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翁馮道:想從我這裡學到官場屠龍術?別白費心機了!

不倒翁馮道:想從我這裡學到官場屠龍術?別白費心機了!

亡國降臣固位難,痴頑老子幾朝官。朝梁暮晉渾閒事,更舍殘骸與契丹。

今天我們來聊聊馮道這個人,提起馮道,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十朝元老跟官場不倒翁的傳奇人生,千百年來不少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專研馮道的鋼絲大法。

然而筆者認為馮道之所以能歷十朝而不倒,絕不是因為他的投機技巧有多高明。恰恰相反,馮道之所以不倒是因為他在亂世一直都恪守忠誠的底線,只不過是因為五代走馬燈一樣的政權更迭太過眼花繚亂,以至於把這種底線給遮掩住了而已!

一、寒門自清高

馮道出生在唐末河北滄州的一個普通小農家庭,史載他們家“為農為儒,不恆其業”,一直都在讀書跟種地之間左右搖擺。按這個記載來看,馮道非常貼合寒門子弟的標準,以他這種成分想要出人頭地實現階級躍升,只有科舉這華山一條路了。可馮道很不幸,等他出道的時候大唐已經瀕臨破產,中原陷入了五代十國的割據亂世。讀書人想要在這種世道發展,只能投身到軍閥武人的麾下做幕僚。

也許是本著就近找工作的心思吧,馮道沒有經過慎重考慮,就把人生第一份簡歷投給了當時割據幽州的軍閥劉守光,最終獲得了一個相當於辦公室秘書的掾吏之職。

可以斷定,這時的馮道眼光確實不咋地,因為劉守光家的桀燕政權是五代十國時期風評最差的,劉總本人更是常年霸榜五代年度暴君榜的前三甲。在這樣一個公司上班能有什麼前途?

馮道這個愣頭青很快就在劉總這裡品嘗到了社會的毒打。有一次,劉守光想要進攻中山,愣頭青馮道面折庭爭,力諫劉守光停止軍事行動。劉守光一聽,大怒。你個小秘書不好好抄你的檔案,竟敢幹預我的軍國大事?盛怒之下劉守光反手就甩給了馮道一張天牢體驗卡。

所幸馮道平時人緣不錯,在同事們的運作下很快就平安出獄了。但這件事給了馮道很深的感觸,往後幾十年他再也沒有過面折庭爭,最後一次犯顏直諫還是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勸阻柴榮親征。

劉守光破產之後,馮道就跑到當時風頭正盛的李存勖那裡混飯吃,在晉國託孤大臣張承業的舉薦下,馮道混到了太原掌書記的要職,相當於中央辦公廳主任。

不倒翁馮道:想從我這裡學到官場屠龍術?別白費心機了!

當時李存勖正忙著跟後梁爭霸,作為秘書的馮道長年跟隨領導奮戰在黃河前線。史書對他這段軍旅生涯的描寫是這樣的:“當晉與梁夾河而軍,道居軍中,為一茅庵,不設床蓆,臥一束芻而已。所得俸祿,與仆廝同器飲食,意恬如也。”

作為領導的隨軍秘書,馮道只要願意,他的待遇絕不會如此差勁,由此可見,他絕不是後世某些人口中的名利之徒。

我認為他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馮道在這亂世之中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處世哲學: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但我可以守住自己的初心。

比方說,當時有些軍官時不時就到周邊的城鎮劫掠百姓,回來後贈送了馮道幾個美女,馮道沒有大義凜然地拒絕,也沒有譴責這些軍官的暴行,而是坦然地收下了禮物,然後贈送錢財派人把這些可憐的女子送回家去。

不久之後,晉國打敗後梁,建國後唐。馮道作為老員工也得到了自己的一份分紅:戶部侍郎兼翰林學士。但屁股還沒坐穩,他家裡就傳來了噩耗,馮道的老父親死了。按規定,馮道要回家守孝三年。

禍兮福所倚啊!這三年讓他完美地錯開了李存勖統治時期的一系列亂局,得以保全自身!

在守孝期間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小事,契丹主耶律阿保機不知道從哪聽說了馮道的事跡對他頗為景仰,求賢若渴的阿保機特地派了一支小分隊突襲馮道的家鄉準備將他劫走。雖然陰謀最後被邊軍挫敗,但馮道也在契丹那裡掛上號了。

不倒翁馮道:想從我這裡學到官場屠龍術?別白費心機了!

二、左右逢源?

馮道守孝期滿再次出山的時候,恰逢李存勖落幕,後唐明宗李嗣源在藩鎮的擁戴下成了新任天子,李嗣源在早年就跟馮道打過交道,對他很是欣賞。短短一年之內就把他從翰林學士提拔到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此乃實權宰相。

在馮道的輔佐下,李嗣源開創了一段“言於五代,粗為小康”的治世。李嗣源死後兒子李從厚繼位,馮道被罷相出知同州,不久被召回朝廷當司空(虛職)。

四個月後潞王李從珂造反,李從厚戰敗,丟下文武百官一個人跑去姐夫石敬瑭那裡避難。當時朝廷的文官就是否開門迎接李從珂一事發生了爭論,馮道一看都是一群什麼人呀,啥情況還看不明白嗎?你不開門李從珂難道就進不來了?

於是馮道力排眾議當了投降派,帶隊迎接李從珂,從此開始了他的騎牆人生。

但李從珂不放心他,不久之後就把他再次扔到同州去了。

不倒翁馮道:想從我這裡學到官場屠龍術?別白費心機了!

又過了兩年,李從珂又被石敬瑭給消滅了,後晉建立。石敬瑭登基後立馬就把坐冷板凳的馮道召回朝廷擔任“首相”。

想必大家都知道石敬瑭是怎么上位的,按規矩他登基之後就應該上表給契丹稱兒皇帝。可出使契丹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誰呢?

當命令傳到中書省的時候,堂官們都嚇得雙手發抖,眼淚嘩嘩往下流,畢竟做這種事情可是要遺臭萬年的。只有馮道泰然自若地在紙上寫下兩個字:道去。

馮道到了契丹之後,契丹主耶律德光禮遇甚隆,並私底下暗示馮道跳槽。結果馮道連猶豫都不帶猶豫地就答應了。這可把耶律德光給整糊塗了,你好歹裝一下呀,這么輕易就背叛後晉,你良心不會痛嗎?

馮道給出的回答是:南北兩朝現在不是父子關係了嗎?我給做爹的打工跟給做兒子的打工有區別嗎?為了表達誠意,他還讓下人買房置碳,儼然就是一副要在契丹定居的樣子。

後人看到這段記載的時候往往覺得馮道無恥,其實這是他的一種自保之術:耶律大爺,我就是這么人盡可夫的一個人,要不要,你看著辦吧!最終馮道憑藉影帝級別的演技,成功噁心到了老江湖耶律德光。從此以後耶律德光再也不提跳槽的事了。

不倒翁馮道:想從我這裡學到官場屠龍術?別白費心機了!

為了把戲做足,馮道在離開契丹的時候是一步三回頭,擺出一副背井離鄉的模樣。隨從勸說他我們好不容易逃出這虎狼之地,為什麼還不快馬加鞭跑路呢?馮道說,傻孩子,耶律德光要是知道我在演戲,他的輕騎一天就能追上我們。

馮道回到後晉後又做了六年的首相,直到石敬瑭駕崩,馮道的好日子才到頭了。

精明一世的石敬瑭臨死前犯起了糊塗,竟要把幼子石重睿託孤給馮道,要馮道扶保他兒子登基。馮道滿口答應,可等老闆咽氣後轉過頭就把曾經的海誓山盟忘的一乾二淨,聯合朝臣改立石敬瑭的養子石重貴為帝。

很多人因為這件事批評馮道是兩面派,其實這真是冤枉他了,在我看來馮道背信棄義才是對石敬瑭負責。那可是武人當道的五代呀,讓一個小孩登基跟讓他去死有什麼區別啊?馮道一介文人能保得了石重睿嗎?保不了的!至少他這樣做還給石敬瑭保留了一條血脈,不是嗎?

不倒翁馮道:想從我這裡學到官場屠龍術?別白費心機了!

石重貴上位後又犯了跟李從珂一樣的錯誤,他聽信讒言把馮道給貶了。五年後石重貴被耶律德光所滅,契丹入駐中原改國號為大遼。馮道主動求見耶律德光當起了漢奸,耶律德光也不待見他,只任命了個太傅(虛職)就把他給打發了。

有一次耶律德光問馮道:這個世道這么亂,誰能救得了呢?馮道回答說:佛祖來了也救不了呀,只有陛下您能救。

馮道這句厚顏無恥的彩虹屁,其實是在點醒耶律德光,現在中原已經是你的產業,你可不能再像過去那樣肆意打砸搶了!耶律德光聽進去了,史載:“其後衣冠不至傷夷,皆道與趙延壽陰護之所至。人皆以謂契丹不夷滅中國之人者,賴道一言之善也。”

契丹人過了兩個星期的皇帝癮後很快就被中原藩鎮給趕了回去,劉知遠登基建立後漢,再次聘請馮道擔任太師(虛職)。但後漢是個短命王朝,四年之後就崩了。

郭威建立了五代最後一個王朝:後周。馮道被一直仰慕他的郭威任命為中書令,此乃實權高官。又過了四年郭威死了,馮道迎來了最後一任老闆柴榮。郭威剛死,後漢的余脈北漢就打上了門。柴榮要效仿唐太宗御駕親征,馮道當面懟他:你比得上唐太宗嗎?柴榮說:北漢是烏合之眾,我打他是泰山壓頂,有什麼好怕的?老馮繼續回懟:你是泰山嗎?

懟王附身的馮道最後直接氣得柴老闆破口大罵:馮道這老東西欺負我年輕。

柴榮也不想想,整整五十年了,這個“前事九君,未嘗諫諍”的老滑頭能跟你說這些話,僅僅只是為了欺負你嗎?

然而柴榮終究還是沒有聽進他的勸諫,仍舊堅持御駕親征,最終打贏了高平之戰。可惜的是,捷報傳來之前,馮道就已經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

馮道錯了嗎?沒有!新君繼位,主少國疑。高平之戰那是險象環生呀!戰爭剛開始,馬、步軍都指揮使的樊愛能跟何徽就不服從指揮臨陣脫逃,直接把柴榮置於死地。如果不是柴榮背水一戰,加上老天爺賞臉颳起的大風,這場戰爭大機率會以後周慘敗收場:“是日,危急之勢頃刻莫保,賴帝英武果敢,親臨寇敵,不然則社稷幾若綴旒矣。”

三國時期郭嘉曾建議曹操輕裝急襲消滅塞外的割據勢力烏桓,結果曹操打了勝仗回來後,卻大賞那些勸阻他出征的人。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贏得太驚險了嗎?正如曹操消滅烏桓不能說是郭嘉高明一樣,柴榮贏得高平之戰也不能說是馮道愚鈍。

不倒翁馮道:想從我這裡學到官場屠龍術?別白費心機了!

三、亂世之中何為忠?

介紹完馮道冗長的一生,接下來該給他做個蓋棺定論了。

別看馮道號稱什麼十朝元老,就真的以為他風光無限。事實上馮道真正掌權的時間只有四朝。

分別是後唐明宗李嗣源時期、晉高祖石敬瑭時期、周太祖郭威時期和周世宗柴榮剛登基的那幾個月。

五代十國一共歷經五姓十四帝,其中真正為老百姓幹了點人事的只有四個,李嗣源、石敬瑭、郭威、柴榮。

也許有朋友會反駁說,石敬瑭乾的那叫人事嗎?刨除燕雲十六州和兒皇帝這兩件事,石敬瑭在內政方面的的確確是五代排得上號的明君,只不過因為漢奸的名頭太過響亮,遮掩了他的政績而已!五代史對石敬瑭的評價是“旰食宵衣,禮賢從諫,慕黃、老之教,樂清淨之風,以絕為衣,以麻為履”。如果遮住他跟契丹那檔子事不看,你能說這不是明君風範嗎?而史家對石敬瑭治理期間的評價是:天下粗安!這放在五代那個亂世是一份很不錯的成績單了。

再來說郭威,史家對他的評價是:“期月而弊政皆除,逾歲而群情大服”。如果不是有他打的底子,後面的柴榮也沒辦法那么浪呀。

馮道的四個實權任期跟五代的四個高光時刻像素級別重合。相反,那些把馮道架空的傢伙毫無例外地都亡國了,這難道是巧合不成?

這其實就是馮道在亂世中的“忠誠”,你給我實權,我就兢兢業業給你乾出成績。相反,你架空我,那就別怪老臣“視其君如路人”了!這就是孟子的君臣觀: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腹心。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國人。

因此,馮道從來都沒有所謂的左右橫跳,更沒有所謂的背叛,只不過碰巧那些架空他的都是亡國之君,這才讓他看起來像是投機分子而已!而對於那些給予他實權的君主,即使是像石敬瑭這種用不光彩手段上位的人,馮道也可以為他入虎狼之邦,背千古罵名。即使最後一任老闆柴榮不待見他,可仍舊擔任實權高官中書令的馮道,那也是盡職到了最後一刻呀!

不倒翁馮道:想從我這裡學到官場屠龍術?別白費心機了!

文史君說

既然耶律德光不待見變節的馮道,那為什麼五代的君王和百姓對馮道推崇備至呢?這是因為他們知道並認可馮道的那種孟氏君臣觀。這觀念在朝代更迭頻繁的五代明顯比那種殉國愚忠的“死節觀”更適合士大夫階層的生存,同時君主也能接受這樣的結果。畢竟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死節”觀實在是太過脫離實際了,相反馮道的觀念更加貼合君臣權力交易的本質。

參考文獻

薛居正:《舊五代史》。

(作者:浩然文史·西北狼)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