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海拉爾西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海拉爾西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海拉爾西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也是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的所在)位於呼倫貝爾市中部,東與海拉爾區相鄰,南與鄂溫克族自治旗接壤,西、北與陳巴爾虎旗相連,總面積為14603公頃。

主要保護對象是保護區北部樟子松古樹林;沙地丘間湖泊、沼澤濕地生態系統及在此棲息繁殖的濕地珍稀鳥類以及沙地疏林草原生態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內蒙古海拉爾西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 
  • 氣候:中溫帶大陸性草原氣候 
  • 級別:省級 
  • 區域面積:14603公頃
  • 類型:森林、濕地生態系統類型 
  • 保護對象:沙地樟子松古樹林、疏林草原及丘間濕地生態系統 
  • 管理單位:海拉爾西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批准時間:2001年12月 
  • 批准文號:內政字〔2001〕385號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區域範圍,保護目標,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海拉爾西山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99年。
2001年12月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內蒙古海拉爾西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也是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的所在)位於呼倫貝爾市中部,東與海拉爾區相鄰,南與鄂溫克族自治旗接壤,西、北與陳巴爾虎旗相連。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1′08"-119°44′02",北緯49°15′49"-49°06′36"。東西最大長度16.5公里,南北最大寬度11公里,總面積為14603公頃。
海拉爾西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區域範圍

保護區總面積為14603公頃,其中北松林核心區面積453.33公頃,北松林緩衝區面積146.67公頃;濕地核心區面積1006.67公頃,濕地緩衝區面積546.67公頃;實驗區面積11908.67公頃。(2001年版功能區劃)

保護目標

海拉爾西山自然保護區屬森林、濕地生態系統類型,是以沙生樟子松(海拉爾松)原始森林、濕地水域生態系統及其棲息珍稀野生動植物為主要保護對象。是由草原、濕地組成的生態類型多樣的自然保護區,區內有大小天然湖泊10餘個,面積最大的湖泊為冰湖,豐水期面積可達40公頃,最大深度達3-4米,枯水期面積可達30公頃,水深2米左右。保護區是我國沙地樟子松林分布區的北緣,是現有沙地樟子松百年古樹的集中分布地。已初步查明野生維管束植物55科215屬408種,其中:蕨類植物1科1屬4種,裸子植物1科2屬2種,被子植物53科212屬402種(包括:雙子葉植物42科154屬262種,單子葉植物11科58屬140種)。該區生境類型多樣,植物區系組成較為複雜,表現出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相融合的特徵。植物區系構成以泛北極植物種及古北極植物種、東北極植物種居多,另外尚有世界分布種、達烏里-蒙古種、華北種等。據調查保護區有野生動物133種,其中,獸類23種,鳥類95種,兩棲類3種,爬行類5種,魚類5種。95種鳥類,占全國鳥類種數的5.8%,占自治區鳥類種數的17%,屬國家二級保護的有大天鵝、蓑羽鶴、蒼鷹、烏林鴞等12種。
海拉爾西山自然保護區海拉爾西山自然保護區

生態價值

海拉爾西山自然保護區是森林草原過渡地帶中具有較高代表性的典型性的區域。陸生植物種類豐富,生態系統多樣,是森林草原過渡地帶的縮影,具有完整的沙生樟子松原始林生態系統、濕地水域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保護區生態系統類型多樣,可分為森林、草原、沼澤、水域生態系統,幾乎涵蓋了森林草原過渡地帶的全部類型,其中以沙生樟子松原始林最具代表性。保護區內有保護物種23種,其中植物1種,動物22種。保護鳥類有16種,其中一級1種,二級15種。
海拉爾西山自然保護區海拉爾西山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