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Reflektor》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海地傳統節慶音樂、馬塞爾·卡繆導演電影《黑色奧菲斯》以及丹麥存在主義哲學家索倫·克爾凱郭爾所著作品《The Present Age》等。首先,溫·巴特勒聯想起了自己最喜歡的一部電影《黑色奧菲斯》,並由此引申到了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和歐律狄刻穿越生死的愛情悲劇;隨後,溫·巴特勒又借來了索倫·克爾凱郭爾作品裡的一些概念,“Reflektor”一詞即源於此;最後,溫·巴特勒把自己對當代社會的觀察,以及樂隊錄音期間的見聞也納入了歌詞之中。
在創作專輯之前,溫·巴特勒認為一個人在16歲的時候,已經見識到了大部分的音樂影響力,但是當他隨妻子雷金·查薩涅回到她的故鄉海地後,接觸到了許多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文化和影響,他認為這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他們接下來又遊覽了牙買加。於是,Rara和雷鬼等加勒比音樂元素進入了溫·巴特勒的視野,這使得他從中受到啟發決定創作《Reflektor》。2012年8月,拱廊之火開始與液晶大喇叭樂隊的詹姆斯·墨菲合作,後者的出現最終促成了《Reflektor》全盤舞曲化的傾向。
除了一般樂團的基本配備之外,拱廊之火樂隊還搭配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鋼琴、手風琴、鍵盤、木琴、法國號、豎琴等多樣素材。樂隊一開始只打算做一張短唱片,但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該專輯最後做出來許多首歌,而且都在6到8分鐘之間,所以樂隊便將《Reflektor》一分為二做成雙碟專輯,這也是為了保留每首歌的層次鋪陳和概念完整度。
專輯曲目 碟一 曲序
收錄曲目
音樂製作
時長
《Here Comes the Night Time》
碟二 曲序
收錄曲目
音樂製作
時長
《Here Comes the Night Time II》
《Awful Sound(Oh Eurydice)》
《It's Never Over(Hey Orpheus)》
專輯鑑賞 《Reflektor》以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丁的雕塑作品當作封面,其同時也是一份雙碟概念專輯。《Reflektor》的前一張節奏緊張、帶有一種暴躁的壓抑;後一張則更為鬆弛、孤絕,不徐不疾,結尾曲長達11分鐘,結構宏大。《Reflektor》的主題籠統,但信息量非常龐大,以希臘故事中的俄狄浦斯和歐律狄刻作為線索,試圖把當代生活中的矛盾與反抗融入到神話主題之中,其中有愛、無助與反省,也提及被科技和社交網路侵略著的脆弱神經。因此,《Reflektor》堪稱類史詩級別的作品。
拱廊之火在該專輯裡不再刻意追求流暢動聽的旋律,但卻更具衝勁,也更細膩,古怪詼諧的配器,詭異多變的節奏,新增電子樂成分的音色接近197、80年代的地下俱樂部,迪斯科節奏、律動明確,音樂語言直白,他們似乎是想說,即便是在原始而陰暗的囚籠里,狂歡也應照舊。而在樂隊配置,他們早已拋棄單打獨鬥的場面,變得炫麗而複雜,元素豐富得讓人眼花繚亂,小型管弦樂團般宏大,打擊樂和吉他演奏一如既往的出色,前者的奔放狂放以及後者的潛伏、突襲均恰到好處。
在《Reflektor》中,拱廊之火樂隊依然探討他們一貫熱衷的主題——愛、死亡、人類永恆的孤立感以及生命根深蒂固的悲劇性等。但如果說樂隊的前三張專輯是在凡人的層面上進行討論,那么《Reflektor》顯然是意圖把一切上升到神話寓言的層次。因此,該專輯的涉獵範圍已可謂貫通古今,其龐雜委實令人嘆為觀止。然而,專輯中最為動人或最具洞察力的句子“我們在我19的時候墜入愛河,而我們現在卻盯著螢幕”、“我覺得我夠酷了,但我夠殘忍嗎?”,甚至簡簡單單的一句“你喜歡搖滾音樂嗎?”,它們明顯出自溫·巴特勒之口,而同遙遠的俄狄浦斯和歐律狄刻沒什麼必然聯繫,儘管兩人友情客串了唱片封面。
換句話說,樂隊要想闡明自己的理念,大可不必把這么多雜七雜八的指涉全都攪和到一起。
相比之下,《Reflektor》的音樂部分才真正顯示了拱廊之火堅定的進取心及愈發強大的實力。毫無疑問,樂隊十分善於寫作鼓舞人心的體育場聖歌,但由於該專輯的概念已無比龐大,再在音樂上加力的話未免太過沉重,所以他們明智地從搖滾路線上拐了個彎兒,進而跑到了舞曲的領地。聽著專輯同名曲中拉丁風味的迪斯科節拍、《We Exist》中豐沛的華麗放克律動、《Joan of Arc》中澎湃的貝司線、《It’s Never Over(Oh Orpheus)》中強勁的新浪潮鼓譟以及《Supersymmetry》中漫遊太空的氛圍音樂漂流,拱廊之火與詹姆斯·墨菲通過極致繁複的節奏變化,與流光溢彩的合成器音效創造了真正的狂歡氣氛。
與其說這是加勒比式狂歡,還不如說是197、80年代的克勞特搖滾、新浪潮嘉年華,拱廊之火將樂迷一腳踹回了那些年代,並一次性請出了大衛·鮑伊、洛克西音樂樂團、臉部特寫合唱團、新秩序和治療樂隊等前輩同眾人一起鬧騰,在這迷人的時空間離效果中,樂隊釋放了自己卓爾不群的個性色彩。不過,他們在最後的過程中仍然犯了同專輯概念部分類似的錯誤——做成了7、80分鐘的全碟時長與動輒6、7分鐘的歌曲時長,假如樂隊能將其適當縮減,興許專輯還要平添更強的凝聚力和衝擊力。
綜上,《Reflektor》會因為音樂上的大膽創新而成為拱廊之火樂隊自己的新標桿,但該專輯的失調之處也阻礙了其本身成為樂史里程碑的步伐。值得思考的是,《Reflektor》的穹頂已然足夠輝煌、宏大,樂隊這次算是把它撐了起來,可他們的姿態已不如《Funeral》時期來得遊刃有餘。《Reflektor》里有火焰也有刀子,比如該專輯中的第五首歌曲《Normal Person》,仿佛現代化病人的獨白,車庫搖滾的架勢擺開,溫度飛速攀升,吉他聲直逼心臟;同名歌曲或者更為典型,精準冷峻、機械感十足的編曲,警惕的演唱與搞怪的音效,像是《駭客帝國》里的一幕,大衛·鮑伊在歌曲中亦參與獻聲,的確夠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