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勝利女神(古希臘石雕刻))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古希臘石雕刻)

勝利女神(古希臘石雕刻)一般指本詞條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又名《沙摩特拉的勝利女神》、《薩莫色雷斯尼開像》)是約公元前200年被創作出的大理石雕塑,作者不詳,現收藏於法國巴黎羅浮宮。

該雕塑雕刻的是薩莫色雷斯島海邊的懸崖上的勝利女神,雖然女神的頭和手臂都已丟失,但被認為是古希臘雕塑家們高度藝術水平的傑作,人們看到和感受到勝利女神展翅欲飛的雄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 外文名:the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 創作時間:約公元前200年
  • 高度:328厘米
  • 材質:大理石
  • 現收藏地:法國巴黎羅浮宮
  • 雕塑類型:圓雕
  • 作品別稱:沙摩特拉的勝利女神、薩莫色雷斯尼開像
雕塑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構圖,形象,名家點評,後世影響,歷史流傳,

雕塑內容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該雕塑雕刻了薩莫色雷斯島海邊的懸崖上的勝利女神,雕塑的底座是戰船的船頭,船頭引導著艦隊乘風破浪沖向前方,勝利女神上身略向前傾,雄健而碩大的羽翼在高高飛揚。海風似乎正從她的正面吹過來,薄薄的衣衫隱隱顯露出女神的身軀。

創作背景

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東侵波斯,建立起了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跨埃及、北抵中亞的大帝國,並努力推行東西文化合流,使這些地方都受到了希臘文化的影響。直到公元前30年,羅馬征服希臘文化最後的陣地埃及托勒密王朝,這300年藝術史上稱為“希臘化”時期。這一時期的希臘藝術風格呈現出多樣化特徵,並從鼎盛的古典主義時期逐漸衰落下去。在這段時期的希臘本土雕塑中,出現了整個古希臘最輝煌的兩件作品,其中一件就是《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雕像的作者難以考證,創作年代也沒有最後定論,但大多數意見認為是創作於公元前200年左右,是小亞細亞的統治者德梅特里奧斯一世為紀念他在海戰中打敗托勒密王國的艦隊而創作的。至於雕像的作者,已難以考證,史籍也缺乏記載。人們從風格上推測,有人認為是利西普斯的弟子所作。

藝術鑑賞

構圖

作品的構圖很成功,勝利女神向後飄揚的衣角和展開的雙翅構成了極其流暢的線條,腿和雙翼的波浪線則構成一個鈍角三角形,加強了前進的態勢。藝術家在作品中表現出了藝術技巧和表現力,高度結合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仿佛賦予了冰冷的石頭以生命般勃勃的活力。該雕塑的構思十分新穎,是藝術品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傑出構思。底座被設計成戰船的船頭,勝利女神猶如從天而降,在船頭引導著艦隊乘風破浪沖向前方,這是在動態和靜態的平衡上發展到了頂峰的體現,這既表現了海戰的背景,又傳達了勝利的主題。

形象

女神那被海風吹拂的衣裙貼著身體,表現了女性人體的完美,而衣裙褶紋構成疏密有致、生動流暢的運動感則呈現出了生命的飛躍。勝利女神上身略向前傾,那健壯豐腴、姿態優美的身軀,高高飛揚的雄健而碩大的羽翼,都充分體現出了勝利者的雄姿和歡乎凱旋的激情。海風似乎正從她的正面吹過來,薄薄的衣衫隱隱顯露出女神那豐滿而富有彈性的身軀,衣裙的質感和衣褶紋路的雕刻令人嘆為觀止,該雕塑健全地體現了女性肉體所包含的蓬勃的生命力,並賦予其高貴優雅雄壯的美。

名家點評

當代中國美術理論家、國畫家邵大箴:從作品的整體氣勢上看,《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的視覺效果極有衝擊力,充滿著強烈的表現力。無論從正面還是從側面看,勝利女神的肢體、衣紋等曲線,全都具有一種向前、向上運動的節奏,從而生動地創造出一種無法抑制的、奇妙的升騰感。

後世影響

巴黎羅浮宮將雕塑《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與雕塑《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和達·文西的油畫《蒙娜麗莎》並稱為羅浮宮的“三寶”。

歷史流傳

1863年4月,法國的一支考古隊首先在薩莫色雷斯島上發現破碎成200多塊碎片的雕像殘片,並運回法國巴黎羅浮宮。經過4年的細心修復,才使該雕塑初見規模,只是頭和雙臂仍未被發現。
1879年,這支法國考古隊重返薩莫色雷斯島,又從許多大理石碎片中修復了雕像的船頭形底座,運回法國後發現恰巧與雕塑完全吻合。
1950年,另一支法國考古隊又在該島發現了女神的手掌和無名指。同年,奧地利國家考古隊在清理1873年至1875年間在薩莫色雷斯島所得到的許多殘片時,又發現了女神的拇指和食指。
1967年,又發現了女神左手的殘片,但是沒有把這些殘片與收藏在法國羅浮宮美術館的雕像主體進行拼合。
現仍收藏於法國巴黎羅浮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