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8月6日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萬安橋突發火災,木構橋體大面積燒毀坍塌,僅存部分橋廊與橋頭大聖廟。萬安橋是國內現存最長的木拱廊橋,長98.2米,寬4.7米,因形似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被譽為世界橋樑史上的“活化石”。曾有詩云:“月照虹彎飛古渡,水搖鰲背漾神州。”

木拱廊橋的結構極其精巧,“河上架橋,橋上建廊,以廊護橋,橋廊一體”,全橋不用釘鉚,只靠木頭縱橫相置、互相承托、逐節伸展、編織成拱。我國現存木拱廊橋100餘座,主要分布在閩浙邊界山區。2012年,閩浙兩省七縣共同申報的“閩浙木拱廊橋”,被列入我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萬安橋就在打包入選的22座廊橋之列。

本期我們邀請廈門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教授、中國民居建築大師戴志堅撰寫專欄,他關注廊橋幾十年,並擔任中國廊橋學會副會長。在這篇文章中,他講述了他和廊橋的故事,並為讀者介紹中國廊橋之美。

我和廊橋的緣分

我和廊橋的結緣實屬偶然。我原本是研究中國傳統建築,尤其是福建傳統民居的,1991年,我到廣西參加第三屆中國民居研討會,在桂北三江侗族自治縣參觀桂北民居時,對侗族地區秀麗的田園風光和鼓樓、戲台、風雨橋等民間鄉土建築印象深刻。第二年夏天,我到福建南平市山區收集民居資料,看到了茂地鄉茂地村的“瑞龍橋”和寶珠村的“延福橋”等古廊橋,這是我第一次在福建境內發現這種橋上建屋的奇特橋樑。

此後,隨著對福建和閩東地區調查範圍的增加和眼界思路的擴大,我對廊橋的了解慢慢加深,手裡積累的資料越來越多,在心裡引起的震撼也越來越強烈。後來,我開始撰寫專著《中國廊橋》,選取廊橋最為集中和特色最強的兩個中心區域(即閩、浙兩省交界區域和湘、桂、黔三省交界的侗族地區)重點調研。

我第一次見到萬安橋是在20多年前,一個冬天,當時我到屏南縣調研,當地朋友開車帶我過去。見到的第一眼就非常震撼,萬安橋太長了!它是全國現存最長的木拱廊橋,長達98.2米,寬4.7米,橫跨長橋溪,橋面至水面高度8.5米。共有5墩6孔,最大跨度15.3米,最小跨度10.6米。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萬安橋全景圖

我們在河灘里看到,因為冬季乾旱、水位降低,石頭橋墩都裸露出來,其中一個裡面嵌著一塊碑,上面寫著這座橋始建於北宋年間,“元祐五年(1091年)庚午九月”,距今已經930多年。

萬安橋又名長橋、彩虹橋、龍江公濟橋,歷史上曾多次焚毀、重建,相傳1932年的那次重建中,有一個工匠從拱架上跌落河中而安然無恙,所以更名為萬安橋。1952年橋西北端被大水沖毀兩個拱架12個開間,1954年縣人民政府出資重建。橋東頭還建有一座供奉孫悟空的齊天大聖廟,所幸這次火災中躲過一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萬安橋頭的齊天大聖廟

漫步萬安橋上,可以看到橋面用杉木板鋪設,兩旁設長凳、靠背欄桿,外置擋雨板。橋中原來設神龕,祀觀音,解放後重修時因擔心香火會引起火災,不設神龕。當人們穿過長廊,走下橋頭,在橋邊觀瞻,可見到粗大圓木從墩上並列斜式起架,交錯搭置,互相承托,頂排橫架為梁,形成桁架拱式。此橋跨度大,橋孔多,技術性強,用材量大,僅拱與立柱就使用杉木長材430多根,充分體現了古代造橋工匠的高超技藝和智慧。

遙望該橋,形似長虹臥波,非常壯觀。詩云:“橋接溪渠畔,遙瞻似彩虹。橫村連左右,隔水渡西東。雁齒休專美,鰲梁豈羨工。濟人傳舊政,今日不須蒙。”橋上有13幅楹聯,盛讚了長橋飛架的景觀和周圍的秀麗風光。

粗略回憶,我去過萬安橋20多次,最後一次是去年十一,沒想到還不到一年的時間,萬安橋就燒毀了。那是8月6日晚上10點左右,我剛剛從滇西進行一次小型古建築考察後回到昆明,就接到了我在屏南縣的朋友來電,說要告訴我一個壞訊息,萬安橋被燒了!我忙問什麼時候,她說就是現在。過了一會兒網上的圖片就出來了,只見熊熊大火包圍著萬安橋,我的頭腦里一片空白。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8月6日晚,大火中的福建屏南縣萬安橋。央視視頻截圖

我長期從事中國古建築與古村落的保護和研究,深知古建築的宿命無非是自然朽化、人為損毀和火災。如果是木廊橋,因為架在水上的緣故,還要加上水災的因素。千百年來,周而復始,概不例外。從2005年以來,被火燒毀的廊橋就有福建屏南的百祥橋(2006年)、浦城的鎮安橋(2009年)、武夷山的餘慶橋(2011年)。遭大水衝垮的廊橋就更多了,如福建南平的八字橋(2010年)、浙江泰順的薛宅橋(2010年)等。我們只能面對著前人的文字記載和遺存的圖畫、照片發出深深的嘆息。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廊橋的建造與守護

修建中國傳統建築的目的一般具有私有性,如官府的衙門或民間的宗祠、民居。唯有橋樑自產生的時候開始就屬於民眾共有(除私家園林中的橋樑外)。先人們修建橋樑,主要目的是行路交通的方便。考慮到南方多雨水的氣候特點,便在橋上加建木質廊屋,讓過往行人躲避風雨、乘涼歇息。村旁或村口的廊橋,又為村人聚會娛樂、求神拜佛提供場所。可以說中國廊橋是一種社會化、人性化的建築。

我國古代建橋修橋的方式大致有三種:一是民建,即由單一家族獨建或同姓家族合建。二是募捐集資,報經官府支持,協力興建。閩浙山區建造廊橋很多採取此方式;三是官倡民修,即由地方官倡導,士紳、鄉民附和認捐,並指派官吏或鄉紳主持完成。鄉民可以根據自己的財力和意願認購其中的部分或者橋墩。如萬安橋正中橋墩上有一塊嵌入橋墩的北宋元祐年間的石碑,碑文為:“弟子江稹舍錢一十三貫又谷三十四石,結石墩一造,為考妣二親承此良因,又為合家男女及自身各乞保平安。元祐五年庚午九月謹題。”也就是說這個叫江稹的人認捐了一個橋墩。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萬安橋中橋墩一石塊,記載著萬安橋橋墩建造的歷史——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1年)

自古以來,修橋鋪路都是造福大眾的善舉,愛橋護橋則成為一種良好風尚。建造廊橋要耗用大量木材,為使廊橋在遭受自然和人為損毀後能及時重建,當地人會捐款買山造林,這種專供造橋木材之山,俗稱“橋山”。如鹹豐二年屏南縣百祥橋重建之後,熱心公益事業的張永衢等16人集資買下橋西一片山坡,種下杉樹,以備修橋時使用,並在橋頭立碑對橋山的管理作了規定。如今山上數百株杉木已經鬱鬱蔥蔥,參天蔽日。1894年重建百祥橋以及2002年秋該橋修繕所用的木材都取自這片山林。

在廊橋漫長的歷史中,有一類人的作用不可或缺,那就是工匠。建造廊橋的工匠包括木匠、石匠和泥水匠,木匠中又有主繩、副繩、木匠、鋸匠等之分。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觀念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只有讀書走科舉之路才是正途,而建築工匠則是下九流,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儘管中國建築歷史燦爛輝煌,留下了長城、故宮、天壇、頤和園等不朽作品,但哪朝哪代曾經為建築師立傳?

令人欣慰的是,閩浙廊橋有以梁代碑、書梁代志的形式。在建造廊橋的過程中,大都把建橋工匠的姓名與橋樑建造或維修的時間、建橋董事、捐款人的姓名等一起書寫在橋屋的樑上。據《寧德市虹梁式木構廊屋橋考古調查與研究》課題組的調查,寧德境內現存55座木拱橋,橋樑上書寫建橋工匠名字的有42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坐落在壽寧縣芹洋鄉修竹溪上的張坑橋和長瀨溪橋,由於所處位置偏僻,橋樑上書寫的建橋時間、維修時間、知縣教諭的捐奉、建橋木匠、石匠和書梁、地理先生、建橋董事、民眾和寺廟的捐款銀兩等內容都完整地保留下來,為今人研究廊橋的建造和了解人文歷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從目前所掌握的資料看,浙南、閩東的木拱廊橋絕大多數出於福建匠師之手。如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現存木拱廊橋17座,其建造工匠多為福建人。閩東木拱橋工匠的群體,有壽寧縣坑底鄉小東村及東山樓自然村的徐、鄭二姓,周寧縣禮門鄉秀坑自然村的張姓,屏南縣長橋鎮的黃姓等,其造橋技術代代相傳,堪稱橋工世家。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2010年11月,屏南縣宋代百祥橋焚毀後的重建現場,閩東北廊橋名匠、百祥橋主繩、非遺傳承人黃春財介紹進度

隨著時光的流逝,健在的造橋匠師越來越少,木拱廊橋的建造曾經面臨著後繼乏人和無橋可造的窘境。所幸的是,搶救瀕臨失傳的施工工藝等工作已經引起有關部門和有識之士的關注和重視,並取得一定的成效。如福建省寧德市尤其是技藝核心傳承區的屏南、壽寧、周寧開展了一系列保護措施,使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重獲生機。2009年10月1日,以寧德市屏南縣、壽寧縣為主申報的“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廊橋和村落、村民

廊橋不僅是交通設施,還具有社交、標誌、觀賞、祭祀等多種政治、經濟、文化、民俗方面的功能,有著豐富的內涵。

廊橋內大多設定固定坐凳,橋頭建有門屋,有的橋屋還有供人暫住的房間,為過往行人提供了落腳歇息的場所。風雨來臨時,它是行人避風躲雨的保護傘;天氣炎熱時,它是行人避暑乘涼的好地方。地處交通要道的廊橋,常常被人們自發地用來擺攤設店做買賣,甚至兼作集市使用。這種集市古稱為“橋市”。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萬安橋上長廊歷來就是老百姓休憩納涼的好場所

以浙江省泰順縣泗溪鎮的北澗橋為例,以廊橋為中心建有許多商業店鋪,底層是一爿爿鋪子,二層供主人居住。據當地老人講,以前店鋪更多,主要是藥材店、南貨店、布店等,還有茶鋪。就像近村的路亭里供應義茶和暑藥一樣,路人到茶鋪喝茶是免費的。開茶鋪人的工資由村里支出。過路的人多時,一天要燒好幾大鍋的茶水。橋頭的茶鋪讓過往行人深深感受到主人的盛情和樸實的民風。

村落附近的廊橋,常常成為民眾聚會的場所。平時老人在這裡談古論今,兒童在這裡嬉戲玩耍,年輕人在這裡談情說愛,有的地方還在規模較大的橋屋裡鋪台演戲。每逢節假日,這裡更是熱鬧非凡。如每年春節期間,連城縣羅坊鄉的鄉民雲集在雲龍橋前,走古事、舞大龍,場面非常壯觀。政和、屏南、福安等地,有端午節舉行走橋活動的習俗,既祭橋神,又紀念屈原。七夕節,女孩子們在橋上乞巧。中秋節,建甌縣步月橋附近的村民都到橋上觀燈賞月,家家戶戶往橋屋掛燈籠,寄託風調雨順、一家平安的企盼。

在古代,人們認為流水會帶走一個地方的吉祥之氣,而橋能鎖水,使風水變好,因此廊橋還可作為村落水口建築。如果一個村莊只建一座廊橋,多建造在村寨的水口處,即村口;如果一個村莊建兩座廊橋,一般是村口和村尾各建一座。試想,當遠方的遊子回到久別的故鄉,遠遠望見自家村口那熟悉的廊橋,該會怎樣感慨萬千;當外鄉的旅客踏上陌生的土地,一眼望見富有地方特色的廊橋,該會怎樣驚喜不已。

橋與廟的緊密結合也是廊橋的一大特色。福建廊橋中,大部分設有神龕供鄉民祭祀,或是在橋頭獨立建廟。祭祀的對象有人們熟知的觀音菩薩、關公、文昌君、土地公婆等,也有當地鄉民才知曉的神靈,如吳三公。每年的正月是祭祀最隆重的時候,每月的初一、十五也常有善男信女前來行祀。村民們聚集到橋上禱告祈福,既禱告廊橋的平安,又禱告合家團圓、老少平安,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財源廣進。他們對神靈的崇拜如同對鄉間習俗、祖宗先人的依戀一樣,成了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千乘橋內的佛龕

因此,可以說,廊橋和村落、村民,無論是生活還是精神,都世世代代緊密聯繫在一起。萬安橋所在的鎮叫長橋鎮,橋一頭的村子就叫長橋村,因橋得名,老百姓世世代代都和長橋生活在一起,已經是難以分割的了。村民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廊橋。除了前文提到的種植橋林,村民還會在下大雨的時候往廊橋上放置重物。由於木拱廊橋的編木結構,它不怕壓,上面壓得越重,橋越穩固,反而是水漲高了以後,橋體上浮就容易散架。所以在當地,一旦遇到下大雨的天氣,村民們就把家裡的床、桌子,還有石頭等往橋上搬,增加橋面的重量。

木拱廊橋之最

最後,我為大家介紹幾座中國最具特色的木拱廊橋,為大家今後的遊學提供參考。最長的木拱廊橋首推本文已介紹過的萬安橋,這裡就不再贅述。

1、最美麗的木拱廊橋——泰順北澗橋  

在中國的木拱廊橋中,最美的應是浙江省泰順縣泗溪鎮的北澗橋。泗溪是泰順的古鎮,因四條溪流匯聚於此而得名。北澗橋和溪東橋都是“蜈蚣”結構的木拱廊橋,分別位於泗溪河的上游和下游,相距約1公里,結構與造型基本相同,當地人把它們稱為“姐妹橋”,也叫“上橋”和“下橋”,溪東橋為上橋,北澗橋為下橋。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中國最美的木拱廊泰順北澗橋

北澗橋又稱北溪橋,位於泗溪鎮下橋村的東、南、北三溪匯合處的古渡口,橫跨北溪,始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橋面上建橋屋29間,上覆青瓦屋頂,兩端山花為歇山造型。橋屋的正中三間突起,為重檐歇山頂,斜脊的起翹很高,呈大鵬展翅之狀,顯得十分輕盈。為防止風雨侵蝕,結構部分用漆成紅色的木板封住。灰瓦紅身,與青山碧水相輝映,就像一幅風景畫。兩棵古樹立於橋頭,茂密的樹冠遮天蔽日,撫掩著廊橋及周圍的民居,使北澗橋分外古樸典雅。

2、拱跨最大的木拱廊橋——壽寧鸞峰橋

鸞峰橋俗稱下黨橋,位於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南,南北走向。始建年代未詳,清嘉慶五年(1800年)重建,1963年修繕。該橋北面橋頭建在岩石上,南面橋頭用塊石砌築。橋長47.6米,寬4.9米,單孔跨度達37.6米,當為中國現存木拱廊橋單孔跨徑之冠。橋屋共有17開間,72柱。中心間用如意斗拱疊梁成八角藻井,上覆雙坡頂。橋中設神龕,祀臨水夫人。兩邊有木凳,外面有兩層擋風雨板。鸞峰橋跨度大,橋址絕險,都是選擇在原始的懸崖峭壁上架梁,堅固異常。鸞峰橋是壽寧現存的最長最壯觀的木拱廊橋,也是全國現存的單孔跨徑最大的木拱廊橋。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鸞峰橋,在中國木拱廊橋中拱跨最長,達37.6米。

3、文獻記載中最古老的廊橋——泰順三條橋

三條橋是文獻記載歷史最早的木拱廊橋,位於泰順縣洲嶺鄉和垟溪鄉交界的橫溪上。這裡是舊時浙江泰順去福建福安的必經之道,有四條古道在這裡匯合:一條來自長坑,一條連線溪頭,一條通往垟溪,一條直達福建。據說三條橋最早曾用三條巨木跨溪為橋,因而得名。另一說是該橋有三條山道相通,故而得名。該橋據傳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現橋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建。橋長26.63米, 寬4米,橋上建有橋屋11間,兩側置擋雨板,單檐歇山頂,中央隆起,端部微微反翹,形態古樸優美。橋身呈褐色,就像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浙江泰順的三條橋

三條橋的自然風光非常優美。在青山夾岸對峙的峽谷中,一橋飛架南北,傲然獨立,恰似天外飛虹。橋畔青松擁翠,古道環繞。橋下怪石林立,流水潺潺。站在溪邊仰起頭觀看,古橋凌空,飛揚而不失古樸。依著橋上的廊柱,看遊客們在水中嬉戲,一陣陣清風拂過,讓人幾乎忘卻外面的世界。 

4、最奇特的木拱廊橋——泰順文興橋

文興橋位於泰順縣筱村鎮西北方向約1公里的坑邊村,橫跨玉溪之上,當地人又稱“村尾橋”。始建時間不詳,清鹹豐七年(1857年)重建,1930年重修,1990年村民集資重修。全長46.2米,寬5米,單孔淨跨29.6米,離水面高11.5米。建橋屋18間,中間三間突起,為重檐樓閣式。橋體漆成朱紅色,擋雨木板較整齊完整。由於文興橋地處開闊的田野,站在高處遠遠望去,它的輪廓清晰而又生動。橋上的歇山式廊屋頂尤如一條優美的曲線,高低起伏,檐角飛翹,輕盈飄逸。和泰順大多數廊橋一樣,文興橋的橋屋中間也設有神龕,供著桃園結義的三位英雄,不同的是案上還放置一個簽筒,上書“神公判吉”。來往休息的人可以抽空求一個簽,旁邊的牆上掛著簽文,完全是免費自助服務的。

粗看起來文興橋和其它廊橋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當你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有趣之處,通常廊橋的中部都是水平的,而這座廊橋的中間部分卻是傾斜的。文興橋是浙南木拱廊橋中唯一一座兩頭不對稱的橋。橋兩端分別連線山坡與平地,一頭飛檐翻翹,極富動感;一頭平鋪直述,簡潔明快。奇怪的是河兩岸的高低並沒有不同,橋上的建築也不覺得歪斜,因此只能說橋在建造的時候就是傾斜的,甚至可能是建造者故意要這樣做。所以我們戲稱文興橋為歪肩扭脖橋也是恰如其分的。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我稱之歪肩扭脖橋的文興橋

據傳當年文興橋是由兩個師傅同時從兩岸開工共同建造的。一位是當地的木工名師,對外地人來搶生意很不高興,自恃技藝高強,又在本鄉本土,故意刁難對方。他在建造中先後兩次暗地裡把橋基抬高了若干米,並且日夜趕工,企圖造成既成事實,讓外地的師傅無法合攏。最後合攏的時候外地師傅發現兩邊的高度不一樣,這時已不可能拆了重建。沒想到外地師傅也非等閒之輩,他把中間部分建成傾斜的,這樣就把橋給搭上了,合攏後的廊橋居然天衣無縫。為了以示區別,外地師傅開啟的廊窗是圓形的,本地師傅用的是方形。由此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不僅兩頭風格迥異,而且橋身東高西低相錯的精美之作,其視覺上的衝擊和震撼無以言表。

拋開文興橋的傳說不論,單看橋的選址和造型就有密切關係,非常合理。文興橋位於河流的轉彎處,山洪暴發時洪水對兩岸的沖刷力是不一樣的,通常彎道的外側要比內側來得兇猛,也就是說處於彎道外側的橋體容易受到衝擊。如果在容易受到衝擊的部位將建築適當抬高,就可避免因山洪暴發衝擊橋體而帶來的損失。文興橋正是在橋體容易受到衝擊的部位將橋基適當抬高,造成橋體兩邊的高度不一樣。結果是既保護了橋體,又有視覺上的美觀,這正是工匠的絕頂聰明之處。可惜文興橋在2016年被超強颱風引發的山洪沖毀,現已按原樣重建。

5、最熱鬧的廊橋——連城雲龍橋

位於福建客家地區的連城縣羅坊鎮下羅村。該橋始建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橋身呈褐色,雄奇秀麗。天氣晴朗時,整座廊橋清晰地倒映在河水中,正如前人所贊:“雲漢月明橋影靜,龍潭水澈碧波平”。遇時令變化,常有雲霧繚繞於古橋間,橋就像一條騰飛的蛟龍,雲龍橋因此得名。

告別萬安橋,古老廊橋的脆弱與美

連城縣羅坊鎮下羅村的雲龍橋

雲龍橋下走古事,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當地一個獨特的人文景觀。每年正月十四日、十五日兩天,各房族挑選兩個身體健壯、膽量大的10歲左右的男童,模擬故事中的人物,化妝臉譜,身著戲袍,一個扮主角,一個扮護將。扮主角的男童高高地直立在一條鐵竿上,腰身用鐵圈固定;扮護將的男童坐在一座類似轎子的方形木框架上,以手托主公。每棚古事棚重達400餘斤,須用66個壯漢分成三班輪換著抬。古事共七棚,領先的是天官、武將;後面依次排列李世民、薛仁貴;劉邦、樊噲;楊六郎、楊宗保;高貞、梅文仲;劉備、孔明;周瑜、甘霖。走古事著重於“走”,實際上是在跑。第一天為陸地競走,七棚古事棚在有成千上萬人圍觀的約400米長的橢圓形跑道上競相奔走,每跑兩圈休息一次,神銃一響,又開始下一次跑。如此重複,直到抬者精疲力盡,天官棚與隨後的古事棚脫節,方可進村游回本宗祠。第二天的水上競走更為精彩、激烈。古事棚列隊從雲龍橋走下青岩河河灘,三響神銃之後,便蜂擁下河,情緒高昂地逆水而走。除領路的天官棚不能超越之外,以後棚超過前棚為吉利。所以抬者拼力相爭,不顧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腳下的浪花濺起了兩岸的無數喝彩,場面十分刺激。

主要參考書目

1.連德仁主編:《壽寧文物》,福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2年版。

2.政協屏南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屏南古代橋樑》,2003年1月(內部刊物)。

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寧德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閩東虹橋實錄》,2003年4月(內部刊物)。

4.劉傑著:《泰順》,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2001年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