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歷史

PCB歷史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稱為印製電路板,又稱印刷線路板,是重要的電子部件,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線的載體。由於它是採用電子印刷術製作的,故被稱為"印刷"電路板。在印製電路板出現之前,電子元件之間的互連都是依靠電線直接連線而組成完整的線路。現在,電路麵包板只是作為有效的實驗工具而存在,而印刷電路板在電子工業中已經成了占據了絕對統治的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PCB歷史
  • 外文名:The history of the PCB
  • 時間20世紀
  • 作用:取代配線
基本簡介,歷史發展,

基本簡介

在印製電路板出現之前,電子元件之間的互連都是依靠電線直接連線而組成完整的線路。現在,電路麵包板只是作為有效的實驗工具而存在,而印刷電路板在電子工業中已經成了占據了絕對統治的地位。

歷史發展

20世紀初,人們為了簡化電子機器的製作,減少電子零件間的配線,降低製作成本等優點,於是開始鑽研以印刷的方式取代配線的方法。三十年間,不斷有工程師提出在絕緣的基板上加以金屬導體作配線。而最成功的是
1925年美國的Charles Ducas 在絕緣的基板上印刷出線路圖案,再以電鍍的方式,成功建立導體作配線。直至1936年奧地利人保羅·愛斯勒(Paul Eisler)在英國發表了箔膜技術,他在一個收音機裝置內採用了印刷電路板;而在日本,宮本喜之助以噴附配線法“メタリコン法吹著配線方法(特許119384號)”成功申請專利。而兩者中Paul Eisler 的方法與現今的印製電路板最為相似,這類做法稱為減去法,是把不需要的金屬除去;而Charles Ducas、宮本喜之助的做法是只加上所需的配線,稱為加成法。雖然如此,但因為當時的電子零件發熱量大,兩者的基板也難以配合使用,以致未有正式的實用作,不過也使印刷電路技術更進一步。1941年美國滑石上漆上銅膏作配線,以製作近接信管
1943年,美國人將該技術大量使用於軍用收音機內。
1947年環氧樹脂開始用作製造基板。同時NBS開始研究以印刷電路技術形成線圈電容器電阻器等製造技術。
1948年,美國正式認可這個發明用於商業用途。自20世紀50年代起,發熱量較低的電晶體大量取代了真空管的地位,印刷電路版技術才開始被廣泛採用。而當時以蝕刻箔膜技術為主流。
1950年,日本使用玻璃基板上以銀漆作配線;和以酚醛樹脂制的紙質酚醛基板(CCL)上以箔作配線。1951年聚醯亞胺的出現,便樹脂的耐熱性再進一步,也製造了聚亞醯胺基板。
1953年Motorola開發出電鍍貫穿孔法的雙面板。這方法也套用到後期的多層電路板上。印製電路板廣泛被使用10年後的60年代,其技術也日益成熟。而自從Motorola的雙面板面世,多層印製電路板開始出現,使配線與基板面積之比更為提高。
1960年,V. Dahlgreen以印有電路的金屬箔膜貼在熱可塑性塑膠中,造出軟性印製電路板。
1961年,美國的Hazeltine Corporation參考了電鍍貫穿孔法,製作出多層板
1967年,發表了增層法之一的“Plated-up technology”。1969年,FD-R以聚醯亞胺製造了軟性印製電路板。
1979年,Pactel發表了增層法之一的“Pactel法”。
1984年NTT開發了薄膜迴路的“Copper Polyimide法”。
1988年西門子公司開發了Microwiring Substrate的增層印製電路板。
1990年IBM開發了“表面增層線路”(Surface Laminar Circuit,SLC)的增層印製電路板。
1995年松下電器開發了ALIVH的增層印製電路板。
1996年東芝開發了Bit的增層印製電路板。就在眾多的增層印製電路板方案被提出的1990年代末期,增層印製電路板也正式大量地被實用化,直至現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