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

尼雅

二十世紀初,英國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瑪乾大沙漠的南緣尼雅河畔發現了一座古城遺址,並從這裡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種珍貴文物12箱之多。當這些文物被帶回英國時,使西方學者大為震驚,這就是被稱其為東方“龐培城”的尼雅遺址。東漢時期,名將班超為抗擊匈奴穩定西域,曾帶隨從駐紮西域數十年。他利用傑出的政治、軍事、外交才能聯合當時的西域36國抗擊匈奴的侵略,威鎮西域數十年,留下了“投筆從戎”的千古佳話。有人提出,斯坦因所發現的尼雅遺址,就是中國史籍中記載的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

簡介,消失,遺址,發現,意義,尼雅佛塔,

簡介

西漢政府控制西域時,這塊土地上有三十六個小國,人們把它們統稱為“西域三十六國”。可惜,在後來的歲月中隨著戰亂和生態變化,“西域三十六國”中有些一直保持著自己的活力,發展成為邊塞重鎮,有些則由於種種原因,消失在塔克拉瑪乾的茫茫黃沙中。
位於和田民豐縣正北約 150公里的塔克拉瑪乾沙漠之中有一個古遺址———尼雅遺址。它被來此考察的專家學者稱之為“東方的龐貝”。最早是英國人斯坦因在 1901年發現的。斯坦因在這裡收集了大量漢代文書以及陶器木雕、錢幣等珍貴文物轟動了世界考古界。這個被人遺忘在茫茫黃沙中的遺址,才漸漸引起人們的重視。然而直到上個世紀30年代以前,人們一直無法準確斷定,這個古遺址的準確名稱,直到後來在此地發現了幾枚漢簡,人們才知道,這裡就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 整個遺址分布在尼雅河下游的三角洲上。它以兩米多高的佛塔為中心,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7公里,周圍有寺廟、民宅、窖址、墓地、果園、林帶、道路、水池等二百多處遺蹟。從分布的範圍看,當年這座城具有相當的規模。
西漢時,距離長安有 8820里的的精絕國,有 480戶人家,全國 3600人,國王居住在精絕城,整個精絕國有兵 500人,設有精絕都尉、左將,驛長各一人。這個國家雖然小,但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而殷實、富庶,成為周邊各個勢力爭奪的目標。由於戰亂等原因,精絕國在公元3世紀前後,就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精絕國消失四百年後,唐玄奘前往印度,他曾路過精絕國遺址,給我們描述當年的情況。唐玄奘由“媲麽川東入沙磧,行二百餘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澤中,澤地熱濕,難以履涉,蘆草荒茂,無復途徑。唯趨城路僅得通行,故往來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薩旦那以為東境之關防也”。這是最後一段關於精絕國的記載,自此以後,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就在歷史的舞台上消失了。

消失

據《漢書西域傳》記載,精絕國位於崑崙山下,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南緣,接受漢王朝西域都護府統轄,國王屬下有將軍、都尉、驛長等。精絕國雖是小國,但它位於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史書所描述精絕國所處的環境是:“澤地濕熱,難以履涉,蘆葦茂密,無復途徑”。從文寥寥數語中顯然可以看出,當時的精絕國是一片綠洲。公元3世紀以後,精絕國突然消失了,斯坦因的發現又使精絕國驚現於世。
尼雅文化尼雅文化
然而,精絕國是如何從歷史上消失的?它為何被埋沒於滾滾黃沙之中?為什麼璀璨的綠洲變成了死亡的廢墟?為此,歷史學家們既困惑不解又爭論不休。許多人認為,尼雅之所以被廢棄埋沒於沙海之中,是因為尼雅人大肆砍伐樹木,破壞生態環境,至使水源枯竭,風沙肆虐,綠洲消失,最終被淹沒於茫茫沙海之下。也有許多人對此持疑問和否定的觀點。
為了揭開這千古之謎,1995年10月,中日兩國考古學家深入塔克拉瑪乾沙漠,開始了對尼雅遺址的大規模科學考察。此次挖掘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收穫最為豐碩的一次,被評為“95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出土文物之豐富,保存之完好震驚了中國乃至世界考古界。這次考古價值最高的發現是大量保存完好特色鮮明的織錦和寫有佉盧文的木簡函牘。其中“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質地厚實,紋樣瑰麗流暢,色彩艷麗,世所罕見。大量的佉盧文檔案也讓考古學家們喜之若狂。
佉盧文最早起源於古代犍陀羅,是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的文字,全稱“佉盧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帶使用,公元l—2世紀時在中亞地區廣泛傳播。公元4世紀中葉隨著貴霜王朝的滅亡,佉盧文也隨之消失了。18世紀末佉盧文早已經成了一種無人可識的死文字,直至1837年才被英國學者普林謝普探明了佉盧文的奧秘。但是問題在於公元3世紀時,佉盧文在產生它的印度消失了,怎么突然又在異國它鄉流行了起來?這著實讓歷史學家們摸不著頭腦。
最誘人的當然是佉盧文木牘的內容。解讀它們發現,尼雅王國長期受到來自西南方SUPIS人的威脅與入侵。可以說,尼雅王國是在預感大難臨頭中,憂心忡忡地度過了最後的日子。木牘的文字表明SUPlS人對尼雅王國的威脅到入侵是一步步地加深,如"SUPIS人之威脅令人十分擔憂,余等將對城內居民進行清查”;“現有人帶來關於SUPlS人進攻之重要訊息”;“現來自且末之訊息說,有來自SUPIS人之危險……,兵士必須開赴,不管有多少軍隊……”顯然尼雅人無法抵禦強大的SUPIS人的進攻,“SUPIS人從該處將馬搶走”;“SUPIS人搶走彼之名菩達色羅之奴隸”。考古學家們在這個沉睡了1600年的廢墟上,看到了宅院四周屍骨累累,內部各種遺物四處散落,房門敞開或半閉。用來存放佉盧文的陶瓮密封完好沒有拆閱,儲藏室里仍有大量的食物,甚至紡車上還有一縷絲線。這一切似乎告訴人們尼雅王國在面臨長期的入侵威脅後,遭到了慘重的致命一擊,甚至沒有留下最後的文字記載。
尼雅尼雅
東漢末年,漢朝國力日竭,東漢官兵撤離西域。中原陷入長久的分裂與戰亂之中,西域出現了政治真空,西域各國也陷入了弱肉強食的殺閥爭戰中。弱小的尼雅最終淹沒在這血腥的廝殺中,而“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織錦則透出尼雅人心歸中國祈盼和平,也讓人們面對這千年織錦,為尼雅的命運扼腕嘆息。

遺址

尼雅遺址位於民豐縣城以北150千米的尼雅河尾閭,塔克拉瑪乾大沙漠的腹心地區。該古城1901年由斯坦因首次發現,他又復於1906年再度對該遺址進行調查發掘,斯坦因兩次共發掘廢址53處,掘獲盧文木簡721件,漢文木簡、木牘數件,以及武器、樂器、毛織物、絲織品、家具、建築物件、工藝品和稷、粟等糧食作物。同時,還對遺址進行了測繪。其考察成果公布後,轟動了世界。繼斯坦因之後,1905年美國人亨延頓,1911年日本人桔瑞超等亦先後涉足此地,此後,斯坦因於1913年和1931年又來過兩次,解放後,新疆博物館等單位組織專業隊伍對尼雅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產搶救性清理。1959年發掘的東漢夫婦合葬墓是新疆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墓中出土了兩具乾屍和一批珍貴文物,其中藍底卉染棉布殘片和棉布褲,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所見的最早棉織物。從1989年起新疆文化廳與日本小島康譽為首的有關學術團體,有計畫地開展了中日尼雅遺址聯合調查與考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
尼雅尼雅
通過綜合調查業已查明,尼雅遺址位於尼雅河末端已被黃沙埋沒的一片古綠洲上。古遺址散處掩坦在古尼雅河谷的沙丘鏈之間,以佛塔為中心,呈帶狀南北延伸25千米,東西布展5—7千米。在這片狹長區域內,散布著規模不等、殘存程度不一的眾多房屋遺址、場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園、畜圈、渠系、池塘、陶窯和冶煉遺址等。發現的各類遺址已多達70處以上。尼雅這一夢幻般殘留於瀚海荒漠中的古代文明遺址,經多數學者考證,就是《漢書西域傳》中記載的有“戶480、口3 360、勝兵500人”的“精絕國”故地。1995年中日尼雅遺址聯合考察隊發掘的漢晉夫妻合葬墓,在新疆乃至全國考古史上都是罕見的;同時也以其田野考古發掘之科學規範及精美珍奇的出土品之豐而被列入1995年全國十大考勤古新發現之一尼雅遺址最理想地表現了“沙埋古代文明”的歷史浪漫主義美感。
遊客在去尼雅遺址探秘的途中,還可順道到古樹蔥籠的民豐大麻扎去一游。該麻扎位於民豐縣城北96千米的尼雅鄉,傳為伊斯壯教什葉派第六代伊瑪目——加帕爾﹒薩迪克的陵墓。民豐大麻扎有“窮人的麻扎”之稱,因為穆斯林們認為如果無力去麥加朝聖,那么朝拜該麻扎,就等於去麥加朝了覲,故這裡每年接待的朝聖者達數萬名之眾。

發現

1700年以來,出於氣候和地質的變遷,河床退縮,這裡已經退化成為典型的流動沙丘地貌。百年之前,談到在茫茫的死亡之海中曾存在著這樣一片古文明,實屬不可思議之事。但百年來的考古成果已經證明、這個“東方龐貝城”的存在是鐵的事實、留給人們的將僅僅是對於這個事實的來影去蹤的考證。一般認為,沙漠周邊居民群落的消亡總是伴隨著河流的退縮、改道或其他自然條件的惡化。但對尼雅遺址的考古學、氣象學、水文地質學的綜合研究表明,尼雅文明的消亡極可能不是由於自然條件的變異,而是由於軍事、社會或其他突變因素引發的結果。這個神奇的遺址為人類留下了千古之迷。(註:塔克拉瑪乾大沙漠位於天山山脈與崑崙山脈之間的塔里木盆地、東西綿延1500公里,南北延伸600公里,面積557萬平方公里這裡靜靜地等待了一個多世紀,誰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描繪她,這裡是生命的禁區嗎?你會覺得她是有生命的,是美的。是的,真美。沒有什麼能約束人類追求美的步伐,因此注定尼雅是一個孤獨而痛苦的徒步歷程。可是當你駐足在此的那一刻,你會發現現實世界原來是那么遙遠。當洗去了現世的浮華,那一刻,每個人都很真,就像孩子,睜著一雙天真的眼睛享受那丁點兒的快樂和喜悅,這就夠了。或許只有尼雅這個沒有生命的地方,才能讓人真正的去感受生命存在的意義!
尼雅尼雅
傳說千年前,尼雅發生了特大風災,一夜積沙3~4米,導致整個城市突然消亡。還有這樣活靈活現的描述,說最早來尼雅遺址的人,曾發現城中心佛塔周圍有不少僅穿褲衩的人,抱著塔死在那裡。難道尼雅真的像傳說中那樣,是毀於一場可怕的突變嗎?還有一則離奇的報導稱,在尼雅廢墟的大佛像上,考古學家發現了用老維語刻的話:不信胡大,必然滅亡!是誰會在這古老的遺址上發出這樣的警告呢?
據史書記載,兩千年前,尼雅一帶的自然環境,沼澤植被都很好。世紀初,英國人斯坦因進尼雅後曾這樣記載當時看到的情景:屋宇廳堂內有雕刻十分精美的木椅,儲藏室里厚積的穀子還有橙黃的顏色……
尼雅古河道在紅柳沙包間蜿蜒曲折,在沿岸的一級階地上,斷斷續續見到多處古人類活動遺蹟,散有粗紅陶罐破片,可能是當年盜寶者遺落下來的。越走,沙丘沙包越高大,景色愈來愈荒涼淒寂。
楊逸疇的駱駝慢悠悠地爬上一處大平台,他看到北方一幢灰白色的佛塔,血一下就涌了上來,這就是他日思夜念的古尼雅的象徵——大佛塔。
考察隊以大佛塔為中心,騎著駱駝進行輻射狀的全面考察。他們發現了古居殘存,牆是由蘆葦和紅柳枝編織,外邊抹著泥巴,房內地上散落著陶片,楊逸疇居然還發現了一口袋桃核……
斯坦因曾記載,在尼雅古遺址中有一座橋,這引起了考察隊的極大興趣,他們特意找尋這座古橋。在大佛塔正南七八公里的地方,按斯坦因的標記,楊逸疇還真地找到了這座橋。取橋的木樣化驗,時間約為1700年前。
尼雅古城下邊,還藏有些什麼秘密呢?考察隊決定扒開沙層,探解千古之謎,楊逸疇當時做了詳細的工作記錄:
今天騎上駱駝繼續北行考察,在茫茫沙海中轉游著,維族的老沙指著說,那裡就是一片古墓地了,大家趕緊下來,在沙丘間觀察尋覓著,老沙眼尖,在地面東扒扒,西看看,一會兒竟揀了不少珠子,有紅、黃、藍、白、帶條紋的都有,是玻璃和瑪瑙制的,中空。老沙說,這些都是隨葬品,每次風暴過後,它們就會暴露出來,他每次來都有收穫,當年就從這裡抬回去一具完整的“木乃伊”。我們看到一處暴露到地表的棺木,竟是一段中空的大胡楊樹幹,屍體就是塞在中間風乾成“木乃伊”的。獨木棺旁,有一縷縷紅綢布、橘黃色的裹腿麻布和一縷縷金色頭髮,在沙丘地面飄著,老沙說這裡肯定有一具木乃伊。
尼雅尼雅
第二天我們又來了,挖掘出一具缺頭的“木乃伊”:乾縮的皮膚包在骨頭上,露出一條條弧形肋骨和脊椎骨,兩條瘦腿骨伸出老遠,是趴著的姿勢,身上有的地方裹著紅黃綢布和麻片。風沙刮個不停,我們趕快照相、記錄、定位,然後取了衣服和棺木的樣,最後再用沙土將他埋好。
當我們離開墓地往回走時,到離大佛塔約半公里的地方,又發現一具人形齊全的森森白骨架,駝工還在沙包旁看到一個完整的紅陶壺。
三天后,我冒著這裡少見的西南風,騎駱駝到了工作現場。工作人員赤著腳,嘴上捂著大口罩或毛巾,跪在各自負責的方格網內,手拿小鏟、刮刀、刷子,一點點清理地面,對觸到的每一件東西都要仔細觀察,若發現文物,則按原位原樣先描述,通知照相和測量定位,然後再採集、標號、裝入口袋內,而把多餘的沙土鏟掃入另一方格里,由民工搬運出去。這樣細緻地挖掘,可以說一針一毫都不會遺漏,但要是尼雅古遺址都按這種方式挖掘的話,至少需要50年的時間。
考察隊通過對尼雅綜合考察和發掘,發現古遺址90多處,以及珍貴的佉盧文木簡。古遺址都是沿古河道做南北向分布,這顯示,尼雅居民與水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想像當年,綠洲上水道分叉,湖塘羅布,尼雅人逐水而居,河水清清地漫流著,湖塘泛著波光,高大的胡楊樹在房前屋後被風吹得沙沙作響,蒼鬱的老桑樹、桃樹、瀟灑的柳樹倒映在水面上。胡楊林中、蘆葦草地上,羊群出沒,葡萄園滴翠,房內女主人的織機軋軋作響,制陶和冶煉場上爐火通紅,一些悠閒的人邊烤著饢,邊吃著桃子和桑椹,一片美妙的田園風光。然而,世事滄桑,這一切都消失了。
對於尼雅的淪亡,楊逸疇在他自成一說的《尼雅地理環境的改變和文明的興衰》中,解說了這“千古之謎”。
他認為必須從大的環境變化來想。自然方面,以氣候為主的環境條件越來越嚴酷,最敏感的反映就是水,從現存遺蹟中就能發現這點。比如多處澇壩的發現,這是乾旱區人們用來貯水賴以生存的一種重要方式,至今沿用。而有限的水資源與擴展了的人類活動的矛盾惡化,頻繁的民族和宗教戰爭,粗放落後的生產方式,人類對植物和水源的破壞等等,都能導致和加速水源的枯竭,沙漠化擴大。在沒了生存的必要條件後,尼雅人勢必被迫遷移,尼雅的消亡也在劫難逃。
楊逸疇堅信自己的判斷:“尼雅不會是因某種突變性災難而一下消失的,所謂尼雅消亡在一夜之間或尼雅人是匆忙走的都缺乏證據。現代尼雅河末端的卡巴克村在嚴酷的環境中,幾十年來經常遷移的遊動生活,就是一個活著的例證。”
在沙漠腹地,如今已發現20多座漢唐古城遺蹟,這些距塔克拉瑪乾沙漠南緣100公里左右的古城,自東向西連成一線,構成和營造了當年著名的古“絲綢之路”及其輝煌。“水去、人空、路亡”,這是大沙漠的一條鐵律。

意義

尼雅遺址的發現,為研究中原王朝與西域古國的關係,研究東西文化交流和絲綢之路提供了珍貴資料。
尼雅遺址位於民豐縣城以北150千米的尼雅河尾閭,塔克拉瑪乾大沙漠的腹心地區。該古城1901年由斯坦因首次發現,他又復於1906年再度對該遺址進行調查發掘,斯坦因兩次共發掘廢址53處,掘獲盧文木簡721件,漢文木簡、木牘數件,以及武器、樂器、毛織物、絲織品、家具、建築物件、工藝品和稷、粟等糧食作物。同時,還對遺址進行了測繪。其考察成果公布後,轟動了世界。繼斯坦因之後,1905年美利堅合眾國人亨延頓,1911年日本人桔瑞超等亦先後涉足此地,此後,斯坦因於1913年和1931年又來過兩次,解放後,新疆博物館等單位組織專業隊伍對尼雅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產搶救性清理。1959年發掘的東漢夫婦合葬墓是新疆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墓中出土了兩具乾屍和一批珍貴文物,其中藍底卉染棉布殘片和棉布褲,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所見的最早棉織物。從1989年起新疆文化廳與日本小島康譽為首的有關學術團體,有計畫地開展了中日尼雅遺址聯合調查與考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
尼雅尼雅
通過綜合調查業已查明,尼雅遺址位於尼雅河末端已被黃沙埋沒的一片古綠洲上。古遺址散處掩坦在古尼雅河谷的沙丘鏈之間,以佛塔為中心,呈帶狀南北延伸25千米,東西布展5—7千米。在這片狹長區域內,散
布著規模不等、殘存程度不一的眾多房屋遺址、場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園、畜圈、渠系、池塘、陶窯和冶煉遺址等。發現的各類遺址已多達70處以上。尼雅這一夢幻般殘留於瀚海荒漠中的古代
文明遺址,經多數學者考證,就是《漢書西域傳》中記載的有“戶480、口3 360、勝兵500人”的“精絕國”故地。1995年中日尼雅遺址聯合考察隊發掘的漢晉夫妻合葬墓,在新疆乃至全國考古史上都是罕見的;同時也以其田野考古發掘之科學規範及精美珍奇的出土品之豐而被列入1995年全國十大考勤古新發現之一尼雅遺址最理想地表現了“沙埋古代文明”的歷史浪漫主義美感。
遊客在去尼雅遺址探秘的途中,還可順道到古樹蔥籠的民豐大麻扎去一游。該麻扎位於民豐縣城北96千米的尼雅鄉,傳為伊斯壯教什葉派第六代伊瑪目——加帕爾﹒薩迪克的陵墓。民豐大麻扎有“窮人的麻扎”之稱,因為穆斯林們認為如果無力去麥加朝聖,那么朝拜該麻扎,就等於去麥加朝了覲,故這裡每年接待的朝聖者達數萬名之眾。
尼雅遺址位於塔克拉瑪乾沙漠南緣民豐縣喀巴阿斯卡村以北20公里的沙漠中,其間的伊瑪木加法爾薩迪克大麻扎(墳墓)也是赫赫有名(門票50元/人)。
尼雅遺址是一個以東經82度43分14秒、北緯37度58分35秒為中心的狹長地帶。東西向7公里寬,南北向25公里長,散布在尼雅河古河床沿線。近年又將遺址區向北推移了幾十公里。
在1700年前的公元三世紀,發源於崑崙山脈呂士塔格冰川的尼雅河經此向北延伸,那時這裡還是一片繁榮的綠洲。1700年以來,由於氣候和地質的變遷,河床退縮,這裡已經退化成為典型的流動沙丘地貌。百年之前,談到在茫茫的死亡之海中曾存在著這樣一片古文明,實屬不可思議之事。但百年來的考古成果已經證明,這個“東方龐培城”的存在是鐵的事實,留給人們的將僅僅是對於這個事實的來影去蹤的考證。
一般認為,沙漠周邊居民群落的消亡總是伴隨著河流的退縮、改道或其它自然條件的惡化。但對尼雅遺址的考古學,氣象學、水文地質學的綜合研究表明,尼雅文明的消亡極可能不是由於自然條件的變異,而是由於軍事、社會或其他突變因素引發的結果。這個神奇的遺址為人類留下了千古之謎。這座古城1901年由英國人斯坦因首次發現,被確定為西漢時期精絕國的遺址。
尼雅遺址是漢晉時期西域"絲綢之路"南道上的一處東西交通要塞,位於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以北約100公里的塔克拉瑪乾沙漠南緣,尼雅河下游尾閭地帶。遺址以北緯37°58′45.3″、東經82°43′13.5″的佛塔為中心,沿古尼雅河道呈南北向帶狀分布,分布範圍南北長約30公里,東西寬約7公里,其間散落房屋居址、佛塔、寺院、城址、冶鑄遺址、陶窯、墓葬、果園、水渠、澇壩等各種遺蹟約百餘處,是新疆古文化遺址中規模最大且保存狀況良好又極具學術研究價值的大型遺址之一。 從1901年英籍匈牙利人馬克·奧里爾·斯坦因首次發現尼雅遺址至近年的中日尼雅遺址聯合學術考察,尼雅考古已走過了近百年歷程,特別是近年的中日聯合學術考察,對該遺址進行了系統調查和科學規範的考古發掘,發現了許多重要古文化遺存和珍貴遺物,逐漸揭開了尼雅遺址神秘的面紗。
尼雅的前身是古精絕國,位於民豐縣北約150公里處的沙漠中,周圍都是起伏的沙山。已發掘出來的部分建築保存完好,除了土木結構的房屋外,還有河道和水渠。遺址中還發現了寫有古代于闐文字的木簡及羊皮文獻
1995年尼雅I號墓地的發現,使尼雅考古獲得豐碩成果,被國家文物局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轟動學術界,使尼雅遺址備受世人矚目。在100平方米範圍內共發掘了8座屬社會上層統治集團的墓葬,隨葬品豐富,級別高,保存完好。按其種類可分為陶器、木器、鐵器、漆器、弓矢、紡織品及料珠等,其中紡織品為其大宗,特別是出土了一批組織複雜、色彩絢爛、花紋繁縟的線織品和精美毛織品,如被國家文物局鑑定委員會定為國寶級文物的"王侯合昏千秋萬歲宜子孫"錦衾,"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還有"延年益壽長保子孫"、"世毋極錦宜二親傳子孫"、"登高明望四海貴富壽為國慶"、"金池鳳"等華麗織錦,色彩斑斕,保存之佳實屬空前罕見。 尼雅遺址是《漢書·西域傳》中記載的"精絕"國故址,東漢後期為鄯所並,後受魏晉王朝節制。因其地處絲路南道交通必經之地,大量文物的出土不僅反映了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更為研究西域史、絲綢之路史、古代東西文化交流史提供了翔實資料。
尼雅與樓蘭,是我國最著名的兩座已湮沒的古城廢墟,現在樓蘭的神秘面紗已經被一點點地揭開,而尼雅,仍不肯向世人展示它奇幻的歷史。也許正因為如此,每年才有無以數計的人們義無反顧地踏上這塊神奇的土地。
尼雅的前身是古精絕國,位於民豐縣北約150公里處的沙漠中,周圍都是起伏的沙山。已發掘出來的部分建築保存完好,除了土木結構的房屋外,還有河道和水渠。遺址中還發現了寫有古代于闐文字的木簡及羊皮文獻
據有關文獻記載,西漢時,尼雅是一個西域小國,他們的祖先是誰?來自哪裡?為何湮滅?何時湮滅卻都是一個不可知的謎。人們只有憑藉手裡的幾樣物件,任思緒漫過千年的塵沙,悄悄窺視一下歷史隧道盡頭遙遠的精絕古國……
特別關照:進入尼雅需要得到當地文管部門的批准,還需要交納一定數量的文物養護費。
交通:先從和田乘班車到尼雅,然後再租越野吉普車前往。

尼雅佛塔

尼雅佛塔位於民豐縣境內、尼雅河的下游古河道上的尼雅遺址中,尼雅遺址是古代居民的居住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現遺址的分布情況看,南北分布大約22公里,東西以河渠為界,是漢晉時代精絕國的遺志,出土文物甚豐,其中佉盧文和"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錦是其精華所在,還出土有漢文木簡、木器、印章、銅鐵器、貨幣、陶器、絲織品殘片以及其它生活和生產工具等。歷次出土的文書主為詔書、公文、私人契約、書信、寺院文字和詩抄等,是研究西域歷史的珍貴文字資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