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立制

又稱為“混合名額多數制”(Mixed-Member Majoritarian systems,MMM)、“補充制”(Supplementary Member system,SUP or SM),是單一選區兩票制選舉制度的一種,更接近於單一選區制。 從選區選出的席位與政黨按得票比例得到的席位分開計算。這種制度有利於大黨,不利小黨和無黨籍人士。

簡介,席次分配,採用國家,

簡介

並立制Parallel voting),

席次分配

單一選區選出的部分,以在各選區得最高票的候選人當選,對大黨有利。比例代表部分,各政黨依得票比率分配議席。日本採用此選舉方法,不同德國聯立制,是將每個單一選區的選舉結果和第二張票投政黨的結果分開計算。
假設某一次選舉會產生100名議員,其中60名為全國分區的,另40名為比例代表席次的。
項目政黨A政黨B政黨C政黨D
政黨票數比例
25%
5%
40%
30%
單一選區當選席次
15
5
20
20
比例代表席次
40×25%=10
40×5%=2
40×40%=16
40×30%=12
單一選區當選席次
15
5
20
20
比例代表席次
10
2
16
12
總席次
25
7
36
32

採用國家

除日本外,中國台灣自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起亦採用這種制度,之前曾有採用並立制還是聯立制的爭議。由於台灣選區規劃的問題,並立制容易造成立法院各政黨席次比例與實際得票率相差過大的現象,例如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以約37%的選票獲得不到四分之一的席次。不過反過來說,並立制亦如多數制一樣,有助產生足以控制議會的大黨。亦因為不利於小黨而有利於大黨,容易形成穩定的兩黨政治。
其他採用此種選舉制度的國家還有韓國菲律賓匈牙利 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