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cid

Rancid

當英國的Punk音樂在80年代紛紛轉向post-Punk、Goth的時候,北大西洋西岸的Punk之火卻愈燒愈烈。美國原本有Hardcore音樂的傳統,其發源地是加州舊金山海灣區。所以當英國Punk遇到美國 hardcore時,海灣區便在80年代後期成為連英國也自嘆不如的punk音樂的勝地。其繁榮吸引全美的Punk樂手聚集於此,甚至還有從英國轉移而來的。Rancid便是其中非常出色的一支punk樂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惡臭合唱團
  • 外文名:Rancid
  • 吉他/主唱:TIM ARMSTRONG
  • 吉他/和聲: LARS FREDERIKSEN
  • 貝司/和聲:MATT FREEMAN
  • :BRETT REED
  • Rancid成立於:92年前後
  • 國籍:英國
  • 代表作品:Start Now、Out of Control
樂隊簡介,發展歷程,從朋克到腐臭,在成長中蛻變,音樂作品,開源軟體,

樂隊簡介

Rancid(惡臭合唱團)
Rancid
樂隊成員吉他/主唱: TIM ARMSTRONG
吉他/和聲: LARS FREDERIKSEN
貝司/和聲: MATT FREEMAN
鼓 : BRETT REED
風格 Alternative Pop/Rock(另類流行/搖滾) Punk Revival(復興朋克) Pop Punk(流行朋克

發展歷程

Rancid成立於92年前後,由主唱、吉他手、貝司手和鼓手四人組成。《… And Out Come The Wolves》是樂隊的第一張專輯,1995年發行。儘管Rancid玩的是傳統的punk音樂,但該專輯與20年前的英國punk相比毫不遜色。一方面,Rancid的音樂很有旋律性,朗朗上口;另一方面,其節奏緊密,令人感到衝力十足。毫不誇張地說,該專輯集合了Sex Pistolsthe ClashRamones三位punk大師的優點,19首歌曲皆為精彩之作。由於20年來音樂的發展,專輯的音樂在配器上思路更開闊,當然也更具現代色彩,這也是這張傳統punk音樂專輯的新意之所在。
在思想上,Rancid與當年沒有什麼變化,仍堅持認為punk是反社會的音樂,並對海灣區punk音樂圈裡越來越多的自我意識的東西頗為反感。。從Rancid身上,我們或許能感到這樣的思想是punk音樂純潔性的唯一保障。
1991年,Rancid在美國的舊金山灣區創建。和Green Day,Offspring等樂隊一樣,他們同樣都是繼承了老朋克的精神與精髓,這裡的老朋克是指70年代中後期的那些朋克鼻祖們(Ramones,Sex Pistols,Clash。。。)。Rancid與這些老傢伙們相比,既有繼承也有發展,他們的音樂聽起來更重,更噪一些。與同時代的Green Day,Offspring相比,他們也是最具朋克氣質的一隻樂隊。特別要說下的是樂隊的吉他手 Tim Armstrong(提姆·阿姆斯特朗),他還有隻樂隊叫The Transplants,
“朋克不是你最後的選擇,朋克永遠不會在加利福尼亞消失。只要孩子們依然困惑並喜愛吉他,他們還是會去玩朋克的”——拉斯·弗瑞德里克森(Lars Frederiksen,Rancid)

從朋克到腐臭

假如廉價的瘋狂永無休止地延續,那么朋克樂將會萬古流芳,所有和我一樣的大好青年也會青春永駐,雖然我只是眯著眼睛隨便一說,但這想法又似乎小康得要命。可惜現實經常不給我面子,朋克偏偏短命得厲害。上個世紀偶然的一天我喜歡上了“腐臭”(Rancid),於是我在英語書背面立下志願,當個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人才,也許單位領導認為我至今還達不到那個條件,可那種精神上的相對滿足著實讓我舒服了好幾年,關於朋克簡直是一言難盡……
20世紀70年代的英國孕育了歷史上最優秀的朋克,可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到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歷史就被改寫了,“性手槍”(Sex Pistols)、“衝撞”(Clash)那些朋克大牌變得不再流行,地位逐漸被“史密斯”(The Smith)和“石玫瑰”(The Stone Roses)所取代。到了20世紀90年代Brit—Pop風潮徹底橫行的時候,朋克之聲似乎已經消失殆盡了,幾近唯美的曲風讓人著迷而又上癮,儘管有時候我依然會覺得有些膩味。不斷地聽著“收音機頭”(Radiohead)、“山羊皮”(Suede),朦朧中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小資了,我想關於後青春期的一切都因此而結束——其實我錯了,“衝撞”的接班人根本就不是英國公民,而是來自美國西海岸的“腐臭”。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腐臭”、“後裔”(Offspring)、“綠日”(Greenday)為代表的一批新晉樂隊大量湧現。他們沿襲了老朋克樂的暴躁與反叛,然而歌曲卻流行化起來,而且大部分歌曲敘述得相對簡單,例如校園生活。因此,人們稱他們為“新派朋克”(New School Punk,從地域上劃分也可以叫“西海岸”朋克)。而另一方面那些復古的朋克樂隊也同樣形成了另一股力量,他們大多依然繼承了諸如“雷蒙斯”(Ramones)、“性手槍”、“衝撞”等樂隊的風格,歌曲大多敘述一些生活在社會底層、被社會拋棄的人們的感受。因此他們被人們稱為“老派朋克”(Old School Punk)。同時將牙買加的ska音樂元素融合進punk音樂中則形成了一種新的樂派:Ska Punk,這樣的音樂大多讓人有種跳動的感覺,“腐臭”就屬於這一種。
作為20世紀90年代朋克運動的骨幹之一,“腐臭”基本上屬於那種相對傳統的朋克。他們從“衝撞”的早期作品中得到啟發,繼承並發揚了“衝撞”的左傾激進主義,同時音樂中還加入了少量的Post-Hardcore元素。因為樂隊的作品中流露出對“衝撞”風格的承襲,所以“腐臭”當時並沒有被一些樂評人看好,他們似乎覺得“腐臭”只不過是在模仿前輩,僅僅是“衝撞”所派生的一支樂隊而已;當然,也有些樂評人很欣賞“腐臭”強烈的政治傾向和猛烈的衝擊力。
私人日記
“腐臭”在1991年創建於舊金山灣區(San Francisco Bay Area)。其實提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 ,吉他/主唱)和馬特·弗里曼(Matt Freeman,貝斯)從小就是朋友,倆人住在同一個小鎮上,並在一支名為“艾維行動”(Operation Ivy)的地下Ska朋克樂隊中合作。隨著樂隊知名度的不斷提高,“艾維行動”推出了一系列的單曲並於1989年創作了專輯《活力》(Energy),但是由於專輯的失敗,此樂隊逼不得已宣布解散。他們倆曾經在Dance Hall Crashers熬過了幾個星期,不久以後弗里曼加入了硬核樂隊MDC,而阿姆斯強則在酒精中苦苦掙扎。弗里曼為了使朋友重新振作,毅然決定與阿姆斯特朗組建了另一支全新的樂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腐臭”。他們邀請了在“吉爾曼街”(Gilman Street)俱樂部時所結識的鼓手布雷特·里德(Brett Reed),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他們就在灣區進行了一定規模的巡演,並於1992年發行了第一張由五首單曲組成的EP。這張EP引起了著名獨立廠牌“墓志銘”(Epitaph)的關注,“墓志銘”的契約也保證了“腐臭”足夠的創作自由和創作空間。
“腐臭”於1993年發行了首張同名專輯,風格偏向於硬核和早期的英國朋克。與此同時,“腐臭”加入了一位吉他手——曾經和阿姆斯特朗同台演出過的比利·喬(Billie Joe,“綠日”主唱),此外他們還邀請了另一位樂手拉斯·弗瑞德里克森的加盟。弗瑞德里克森當時正在與“滑動”(Slip)樂隊一起演出,所以開始時並沒有同意,但是在“滑動”宣布解散之後,他很快就改變了主意加入了“腐臭”,並參與了樂隊的巡演。1994年年初,弗瑞德里克森在一張名為《電台電台》(Radio Radio Radio)的EP中首次亮相。
1994年6月發行的專輯《走吧》(Let\'s Go)讓“腐臭”正式被定義為“朋克樂隊”。該專輯勾起了人們對那些倫敦老朋克的懷念,尤其特指“衝撞”;公司還從專輯中選擇了《拯救》(Salvation)拍攝成首支MV,種種跡象表明《走吧》的銷量在上漲。同時倚靠“綠日”和“後裔”商業上的成功,“腐臭”也變得炙手可熱起來,一時間很多家唱片公司向他們招手,其中甚至包括麥當娜的“異見者”(Maverick)。不過最後,他們還是選擇留在了能夠給他們更多自由創作空間的老東家——“墓志銘”。
“腐臭”最為成功的專輯還是1995年發行的《狼群來襲》(……And Out Come the Wolves),唱片標題中隱約體現了這支朋克樂隊對暴戾的推崇。雖然音樂中“衝撞”的痕跡更加明顯,但是歌曲的總體水準是毋庸置疑的,隨後《魯比來啊》(Ruby Soho)、《堅持激進》(Roots Radicals)等曲目在各種媒體中開始熱播,逐漸地“腐臭”成為倍受矚目的朋克樂隊之一。1996年樂隊應邀參加了著名的“俊傑”(Lollapalooza)搖滾音樂節,此後他們開始了短暫的休息。在這段時間裡弗里曼隨歌手艾克西恩·瑟文卡(Exene Cervenka)參與了“姑媽基督”(Auntie Christ)的演出;阿姆斯特朗創辦了“悍婦”(Hellcat)唱片,並且和弗瑞德里克森開始為各自感興趣的樂隊做著相應的努力。
1998年“腐臭”帶著更具ska風味的全新專輯《人生飛逝》(Life Won\'t Wait)殺回來了。這張專輯邀請了很多ska風格樂隊的成員來客串,其中包括迪奇·巴雷特(Dicky Barrett),布珠·班頓(Buju Banton),羅傑·米瑞特(Roger Miret)等人。雖然這張專輯並沒有超越上一張的水準,但是銷量仍然不錯,這說明“腐臭”已經擁有了相對穩定的樂迷群體了。
2000年他們發行了第二張同名專輯,把Ska、Visceral、Hardcore雜糅在總計時長40分鐘的22首歌里。美國的一些媒體乾脆把這張專輯當成“衝撞”的《桑迪尼斯塔!》(Sandinista!,是“衝撞”受雷鬼音樂影響較重的專輯)來看待。不過這些對這支來自加利福尼亞的強硬派朋克樂隊來說都不重要,他們堅信“衝撞”的那句名言:“關鍵只在於樂隊。”如果不是《狼群來襲》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我也不會有如此好的耐性聽完這張專輯。這是標準的朋克歌曲,急速、暴戾,提姆·阿姆斯特朗的演唱使我不自主地想起了約翰尼·若頓(Johnny Rotten)。他們用變化多端的節奏和不同的吉他音色告訴聽眾,專輯的每一首歌都是不一樣的。
“腐臭”不同於其他的朋克樂隊,仍然堅持在玩傳統的朋克音樂,而這種風格在他們手中似乎越來越有味道了。2003年“腐臭”發行了新專輯《牢不可摧》(Indestructible),雖然發行公司已由老東家“墓志銘”轉到了“悍婦”,但是音樂風格還是大家以往熟悉的ska-punk。專輯中靈活的曲風讓“腐臭”以多變的形象展現在聽眾面前,其中的歌曲不乏激昂向上,剛勁有力。從兩位主唱竭力的嘶喊聲中不難聽出“腐臭”無論靜態還是動態都強調極端的反叛,呈現出掙扎、激烈的一面。 整張專輯聽完後,我不禁對“腐臭”的創作才能感到讚嘆。《在上海被捕》(Arrested In Shanghai)這首歌就不同於以往的歌曲。節奏柔和、歡快,加以主唱滄桑的唱腔讓我感到心情舒暢,這無疑是“腐臭”的另一面。大體來說這是張很優秀而且典型的朋克專輯,無論是從歌曲的創作還是到專輯的製作都看得出樂隊對這張專輯的重視,畢竟花三年的時間打造一張專輯一定不會令大家失望的。
2009年6月2日,樂隊發行了第七張錄音室專輯《Let the Dominoes Fall》(讓多米諾骨牌倒下)。

在成長中蛻變

長期以來朋克幾乎無法從本質上影響或動搖唱片行業的商業模式,但它卻給這個產業及時地注入了大量的興奮劑。嚴格來說也許很多樂隊不能直接歸為朋克,但他們卻在朋克巔峰時期激發的熱情中受益匪淺。倘若朋克有什麼值得紀念價值的話,那必定是指它粉碎了那個時代搖滾名人神明般的地位,並且告誡年輕人,每個人都能拿起樂器走上舞台,發出有自己價值的聲音,做自己的神。
朋克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現象,他的影響範圍恐怕早已經超越了倫敦郊區,其中每個涉及者都可以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義。一位評論家曾經這樣形容過朋克:“對任何一種確定的價值感到不屑一顧,在對抗和無秩序中感到欣喜若狂,在純粹的業餘性質的活動中培養低級個人主義精神和好奇的崇高信念。”我反覆地推敲對這番話進行著思考,肯定然後再否定,否定然後重新庀定,矛盾中依然有太多荒謬的現實無法迴避。
如果舞台上的汗水能將朋克推向另一個高峰,重新讓這種潮流變得難以抗拒,那么就讓和我一樣的廣大青年拭目以待吧!無論在大洋彼岸,還是在中國農村,我們都要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信心,時刻把自己想像成一名手握鋼槍的戰士,用滿腔的熱血去塗抹殘留的青春吧!如果你依然困惑並喜愛吉他,那你去玩朋克吧,雖然這些統統和我無關。

音樂作品

音樂專輯共6張
以上音頻資源來自千千音樂

開源軟體

RANCID (Really Awesome New Cisco confIg Differ) 可以監測你的修改,關鍵時刻能派上用處。Rancid功能十分簡單:檢索和組織網路路由器,交換機和防火牆的配置。如果你設定其運行的間隔為 1個小時,當你的監測的資料庫有任何配置的修改它就會通過郵件視窗方式提示你,你就可以看到數據在何時做了什麼修改。在一個路由器或交換機發生災難性故障 時,你可以通過簡單的回滾到最新的備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