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在20世紀50年代初,聲納技術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潛艇的探測範圍超過了當時魚雷的射程。多種研究評估了為美國海軍研製潛射反潛核飛彈的計畫,以使得潛艇的攻擊範圍與其探測範圍相稱。在1958年6月,位於馬里蘭州白橡樹的美國海軍兵器實驗室(NOL)開始發展一種固體火箭為動力的反潛飛彈,該飛彈的運動軌跡為水下-空中-水下。這種反潛飛彈代號為薩布羅克(潛艇火箭)MK-28(當時沒有分配一個美國海軍的飛彈編號給該項目,比如UUM-N-1這種格式)。在項目早期,固特異航天公司被選為主承包商,負責系統的集成和生產。 1959年8月,薩布羅克原型彈進行了首次發射測試,但是許多技術問題使項目被推遲。薩布羅克從魚雷發射管進行發射,發射管在發射前已經注滿了水。寒冷的海水冷卻了固體燃料,從而影響了飛彈的推進。薩布羅克在發射後的水下航行階段產生氣泡,能夠阻礙飛彈火箭發動機啟動並讓制導系統受到干擾。而且飛彈的全系統,包括慣性系統和核戰鬥部必須能夠承受飛彈在出水和入水時嚴酷而複雜的條件。這些問題直到1965年才得以解決,UUM-44A(該編號於1963年6月分配給薩布羅克項目)開始在SSN-594大鰺魚號核攻擊潛艇上服役。除了大鰺魚級,薩布羅克還裝備了鱘魚級和
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典型的核攻擊潛艇攜帶薩布羅克的數量為每艘4到6枚。
從1965年至1972年,固特異公司總共生產了約300枚UUM-44A型
反潛飛彈。在20世紀70年代末,計畫為薩布羅克進行升級,包括裝備新的數字制導系統和一種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發動機。但是這個計畫被放棄了,原因是當時薩布羅克的繼承者已經在發展中(後來的UUM-125A海矛)。當UUM-125項目被推遲後,薩布羅克升級計畫終於在1983年得以實施。
1989年冷戰結束了,也標誌著薩布羅克的結束。在1989年至1992年間,全部UUM-44A飛彈及其核戰鬥部從美國海軍退役。而原來計畫取代薩布羅克的UUM-125B非核武裝海矛在1990年被放棄。所以美國海軍的潛艇目前已經沒有超遠距離反潛武器了。
發射過程
UUM-44A由標準的53.3厘米魚雷發射管水平發射。經過幾秒鐘的水下航行到達一個離潛艇相對安全的距離,聚硫橡膠公司研製的TE-260G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啟動。飛彈在水下和空中依靠飛彈上的四個偏流器來控制運動。
一旦飛彈出水,薩布羅克迅速加速到超音速。基爾福特SD-510
慣性制導系統來引導UUM-44A前往預定位置。該位置的信息在飛彈發射前就由潛艇上的MK113
火控系統提供給了飛彈,MK113火控系統則是通過雷聲公司的AN/BQQ-2型聲納系統來獲取相應的信息的。在飛彈運動過程中的一些預定點上,通過
爆炸螺栓使發動機段和彈頭段分離。制導系統控制飛彈飛行直到其再次入水(彈頭段有小型氣動面)。
再次入水後,飛彈將下潛到預定深度,然後引爆其爆炸威力為1000噸
梯恩梯當量至5000噸梯恩梯當量(也有資料表示是25萬噸梯恩梯當量)的W-55型核戰鬥部,該核戰鬥部的殺傷半徑達8千米。因此只要敵方潛艇被發射薩布羅克的核攻擊潛艇所發現和定位,那么其在薩布羅克面前幾乎沒有倖存的機會,因為其聲納無法探測到空中飛行中的薩布羅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