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外文名:shaolinpai
- 籍貫:山東泰安
- 屬性:金庸江湖網創辦人之一
- 代表作有:《新武俠小說之道》
人物簡介,代表作,主要觀點,作品特點,
人物簡介
金庸江湖網前站長寒雪牽魂簫評價“其論述,閎深洞達,頗涉哲理,卓然成一家之言。蓋其文奧雅宏肆,雄渾高古,人眩其深,觀者功力不逮,每不易臻其閫奧,識其精妙之處”。
代表作
代表作有:《新武俠小說之道》、《劍道·禪心·詩魂》、《大俠之所以為大俠》 、《從周伯通的境界說開去》 、《金庸武俠與傳統文化》、《天下武學之源——少林派》、《從系統科學看金庸的作品》、《漫談武俠小說中的哲學問題》、《數學與武學》、《 武俠與圍棋》、《武學與哲學》、《也談金書中的武學》、《武學的妙諦與愛的真諦》、《 武俠小說中三個著名的禪宗公案》、《閱讀和研究金庸武俠的不同境界》、《哲學的境界與武學境界的終極劃分》《誅仙之道》等等。
後來其將發表在金庸江湖論壇上的帖子整理為《新武俠小說的獨孤九劍》,分別為《第一劍:黃河之水天上來:新武俠總論》、《第二劍: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武俠總論》、《第三劍:小李飛刀成絕響,人見不見楚留香:古龍武俠總論》、《第四劍: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金庸武學整體觀》、《第五劍:天下英雄誰敵手:看劍!》、《第六劍:不是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大俠之所以為大俠》、《第七劍:說英雄,誰是英雄:絕頂高手榜》、《第八劍:武學無上,大愛無疆:武學的妙諦與愛的真諦》、《第九劍:變化無窮還變化:從系統科學看武俠小說》、《第十劍:萬法歸一後,法法皆是真:劍道-禪心-詩魂》,對新武俠小說尤其是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進行了總結性闡發。
《新武俠小說的獨孤九劍》可分為三大部分,前三篇是總論部,分別就新武俠小說、金庸武俠小說和古龍武俠小說的歷史淵源、發展以及相互關係等問題做出整體論述;中間六篇是展開部,第四至第八篇深入而詳細的論證了金庸(兼及古龍)武俠小說中“武”、“俠”和“情”的豐富內涵,其中第四和第五兩劍論武,第六和第七兩劍論俠,第八劍論情,武、俠、情一體,第四劍橫向論武,第五劍縱向論武,第六劍論大俠,第七劍論至俠,第八劍論情之真諦,並貫通武、俠為一體,第九篇則引入系統科學的範疇闡釋武俠小說;最後一篇是終結部,達到了整個“獨孤九劍”系列的最高峰,對武俠小說的精神內涵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揭示,使讀者對武俠小說的理解達到了一種詩意的美妙境界。
主要觀點
其在武俠評論中提出的創造性觀點主要有:
一是提出了俠客的正俠-大俠-至俠的三重境界說,此說之意義在於,可以破除認為金庸作品最終走向虛無主義的偏見。
二是比較清晰的揭示出從金庸到古龍的發展邏輯,沒有簡單對比或列舉兩者的區別,而是從金庸作品發展的內在邏輯上解讀古龍的意義,並詳細論證了梁羽生、金庸和古龍三者的繼承關係。
三是以佛道和哲學之思想論證武學的內在精神和靈魂,重在境界,重在實質,重在人生感悟,而且將十四部作品的武學從整體上加以把握。
四是提出了把是否破除“武學障”作為劃分絕頂高手與非絕頂高手之標準的觀點,尤其指出了武學障的另一種基本形態——覺遠大師不修習武學因此也沒有達到武學的自由王國故實際上也沒有真正破除武學障。
五是將武俠的三大核心要素,“武”、“俠”和“情”的真諦貫通為一體了,提出並論證了武學的至上境界就是俠客的至上境界同時也是感情的至上境界的觀點。
六是以系統科學的視角對武俠小說尤其是金庸武俠小說做了新的闡發。
作品特點
其文縱橫開闔,氣勢磅礴,義理精湛,兼具哲理之深與詩意之美;其人自幼深受國學薰陶,後入山東大學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後又入中國科學院深造,獲理學碩士學位,對古希臘哲學和西方現代科學有濃厚的興趣,對數學哲學和物理學哲學著力最深,尤其喜歡諸子百家之學,最擅長道學和佛學。其人幽默風趣,為人寬厚,喜歡交友,頗有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