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南特紅疣猴

彭南特紅疣猴

彭南特紅疣猴(學名:Procolobus pennantii):軀體纖瘦,頭體長53-63厘米,尾長 60-70厘米,體重7-11千克。像其他疣猴種,臀疣很小,尾巴很長,頰囊也比一般猴子小。皮毛鮮明的顏色很吸引人。頭部黑色,背部、四肢和上體其他部分褐紅色或栗褐色,胸腹部灰白色。

晝行性。棲息在由低地到海拔3000多米以上高處的熱帶雨林中。樹棲性較強,在屬從間行動迅速。完全素食,每天會進食大量的樹葉,偶爾吃水果、苔蘚和種子。分布於赤道幾內亞(奧科)。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彭南特紅疣猴軀體纖瘦,頭體長53-63厘米,尾長 60-70厘米,體重7-11千克。具有典型的小腦袋,背部長,腹部圓。四肢非常長。像其他疣猴種,臀疣很小,尾巴很長,頰囊也比一般猴子小。手指特別長,細長手指被對回握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鉤,以適於抓持樹枝。與其他非洲疣猴物種一樣,拇指已退化成一個小疣。彭南特紅疣猴的皮毛顏色為頭部黑色,背部、四肢和其他部分褐紅色或栗褐色,胸腹部灰白色。額頭上的毛髮典型的中心向下分開。
吻部突出,兩顎粗壯,牙齒32枚,鼻孔朝前向下緊靠,手足均有5個指、趾,具扁平的指甲,均能直立。

生活習性

晝行性。棲息在由低地到海拔3000多米以上高處的熱帶雨林中。樹棲性較強,在樹叢間行動迅速。通常生活在12-82隻的群體中,家族居住領地在25-150公頃之間。和其他紅疣猴物種一樣,群族多雄和多雌,通常雌性是雄性的二倍。懷孕期約4.5-5.5個月,每胎產一個幼仔。
它們胃的複雜結構已適應於消化樹葉。完全素食,每天會進食大量的樹葉,也吃水果、苔蘚和種子,每天的進食量可達2-3千克。還會吃土和木炭,以幫助消化葉子上的毒素。

分布範圍

分布於赤道幾內亞(奧科)。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