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古代官職名)

太保(古代官職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保古代官職名。清代為正一品——(文官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西周始置,最初由召公奭擔任太保,監護輔弼國君之官。在漢代又重新設立,世代延續,位列三公之一。明代時位居正一品,也為輔導太子之官,是治國興邦的重要官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保
  • 性質:古代官職名
  • 設立時間西周
  • 職能:監護與輔弼國君之官
簡介,由來,

簡介

西周始置,監護與輔弼國君之官。周武王去世,周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長老身份監護。周公東征勝利,建東都成周(今河南洛陽),周成王到成周開始親理政務,召公為此作長篇教導,即《尚書·召誥》。後以陝塬(今河南三門陝縣張汴塬)為界,“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而東,周公主之。”(《史記·燕世家》)。後召公子孫以太保為氏。春秋後廢,漢代復置,位次太傅。歷代沿置,多為大官之加銜,並無實職。史載商王太甲以伊尹為太保,周成王以召公為太保。明史載“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

由來

1、古代三公之一,位次太傅。亦指太子太保,為輔導太子之官。西周始置。監護與輔弼國君之官。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長老身份監護。周公東征勝利,建東都成周(今河南洛陽),成王到成周開始親理政務,召公為此作長篇教導,即《尚書·召誥》。後以陝塬(今河南三門陝縣張汴塬)為界,“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而東,周公主之。”(《史記·燕世家》。後召公子孫以太保為氏。太保與太師、太傅合稱“三公”。
2、宋、元時對廟祝、巫師的稱呼。
3、對綠林好漢尊稱
4、對僕役的尊稱。
5、男流氓。
6、秦瓊十三太保。
7、德國的蓋世太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