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1937年11月30日生於英國諾薩布蘭,英國導演、製作人。
1977年導演首部劇情長片《決鬥的人》。1979年執導科幻片《異形》獲得關注,奠定了影壇地位。1982年執導科幻片《銀翼殺手》。1986年執導《詭秘怪談》。1991年執導的動作片《末路狂花》獲得最佳導演獎在內的六項奧斯卡提名。1997年執導影片《魔鬼女大兵》。2000年執導史詩影片《角鬥士》,該片獲得第73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五項大獎。2001年執導戰爭片《黑鷹墜落》,該片再度摘得兩項奧斯卡獎。2003年執導影片《火柴人》。2005年執導戰爭片《天國王朝》。2007年執導犯罪片《美國黑幫》。2012年執導《異形》續集《普羅米修斯》。2014年執導歷史題材影片《法老與眾神》。2015年執導科幻電影《火星救援》。2017年執導科幻電影《異形:契約》。2018年獲英國電影學院獎終身成就獎。
基本介紹
早年經歷,演藝經歷,個人生活,家世,婚姻子女,主要作品,導演作品,製作作品,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早年經歷
雷德利·斯科特1937年11月30日出生在英國的諾薩布蘭。年幼時經歷二戰,由於父親是軍人,青少年時期輾轉不定,搬過很多次家。1954年起在西哈特普爾藝術學院學習。1957年進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美術,卻愛上了攝影和電影,逐漸形成了拍電影的理想。之後他贏得一年的交換獎學金到美國繼續學習,在這期間,他乘坐灰狗大巴橫穿美國全境,遊歷經典電影中的場景,同時也在一些紀錄片劇組中兼職實習。
60年代畢業後,斯科特在BBC找到一份在劇組裡做場景設計類的工作,每年有1100英鎊的固定薪水,此外兼職拍攝廣告還可以讓他每年額外進賬14000英鎊。三年後他創建了自己的廣告攝製公司RSA,其弟托尼·斯科特和其他兩位製作人艾倫·帕克和阿德里安·林恩也加入他的公司。在業務巔峰時期,公司一年中拍攝了150條廣告。
演藝經歷
1979年,斯科特執導了太空恐怖片《異形》,該片再次獲得成功,奠定了他在導演界的地位。
1982年,斯科特獲得邵逸夫投資,執導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探討人類與複製人的關係。但他在拍攝過程中多次與攝製組發生衝突,最終影片票房也遭慘敗,直到90年代早期再次發行才被人們重新評價並受到好評。
1992年,斯科特的影片《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未能成功,之後的幾年中,斯科特一度息影。
1995年,獲得第4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的麥可·鮑肯獎。
1996年,斯科特重整旗鼓,執導了動作片《巨浪》,該片講述了一群十幾歲的男孩在海上的歷險故事,影片表現不佳。
1997年,斯科特執導影片《魔鬼女大兵》仍不成功,不得已斯科特暫時當了製片人。
1998年,斯科特與兄弟托尼·斯科特製作完成黑色喜劇片《Clay Pigeons》後再一次回到了導演的位置。
2000年,斯科特拍攝了預算成本達1億元的史詩影片《角鬥士》,影片放映後引起了廣泛關注,獲得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五項大獎。
2004年,獲得第30屆土星獎的喬治·帕爾紀念獎。
2005年,斯科特與女兒喬丹·斯科特共同執導了電影合集《被遺忘的天使》中的《喬納森》。同年,他執導的史詩戰爭片《天國王朝》上映,該片由奧蘭多·布魯姆和伊娃·格林等主演,投資達1億3000萬美元,但因受到福克斯的壓力而被迫縮減片長,致使口碑欠佳,全美票房只有不到5000萬美元。同年還被《帝國》雜誌評為“影史最偉大導演”的第五位。
2008年,斯科特執導了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羅素·克勞等主演的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謊言之軀》,但票房未獲成功。
2009年3月,斯科特獲得英國電影學會面向歐美電影界做出傑出貢獻的電影人頒發的表彰獎金。
2013年,斯科特再度與麥可·法斯賓德合作,執導犯罪片《黑金殺機》。
2017年,斯科特執導的異形系列續集電影《異形:契約》上映。
2018年2月19日,斯科特獲英國電影學院獎終身成就獎。
個人生活
家世
婚姻子女
雷德利·斯科特結過兩次婚,後都離異。第一任妻子是Felicity Heywood,從1964年3月到1975年12月15日,有兩個孩子。第二任妻子是Sandy Watson,從1979年5月24日到1989年1月12日, 二人生活了近10年,有一個孩子。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年份 | 名稱 | 類型 |
---|---|---|
2017 | 電影 | |
2016 | 失落之地的靈魂 | 電影 |
2015 | 電影 | |
2014 | 電影 | |
2013 | 電影 | |
2012 | 電影 | |
2010 | 電影 | |
2008 | 電影 | |
2007 | 電影 | |
2006 | 電影 | |
2005 | 電影 | |
2005 | 喬納森 | 短片 |
2003 | 電影 | |
2001 | 電影 | |
2001 | 電影 | |
2000 | 電影 | |
1997 | 電影 | |
1996 | 電影 | |
1992 | 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 電影 |
1991 | 電影 | |
1989 | 電影 | |
1987 | 電影 | |
1985 | 電影 | |
1982 | 電影 | |
1979 | 電影 | |
1977 | 電影 | |
1965 | 短片 |
製作作品
年份 | 名稱 | 類型 |
---|---|---|
2015 | 電影 | |
2015 | 電影 | |
2015 | 殺死耶穌 | 電視劇 |
2015 | 電視劇 | |
2014 | 電影 | |
2014 | 電影 | |
2014 | 迷你劇 | |
2014 | 電影 | |
2013 | 電影 | |
2013 | 電影 | |
2013 | 電影 | |
2013 | 電影 | |
2013 | 電影 | |
2013 | 電影 | |
2013 | 電影 | |
2013 | 斯普林斯汀與我 | 紀錄片 |
2012 | 電影 | |
2012 | 短片 | |
2012 | 昏迷 | 迷你劇 |
2012 | 電視劇 | |
2012 | 電視劇 | |
2012 | 紀錄片 | |
2012 | 英國一日 | 紀錄片 |
2011 | 電影 | |
2011 | 紀錄片 | |
2010 | 電影 | |
2010 | 電影 | |
2010 | 電影 | |
2010 | 電影 | |
2010 | 迷你劇 | |
2009 | 電影 | |
2009 | 電影 | |
2009 | 電影 | |
2008 | 電影 | |
2008 | 電影 | |
2007 | 電影 | |
2007 | 電影 | |
2007 | 合伙人 | 迷你劇 |
2006 | 電影 | |
2006 | 電影 | |
2005 | 電影 | |
2005 | 電影 | |
2005 | 電視劇 | |
2003 | 電影 | |
2002 | 短片 | |
2002 | 短片 | |
2002 | 短片 | |
2002 | 電影 | |
2001 | 電影 | |
2001 | 電影 | |
2000 | 電影 | |
2000 | 電影 | |
1999 | 光輝大國民 | 電影 |
1998 | 電影 | |
1997 | 電影 | |
1997 | 電視劇 | |
1996 | 電影 | |
1994 | 電影 | |
1994 | 電影 | |
1992 | 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 電影 |
1991 | 電影 | |
1987 | 電影 | |
1982 | 電影 | |
1965 | 短片 |
[以上內容來自]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5-10-28 | 終身成就獎 | 火星救援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85 | 第42屆 | 金獅獎 | 詭秘怪談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1 | 第63屆 |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Outstanding Nonfiction Special | Gettysburg | 提名 |
2011 | 第63屆 | 劇情類劇集-劇情類最佳劇集 | 傲骨賢妻 | 提名 |
2011 | 第63屆 | 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 | 聖殿春秋 | 提名 |
2010 | 第62屆 | 劇情類劇集-劇情類最佳劇集 | 傲骨賢妻 | 提名 |
2009 | 第61屆 | 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電視電影 | 不懼風暴 | 提名 |
2008 | 第60屆 | 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迷你劇 | 人間大浩劫 | 提名 |
2002 | 第54屆 | 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電視電影 | 風雲匯聚 | 獲獎 |
2000 | 第52屆 | 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電視電影 | 光輝大國民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8 | ---- | 英國電影學院獎終身成就獎 | ---- | 獲獎 |
2008 | 第61屆 | 電影獎-最佳影片 | 美國黑幫 | 提名 |
2001 | 第54屆 | 大衛·林恩導演獎 | 角鬥士 | 提名 |
1995 | 第48屆 | 麥可·鮑肯獎 | ---- | 獲獎 |
1992 | 第45屆 | 電影獎-最佳影片 | 末路狂花 | 提名 |
1992 | 第45屆 | 電影獎-最佳導演 | 末路狂花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92 | 第17屆 | 最佳外國電影 | 末路狂花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5 | 第19屆 | 製片人獎 | 《火星救援》 | 獲獎 |
[以上內容來自]
人物評價
雷德利的電影絕大部分都能夠贏得評論界的眾口皆碑,在影片的票房也很少失利,是一位注重商業與藝術平衡的大導演。(騰訊娛樂評)布景設計師出身的雷德利·斯科特,作品以視覺效果著稱,他是好萊塢少數幾個確立起“作者風格”的商業導演。也許雷德利·斯科特並不處於好萊塢最成功的導演之列,但有幾次他確實達到了事業的高峰。除了《異形》和《銀翼殺手》這種事後多年才被重新評為經典的電影之外,他甫一推出便得到好評的電影也不在少數,如《末路狂花》、《角鬥士》和《黑鷹墜落》。(《外灘畫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