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ED

QLED

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的縮寫,是不需要額外光源的自發光技術。量子點(Quantum Dots)是一些肉眼無法看到的、極其微小的半導體納米晶體,是一種粒徑不足10納米的顆粒。

通常說來,量子點是由鋅、鎘、硒和硫原子組合而成。1983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首次對其進行了研究,但卻“忘了”給它起名字,數年後耶魯大學的物理學家馬克·里德將這種半導體微塊正式命名為“量子點”並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 外文名:QLED
  • 時間:2010年11月
  • 採用了:穩定可靠的無機半導體材料
  • 功能發光效率將提升30-40%
量子點,結構介紹,現存問題,

量子點

量子點(Quantum Dots)是一些肉眼無法看到的、極其微小的半導體納米晶體,是一種粒徑不足10納米的顆粒。通常說來,量子點是由鋅、鎘、硒和硫原子組合而成。1983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首次對其進行了研究,但卻“忘了”給它起名字,數年後耶魯大學的物理學家馬克·里德將這種半導體微塊正式命名為“量子點”並沿用至今。
量子點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性:每當受到光或電的刺激,量子點便會發出有色光線,光線的顏色由量子點的組成材料和大小形狀決定,這一特性使得量子點能夠改變光源發出的光線顏色。
麻省理工的畢業生於2005年創建QD Vision。聯合創始人科爾·蘇利文介紹,他的公司已經完全掌握了量子點的光色可控技術,從工作原理上說,量子點與YAG螢光體類似,通過光線刺激讓量子點發散出幾種顏色的組合,最終讓LED燈發散出白色的燈光。
值得注意的是,量子點能夠將LED光源發出的藍光完全轉化為白光,而不是像YAG螢光體那樣只能吸收一部分,這意味著在同樣的燈泡亮度下,量子點LED燈所需的藍光更少,在電光轉化中需要的電力自然更少,更高效的表現令其在節能減排方面更勝一籌。
QLED

結構介紹

QLED的結構與OLED技術非常相似,主要區別在於QLED的發光中心由量子點(Quantum dots)物質構成。其結構是兩側電子(Electron)和空穴(Hole)在量子點層中匯聚後形成光子(Exciton),並且通過光子的重組發光。

現存問題

QLED的量子點因其容易受熱量和水分影響的缺點,無法實現與自發光OLED相同的蒸鍍方式,只能研發噴墨印刷製程。目前,QLED技術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存在可靠性/效率低、藍色元件壽命不穩定、溶液製程研發困難等制約因素,因此業內認為現階段離商用化至少需要10年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已上市的“QLED TV”實則是借背光源發光的量子點液晶電視,稱不上是真正的QLED 電視(自發光),只是在液晶電視背光源上增加了量子點薄膜提升了色域,仍存在液晶顯示產品固有的漏光、對比度低、可視角度差、回響速度慢等畫質上的短板和設計上的限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