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前在虛擬化領域出現的一個問題是,聯網和伺服器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界限,許多VMware專業人員需要更多地理解關於聯網的知識。本書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書中展示了現代聯網技術的核心概念,展示了如何將它們套用於虛擬化網路環境的設計、配置和故障排除。
圖書目錄
目 錄
譯者序
序
前 言
第一部分 物理網路入門
第1章 入門知識 2
1.1 導言 2
1.2 重複的工作 2
1.3 小結 5
第2章 兩種網路模型的故事 6
2.1 導言 6
2.2 模型行為 7
2.2.1 分層 7
2.2.2 封裝 8
2.3 OSI模型 8
2.4 TCP/IP模型 9
2.4.1 網路接口層 10
2.4.2 網際網路層 10
2.4.3 傳輸層 10
2.4.4 套用層 10
2.5 OSI和TCP/IP模型的對比 11
2.6 小結 11
第3章 乙太網 12
3.1 導言 12
3.2 乙太網 12
3.2.1 歷史和操作理論 13
3.2.2 以太標準和電纜類型 13
3.2.3 乙太網編址 15
3.3 擴展乙太網段:中繼器、集線器
和交換機 16
3.4 小結 17
第4章 第2層的高級知識 18
4.1 導言 18
4.1.1 概念 18
4.1.2 連線埠匯聚 20
4.2 避免環路和生成樹 21
4.2.1 生成樹概述 22
4.2.2 PortFast 23
4.2.3 快速生成樹 24
4.3 鏈路聚合 25
4.3.1 什麼是鏈路聚合 25
4.3.2 動態鏈路聚合 27
4.3.3 負載分布類型 28
4.4 小結 29
第5章 第3層 30
5.1 導言 30
5.2 網路層 30
5.2.1 路由和轉發 31
5.2.2 已連線、靜態和動態路由 31
5.2.3 最終網關 31
5.3 IP編址和子網 32
5.3.1 分類編址 32
5.3.2 無類編址 32
5.3.3 保留地址 33
5.4 網路層支持套用 34
5.4.1 DHCP 34
5.4.2 DNS 34
5.4.3 ARP 35
5.4.4 Ping 35
9.3.2 混雜VLAN 77
9.3.3 輔助VLAN 77
9.3.4 團體VLAN 78
9.3.5 隔離VLAN 78
9.4 分散式連線埠組 78
9.4.1 VMkernel連線埠 79
9.4.2 虛擬機 79
9.5 流量整形 80
9.6 負載平衡 81
9.7 網路I/O控制 83
9.7.1 網路資源池 84
9.7.2 份額 85
9.7.3 用戶定義網路資源池 86
9.8 小結 87
第10章 第三方交換機–1000V 88
10.1 導言 88
10.2 與vSphere的集成 89
10.3 虛擬控制引擎模組 90
10.4 虛擬乙太網模組 93
10.4.1 2層模式 94
10.4.2 3層模式中的 Nexu1000V 95
10.4.3 VEM最大值 96
10.5 高級功能 96
10.6 運營許可模式 97
10.6.1 基本版 97
10.6.2 高級版 97
10.7 小結 98
第11章?實驗方案 99
11.1 導言 99
11.2 架構決策 100
11.2.1 網路設計 100
11.2.2 主機設計 101
11.2.3 虛擬機的數據流量設計 101
11.3 實驗方案 102
11.4 小結 104
第12章?標準虛擬交換機設計 105
12.1 導言 105
12.2 標準虛擬交換機設計 105
12.2.1 樣板用例 106
12.2.2 命名約定 106
12.3 確保服務質量 108
12.4 網路適配器 109
12.5 虛擬機流量 110
12.5.1 虛擬機連線埠組 110
12.5.2 故障切換順序 113
12.6 VMkernel連線埠 114
12.6.1 管理 114
12.6.2 vMotion 117
12.6.3 容錯 120
12.6.4 NFS存儲 121
12.6.5 VMkernel故障切換概述 123
12.7 最後的調整 125
12.8 配置其他vSphere主機 125
12.9 小結 126
第13章?分散式虛擬交換機設計 127
13.1 導言 127
13.2 分散式虛擬交換機設計 127
13.2.1 用例 128
13.2.2 命名約定 128
13.3 確保服務質量 129
13.3.1 網路IO控制 129
13.3.2 802.1p優先權標記 131
13.3.3 差分服務編碼點 131
13.4 創建分散式虛擬交換機 132
13.5 網路適配器 134
13.6 虛擬機使用的分散式連線埠組 135
13.7 VMkernel連線埠所用的分散式連線埠組 138
13.7.1 管理 139
13.7.2 vMotion 140
13.7.3 容錯 141
13.7.4 iSCSI存儲 141
13.7.5 VMkernel故障切換概述 142
13.8 添加vSphere主機 143
13.8.1 創建VMkernel連線埠 147
13.8.2 移動vCenter虛擬機 150
13.9 最後的步驟 153
13.9.1 健康檢查 153
13.9.2 網路發現協定 154
13.10 其他設計考慮因素 155
13.10.1 全自動設計 155
13.10.2 混合自動化設計 156
13.10.3 哪一種正確 156
13.11 小結 156
第三部分?在我的網路上訪問你的存儲:IP存儲
第14章?iSCSI常規用例 158
14.1 導言 158
14.2 理解iSCSI 158
14.2.1 無損協定與“盡最大努力”協定的對比 159
14.2.2 基於優先權的流量控制 159
14.2.3 VLAN隔離 160
14.2.4 在iSCSI中使用巨型幀 160
14.3 iSCSI組件 161
14.3.1 發起方 161
14.3.2 目標 162
14.3.3 命名 163
14.3.4 CHAP安全性 163
14.4 iSCSI適配器 165
14.4.1 軟體iSCSI適配器 165
14.4.2 非獨立硬體iSCSI適配器 165
14.4.3 獨立硬體iSCSI適配器 166
14.5 iSCSI設計 167
14.5.1 NIC捆綁 167
14.5.2 網路連線埠綁定 168
14.5.3 多虛擬交換機設計 169
14.5.4 單虛擬交換機設計 170
14.6 從iSCSI啟動 171
14.7 小結 172
第15章?iSCSI設計和配置 173
15.1 導言 173
15.2 iSCSI設計 173
15.2.1 用例 174
15.2.2 命名約定 174
15.2.3 網路地址 175
15.3 虛擬交換機配置 176
15.3.1 iSCSI分散式連線埠組 176
15.3.2 VMkernel連線埠 179
15.3.3 網路連線埠綁定 182
15.3.4 巨型幀 184
15.4 添加iSCSI設備 185
15.4.1 iSCSI伺服器和目標 185
15.4.2 使用CHAP進行身份驗證 187
15.4.3 創建VMFS數據存儲 189
15.4.4 路徑選擇策略 191
15.5 小結 192
第16章?NFS常規用例 193
16.1 導言 193
16.2 理解NFS 193
16.2.1 無損和“盡最大努力”協定 194
16.2.2 VLAN隔離 194
16.2.3 在NFS中使用巨型幀 194
16.3 NFS組件 195
16.3.1 導出 195
16.3.2 守護進程 196
16.3.3 掛載點 196
16.3.4 用ACL保證安全性 197
16.4 網路適配器 197
16.5 NFS設計 198
16.5.1 單一網路 198
16.5.2 多重網路 199
16.5.3 鏈路聚合組 200
16.6 小結 202
第17章?NFS設計和配置 203
17.1 導言 203
17.2 NFS設計 203
17.2.1 用例 203
17.2.2 命名約定 204
17.2.3 網路地址 204
17.3 虛擬交換機配置 205
17.3.1 NFS虛擬交換機 205
17.3.2 網路適配器 207
17.3.3 VMkernel連線埠 208
17.4 掛載NFS存儲 210
17.5 小結 212
第四部分?其他設計方案
第18章?其他虛擬交換機設計方案 214
18.1 導言 214
18.2 用例 214
18.3 兩個網路適配器 215
18.3.1 使用基於乙太網的存儲 216
18.3.2 不使用基於乙太網的存儲 216
18.4 4個網路連線埠 216
18.4.1 使用基於乙太網的存儲 216
18.4.2 不使用基於乙太網的存儲 217
18.5 6個網路連線埠 217
18.5.1 使用基於乙太網的存儲——6個1Gb連線埠 218
18.5.2 不使用基於乙太網的存儲——6個1Gb連線埠 218
18.5.3 使用基於乙太網的存儲——4個1Gb+2個10Gb連線埠 219
18.5.4 不使用基於乙太網的存儲——4個1Gb+2個10Gb連線埠 219
18.6 8個網路適配器 219
18.6.1 使用基於乙太網的存儲——8個1Gb連線埠 220
18.6.2 不使用基於乙太網的存儲——8個1Gb連線埠 220
18.6.3 使用基於乙太網的存儲——4個1Gb+4個10Gb連線埠 220
18.6.4 使用基於乙太網的存儲——4個1Gb+4個10Gb連線埠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