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莫·萊維(Primo Levi)

普里莫·萊維

Primo Levi一般指本詞條

普里莫·萊維,義大利作家、化學家以及奧斯維辛174517號囚犯——這兩種身份與經歷建立了他寫作的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里莫·萊維
  • 外文名:Primo Levi
  • 出生日期:1919年
  • 逝世日期:1987年
生平概況,主要作品,相關評論,相關電影,

生平概況

1919年,萊維出生於義大利都靈一個猶太家庭,成長於法西斯時代,受到當時的《抹腳種族法》的直接影響。萊維30年代拳糠愚在都靈大學攻讀化學,並最終在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教授幫助下拿到化學博士學位。
1943至1945年,普里莫·萊維被關押在比爾克瑙集中營,他目睹納粹的瘋狂、死神的面孔和人性的深淵。
1944年,因參與反法西斯運動被俘,萊維公開了他的猶太人身份,於是被遣送至奧斯維辛集中營
戰爭結束,他回到都靈繼續當化學工作者。
1948年,萊維出版了第一本書。此後數年,一直筆耕不輟,撰寫一系列文章,涉及詩歌、小說、散文、回憶錄等各個領域,但所有這些文字的實質都是一致的:它們無一例外,都在書寫集中營的生活、回憶與反思。這些文字,是創作,更是證詞。”
1987年,萊維墜樓身亡,被驗屍官認為是自殺,死前沒有留下任何文字。在美國,大家的反應是“40年後萊維先生死於奧斯維辛”。這也許暗示了些什麼:奧斯維辛的焚屍房的煙囪雖然倒了,但屬於它的記憶依稀尚存,回過頭來,它繼續折磨著人們的神經。而另一位奧斯維辛倖存者,同時也是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作家埃利·維瑟爾說:“早在四十年前的奧斯維辛時代,萊維已死。”
2015年,萊維作品全集入選《紐約時報》年度非虛構作品。

主要作品

普里莫·萊維
《被淹沒和被拯救的》
1947- Se questo è un uomo -《如果這是一個人》(《活在奧斯維辛》)- 回憶錄
(英譯兵您棵鞏If This Is a ManSurvival in Auschwitz
1963 -La tregua- 《休戰》(《再度覺醒》) - 回憶錄
(英譯The TruceThe Reawakening
1966 -Storie naturali- 《第六日》 - 短篇故事集
(英譯The Sixth Day and Other Tales
1971 - Vizio di forma - 短篇故事集,英譯時分別收入《第六日》和《恬靜的星星》(A Tranquil Star,2007)
1975 -Il sistema periodico- 《元素周期表》 - 短篇故事集
(英譯The Periodic Table
1975 -L'osteria di Brema- 詩集,英譯時結集為《普里莫·萊維詩集》(Collected Poems (Primo Levi)
1981 -Lilìt e altri racconti- 短篇故事集,英譯時分別收入《緩刑時分》(Lilìt e altri racconti)和《恬靜的星星》
1978 - La chiave a stella - 《猴子的痛苦》 - 小說
(英譯The WrenchThe Monkey's Wrench
1981 -La ricerca delle radici- 《尋找根源》 - 個人文辯請習去集(詩歌、散文)
(英譯The Search for Roots: A Personal Anthology
1982 - Se non ora, quando? - 《如果不是現在,是何時?》 - 小說
(英譯If Not Now, When?)
1984 -Ad ora incerta- 詩集,英譯時收入《普里莫·萊維詩集》
1985 -L'altrui mestiere- 《他人的交易》 - 文集
(英譯Other People's Trades
1986 -I sommersi e i salvati- 《被淹沒和被拯救的》 - 文集
1986 -Racconti e Saggi- 《制鏡者》 - 文集
(英譯The Mirror Maker
1997 -Conversazioni e interviste 1963–1987 -去世後的結集,英譯時多數收入The Voice of Memory: Interviews, 1961–1987

相關評論

普里莫·萊維
普里莫·萊維
普里莫·萊維以生命完成了對納粹暴行的見證,他的簡明易懂的作品是對生活奇妙的讚頌,證明了人類的精神無法被戰勝,以及人類通過富有意義的作品、道德和藝術擊敗死亡的能力。
對萊維的證詞,《戰後歐洲史》的作者,當代重要的歷史學家與思灶堡想想家托尼·朱特評價道:萊維的風格不僅簡明,而且精確無誤。萊維的敘事是複雜的、習嬸循敏感的、沉靜的。它通常比其他人的回憶錄“更冷靜”——這就是為什麼當它突然帶著抑制憤怒的能量而迸發熱情與閃光時,比所有的回憶錄都有力的原因。
文化評論家徐賁先生為《被淹沒和被拯救的》中文版撰寫了萬言導讀,他寫道:“這是萊維探敬廈寫得最沉重的一本書,既超出又符合他的一貫風格。書中罕見地流露出他只是在詩歌里才有所表達的激情,但基調仍然是一種局外人式的冷靜和懷疑。”的確,萊維的寫作,與他的化學家身份互相影響,他幾乎是以化學家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他用文字來抵擋記憶的敵人,其著作刻意保持冷靜,注重訴諸分析,“我想我的敘述愈客觀,避免過分情緒化,就愈顯得可信和有用”。

相關電影

劫後餘生 La tregua(1997)(又名: 停息 / 休戰的天空 / The Truce)
普里莫·萊維
劫後餘生
導演: 弗朗西斯科·羅西
編劇: 弗朗西斯科·羅西 / 托尼諾·格拉
主演: 約翰·特托羅 / 拉德·舍博德茲加 / Massimo Ghini
類型:劇情 / 歷史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 法國 / 德國 / 瑞士
語言: 英語 / 俄語 / 德語 / 波蘭語 / 義大利語 / 拉丁語
上映日期:1997-05-13
片長:125 分鐘
影片簡介
影片根據普里莫·萊維同名自傳性小說改編。1945年,西進的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也解放了在營中呆了多年的普里莫·萊維。多年的折磨,他幾乎成了一個會走路的植物人。影片描寫了萊維如何克服戰爭創傷重新成為一個正常人的歷程。
1981 -La ricerca delle radici- 《尋找根源》 - 個人文集(詩歌、散文)
(英譯The Search for Roots: A Personal Anthology
1982 - Se non ora, quando? - 《如果不是現在,是何時?》 - 小說
(英譯If Not Now, When?)
1984 -Ad ora incerta- 詩集,英譯時收入《普里莫·萊維詩集》
1985 -L'altrui mestiere- 《他人的交易》 - 文集
(英譯Other People's Trades
1986 -I sommersi e i salvati- 《被淹沒和被拯救的》 - 文集
1986 -Racconti e Saggi- 《制鏡者》 - 文集
(英譯The Mirror Maker
1997 -Conversazioni e interviste 1963–1987 -去世後的結集,英譯時多數收入The Voice of Memory: Interviews, 1961–1987

相關評論

普里莫·萊維(Primo Levi)
普里莫·萊維
普里莫·萊維以生命完成了對納粹暴行的見證,他的簡明易懂的作品是對生活奇妙的讚頌,證明了人類的精神無法被戰勝,以及人類通過富有意義的作品、道德和藝術擊敗死亡的能力。
對萊維的證詞,《戰後歐洲史》的作者,當代重要的歷史學家與思想家托尼·朱特評價道:萊維的風格不僅簡明,而且精確無誤。萊維的敘事是複雜的、敏感的、沉靜的。它通常比其他人的回憶錄“更冷靜”——這就是為什麼當它突然帶著抑制憤怒的能量而迸發熱情與閃光時,比所有的回憶錄都有力的原因。
文化評論家徐賁先生為《被淹沒和被拯救的》中文版撰寫了萬言導讀,他寫道:“這是萊維寫得最沉重的一本書,既超出又符合他的一貫風格。書中罕見地流露出他只是在詩歌里才有所表達的激情,但基調仍然是一種局外人式的冷靜和懷疑。”的確,萊維的寫作,與他的化學家身份互相影響,他幾乎是以化學家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他用文字來抵擋記憶的敵人,其著作刻意保持冷靜,注重訴諸分析,“我想我的敘述愈客觀,避免過分情緒化,就愈顯得可信和有用”。

相關電影

劫後餘生 La tregua(1997)(又名: 停息 / 休戰的天空 / The Truce)
普里莫·萊維(Primo Levi)
劫後餘生
導演: 弗朗西斯科·羅西
編劇: 弗朗西斯科·羅西 / 托尼諾·格拉
主演: 約翰·特托羅 / 拉德·舍博德茲加 / Massimo Ghini
類型:劇情 / 歷史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 法國 / 德國 / 瑞士
語言: 英語 / 俄語 / 德語 / 波蘭語 / 義大利語 / 拉丁語
上映日期:1997-05-13
片長:125 分鐘
影片簡介
影片根據普里莫·萊維同名自傳性小說改編。1945年,西進的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也解放了在營中呆了多年的普里莫·萊維。多年的折磨,他幾乎成了一個會走路的植物人。影片描寫了萊維如何克服戰爭創傷重新成為一個正常人的歷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