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5916\u7f6e\u5f0f\u6d41\u4f53\u673a\u68b0\u704c\u88c5\u9600

\u5916\u7f6e\u5f0f\u6d41\u4f53\u673a\u68b0\u704c\u88c5\u9600

《外置式流體機械灌裝閥》是中國輕工業機械總公司南京輕工業機械廠於2001年10月17日申請的專利,該專利的申請號為012632848,公告號為CN2530938,公告日為2003年1月15日,發明人是劉瑜、史敏煒、蔡貴銀、管金岳、孔祥玉、蔣余凱、程福建、靳紅旗。

《外置式流體機械灌裝閥》包括對中導向裝置、充回氣管、抽真空及排氣裝置、閥體、閥芯、操作閥桿及通氣管。閥芯位於閥體的閥腔內,由液體閥桿及充氣閥桿構成,液體閥桿的上端與充氣閥桿相連,其下端與充回氣管相接,充氣閥桿的上端伸出閥體;液體閥桿和充氣閥桿可在操作閥桿的帶動下上下移動;抽真空及排氣裝置位於閥體下端一側的閥腔內;通氣管與操作閥桿相連。

2005年,《外置式流體機械灌裝閥》獲得第四屆江蘇省專利項目獎銅獎。

(概述圖為《外置式流體機械灌裝閥》摘要附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置式流體機械灌裝閥
  • 公告號:CN2530938
  • 公告日:2003年1月15日
  • 申請號:012632848
  • 申請日:2001年10月17日
  • 專利權人:中國輕工業機械總公司南京輕工業機械廠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中山東路532-1號
  • 發明人:劉瑜、史敏煒、蔡貴銀、管金岳、孔祥玉、蔣余凱、程福建、靳紅旗
  • 分類號:B67C3/28
  • 代理機構: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類別:實用新型專利
  • 代理人:湯志武
專利背景,發明內容,專利目的,技術方案,改善效果,附圖說明,權利要求,實施方式,榮譽表彰,

專利背景

2001年10月前用於工業化生產的流體灌裝機械(如啤酒灌裝機等)的主要部件——灌裝閥有兩種形式:機械閥和電子閥。就機械閥而言,現行的機械閥基本上是內置式,這種機械閥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充回氣閥和液體閥的開啟靠彈簧,作等壓灌裝時不能真正實現等壓開閥,致使灌裝不穩定。
2、整個閥置於灌裝缸內,浸在物料中,不易清洗,且運轉時對物料起攪拌作用,不利於灌裝。
3、回氣管上為單個分流傘,加之上述影響,因而2001年之前的機械灌裝閥灌裝欠穩定,灌裝液位波動大。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外置式流體機炒元連蒸械灌裝閥》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主要是2001年10月前已有內置式機械閥灌裝不穩定,灌裝液位波動大的問題。

技術方案

《外置式流體機械灌裝閥》包括對中導向裝置、充回氣管、抽真空及排氣裝置、閥體、閥芯、操作閥桿及通氣管。對中導向裝置由對中杯、瓶口密封墊及升降裝置構成,對中杯可在升降裝置的帶動下上下移動。閥芯位於閥體的閥腔內,由液體閥桿及充氣閥桿構成,液體閥桿的上端與充氣閥桿相連說罪,其下端與充回氣管相接,充氣閥桿的上端伸出閥體。液體閥桿和充液閥桿可在操作閥桿的帶動下上下移動。抽真空及排氣裝置位於閥體下端一側的閥腔內。通氣管與操作閥桿相連。

改善效果

《外置式流體機械灌裝閥》具有如下優點:
1、充氣閥和液體閥無需彈簧,故不會由此而引發使用中的諸多不穩定因素;
2、流道簡潔、便於清洗、確保衛生;
3、充氣閥和液體閥分別開啟、時間控制,作等壓灌裝時,能真正實現等壓開閥;
4、二次抽真空時的沖氣即使達到等壓,液體閥也不會開啟(不象現行機械閥那樣, 會因調整不當而導致啤酒被抽出);
5、運轉時酒缸中啤酒穩定,無現行內置整嫌請式機械閥所起的攪拌作用;
6、雙分流傘的回氣管結構,灌裝穩定,灌裝液位精確;
7、結構簡單,維修方便;
8、根據需要能方便地實現灌裝時的單獨回氣通道,使回氣不與酒缸中氣體發生混合,以提高灌裝質量;
《外置式流體機械灌裝閥》略作改動也適用於含氣或不含氣等飲料的灌裝。

附圖說明

圖1為《外置式流體機械灌裝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向示意圖(進瓶工作狀態)。
圖3為圖1的A向示意圖(對中導向裝置落下工作狀態)。
圖4為圖1的A向示意圖(瓶提起工作狀態)。
圖5為圖1的A向示意圖(充氣工作狀態)。
圖6為圖1的A向示意圖(進液和回氣工作狀態)。
圖7為圖1的A向示意圖(液封工作狀態)。
圖8為圖1的局部剖視圖(充氣閥料坑烏桿關閉工作狀態)。
圖9為圖1的局部剖視圖(充氣閥桿打開工作狀態。
圖10為圖1的局部剖視圖(液體閥桿關閉工作狀態)。
圖11為圖1的局部剖視圖(液體閥桿打開工作狀態)。

權利要求

1、《外置式流體機械灌裝閥》包括對中導向裝置、充回氣管、抽真空及排氣裝置、閥體、閥芯、操作閥桿及通氣管,對中導向裝置由對中杯、瓶口密封墊及升降裝置構成,對中杯可在升降裝置的帶動下上下移動,其特徵在於:閥芯(5)位於閥體(4)的閥腔(4-5)內,由液體閥桿(5-2)及充氣閥桿(5-3)構成,液體閥桿(5-2)的上端與充氣閥桿(5-3)相連,其下端與充回氣管(2)相接,充氣閥桿(5-3)的上端伸出閥體;液體閥桿危抹閥(5-2)和充氣閥桿(5-3)可在操作閥桿(6)的帶動下上下移動;抽真空及排氣裝置(3)位於閥體(4)下端一側的閥腔(4-6)內;通氣管(7)與操作閥桿(6)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流體項遷恥機械灌裝閥,其特徵在於:抽真空裝置(3)由抽真空閥桿(3-1)、排氣閥(3-2)構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流體機械灌裝閥,其特徵在於:操作閥桿(6)由滾輪(6-1)、滾輪軸(6-2)、面板(6-3)、外操作桿(6-4)、內操作桿(6-5)、氣管(6-6)及上蓋(6-7)構成,滾輪(6-1)安裝在滾輪軸(6-2)上,外操作桿(6-4)一端與滾輪軸(6-2)相連,另一端與內操作桿(6-5)相連,內操作桿(6-5)的一端插入充氣閥桿(5-3)的凹槽內;整個操作閥桿(6)少盼喇協通過面板(6-3)固定在閥蓋(4-3)上;閥蓋(4-3)上設有與閥腔(4-5)相通的氣體通道(4-8),操作閥桿(6)的氣管(6-6)一端伸入氣體通道(4-8)內,另一端與通氣管(7)相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流體機構灌裝閥,其特徵在於:充回氣管(2)為雙分流傘結構。

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外置式流體機械灌裝閥》包括對中導向裝置1、充回氣管2、抽真空及排氣裝置3、閥體4、閥芯5、操作閥桿6及通氣管7等七大部分。對中導向裝置由對中杯1-1、瓶口密封墊1-2及升降裝置1-3構成,瓶口密封墊1-2安裝在對中杯1-1內上部。升降裝置1-3由雙導桿1-31、滾輪1-32及滾輪架1-33構成。雙導桿1-31的上端連線滾輪架1-33,其下端連線對中杯1-1,對中杯1-1可在雙導桿1-31的帶動下上下移動,整個升降裝置1-3可在凸輪8的作用下升起或下降。
閥體4自下而上由閥座4-1、閥身4-2、閥蓋4-3及梳形套組件4-4構成。梳形套組件安裝在閥座4-1的閥腔4-5下部的出液口處,該處及閥座4下端連線埠的截面分別呈內外錐形。閥身4-2是閥座4-1和閥蓋4-3的連線件,設有與灌裝機的灌裝缸13及閥腔4-5相通的流體通道4-7,閥座4-1上則設有用於安裝抽真空及排氣裝置3的閥腔4-6。
閥芯5位於閥體4的閥腔4-5內,由液體閥桿5-2及充氣閥桿5-3構成,液體閥桿5-2的上端與充氣閥桿5-3相連,其下端與充回氣管2相接,充氣閥桿5-3的上端伸出閥體4。液體閥桿5-2的下端為與閥座4出液口上部內錐面相應的錐形,為保證密封,下端還套有密封墊5-1。充回氣管2的中部裝有兩個分流傘,其中一個即圖1中的2-1。
抽真空裝置3位於閥體4下端的閥腔4-2內,由抽真空閥桿3-1、排氣閥3-2構成。
操作閥桿6由滾輪6-1、滾輪軸6-2、面板6-3、外操作桿6-4、內操作桿6-5、氣管6-6及上蓋6-7構成。滾輪6-1安裝在滾輪軸6-2上,外操作桿6-4一端與滾輪軸6-2相連,另一端與內操作桿6-5相連,內操作桿6-5的一端插入充氣閥桿5-3的凹槽內。整個操作閥桿6通過面板6-3固定在閥蓋4-3上。充氣閥桿5-3的頂部還伸入其上蓋6-7內。閥蓋4-3上設有與閥腔4-5相通的氣體通道4-8,操作閥桿的氣管6-6一端伸入氣體通道4-8內,另一端與通氣管7相連,通氣管7的進氣口上設有O形圈7-1。
下面具體描述一下該實施例的主要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
當灌裝瓶處於灌裝位置時,隨著灌裝缸13的轉動,升降裝置的滾輪1-32脫離凸輪8,原被凸輪8頂起的對中導向裝置靠自重落下,對中杯1-1將容器罩住(參見圖2、圖3)。隨著灌裝缸的繼續迴轉,抽真空裝置的抽真空閥桿3-1被凸輪10頂開,使閥腔4-6與真空腔14相通,抽真空通路被接通,通過真空腔14即可對灌裝瓶進行抽真空(參見圖4)。
抽真空完畢後,灌裝缸13繼續迴轉,抽真空閥桿3-1脫離凸輪10而復位,從而關閉抽真空通路。灌裝缸13接著繼續迴轉,滾輪6-1、滾輪軸6-2在凸輪11作用下,帶動外操作閥桿6-4發生旋轉,從而使內操作桿6-5發生偏轉,產生向上的力F1,帶動充氣閥桿5-3上升,充氣通路通,灌裝缸13內氣體(CO2)通過通氣管7、氣管6-6經液體閥桿5-2及充回氣管2被充入瓶內。當瓶內氣體壓力與灌裝缸內壓力相等時,此時,液體閥桿5-2不會被打開,即不會形成提前開閥,因此,不存在衝擊現象,即含氣物料不會被沖入瓶內(參見圖5及圖8、9)。
隨著灌裝缸的繼續迴轉,在凸輪11的作用下,外操作閥桿6-4繼續發生偏轉,從而由充氣閥桿5-3繼續帶動液體閥桿5-2上升,打開液體灌裝通路,物料從灌裝缸經流體通道及閥腔4-5流入瓶內(參見圖6)。隨瓶內物料液面上升,瓶內氣體經回氣通路回到灌裝缸內。當物料液面至回氣管口時,形成液封,灌裝結束(參見圖7及圖10、11)灌裝缸繼續旋轉,滾輪6-1、滾輪軸6-2在凸輪12作用下,帶動外操作閥桿6-4發生反向旋轉,從而使內操作桿6-5發生偏轉,產生向下的力F2,迫使充氣閥桿5-3及液體閥桿5-2下降,關閉液體灌裝及回氣通路,灌裝過程結束。接著,排氣閥桿3-2被凸輪9頂開,排氣通路通,瓶頸內氣體被排至大氣中,灌好的啤酒被送出至壓蓋。凸輪8、9、10、11、12為輔助控制部件,安裝在灌裝機的相應位置上,不屬於該實用新型的構成部分。

榮譽表彰

2005年,《外置式流體機械灌裝閥》獲得第四屆江蘇省專利項目獎銅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