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ho

the Who

“誰人”樂隊於1964年在倫敦成立,它的4位成員是:羅傑·達爾特瑞(Roger Daltrey)主唱;約翰·恩特維斯托(John Entwistle),貝司手;凱思·莫恩(Keith Moon)鼓手;彼得·湯謝德(Pete Townshend)則是樂隊的核心人物,是吉它演奏家 和詞曲作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誰人
  • 外文名:the Who
  • 類型:組合
  • 成立:1964年
  • 成員:4位
  • 國籍:英國
  • 代表作品:Tommy
簡介(the Who),風 格,特點,關鍵字,演藝歷程,主要作品,1965,1966,1967,1969,1970,1971,1973,1974,1975,1978,1979,1981,1982,1985,1994,參與專輯與電影原聲帶,音樂作品,

簡介(the Who)

在60年代的英國樂壇以“甲殼蟲”樂隊為發端的搖滾樂新時代里可謂群雄並起,爭奇鬥豔。除了“甲殼蟲”和“滾石”樂隊,最有個性,也最引人爭議的就是“誰人”樂隊(The Who)了。Converse也曾為The who樂隊推出一款樂隊合作鞋款。
the Who

風 格

特點

誰樂隊由4人於1963年組成,核心人物是彼特·湯申德(Pete Townshend,生於1945年,作詞作曲兼吉他手)。他們以反叛的形象、演奏硬搖滾贏得觀眾的喜愛。他們把布魯斯搖滾樂的強勁力量與自發的極端主義和幾乎反對一切的傾向結合起來。他們酗酒、吸毒、說髒話,表演作風無法無天。演出時,總是要把聲音的分貝提高到震耳欲聾的地步。1965年,在一次音樂會中,作為他們瘋狂行為的高潮,湯申德搗碎了他手中的吉他,而鼓手凱思·穆恩(Keith Moon,1947年出生)接著也敲爛了他的架子鼓,引起了觀眾的狂熱反應。自此以後,每次音樂會上他們都這么做,一直保持到1978年穆恩因Heminevrin(治療酒精中毒的處方藥)服用過量去世止。

關鍵字

Album Rock(專輯搖滾)
British Invasion(英國入侵
British Psychedelia(英國迷幻
Hard Rock(硬搖滾)
Pop/Rock(流行/搖滾)
Rock & Roll(搖滾)

演藝歷程

在樂隊生涯的數年中,經理人換了數屆, 樂隊名稱也相應換了數次,而樂隊成員卻始終如一,配合默契。在兩位經理人凱特伯蘭特和克里斯坦普的先鋒創意下,樂隊正式定 為“The Who”,逐漸確立了“布蘭頓之聲” (A Sonic Brighton)的音樂風格,以音色 異常嘈雜喧囂的個性特徵立於樂壇。1965年,樂隊憑藉一曲《I can't Exp- lain》登上了英國流行歌曲排行榜,之後的 幾張專輯《My generation》,《The Who's Sell Out》以及《Magic Bus》都取得了成 功。The Who 對搖滾樂所作的最重要的貢獻 在於他們創作並主演的搖滾歌劇《Tommy》, 它開創了流行藝術更為廣泛的領域。當1967 年這部歌劇在紐約上演時,立即引起了人們 的關注。
在以後的蒙特婁搖滾藝術節上, 它可謂出盡風頭。70年代,The Who 作品不斷問世,但在 專輯《Who Are You》推出僅1個月後,凱思 莫恩由於服用過量麻醉劑身亡,這給樂隊蒙 上了難以消減的哀傷。樂隊難以重振昔日雄 風,在1982年最後一次大規模的巡迴演出後, 樂隊成員各奔東西,離開了這個曾帶給他們 辛酸和榮耀的團體。
在搖滾樂的歷史上,很少有一支樂隊象The Who那樣充滿著矛盾,四位成員的個性各不相同,從他們的激情現場演唱會上就不難發現這一點。在舞台上,他們就象一陣旋風:Pete Townshend時而抱著吉他躍向空中,時而誇張地象風車那樣揮舞著拳頭;Keith Moon常常激動得摔倒在他的鼓邊;主音Roger Daltrey總喜歡趾高氣揚地在台上踱來踱去;只有貝司手John Entwhistle靜靜站在一旁,倒顯得象是這陣旋風的中心。迥異的性格經常會發生碰撞,但這些矛盾也因此在10多年裡創造了出色的音樂。
the Who
在60年代中期“不列顛入侵”的大潮之中,The Who樂隊是非常重要的角色。Townshend激烈狂亂的吉他、Entwhistle極度活躍的貝司線以及Moon那充滿力度卻又不很規整的鼓聲使他們聽上去在轟炸傳統的搖滾和R&B結構。與眾多搖滾樂隊不同,The Who將他們的節奏立足於Townshend的吉他之上,Moon和E ntwhistle在此基礎上即興發揮,而Daltrey也隨之引吭高歌。這是他們在演唱會上旺盛的一面,在錄音唱片裡,The Who給人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Townshend似乎想把樂隊領入一個新的境界。在短短的時間裡,他被公認為那個時代英國最傑出的詞曲創作人之一。歌曲“孩子們都好”和“我這一代”成了青少年傳唱的經典,而他的搖滾音樂劇《托米》也為其在主流樂評人士中贏得了尊敬。
Townshend努力想使The Who的音樂進入一個新的層次,他將多種音樂風格融於一體,以期獲得不同尋常的樂隊特色。然而樂隊的其他成員,尤其是Entwhistle和Daltrey,他倆在《托米》大獲成功之後明確表示不願意跟從Townshend的音樂探索。他們寧願繼續走硬搖滾路線,玩一些狂野吵鬧的音樂,而不是Townsh end那纖細傷感的流行曲。這一切終於導致樂隊放棄了他們的探索精神,而把自己定位為一支舞台搖滾樂隊。甚至在197 8年Keith Moon去世後,他們仍堅持著這一原則。幾年後樂隊解散,直到80年代末才重組,90年代初期,樂隊再次開始了全美巡演。在解散期間,Entwhistle和Daltrey並沒有在獨唱事業方面獲得成功,或許這是樂隊重組的原因之一,而他倆對金錢的過分追崇也影響了The Who在忠實歌迷們心中的聲譽。當然還是有不少人認為,在T he Who的鼎盛時期,他們仍不失為搖滾史上一支富有創意和闖勁的樂隊。
Pete Townshend和John Entwhistle早在倫敦念高中時就認識了,那時他們一起在一支爵士樂隊中表演,Entwhistle吹小號,Townshend奏五弦琴。60年代初兩人組建了一支搖滾樂隊,1 962年Entwhistle轉投名為“迂迴”(The Detours)的硬搖滾樂隊,金屬鍛造工人Roger D altrey也在隊中司職。當年底,Townshend作為節奏吉他手的身份加入其中。第二年當原主音Colin D awson離隊後,Daltrey正式出任該職。不久鼓手Doug Sandom也分道揚鑣,“迂迴”招募了原衝浪搖滾樂隊“海濱流浪漢”的成員Keith Moon頂替,就這樣,The Who的正式班底浮出水面。1964年初,“ 迂迴”更名為The Who。
在樂隊默默奮鬥的年代,Pete Townshend白天在一所藝術學校深造,其餘的隊員則各自打著零工。晚上,他們在倫敦一家名叫“大帳篷”的夜總會演出。
正是在那裡,Townshend因嫌音響效果不佳而第一次砸壞了他的吉他,而砸吉他日後則成了他在舞台上的重要標誌。
很快,The Who贏得了一批歌迷,並引起了經紀人Pete Meaden的注意。在Meaden的執導下,The Who更名為The High Numbers,他們穿起了時髦的服裝並在歌曲中摻入了走俏的R&B節奏以吸引聽眾。The High Numbers首先推出了一支雙面單曲“我是臉/佐特套服”,這是由Meaden創作的。有趣的是這支單曲很快獲得了成功,樂隊卻解僱了Meaden,而邀請兩位原先在電影界失意的導演Kit Lambe rt和Chris Stamp來進行音樂上的合作。不過Lambert和Stamp沒有放棄Meaden的路線,他們讓The Who穿上T恤,重新更名為The Who,在音樂里融入了聽眾最愛的靈魂和R&B,就象他們的宣傳海報上所說的“Maximum R&B”(極限R&B)。
1964年末,The Who簽約Decca唱片公司,公司為他們安排的製作人是曾與The Kinks合作過的Shel Talmy。1965年1月,單曲“我無法解釋”(I Can't Explain)上市,當時並未引起太多的注意,只是隨後The Who亮相於電視節目《預備,出發!》後,它才火速攻占排行榜。樂隊火爆煽情的現場演出,特別是Townshend和Moon砸毀各自的樂器,成了歌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我無法解釋”進入了英國榜前1 0名,當年夏天的“任何方式,任何原因,任何地點”(Anyway,Anyhow,Anywhere)也成績不俗。在秋天,“我這一代”(My Generation)登上排行榜亞軍,確立了The Who在英國樂壇的正式地位。不久專輯《我這一代》上市發行,1966年初,“替身”成了樂隊的第4首10大單曲。
在“替身”成功之後,The Who出人意料地中斷了與Talmy的合作,而Lambert成了新的製作人。Lambert和Stamp認為在第2張專輯中,樂隊每位成員都應寫上幾首歌以增加大家的收入。雖然這一建議使得新專輯《A Quick One》(頃刻完事)顯得有些不均衡,但畢竟Townshend有機會一試身手,他親自創作了標題曲,一首長達10分鐘的迷你音樂劇,也為他在以後幾年的作品定下了模式。
1966年,《A Quick One》在英國熱銷。但在美國他們沒有受到同等的待遇,直到《A Quick One》以《Happy Jack》(快樂傑克)的名稱發行後才有起色,標題曲在1967年打進了排行榜前40名。而那時The Who已經有了超越《A Quick One》的新作品《The Who Sell Out》,這是一張以電台演出為基礎翻制的概念專輯,其中的單曲“I Can See For Miles”使樂隊登上美國排行榜前10 名。同年,The Who參加了“蒙特利流行音樂節”。
1969年,The Who出版了雙唱片概念專輯《Tommy》,後人把它定義為歷史上第一張成功的搖滾音樂劇專輯。《Tommy》的成功不僅在於商業上,它還同時在主流音樂雜誌和地下搖滾刊物中獲得了認同。同年,樂隊舉行全球巡演,地點包括倫敦大劇場和紐約大都會音樂劇場。
就在《Tommy》暢銷全球之際,Townshend為新專輯動起了腦筋。1970年The Who發了一張利茲現場演唱專輯及一首單曲“尋找者”,次年一張名為《Meaty,Beaty,Big and Bouncy》的單曲集上市,不過都只能算是過渡產品。
Townshend終於製做了一張名為《生命之屋》的科幻搖滾音樂劇專輯,其中他起用了電吉他和合成器等,使樂隊進入了電子新領域。當然樂隊的其餘成員對《生命之屋》不敢苟同,他們似乎不理解作品的內涵,也不願順著Towns hend來發展。1971年,The Who與製作人Glyn Johns合作了專輯《Who's Next》(誰是下一個)。這張專輯的音樂更硬更重了,它又成了一張熱門專輯,其中很多歌象“藍色眼睛的背後”、“不再受欺騙”、“討價還價”和Entwhistle的“我的老婆”成了70年代那些專輯化的立體聲電台的奠基石。
在《Who's Next》之後,Townshend準備起了另一張音樂劇作品,這次他放棄了科幻故事,而推出了描寫60年代時尚的專輯《Quadrophenia》。Townshend用了整個1972年來創作這部音樂劇,期間Entwhistle因不滿自己在樂隊的創作太少而開始了獨唱事業。在1973年專輯《Quadrophenia 》上市之後,The Who開始瓦解。在公眾場合,Townshend象個孤獨的搖滾代言人,私下裡,他卻沉湎於酒精;Entwhistle努力發展個人事業;Daltrey在影視和歌唱兩方面都有小成;Moon起初只是過著奢華糜爛的生活,但不久也出了張專輯叫《Two Sides of the Moon》(月亮的兩面)。在這一段時間內,Th e Who除了1975年一張《The Who By Numbers》的專輯外,沒有太多作為,直到1978年《W ho Are You》(你是誰)的問世。《Who Are You》被認為是The Who最具份量的激進搖滾作品之一,它在美國上到了排行榜亞軍,銷量達多白金。然而禍不單行,9月7日,專輯發行不過數月,Keith Moon因服毒品過量去世。因為Moon是樂隊保持完整的重要因素,其餘三人為是否要將The Who堅持下去爭論了很久。他們承認,此後很長一陣,雖然仍有演出,但每個人心裡都認為The Who已經隨著Moon的去世而結束了。
鍵盤手John "Rabbit" Bundrick和前“小面孔”樂隊鼓手Hiring Kenny Jo nes的加盟使一切稍現轉機。1979年,重組的The Who開始創作,並出版了一張現場專輯《孩子們都好》。年末,樂隊再度巡迴演出,但又遇到了麻煩。12月3日在辛辛那提水源大劇場的演出中,11名歌迷為爭搶更好的座位被踐踏致死,而樂隊居然毫不知情一直表演到結束,這個悲劇損害了樂隊的形象,同時也令樂隊再度陷入危機。Townshend整日與毒品、酒精和鎮靜劑為友,幾乎要步Moon的後塵,Entwhistle和Daltrey也在獨唱舞台上掙扎著。1981年樂隊才又一次組建,發行了自Moon去世後第一張正式專輯《貼面舞》。第二年,專輯《艱難》上市,當時樂隊稱這是他們的告別專輯,在樂迷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儘管如此,The Who並沒有徹底告別舞台。當Entwhist le和Daltrey漸漸被人們遺忘時,Townshend時而有佳作問世,其間還是揮之不去濃濃的The Who影子。1985年,樂隊為Live Aid賑災義演而重組。1989年鼓手Simon Phillips代替Jones 再度重組The Who,為紀念樂隊成立25周年舉行全美巡迴演出。不管歌迷當時是怎樣的盡興,媒體一致對之表示不屑,認為他們只是再想撈一票罷了。1994年,The Who為慶賀Daltrey50歲生日聚在一起表演了兩場音樂會。此後The Who還有過不少演出,包括為查爾斯王子基金募集資金等,但均被認為是失敗的。
組建時間:1964年
解散時間:1983年
國 籍:英國

主要作品

1965

The Who Sings My Generation (MCA)

1966

A Quick One (美國名為Happy Jack) (MCA)

1967

The Who Sell Out (MCA)

1969

Tommy (MCA)

1970

Live At Leeds (MCA)

1971

Meaty,Beaty,Big & Bouncy (MCA)
Who's Next (MCA)

1973

Quadrophenia (MCA)

1974

Odds & Sods (MCA)

1975

Tommy Soundtrack (Polydor)

1978

Who Are You (MCA)

1979

Quadrophenia Soundtrack (Polydor)
The Kids Are Alright Soundtrack (MCA)

1981

Face Dances (MCA)

1982

It's Hard (MCA)

1985

Who's Missing (MCA)

1994

The Who: Thirty Years of Maximum R&B (MCA)

參與專輯與電影原聲帶

Monterey International Pop Festival Box Set (Rhino) 1967
The Iron Man (Atlantic) 1989
Two Rooms (Celebrating the Songs of Elton John & Be rnie Taupin) (Polydor) 1991
The Ultimate Rock Album (Foundation Records) 1992
The Best of Woodstock (Atlantic) 1995
Jerry Maguire (Epic) 1996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LV 2000 (Who are you)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MIAMI 2002 (Won't Get Fooled Again)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NY 2004 (Baba O’Riley)

音樂作品

音樂專輯共6張
以上音頻資源來自千千音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