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與中國出版

WTO與中國出版

《WTO與中國出版》講述了:為了進一步擴大和傳播這篇文章的影響,我建議陳昕出一個單行本,同時收入他寫的其他有關我國對外開放與出版改革的文章。論集編好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肖啟明同志慨然允諾以儘快的速度出版。這就是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WTO與中國出版》。綜觀全書各篇,我覺得體現了作者幾個較好的品格:一是視野開闊,思想解放,站在時代發展的潮頭,從世界出版格局與走勢來觀察中國出版,眼界寬廣,立足點高,能在根本問題和全局問題上給人以啟發。二是緊密聯繫出版實際提出問題,尋找對策,現實感強,指導性強。如對“入世”後中國出版業應採取的七大舉措和組建集團的十項原則,都不是泛泛之談,而能抓住要害,切中時弊。三是獨立思考,勇於創新。如認為加入WTO,在整體上對我國有利,不贊成一些人的錯誤看法和表達,同時又注意到它對我國出版業衝擊的一面,主張採取積極的態度,主動應對,迎接挑戰,並從七個方面提出對策思路,在認識和操作意義上都有新意和實際價值。四是持論先進而又比較全面,對繁榮與管理、發展與導向、改革與繼承等矛盾關係,把握得比較好,既高舉改革、開放與發展的大旗,又保持清醒的頭腦,對前進中的問題特別是事關政治方向的原則問題,不頭腦發熱,失之偏頗。

基本介紹

  • 書名:WTO與中國出版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153頁
  • 開本:32
  • 品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作者:陳昕
  • 出版日期:2000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3330534, 978756333053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WTO與中國出版》是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陳昕,男,1952年6月生,浙江省鄞縣人,漢族,中共黨員,編審,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社長,上海新匯光碟(集團)有限公司總強理。1981年起先後擔任學林出版社編輯、編輯室主任,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副總編輯、總編輯,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1983年被評為助理編輯,1987年破格升為被選為上海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青看法編輯研究會副會長、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理事等。
他從1973年起從事經濟學研究,著有《編匠心集》、《消費經濟學批判》、(與袁培樹合作)、《中國圖書業經濟分析》(與楊龍、羅靖合作)、《公有制經濟運行的理論分析》(多人合作)、《社會主義經濟的制度結構》(多人合作》等,參與主編《國際商務大辭典》,譯有《新模型經濟》,並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人民日報》、《讀書》等數十家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及書評文章100多篇。其中有的著作和論文曾獲省市一級的獎勵。1989年曾主持新聞出版署1989年科研項目“中國圖書業面臨的困難和出路”。
他曾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名詞典》、《中華優秀人物大典》、《中華人物大辭典》、《劍橋國際名人錄》、《二十一世紀人才庫》、《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中國當代教育專家學者大典》、《中國出版人名詞典》、《中國當代經濟科學學者辭典》、《上海社會科學界人名辭典》等。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中國出版業應積極迎接加入WTO後的挑戰
日本出版流通體系考察
中國出版業發展的三個階段與與新的出版組織的培育
歐洲出版集團考察
論組建出版集團的若干問題
後記

文摘

日本紀伊國屋的新宿南店、新宿本店、大阪梅田本店和三省堂被稱為是日本的四大超級書店,這次我們均對其作了專門的考察,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紀伊國屋的新宿南店和大阪梅田本店。
這裡想先介紹下紀伊國屋書店。紀伊國屋書店是日本最大的連鎖書店,是書業界的巨人。它在全日本共有52家書店,平均每家書店的營業面積是800平方米左右。不僅如此,它還擁有日本四大超級書店中的三家。紀伊國屋書店創建於50年代初,當時的社長叫田邊茂一,本質上是個藝術家,對經營不很感興趣。1956年有個叫松源治的強人走進了紀伊國屋,很快地他就負責起全店的經營業務,並大大地拓展了紀伊國屋的業務,在全國各地開辦了分店。後來,老社長田邊茂一不僅將社長的位置讓給了松源治,而且將自己所持有的大部分股權賣給了松源治。目前松源治社長持有紀伊國屋50%左右的股權,所以按照日本的觀點,紀伊國屋實質上是一家私人公司。

後記

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的號角,長期閉關自守的中國出版業也開始駛入了對外交流的軌道,中國的出版人開始睜大眼睛觀察世界出版業的一舉一動。
1991年至1993年,經組織安排,我出任香港三聯書店總編輯。在香港工作的一兩年時間裡,我開始關注世界大型出版集團的動態和做法,並由此形成了對國際出版業的最初看法。1995年以來,我又先後四次率團對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

序言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從它的萌芽時代算起,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即國際壟斷組織的出現。列寧在1916年寫《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時就已提到,早在1884年,英、比、德三國的鋼軌製造廠,就作出組織國際卡特爾的嘗試,不久解體,1904年恢復。此後,法、美、奧地利、西班牙等國陸續加入。1897年德國參加的國際卡特爾近40個,到1910年,就已經有100個了。由此可見一斑。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由於廣大亞非拉地區仍處於殖民地、半殖民地狀態,經濟極度落後,跨國經濟組織僅僅局限於帝國主義間的壟斷與競爭的範圍,因此還談不上真正的經濟全球化。
二戰後,隨著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瓦解,亞非拉國家相繼獨立,並陸續進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行列。從而,世界貿易日益擴大。1997年世界貿易總額為1950年的97倍。跨國公司迅猛發展,數以萬計。全球生產總值的半數控制在它們的手中。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現實。
為了規範關稅與貿易準則,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1947年10月30日,有23個國家代表在日內瓦簽署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此後各國和各地區紛紛加入。到1994年,參加該協定的國家和地區多達125個。為了進一步完善世界貿易準則,促進各國市場開放,調解貿易糾紛,實行全球範圍內貿易投資自由化,以促進全球範圍內的資源利用,保護和維護環境,等等,1995年1月1日,被稱為“經濟聯合國”的世界貿易組織,在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烏拉圭多邊談判回合)的基礎上產生了。由此可見,WTO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必然產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