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掛劍圖

延陵掛劍圖

《延陵掛劍圖》是明代畫家張宏創作的紙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該圖描繪的是“延陵掛劍”故事中季札來到徐國祭悼徐君的情景。圖中以高遠與深遠相結合構圖。陵園體勢開闊宏偉,且背靠崇山峻岭頗顯氣勢;加之設色沉穩,使畫面的整體氛圍趨於沉靜肅穆,符合故事中環境的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陵掛劍圖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者:張宏
  • 級別:一級文物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 規格:縱180.5cm,橫50cm
  • 材質:紙本
  • 幅式:立軸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此《延陵掛劍圖》描繪季札再次來到徐國,祭祀徐君的情景,作者採用全景構圖,其背景為遠山近村。遠景為山峰疊嶂,煙雲繚繞,迷茫一片,山頭隱隱約約。近景和中景為數株參天大樹,徐君陵在兩側的大樹掩護下,在陵墓外有數人在陵墓一前守衛,身穿紅色大袍,正在朝拜者為季札。
延陵掛劍圖
本幅自識:“延陵掛劍。崇禎乙亥冬日寫於久征館。吳門張宏。”鈐“張宏”、“君度氏”印2方。
此畫幅下鈐“李氏珍秘”、“小雪浪齋主人六十後審定真跡”,“松門清賞”鑑藏印二方。

創作背景

此圖取材於《史汜·吳太伯世家》。春秋時期,吳王壽夢之子季札受封延陵,稱延陵季子:一次,季札在出使途中,路經徐同,徐國君對季札佩帶的寶劍非常喜愛,但義不便直言,季札雖已看出徐君之意,卻岡使命在身,寶劍不能立即獻給徐稈,待季札完成使命回國時,又特意來到徐同,可惜徐君已故,於是季札解下寶劍掛在徐君墓旁的樹上,這故事情節,說明季札重友情,游信譽,這一佳話千百年來在民間廣為傳頌。
該圖創作於崇禎八年(1635年),作者時年59歲。

藝術鑑賞

此畫乍看是一幅秀麗的山水畫,因所畫人物占畫幅比例很小,但這是此畫主題。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作者將人物服飾顏色渲染十分鮮艷醒目,非常巧妙地突出了他們在畫中的位置。張宏與明清時期許多山水畫家作人物畫一樣,都採用這種形式,以充分發揮擅畫山水的優勢。張宏所畫的《延陵掛劍圖》軸,就是採用這種形式來發揮自己的特長。

名家點評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畫法極為工整細緻,陵園內外的樹木品種多樣,枝幹和樹葉的畫法、設色亦各不相同;人物、馬匹造型準確,生動傳神。人物的衣服染以朱紅,使本來在畫面中所占比例極小的人物顯得突出,從而昭示了主題。此圖使作者高超的筆墨技巧得以充分表現,是一幅出色的作品。

作者簡介

張宏(1580—?),明代畫家。寧君度,號鶴澗,吳(今江蘇蘇州)人,擅山水畫,重寫小,師沈周,而又自出新意,筆力峭拔,墨色濕潤,層巒疊嶂,邱壑深邃,有元人意,打面連皴帶染為其特色。清張庚《同朝畫征錄》評價張宏:“丁山水,蒼勁雅秀,蕭疏淡遠,吳中學者都尊之。”近代王浚之《清畫家詩史》也稱讚他:“山水蒼勁雅秀,人物寫意位置淵深,不讓元人。”他的山水畫在明末清初時影響較大而目義很全面,如廠筆、寫意,山水,花鳥,人物,又如山水點染間插人物,他都能信手拈來,畫來得心應手。寫意人物,神情諧洽,散聚得宜:傳世作品有《蘭亭雅集圖》軸、《琳宮晴雪圖》軸、《溪亭秋意圖》軸、《柴門流水圖》軸、《寒山蕭寺圖》軸、《牧牛圖》、《桐陰高山圖》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