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爾·納達爾,1986年6月3日出生於西班牙馬略卡,西班牙職業網球運動員。
2001年納達爾轉入職業網壇;2005年7月世界排名攀升至第二;2008年8月首次登上世界第一。2010年納達爾第五次奪得法網冠軍。2013年10月他重返世界第一。截至2019年6月,納達爾共獲得十八個大滿貫冠軍,包括十二次法網冠軍,兩次溫網冠軍,一次澳網冠軍和三次美網冠軍,並獲得過北京奧運會單打冠軍和里約奧運會男子雙打冠軍。納達爾是現役男運動員中三位全滿貫得主之一,也是歷史上男運動員中兩位金滿貫得主之一。
2016年8月5日,在2016年裡約熱內盧奧運會,擔任代表團旗手。
2017年6月11日,在法國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決賽中,納達爾6-2/6-3/6-1戰勝瓦林卡,以不失一盤之姿第十次奪得法網冠軍,成為公開賽年代第一位在一個大滿貫里奪冠次數上雙的球員,將大滿貫冠軍數提升為15個,超越桑普拉斯,獨居歷史第二。9月11日,2017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男單決賽再次問鼎,成就美網三冠王,這是他賽季第二個、生涯第16個大滿貫冠軍。10月8日,2017年中國網球公開賽男單冠軍。2017年12月4日,西班牙《阿斯報》舉行了50周年頒獎典禮,納達爾榮膺最佳男運動員 。2018年8月,ATP世界排名第一。8月13日,納達爾獲得ATP1000系列賽羅傑斯杯冠軍。2019年6月9日,納達爾獲得2019年法網男單決賽冠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菲爾·納達爾
- 外文名:Rafael Nadal
- 別名:Rafa、豆子、納豆、紅土之王, 羅蘭加洛斯之王
- 國籍:西班牙
- 民族:西班牙
- 出生地:馬洛卡島馬納科鎮
- 出生日期:1986年6月3日
- 身高:185cm
- 體重:188 lbs (85 kg)
- 運動項目:網球
- 所屬運動隊:
- 專業特點:左手握拍,雙手反拍,“納式”上旋
- 主要獎項:全滿貫(1澳網,12法網,2溫網,3美網),金滿貫得主
北京奧運會男單冠軍
18座大滿貫(歷史第二)
勞倫斯世界體育獎最佳男運動員,勞倫斯世界體育獎最佳復出運動員
34座大師賽冠軍(歷史第一) - 重要事件:2001年轉職業
2017年中國網球公開賽男單冠軍 - 身高:6'1" (185 cm)
- 喜愛的城市:馬什哈德,亞喀巴,梅利利亞
- 單打最高排名:1(2008.8.18)
- 星座:雙子座
- 血型:O型
- 教練:托尼·納達爾/弗朗西斯·羅格
- 女友:瑪利亞·弗朗西斯卡
- 贊助商:Nike,Babolat AeroPro Drive GT
- 握拍:西方式握拍
- ATP單打排名:2(2019.1.28)
早年經歷
職業生涯
人物軼事
生涯數據
賽場成績
總戰績: | 924勝190負(單打)、131勝72負(雙打) | ||||
職業總獎金: | $104,730,435(截至日期為2019.1.28) | ||||
2001年: | 0勝0負 | 2002年: | 1勝1負 | 2003年: | 14勝11負 |
2004年: | 30勝17負 | 2005年: | 79勝10負 | 2006年: | 59勝12負 |
2007年: | 70勝15負 | 2008年: | 82勝11負 | 2009年: | 66勝14負 |
2010年: | 71勝10負 | 2011年: | 69勝15負 | 2012年: | 42勝6負 |
2013年: | 75勝7負 | 2014年: | 48勝11負 | 2015年: | 61勝20負 |
2016年: | 39勝14負 | 2017年: | 67勝11負 | 2018年: | 45勝4負 |
2019年: | 6勝1負 |
大滿貫冠軍: | 18個 | 大師賽冠軍: | 34個 | ATP其他賽事冠軍: | 29個 |
奧運會冠軍: | 1個 | 戴維斯杯冠軍: | 4個 | 單打冠軍頭銜: | 80個 |
雙打最高排名: | 26 | 雙打冠軍頭銜: | 11個 | ||
場地類冠軍: | 硬地19個、紅土59個、草地4個(室內2個、室外80個) | ||||
年終世界第一: | 4次(08年,10年,13年,17年) |
冠亞軍記錄
序號 | 年份 | 決賽日 | ATP賽事 | 場地 | 決賽對手 | 決賽比分 |
---|---|---|---|---|---|---|
1 | 2004 | 8月15日 | 索波特公開賽 | 紅土 | 6–3, 6–4 | |
2 | 2005 | 2月20日 | 巴西公開賽 | 紅土 | 阿爾伯托·馬丁 | 6–0, 6–7(2–7), 6–1 |
3 | 2005 | 2月27日 | 墨西哥公開賽 | 紅土 | 6–1, 6–0 | |
4 | 2005 | 4月17日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紅土 | 6–3, 6–1, 0–6, 7–5 | |
5 | 2005 | 4月24日 | 巴塞隆納公開賽 | 紅土 | ·費雷羅 | 6–1, 7–6(7–4), 6–3 |
6 | 2005 | 5月8日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奎勒莫·科里亞 | 6–4, 3–6, 6–3, 4–6, 7–6(8–6) |
7 | 2005 | 6月5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紅土 | 普爾塔 | 6–7(6–8), 6–3, 6–1, 7–5 |
8 | 2005 | 7月10日 | 瑞典公開賽 | 紅土 | 2–6, 6–2, 6–4 | |
9 | 2005 | 6月23日 | 斯圖加特公開賽 | 紅土 | 6–3, 6–3, 6–4 | |
10 | 2005 | 8月14日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6–3, 4–6, 6–2 | |
11 | 2005 | 9月18日 | 中國公開賽 | 硬地 | 奎勒莫·科里亞 | 5–7, 6–1, 6–2 |
12 | 2005 | 10月23日 | 馬德里大師賽 | 室內硬地 | 3–6, 2–6, 6–3, 6–4, 7–6(7–3) | |
13 | 2006 | 3月4日 | 杜拜錦標賽 | 硬地 | 2–6, 6–4, 6–4 | |
14 | 2006 | 4月23日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紅土 | 費德勒 | 6–2, 6–7(2–7), 6–3, 7–6(7–5) |
15 | 2006 | 4月30日 | 巴塞隆納公開賽 | 紅土 | 6–4, 6–4, 6–0 | |
16 | 2006 | 5月14日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費德勒 | 6–7(0–7), 7–6(7–5), 6–4, 2–6, 7–6(7–5) |
17 | 2006 | 6月11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紅土 | 費德勒 | 1–6, 6–1, 6–4, 7–6(7–4) |
18 | 2007 | 3月18日 | 印第安威爾斯大師賽 | 硬地 | 6–2, 7–5 | |
19 | 2007 | 4月22日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紅土 | 費德勒 | 6–4, 6–4 |
20 | 2007 | 4月29日 | 巴塞隆納公開賽 | 紅土 | 6–3, 6–4 | |
21 | 2007 | 5月13日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6–2, 6–2 | |
22 | 2007 | 6月10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紅土 | 費德勒 | 6–3, 4–6, 6–3, 6–4 |
23 | 2007 | 7月22日 | 斯圖加特公開賽 | 紅土 | 6–4, 7–5 | |
24 | 2008 | 4月27日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紅土 | 費德勒 | 7–5, 7–5 |
25 | 2008 | 5月4日 | 巴塞隆納公開賽 | 紅土 | 6–1, 4–6, 6–1 | |
26 | 2008 | 5月18日 | 漢堡大師賽 | 紅土 | 費德勒 | 7–5, 6–7(3–7), 6–3 |
27 | 2008 | 6月8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紅土 | 費德勒 | 6–1, 6–3, 6–0 |
28 | 2008 | 6月15日 | 女王杯 | 草地 | 德約科維奇 | 7–6(8–6), 7–5 |
29 | 2008 | 7月6日 | 溫布爾頓網球錦標賽 | 草地 | 費德勒 | 6–4, 6–4, 6–7(5–7), 6–7(8–10), 9–7 |
30 | 2008 | 7月27日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6–3, 6–2 | |
31 | 2008 | 8月17日 | 北京奧運會網球賽 | 硬地 | 岡薩雷斯 | 6–3, 7–6(7–2), 6–3 |
32 | 2009 | 2月1日 |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費德勒 | 7–5, 3–6, 7–6(7–3), 3–6, 6–2 |
33 | 2009 | 3月23日 | 印第安威爾斯大師賽 | 硬地 | 6–1, 6–2 | |
34 | 2009 | 4月19日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6–3, 2–6, 6–1 |
35 | 2009 | 4月27日 | 巴塞隆納公開賽 | 紅土 | 費雷爾 | 6–2, 7–5 |
36 | 2009 | 5月4日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7–6(7–2), 6–2 |
37 | 2010 | 4月18日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紅土 | 6–0, 6–1 | |
38 | 2010 | 5月2日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費雷爾 | 7–5, 6–2 |
39 | 2010 | 5月16日 | 馬德里大師賽 | 紅土 | 費德勒 | 6–4, 7–6(7–5) |
40 | 2010 | 6月6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紅土 | 6–4, 6–2, 6–4 | |
41 | 2010 | 7月4日 | 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 | 草地 | 伯蒂奇 | 6–3, 7–5, 6–4 |
42 | 2010 | 9月14日 | 美國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6–4, 5–7, 6–4, 6–2 |
43 | 2010 | 10月10日 | 日本公開賽 | 硬地 | 6–1, 7–5 | |
44 | 2011 | 4月17日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紅土 | 費雷爾 | 6–4, 7–5 |
45 | 2011 | 4月24日 | 巴塞隆納公開賽 | 紅土 | 費雷爾 | 6–2, 6–4 |
46 | 2011 | 6月11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紅土 | 費德勒 | 7–5, 7–6(7–3), 5–7, 6–1 |
47 | 2012 | 4月22日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6–3, 6–1 |
48 | 2012 | 4月29日 | 巴塞隆納公開賽 | 紅土 | 費雷爾 | 7–6(7–1), 7–5 |
49 | 2012 | 5月21日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7–5, 6–3 |
50 | 2012 | 6月11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6–4, 6–3, 2–6, 7–5 |
51 | 2013 | 2月18日 | 巴西公開賽 | 紅土 | 6–2, 6–3 | |
52 | 2013 | 3月3日 | 墨西哥公開賽 | 紅土 | 費雷爾 | 6–0, 6–2 |
53 | 2013 | 3月18日 | 印第安威爾斯 | 硬地 | 4–6, 6–3, 6–4 | |
54 | 2013 | 4月28日 | 巴塞隆納公開賽 | 紅土 | 6–4, 6–3 | |
55 | 2013 | 5月13日 | 馬德里大師賽 | 紅土 | 6–2, 6–4 | |
56 | 2013 | 5月19日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費德勒 | 6–1, 6–3 |
57 | 2013 | 6月10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紅土 | 費雷爾 | 6–3, 6–2, 6–3 |
58 | 2013 | 8月12日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6–2, 6–2 | |
59 | 2013 | 8月19日 | 辛辛那提大師賽 | 硬地 | 7–6(10–8), 7–6(7–3) | |
60 | 2013 | 9月10日 | 美國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6–2, 3–6, 6–4, 6–1 |
61 | 2014 | 1月5日 | 多哈公開賽 | 硬地 | 6–1, 6–7(5–7), 6–2 | |
62 | 2014 | 2月24日 | 里約公開賽 | 紅土 | 6–3, 7–6(7–3) | |
63 | 2014 | 5月12日 | 馬德里大師賽 | 紅土 | 2–6, 6–4, 3–0 退賽 | |
64 | 2014 | 6月8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3–6, 7–5, 6–2, 6–4 |
65 | 2015 | 3月2日 | 阿根廷公開賽 | 紅土 | 6–4, 6–1 | |
66 | 2015 | 6月14日 | 斯圖加特公開賽 | 草地 | 7–6(7–3), 6–3 | |
67 | 2015 | 8月2日 | 漢堡公開賽 | 紅土 | 7–5, 7–5 | |
68 | 2016 | 4月17日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紅土 | 孟菲爾斯 | 7–5, 5–7, 6–0 |
69 | 2016 | 4月25日 | 巴塞隆納公開賽 | 紅土 | 錦織圭 | 6–4, 7–5 |
70 | 2017 | 4月23日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紅土 | 6–1, 6–3 | |
71 | 2017 | 4月30日 | 巴塞隆納公開賽 | 紅土 | 6–4, 6–1 | |
72 | 2017 | 5月14日 | 馬德里大師賽 | 紅土 | 蒂姆 | 7–6(10–8), 6–4 |
73 | 2017 | 6月11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紅土 | 瓦林卡 | 6–2, 6–3, 6–1 |
74 | 2017 | 9月11日 | 美網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安德森 | 6-3/6-3/6-4 |
75 | 2017 | 10月7日 | 中國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克耶高斯 | 6–2, 6–1 |
76 | 2018 | 4月22日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紅土 | 錦織圭 | 6–3, 6–2 |
77 | 2018 | 4月29日 | 巴塞隆納公開賽 | 紅土 | 6–2, 6–1 | |
78 | 2018 | 5月20日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亞歷山大·茲維列夫 | 6–1, 1-6, 6–3 |
79 | 2018 | 6月10日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紅土 | 蒂姆 | 6–4, 6-3, 6–2 |
80 | 2018 | 8月13日 | 加拿大大師賽 | 硬地 | 斯特凡諾斯·西西帕斯 | 6–2, 7–6(7–4) |
81 | 2019 | 5月20日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6∶0、4∶6、6∶1 |
序號 | 年份 | 決賽日 | ATP賽事 | 場地 | 決賽對手 | 決賽比分 |
---|---|---|---|---|---|---|
1 | 2004 | 1月18日 | 奧克蘭公開賽 | 硬地 | 多米尼克·赫巴蒂 | 6–4, 2–6, 5–7 |
2 | 2005 | 4月3日 | 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6–2, 7–6(7–4), 6–7(5–7), 3–6, 1–6 | |
3 | 2006 | 7月9日 | 溫布爾登錦標賽 | 草地 | 費德勒 | 0–6, 6–7(5–7), 7–6(7–2), 3–6 |
4 | 2007 | 5月20日 | 漢堡大師賽 | 紅土 | 費德勒 | 6–2, 2–6, 0–6 |
5 | 2007 | 7月8日 | 溫布爾登錦標賽 | 草地 | 費德勒 | 6–7(7–9), 6–4, 6–7(3–7), 6–2, 2–6 |
6 | 2007 | 11月4日 | 巴黎大師賽 | 室內硬地 | 4–6, 0–6 | |
7 | 2008 | 1月6日 | 清奈公開賽 | 硬地 | 0–6, 1–6 | |
8 | 2008 | 4月6日 | 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4–6, 2–6 | |
9 | 2009 | 2月15日 | 鹿特丹公開賽 | 硬地 | 3–6, 6–4, 0–6 | |
10 | 2009 | 5月17日 | 馬德里大師賽 | 紅土 | 費德勒 | 4–6, 4–6 |
11 | 2009 | 10月18日 | 上海大師賽 | 硬地 | 達維登科 | 6–7(3–7), 3–6 |
12 | 2010 | 1月10日 | 多哈公開賽 | 硬地 | 達維登科 | 6–0, 6–7(8–10), 4–6 |
13 | 2010 | 11月28日 | 年終總決賽 | 室內硬地 | 費德勒 | 3–6, 6–3, 1–6 |
14 | 2011 | 3月20日 | 印第安維爾斯 | 硬地 | 6–4, 3–6, 2–6 | |
15 | 2011 | 4月3日 | 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6–4, 3–6, 6–7(4–7) |
16 | 2011 | 5月7日 | 馬德里大師賽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5–7, 4–6 |
17 | 2011 | 5月16日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4–6, 4–6 |
18 | 2011 | 7月4日 | 溫布爾登錦標賽 | 草地 | 德約科維奇 | 4–6, 1–6, 6–1, 3–6 |
19 | 2011 | 9月12日 | 美國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2–6, 4–6, 7–6(7–3), 1–6 |
20 | 2011 | 10月8日 | 日本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穆雷 | 6–3, 2–6, 0–6 |
21 | 2012 | 1月29日 |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7–5, 4–6, 2–6, 7–6(7–5), 5–7 |
22 | 2013 | 2月11日 | 智利公開賽 | 紅土 | 7–6(7–2), 6–7(6–8), 4–6 | |
23 | 2013 | 4月21日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2–6, 6–7(1–7) |
24 | 2013 | 10月6日 | 中國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3–6, 4–6 |
25 | 2013 | 11月12日 | 年終總決賽 | 室內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3–6, 4–6 |
26 | 2014 | 1月26日 |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3–6, 2–6, 6–3, 3–6 | |
27 | 2014 | 3月31日 | 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3–6, 3–6 |
28 | 2014 | 5月19日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6–4, 3–6, 3–6 |
29 | 2015 | 5月11日 | 馬德里大師賽 | 紅土 | 穆雷 | 3–6, 2–6 |
30 | 2015 | 10月11日 | 中國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2–6, 2–6 |
31 | 2015 | 11月1日 | 瑞士室內賽 | 硬地 | 費德勒 | 3–6, 7–5, 3–6 |
32 | 2016 | 1月10日 | 多哈公開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1–6, 2–6 |
33 | 2017 | 1月29日 |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費德勒 | 4–6, 6–3, 1–6, 6–3, 3–6 |
34 | 2017 | 3月4日 | 墨西哥公開賽 | 硬地 | 3–6, 6–7(3–7) | |
35 | 2017 | 4月2日 | 邁阿密大師賽 | 硬地 | 費德勒 | 3–6, 4–6 |
36 | 2017 | 10月14日 | 上海大師賽 | 硬地 | 費德勒 | 4–6, 3–6 |
37 | 2019 | 1月27日 |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3–6, 2–6, 3–6 |
序號 | 日期 | ATP賽事 | 場地 | 搭檔 | 決賽對手 | 決賽比分 |
1 | 2003.07.27 | Umag公開賽 | 紅土 | Álex López Morón | Todd Perry Thomas Shimada | 6–1, 6–3 |
2 | 2004.01.11 | 清奈公開賽 | 硬地 | 7–6(7–3), 4–6, 6–3 | ||
3 | 2005.01.09 | 多哈公開賽 | 硬地 | 6–3, 4–6, 6–3 | ||
4 | 2008.04.27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紅土 | 羅布雷多 | 6–3, 6–3 | |
5 | 2009.01.09 | 多哈公開賽 | 硬地 | 4–6, 6–4, [10–8] | ||
6 | 2010.03.21 | 印第安維爾斯 | 硬地 | 馬克·洛佩斯 | 丹尼爾·內斯特 內納德·澤蒙季奇 | 7–6(10–8), 6–3 |
7 | 2011.01.08 | 多哈公開賽 | 硬地 | 馬克·洛佩斯 | 6–3, 7–6(7–4) | |
8 | 2012.03.19 | 印第安維爾斯 | 硬地 | 馬克·洛佩斯 | 6–2, 7–6(7–3) | |
9 | 2015.01.10 | 多哈公開賽 | 硬地 | 6–3, 6–4 | ||
10 | 2016.08.13 | 里約奧運會 | 硬地 | 馬克·洛佩斯 | 6–2, 3–6, 6–4 | |
11 | 2016.10.09 | 中國網球公開賽 | 硬地 | 6−7(6−8), 6−2, [10−8] |
序號 | 日期 | ATP賽事 | 場地 | 搭檔 | 決賽對手 | 決賽比分 |
1 | 2005.04.24 | 巴塞隆納公開賽 | 紅土 | 3–6, 3–6 | ||
2 | 2007.01.08 | 清奈公開賽 | 硬地 | 托梅·席爾瓦 | 6–7(4–7), 6–7(4–7) | |
3 | 2007.04.30 | 巴塞隆納公開賽 | 紅土 | 托梅·席爾瓦 | 3–6, 6–7(1–7) | |
4 | 2013.02.11 | 智利公開賽 | 紅土 | 保羅·洛倫齊 波蒂托·斯塔拉切 | 2–6, 4–6 |
世界排名 | 時間段 | 周數 | 總計 |
1 | 2008年8月18日到2009年7月5日 | 46 | 141 |
2010年6月7日到2011年7月3日 | 56 | ||
2013年10月7日到2014年7月6日 | 39 | ||
2 | 2005年7月25日到2008年8月17日 | 160 | 261 |
2009年7月6日到2009年8月16日 | 6 | ||
2009年9月14日到2010年1月31日 | 20 | ||
2010年5月17日到2010年6月6日 | 3 | ||
2011年7月4日到2012年5月13日 | 45 | ||
2012年5月21日到2012年7月8日 | 7 | ||
2013年8月19日到2013年10月6日 | 7 | ||
2014年7月7日到2014年10月12日 | 13 | ||
3 | 有9個時間段排名在第3位 | 54 | |
4 | 有9個時間段排名在第4位 | 48 | |
5 | 有8個時間段排名在第5位 | 57 | |
7 | 有4個時間段排名在第7位 | 11 |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決賽比分 |
2005 | 法網 | 紅土 | 馬里亞諾·普埃爾塔 | 阿根廷 | 6–7(6–8), 6–3, 6–1, 7–5 |
2006 | 法網 | 紅土 | 瑞士 | 1–6, 6–1, 6–4, 7–6(7–4) | |
2007 | 法網 | 紅土 | 羅傑·費德勒 | 瑞士 | 6–3, 4–6, 6–3, 6–4 |
2008 | 法網 | 紅土 | 羅傑·費德勒 | 瑞士 | 6–1, 6–3, 6–0 |
2008 | 溫布爾登 | 草地 | 羅傑·費德勒 | 瑞士 | 6–4, 6–4, 6–7(5–7), 6–7(8–10), 9–7 |
2009 | 澳網 | 硬地 | 羅傑·費德勒 | 瑞士 | 7–5, 3–6, 7–6(7–3), 3–6, 6–2 |
2010 | 法網 | 紅土 | 羅賓·索德林 | 瑞典 | 6–4, 6–2, 6–4 |
2010 | 溫布爾登 | 草地 | 捷克 | 6–3, 7–5, 6–4 | |
2010 | 美網 | 硬地 | 塞爾維亞 | 6–4, 5–7, 6–4, 6–2 | |
2011 | 法網 | 紅土 | 瑞士 | 7–5, 7–6(7–3), 5–7, 6–1 | |
2012 | 法網 | 紅土 | 塞爾維亞 | 6–4, 6–3, 2–6, 7–5 | |
2013 | 法網 | 紅土 | 大衛·費雷爾 | 西班牙 | 6–3, 6–2, 6–3 |
2013 | 美網 | 硬地 | 塞爾維亞 | 6–2, 3–6, 6–4, 6–1 | |
2014 | 法網 | 紅土 | 塞爾維亞 | 3–6, 7–5, 6–2, 6–4 | |
2017 | 法網 | 紅土 | 瑞士 | 6–2, 6–3, 6–1 | |
2017 | 美網 | 硬地 | 安德森 | 南非 | 6–3, 6–3, 6–4 |
2018 | 法網 | 紅土 | 蒂姆 | 奧地利 | 6–4, 6–3, 6–2 |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決賽比分 |
2006 | 溫布爾登 | 草地 | 瑞士 | 0–6, 6–7(5–7), 7–6(7–2), 3–6 | |
2007 | 溫布爾登 | 草地 | 羅傑·費德勒 | 瑞士 | 6–7(7–9), 6–4, 6–7(3–7), 6–2, 2–6 |
2011 | 溫布爾登 | 草地 | 塞爾維亞 | 4–6, 1–6, 6–1, 3–6 | |
2011 | 美網 | 硬地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 塞爾維亞 | 2–6, 4–6, 7–6(7–3), 1–6 |
2012 | 澳網 | 硬地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 塞爾維亞 | 7–5, 4–6, 2–6, 7–6(7–5), 5–7 |
2014 | 澳網 | 硬地 | 瑞士 | 3–6, 2–6, 6–3, 3–6 | |
2017 | 澳網 | 硬地 | 羅傑·費德勒 | 瑞士 | 4–6, 6–3, 1–6, 6–3, 3–6 |
2019 | 澳網 | 硬地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 塞爾維亞 | 3–6, 2–6, 3–6 |
年份 | 賽事 | 場地 | 決賽對手 | 決賽比分 |
2005 | 蒙特卡洛 | 紅土 | 6–3, 6–1, 0–6, 7–5 | |
2005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奎勒莫·科里亞 | 6–4, 3–6, 6–3, 4–6, 7–6(8–6) |
2005 | 蒙特婁 | 硬地 | 6–3, 4–6, 6–2 | |
2005 | 馬德里 | 室內硬地 | 3–6, 2–6, 6–3, 6–4, 7–6(7–3) | |
2006 | 蒙特卡洛 | 紅土 | 6–2, 6–7(2–7), 6–3, 7–6(7–5) | |
2006 | 羅馬大師賽 | 紅土 | 費德勒 | 6–7(0–7), 7–6(7–5), 6–4, 2–6, 7–6(7–5) |
2007 | 印第安維爾斯 | 硬地 | 6–2, 7–5 | |
2007 | 蒙特卡洛 | 紅土 | 費德勒 | 6–4, 6–4 |
2007 | 羅馬 | 紅土 | 6–2, 6–2 | |
2008 | 蒙特卡洛 | 紅土 | 費德勒 | 7–5, 7–5 |
2008 | 漢堡 | 紅土 | 費德勒 | 7–5, 6–7(3–7), 6–3 |
2008 | 多倫多 | 硬地 | 6–3, 6–2 | |
2009 | 印第安維爾斯 | 硬地 | 6–1, 6–2 | |
2009 | 蒙特卡洛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6–3, 2–6, 6–1 |
2009 | 羅馬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7–6(7–2), 6–2 |
2010 | 蒙特卡洛 | 紅土 | 6–0, 6–1 | |
2010 | 羅馬 | 紅土 | 7–5, 6–2 | |
2010 | 馬德里 | 紅土 | 費德勒 | 6–4, 7–6(7–5) |
2011 | 蒙特卡洛 | 紅土 | 費雷爾 | 6–4, 7–5 |
2012 | 蒙特卡洛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6–3, 6–1 |
2012 | 羅馬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7–5, 6–3 |
2013 | 印第安維爾斯 | 硬地 | 4–6, 6–3, 6–4 | |
2013 | 馬德里 | 紅土 | 6–2, 6–4 | |
2013 | 羅馬 | 紅土 | 費德勒 | 6–1, 6–3 |
2013 | 蒙特婁 | 硬地 | 6–2, 6–2 | |
2013 | 辛辛那提 | 硬地 | 7–6(10–8), 7–6(7–3) | |
2014 | 馬德里 | 紅土 | 2–6, 6–4, 3–0 退賽 | |
2016 | 蒙特卡洛 | 紅土 | 7–5, 5–7, 6–0 | |
2017 | 蒙特卡洛 | 紅土 | 拉莫斯 | 6-1,6-3 |
2017 | 馬德里 | 紅土 | 蒂姆 | 7–6(10–8), 6–4 |
2018 | 蒙特卡洛 | 紅土 | 6–2, 6–1 | |
2018 | 羅馬 | 紅土 | 6–1, 1–6, 6–3 | |
2018 | 多倫多 | 硬地 | 斯特凡諾斯·西西帕斯 | 6–2, 7–6(7–4) |
年份 | 賽事 | 場地 | 決賽對手 | 決賽比分 |
2005 | 邁阿密 | 硬地 | 6–2, 7–6(7–4), 6–7(5–7), 3–6, 1–6 | |
2007 | 漢堡 | 紅土 | 費德勒 | 6–2, 2–6, 0–6 |
2007 | 巴黎 | 室內硬地 | 4–6, 0–6 | |
2008 | 邁阿密 | 硬地 | 4–6, 2–6 | |
2009 | 馬德里 | 紅土 | 費德勒 | 4–6, 4–6 |
2009 | 上海 | 室內硬地 | 達維登科 | 6–7(3–7), 3–6 |
2011 | 印第安維爾斯 | 硬地 | 6–4, 3–6, 2–6 | |
2011 | 邁阿密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6–4, 3–6, 6–7(4–7) |
2011 | 馬德里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5–7, 4–6 |
2011 | 羅馬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4–6, 4–6 |
2013 | 蒙特卡洛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2–6, 6–7(1–7) |
2014 | 邁阿密 | 硬地 | 德約科維奇 | 3–6, 3–6 |
2014 | 羅馬 | 紅土 | 德約科維奇 | 6–4, 3–6, 3–6 |
2015 | 馬德里 | 紅土 | 3–6, 2–6 | |
2017 | 邁阿密 | 硬地 | 費德勒 | 3–6, 4–6 |
2017 | 上海 | 硬地 | 費德勒 | 4–6, 3–6 |
年份 | 澳網 | 法網 | 溫網 | 美網 | 年終總決賽 |
2003 | —— | —— | 第三輪 | 第二輪 | —— |
2004 | 第三輪 | —— | —— | 第二輪 | —— |
2005 | 第四輪 | 冠軍 | 第二輪 | 第三輪 | —— |
2006 | —— | 冠軍 | 亞軍 | 八強 | 半決賽 |
2007 | 八強 | 冠軍 | 亞軍 | 第四輪 | 半決賽 |
2008 | 四強 | 冠軍 | 冠軍 | 四強 | —— |
2009 | 冠軍 | 第四輪 | —— | 四強 | 小組賽 |
2010 | 八強 | 冠軍 | 冠軍 | 冠軍 | 亞軍 |
2011 | 八強 | 冠軍 | 亞軍 | 亞軍 | 小組賽 |
2012 | 亞軍 | 冠軍 | 第二輪 | —— | —— |
2013 | —— | 冠軍 | 第一輪 | 冠軍 | 亞軍 |
2014 | 亞軍 | 冠軍 | 第四輪 | —— | —— |
2015 | 八強 | 八強 | 第二輪 | 第三輪 | 半決賽 |
2016 | 第一輪 | 第三輪 | —— | 第四輪 | —— |
2017 | 亞軍 | 冠軍 | 第四輪 | 冠軍 | 小組賽 |
2018 | 八強 | 冠軍 | 四強 | 四強 | —— |
2019 | 亞軍 | 冠軍 |
地點 | 印第安 維爾斯 | 邁阿密 | 蒙特卡洛 | 羅馬 | 漢堡 | 蒙特婁/ 多倫多 | 辛辛那提 | 馬德里 | 巴黎 |
場地 | 硬地 | 硬地 | 紅土 | 紅土 | 紅土 | 硬地 | 硬地 | 硬地 | 地毯 |
2003 | —— | —— | 第三輪 | —— | 第三輪 | —— | —— | 第一輪 | —— |
2004 | 第三輪 | 第四輪 | —— | —— | —— | 第一輪 | 第一輪 | 第二輪 | —— |
2005 | —— | 亞軍 | 冠軍 | 冠軍 | —— | 冠軍 | 第一輪 | 冠軍 | —— |
2006 | 四強 | 第二輪 | 冠軍 | 冠軍 | —— | 第三輪 | 八強 | 八強 | —— |
2007 | 冠軍 | 八強 | 冠軍 | 冠軍 | 亞軍 | 四強 | 第二輪 | 八強 | 亞軍 |
2008 | 四強 | 亞軍 | 冠軍 | 第二輪 | 冠軍 | 冠軍 | 四強 | 四強 | 八強 |
地點 | 印第安 維爾斯 | 邁阿密 | 蒙特卡洛 | 羅馬 | 馬德里 | 蒙特婁/ 多倫多 | 辛辛那提 | 上海 | 巴黎 |
場地 | 硬地 | 硬地 | 紅土 | 紅土 | 紅土 | 硬地 | 硬地 | 硬地 | 硬地 |
2009 | 冠軍 | 八強 | 冠軍 | 冠軍 | 亞軍 | 八強 | 四強 | 亞軍 | 四強 |
2010 | 四強 | 四強 | 冠軍 | 冠軍 | 冠軍 | 四強 | 八強 | 第三輪 | —— |
2011 | 亞軍 | 亞軍 | 冠軍 | 亞軍 | 亞軍 | 第二輪 | 八強 | 第三輪 | —— |
2012 | 四強 | 四強 | 冠軍 | 冠軍 | 第三輪 | —— | —— | —— | —— |
2013 | 冠軍 | —— | 亞軍 | 冠軍 | 冠軍 | 冠軍 | 冠軍 | 四強 | 四強 |
2014 | 第三輪 | 亞軍 | 八強 | 亞軍 | 冠軍 | —— | —— | 第二輪 | —— |
2015 | 八強 | 第三輪 | 四強 | 八強 | 亞軍 | 八強 | 第三輪 | 四強 | 八強 |
2016 | 四強 | 第二輪 | 冠軍 | 八強 | 四強 | —— | 第三輪 | 第二輪 | —— |
2017 | 第四輪 | 亞軍 | 冠軍 | 八強 | 冠軍 | 第三輪 | 八強 | 亞軍 | 八強 |
2018 | —— | —— | 冠軍 | 冠軍 | 八強 | 冠軍 | —— | —— | —— |
2019 |
保持紀錄
巡迴賽 | 起源時間 | 完成紀錄 | 共同保持者 |
全部 | 1877 | 在一項賽事中完成8連冠(蒙特卡洛大師賽) | 獨自保持 |
大滿貫 | 1968 | (公開賽時代以來)在一項賽事中獲得10個單打冠軍(法國網球公開賽) | 獨自保持 |
大滿貫連續性 | 1877 | 連續10年每年都至少獲得一個大滿貫冠軍(2005-2014) | 獨自保持 |
唯一一個在一年中3個不同大滿貫場地奪冠的運動員 | 獨自保持 | ||
大師賽連續性 | 1970 | 連續10年每年都至少獲得一個大師賽冠軍(2005-2014) | 獨自保持 |
連續21次闖入八強(2008-2010) | |||
在9年中獲得7個羅馬大師賽冠軍(2005-2013) | |||
1897 | 10個單打冠軍(2005-2012八連冠,2016-2017) | 獨自保持 | |
1925 | 10個單打冠軍(2005-2008四連冠,2010-2014五連冠,2017) | 獨自保持 | |
1930 | 7個單打冠軍 | 獨自保持 | |
1953 | 10個單打冠軍 | 獨自保持 |
賽事 | 年份 | 完成記錄 | 共同保持者 |
---|---|---|---|
法網 溫網 奧運會 澳網 美網 | 2005 2008 2008 2009 2010 | 職業生涯金滿貫 | |
澳網 法網 溫網 美網 | 2009 2005 2008 2010 | 職業生涯全滿貫 | |
澳網-法網-溫網-美網 | 2005-2010 | 最年輕的全滿貫完成者(24歲) | 獨自保持 |
澳網-法網-溫網-美網 | 2005-2010 | 在草地、紅土和硬地賽場都獲得過至少兩個大滿貫 | |
法網 | 2005-2014 2017 | 共獲得10個單打冠軍 | 獨自保持 |
澳網-法網-溫網-美網 | 2005-2014 | 連續10年每年都至少獲得一個大滿貫冠軍 | 獨自保持 |
法網-美網 | 2010 | 在一年之中獲得紅土、草地、硬地三種不同場地的大滿貫冠軍 | 獨自保持 |
法網 | 2007-2012 2017 | 6次決賽未失一盤 (2007,2008,2010,2012,2017法網,2010美網) | 獨自保持 |
法網-澳網 | 2008-2009 | 跨年度紅土,草地,硬地大滿貫獲得者 | |
法網-澳網 | 2008-2009 | 跨年度奧運單打金牌,紅土,草地,硬地大滿貫獲得者 | 獨自保持 |
溫網-奧運會 | 2008 | 同時獲得奧運單打金牌和溫網冠軍 | |
溫網-澳網 | 2011-2012 | 連續3個大滿貫單打亞軍 | 獨自保持 |
賽事 | 年份 | 完成記錄 | 共同保持者 |
---|---|---|---|
澳網 | 2012 | 大滿貫男子單打決賽用時最長(5小時53分鐘) | |
法網 | 2005 | 第一次參賽就奪冠 | |
2005-2008 2010-2014 2017 | 10個單打冠軍 | 獨自保持 | |
10次闖入四強 | 獨自保持 | ||
10次打進決賽 | 獨自保持 | ||
2005-2017 | 共獲勝79場比賽 | 獨自保持 | |
2010-2014 | 連續5次獲得冠軍 | 獨自保持 | |
連續5次打進決賽 | 獨自保持 | ||
2010-2015 | 取得39連勝 | 獨自保持 | |
2005-2017 | 最高比賽勝率97.53%(79勝2負) | 獨自保持 | |
2007-2017 | 6次決賽未失一盤 | 獨自保持 | |
2008 2010 2017 | 3次未失一盤奪冠 | 獨自保持 | |
美網 | 2013 | 北美硬地賽季賽事均奪冠 |
賽事 | 年份 | 完成記錄 | 共同保持者 |
---|---|---|---|
蒙特卡洛大師賽 | 2005-2012,2016 | 在同一站賽事中獲得9個冠軍 | 獨自保持 |
ATP大師賽 | 2005-2014 | 連續10年每年都至少獲得1個冠軍 | 獨自保持 |
連續10年每年都至少獲得1個紅土賽事冠軍 | 獨自保持 | ||
在蒙特卡洛、馬德里、羅馬 均至少獲得1個冠軍 | |||
在蒙特卡洛、馬德里、羅馬 均至少獲得2個冠軍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伊萬·倫德爾 | ||
在蒙特卡洛、馬德里、羅馬 均至少獲得3個冠軍 | 獨自保持 | ||
ATP大師賽 | 2005-2016 | 42次闖入決賽 | |
ATP大師賽 | 2005-2016 | 20個男子單打紅土賽事冠軍 | 獨自保持 |
ATP大師賽 | 2013 | 單賽季8次闖入四強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
ATP大師賽 | 9項賽事均闖入決賽 | 伊萬·倫德爾 羅傑·費德勒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 |
羅馬 馬德里 加拿大 辛辛那提 | 連續4站大師賽奪冠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 |
ATP大師賽 | 2008-2010 | 連續21次闖入八強 | 獨自保持 |
2005-2013 | 9年內獲得7個冠軍 | 獨自保持 | |
蒙特卡洛大師賽 羅馬大師賽 | 2005-2014 | 獲得7個以上冠軍 | 獨自保持 |
2010 | 紅土站比賽的全滿貫 | 獨自保持 | |
2013 | 北美硬地賽事的全滿貫 | ||
2005-2012,2016 | 9次奪冠 | 獨自保持 | |
2005-2012 | 連續8次奪冠 | 獨自保持 | |
2005-2013 | 連續9次闖入決賽 | 獨自保持 | |
2005-2013,2016 | 10次闖入決賽 | 獨自保持 | |
2005-2013 | 連贏46場比賽 | 獨自保持 | |
2005-2013 | 7次奪冠 | 獨自保持 | |
2005-2014 | 9次闖入決賽 | 獨自保持 | |
2009-2014 | 連續6次闖入決賽 | 獨自保持 | |
2005-2007 | 連續3次奪冠 | 獨自保持 | |
2005,2010,2013,2014 | 4次奪冠 | 獨自保持 | |
2009-11,2013-15 | 連續2次奪冠 | 獨自保持 | |
2005,2009-11,2013-15 | 7次闖入決賽 | 獨自保持 | |
2009-11,2013-15 | 連續3次闖入決賽 | 獨自保持 | |
蒙特卡洛大師賽 羅馬大師賽 | 2005-07,2009-10,2012 | 有6個賽季兩站賽事均奪冠 | 獨自保持 |
ATP大師賽 | 2011,2013 | 連續5站比賽闖入決賽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
年份 | 紅土賽事 | 獲勝場數 |
2005 | 5 6 6 7 5 5 2 | |
2006 | 蒙特卡洛大師賽 巴塞隆納網球公開賽 羅馬大師賽 法網 戴維斯杯(vs義大利) | 6 5 6 7 2 |
2007 | 5 5 5 4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11 | 薩馬蘭奇獎 | 獲獎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18 | 2018年勞倫斯世界體育獎最佳男運動員獎 | 提名 |
2014 | 2014年勞倫斯世界體育獎最佳復出獎 | 獲獎 |
2014 | 2014年勞倫斯世界體育獎最佳男運動員獎 | 提名 |
2011 | 2011年勞倫斯世界體育獎最佳男運動員獎 | 獲獎 |
2009 | 2009年勞倫斯世界體育獎最佳男運動員獎 | 提名 |
2006 | 2006年勞倫斯世界體育獎最佳新人獎 | 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