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SS-17洲際飛彈是前蘇聯研製的第四代洲際飛彈,其特點是裝備了分導式多彈頭,有4個子彈頭,從而使一枚洲際飛彈可以攻擊多個目標,提高了飛彈的生存能力和摧毀目標的能力,已退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SS-17洲際彈道飛彈
- 規格:長21米,寬2.1米
- 射程:5400海里(10000公里)
- 發射重量:65000公斤
- 投擲重量:2903公斤
性能數據,發展,部署,使用,
性能數據

投擲重量:2903公斤
投擲方式:二節推進;可儲存式液態燃料;冷射。
導引系統:慣性
彈頭:(一型)4枚2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二型)一枚3600萬噸;(三型)4枚75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
圓周公算偏差值:0.22海里(400米)
發展
SS-17洲際彈道飛彈(前蘇聯命名為RS-16)與SS-19洲際彈道飛彈同時采競爭方式平等發展,SS-17飛彈是SS-11飛彈的後續發展型,它可以部署在後者的掩體內。它比SS-11飛彈稍大些,使用液態燃料推進與先進實用的泠射技術,在瓦斯推進器將飛彈完全推出掩體後,它的第一節火箭才會點燃。掩體因而不會受到損傷並可再次利用。飛彈將在發射罐中然後再裝入掩體中,不但可提供掩體在飛彈發射時的額外保護,同時也方便再填裝。SS-17一型彈裝載4具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彈頭,其當量不少於20萬噸,SS-17二型飛彈攜行單一高當量彈頭。但主要的服役型是SS-17三型飛彈。
部署
前蘇聯西北雅朵夫及克斯托馬,共部署了150枚。
使用
美國認為SS-17三型飛彈只能算是前蘇聯陸基洲際彈道飛彈中的第二戰備彈。也就是說,儘管以它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大小及相對準確度,要摧毀強化工事目標的機率並不大,但是它可以攻擊軍事基地、機場以及未經妥善保護的硬性目標,而非飛彈掩體或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