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CCD中的每個像素由一個二極體、控制信號路徑和電量傳輸路徑組成。 Super CCD採用蜂窩狀的八邊二極體,原有的控制信號路徑被取消了,只需要一個方向的電量傳輸路徑即可,感光二極體就有更多的空間。 Super CCD在排列結構上比普通CCD要緊密,此外像素的利用率較高,也就是說在同一尺寸下, Super CCD的感光二極體對光線的吸收程度也比較高,使感光度、信噪比和動態範圍都有所提高。
那為什麼 Super CCD的輸出像素會比有效像素高呢?由於人眼對綠色較為敏感的特點(550nm正是黃綠色光),CCD普遍使用G-B-R-G的方式來安排像素矩陣,也就是說用4個感光點來組成一個像素點,以求達到更好的效果。而 Super CCD通過改變像素之間的排列關係,做到了R、G、B像素相當,在合成像素時也是以三個為一組,合成一個像素。因此 Super CCD像素的利用率較傳統CCD高,生成的像素就多了。
Super CCD 簡史
1999 10.20 Super CCD I
Fujifilm成功研製了八角形光電二極體,而非使用矩形點陣列的傳統CCD,開創了擁有較大聚光區域的 Super CCD I,被國際權威機構授予了2001年度 Walter Kosonocky 獎。不過受當時生產工藝的限制,即Super CCD在理論上具有提高像素數量的優勢,但對最終結果影響不大。反倒是當時插值算法流行,大家都玩起了數字遊戲——用插值之後的像素值來標稱相機的最大解析度。例如早期的富士FinePix實際像素是240萬,但經過插值之後像430萬,但在實際使用中430萬像素雖然能夠提供更大的解析度,但噪點、清晰度方面明顯下降;調整到320萬像素時,使用Super CCD的相機能夠實現與普通320萬像素CCD數位相機相同的效果,遠遠高於240萬像素的其它數位相機。由此可見Super CCD特殊的排列方式對插值算法幫助很大。具體分析之後你會發現,Super CCD的蜂窩狀排列結構使得其成像單元在垂直以及水平方向上的距離都很近,所以能夠捕捉到縱向以及橫向上更多的視覺信息。在進行插值計算時,中間值由緊鄰的兩個像素計算得到,所以Super CCD就能“撿到”不小的便宜。當然這與人眼的生理特徵也有不小的關係,科學研究發現,人在觀察圖像時,對水平以及垂直方向上的變化十分敏感,而對於斜線方向上的變化相對遲鈍。所以第一代Super CCD的“投機取巧”也是有其必然道理在其中的。在第一Super CCD之,CCD開始不斷重視噪點控制與降噪技術的研發,第二代和第三代Super CCD就是在具體的電路控制方面不斷改進,在排列組合上並沒有更多新鮮的東西。
2003 1.22 Super CCD HR IV、Super CCD SR IV
Super CCD HR IV 使用先進的微型製造技術實現多像素性能,總像素達663萬像素,成為世界首家在1/1.7英寸CCD實現此性能的公司。同時,感光度設定範圍擴大到 ISO 80-800。可以通過插值輸出1230萬(4040 × 3040)的影像,如富士E550。動態範圍在原有感測器提高大約4倍。在漸變和質感表現力實現了近乎底片的效果。傳統的銀鹽膠片上存在著大小不同的感光顆粒(溴化銀為主,摻雜少量碘化銀及其它輔料),它們的感光特性也不盡相同,對強光與弱光可以分開記錄,所以銀鹽膠片沖印出來的動態範圍就非常大。富士的工程師們從中得到啟發, 以底片結構的理念為基礎,他們在Super CCD SR的每個感光點上使用了一大一小兩種不同性能的感光單元——大的感光單元採用高靈敏度、窄動態範圍設計(S像素),小的單元則採用低靈敏度、大動態範圍的設計(R像素)。這樣在拍攝照片的時候S點負責捕捉畫面中較暗的部分,而R點負責捕捉較亮的部分,最後二者的信號經過DSP晶片的疊加處理,就可以讓照片的亮部細節與暗部細節都可以得到表現。Super CCD SR IV感光技術的問世讓SuperCCD在性能上又有了飛速的進步,不久之後富士又推出了 Super CCD SR II代技術。具體做法是將R感光單元與S感光單元相分離,較小的R感光單元放置在兩個S單元之間,如圖7所示。此舉的目的在於進一步提高圖像感測器的空間利用率,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2006 3.16 Super CCD HR V/VI
Super CCD HR V 在改善室內拍攝和昏暗拍攝場景上取得重大的成功。通過將專有的影像處理引擎“自然成像引擎”置入 FinePix F10,Fujifilm 成為首家實現 ISO 1600 超高感光度數位相機的公司,相機高感光度拍攝達630萬有效像素。此技術在裝配於FinePix F30 的 Super CCD HR VI 上得到進一步發展。Super CCD HR VI 技術廣受讚揚,相機曾被DIMA(數碼影像市場協會)授予“創新數碼產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