較高(大於小於10mmol·kg-1乾重),稱為大量元素;另外,鐵(Fe)、錳(Mn)、銅(Cu)、鋅(Zn)、硼(B)、鉬(Mo)、氯(Cl)和鎳(Ni)等8種元素也來自土壤,植物需要量極微(小於10mmol·kg-1乾重),稍多反而對植物有害,甚至致其死亡,稱為微量元素。除C、H、O外,其餘的14種元素稱為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應當指出,必需的營養元素在植物體內的含量相差很多,但它們之間並沒有重要和次要之分,植物必需的各種營養元素是同等重要的,而且相互之間不能替代。
除17種必需營養元素外,還有一類營養元素,對某些植物的生長發育有利,或為某些植物在特定條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如鈉(Na)對喜鹽植物、鋁(Al)對茶樹、矽(Si)對水稻等生長發育有利或必需,這類元素稱為“有益元素”,此外還有鈷(Co)、硒(Se)、鎵(Ga)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