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實驗區

毛集實驗區位於安徽中部、淮河中游,是華東能源之都——淮南市的城郊型生態新區,也是全國唯一用實驗區命名的區,下轄毛集鎮、夏集鎮、焦崗湖鎮和焦崗湖景區。總面積201平方公里,人口13.5萬。實驗區設區工委、區管委,是淮南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比照縣區管理,享受安徽省委、省政府“擴權縣”待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實驗區
  • 別名:“淮上明珠”
  • 所屬地區:安徽省淮南市
  • 下轄地區:毛集鎮、夏集鎮、焦崗鄉和焦崗湖水產旅遊開發公司
  • 面積:201平方公里
  • 人口:13.1萬人
簡介,發展,歷史,規劃,

簡介

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位於淮河與西淝河交匯處西南隅,東北距鳳台城12公里,與劉集鄉毗鄰。西界潁上縣,北瀕西淝河。東南直抵淮河西岸,與壽縣隔河相望。區境南北長15.5公里,東西寬18.5公里,面積約196平方公里。

發展

近年來,全區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4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59億元,同比增長18%,是99年的1.54倍;實現財政總收入5500萬元,同比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30元,同比增長15%,是99年的1.5倍;農民人均純收入2851元,同比增長30%;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612萬元,同比增長47.8%;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32萬元,同比增長22%,是99年的1.4倍。2004年,毛集實驗區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區”,被省禁毒委、省綜治委命名為全省“無毒區”。

歷史

歷史悠久的文化。毛集地處淮河岸邊,鐘靈毓秀,人傑地靈,淮河風情文化古老燦爛。境內有淝水之戰古戰場“青岡城”遺址、江上青烈士紀念地、全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淮河風情文化博物館”。民間藝術繁榮,花鼓燈、推劇堪稱一絕,一年一度的“淮河風情文化節”在毛集舉辦。

規劃

獨具特色的小城鎮。小城鎮建設獨具特色、生態環境優美,在中原地區堪稱一絕。中心城區基礎設施齊全,已發展成商貿、工業、教育、住宅、文化娛樂、衛生保健等六位一體的多功能經濟文化中心。目前,毛集實驗區正按照城區、村鎮的總體規劃,合理規劃空間布局、產業布局、生態布局、城鎮布局和基礎設施布局,城區建設正在朝著“袖珍型、富而美、現代化”的方向邁進。
快速發展的優勢。(1)體制優勢:毛集享有綜合改革試點縣的優惠政策,在機構設定、管理模式和用人機制上擁有一定的自主權。(2)資源優勢:毛集享有“東經、西糧、南水、北煤”之稱,東邊是沿淮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西邊有全省最大的夏集大米市場,素有“江淮米都”之稱;南邊是皖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焦崗湖”,享有“華東白洋淀,淮南焦崗湖”之美譽,生態濕地保護良好,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3)區位優勢:毛集水陸交通便利,淮河通江達海,四季通航。合淮阜高速公路和102省道貫穿全境。鐵路經淮南線與京九、京滬線相連線,距合肥、蚌埠機場僅1小時路程。
投資興業的熱土。區工委、管委信守“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路綠燈、全程服務”的承諾,打造招商引資窪地,最佳化招商引資環境,外資企業紛紛入駐毛集。東方一族出口服裝(鞋帽)加工、美迪亞服裝加工、淮南布衣坊服裝公司、出口羊毛衫加工等輕紡工業快速發展,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出口服裝加工基地初步建成。淮南市海粵煤電化有限公司正在籌建,一個大型的煤電化生產基地正在崛起;擁有數千畝的毛集花卉苗木生產基地基本建成。
目前,毛集實驗區工委、管委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緊緊圍繞“農業穩區、開放活區、工業強區、生態立區、科技興區”的發展思路,建設“五大基地”,發展三大特色產業,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二次創業,奮力崛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