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由於發明了C紀年測定法,給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等領域以極大的影響,為此獲1960年諾貝爾化學獎。1980年逝世
1960年諾貝爾化學獎
自然界中的14C是宇宙射線與大氣中的
氮通過
核反應產生的。碳-14不僅存在於大氣中,隨著生物體的吸收代謝,經過食物鏈進入活的動物或人體等一切生物體中。由於碳-14一面在生成,一面又以一定的速率在衰變,致使碳-14在自然界中(包括一切生物體內)的含量與穩定同位素碳-12的含量的相對比值基本保持不變。
當生物體死亡後,
新陳代謝停止,由於碳-14的不斷衰變減少,因此體內碳-14和碳-12
含量的相對比值相應不斷減少。通過對生物體出土化石中碳-14和碳-12含量的測定,就可以準確算出生物體死亡(即生存)的年代。例如某一生物體出土化石,經測定含碳量為M克(或碳-12的質量),按自然界碳的各種同位素含量的相對比值可計算出,生物體活著時,體內碳-14的質量應為m克。但實際測得體內碳-14的
質量內只有m克的八分之一,根據半衰期可知生物死亡已有了3個5730年了,即已死亡了一萬七千二百九十年了。美國放射化學家W.F.利比因發明了放射性測年代的方法,為
考古學做出了傑出貢獻而榮獲1960年
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