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 NLP主要的發現者是約翰·
格林 德 和理察·班德勒。格林德是世界最負盛名的語言學家之一,班德勒是一位數學家、完形心理學家和電腦專家。他們決定集兩人之力去進行一樁模仿他人的研究,對象是那些在多方面都甚有成就之人。他二人分析了一些成功的商人、醫師和其他行業中的
佼佼者 ,試圖能從他們多年嘗試錯誤後的成功中,歸結出一些成功的模式。他們對下列三人的模仿,經分類後所建立的諸多有效的行為介入模式,使得他們聲名大噪。這三人是當代最偉大的
催眠療法 學家之一的埃里克森醫師,傑出的家庭醫師沙提爾女士和人類學家貝特森。例如,
格林德 和班德勒二人發現沙提亞能輕易地建立
人際關係 ,而其他的同業卻不行。所以他們找出她特有的模式,也
教導 學生運用,即使他們沒有任何執業經驗,但也做出與沙提爾毫不遜色的成績來。他們播下相同的種子,收穫也相同。從他們三人身上模仿所歸結出基本模式的經驗,幫助格林德和班德勒也建立自己的模式並傳授出去,這些模式就是我們所熟知的NLP。
NLP的定義 關於人類行為與溝通程式的一套詳細可行的模式。雖然它本身並非一套心理治療法,NLP的重要法則可以被運用於了解人類經驗和行為,和使之有所改變。NLP曾被運用於治療方面,結果是一套效果強大、快速和含蓄的技巧,能夠在人類的行為和能力方面做成廣泛和長久的改變。NLP專注於修正和重似腦的設計思想模式,以求更大的靈活和能力。
N(Neuro)指神經系統,意譯為身心。指我們比較穩定的身心素質,結構及比較逸動的身心狀態。
L(Linguistic)指語言,指我們溝通中所用的字眼、短句和音調及一切身體動作;還有內心的對話,想像也屬語言。
P(Programming)指程式。在前面,我們談到身心與語言。我們就是通過語言來影響自己與他人的身心。同樣,他人也通過語言來影響我們。這個影響的過程,NLP稱之為程式。
寫過C++或者類似面向對象程式語言的人,一下子就能看出來了。
NLP研究的是就是我們的語言對身心起作用的程式。它的創造人,找到一些卓越的人,研究他們有一些怎樣的程式。把它總結起來,然後就可以教給其他人。其他人可要吸收這些程式,那么他也可以獲致類似的效果。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NLP。大家可以學習正規的解釋,然後參考我的解釋來了解NLP的定義。
NLP背景 NLP的創立歸功於兩位美國人:理察·班德勒(Richard Bandler)和約翰·格林德(John Grinder)。
美國加州聖克魯茲市的
加州大學 校園是NLP的發源地。班德勒在那裡讀大學,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認識了家庭治療(Family Therapy)大師維珍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稍後,班德勒受僱幫忙把維珍尼亞在加拿大之為期一個月的工作坊的內容製成錄音帶和文字記錄。這份工作花了班德勒數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過程中他學會了維珍尼亞在輔導過程中所運用的聲調和行為模式。班德勒也參與完形療法(Gerstalt Therapy)始創人費茲士·波爾士(Fritz Perls)的最後一批手稿的編輯工作,這批手稿成為了《The Gerstalt Approach》一書的內容。另外一本關於費茲士教授他的技巧的書《Eye Witness to Therapy》,其實就是從費茲士教授時錄下的錄像帶編輯而成。班德勒用了多個星期戴上耳筒去看這些錄像帶,因為他的工作是確保書中的文字記錄正確無誤。完事後,他也掌握了費茲士的說話和行為特色了。
掌握了這些能力,班德勒在加州大學的校舍內組織了多個完形療法研究小組。格林德·格靈達,另一位NLP的始祖,當時在加州大學教授語言學,已經出版了幾本關於語言學的書。
班德勒告訴格林德他注意到潛意識的意念和構詞過程,想與格林德合作發展出一套溝通上的“文法”。他們首先用維珍尼亞的錄像帶做研究(這些錄像帶的內容後來編成一書《Changing with Families》出版)。他倆很快就發現維珍尼亞的一些慣用的語言技巧,編成一些模式,這就是“檢定語言模式”的前身。他倆也發現維珍尼亞對一些受導者用視覺型文字,一些受導者用聽覺型文字,另外一些多用感覺型文字。維珍尼亞自己聽到他倆這樣說才知道自己工作的模式如此。
這些資料,在1975-6輯成兩本書出版:《The Structure of Magic,Vol. I and Vol. II》。在1976班德勒和格林德決定NLP這個名字,NLP於是誕生。兩人成為了一群學生的中心,這群學生現今都是NLP世界中的頂級大師了,包括David Gordon,Judith DeLozier,Robert Dilts, Steve Gilligan等。NLP的學問開始發展和傳播開去。
經過格瑞哥瑞·卑森(Greogory Bateson)的介紹,班德勒和格林德去亞力桑拿洲鳳凰城研究米爾頓·艾力遜(Milton Erickson)的催眠療法。班德勒和格林德運用他們已經掌握的學習方法,很快就成為催眠高手。米爾頓對NLP有很大的影響,班德勒和格林德在1975和1977先後出版了兩冊以《Patterns of the Hypnotic Techniques of Milton H. Erickson. M.D》為名的書;在催眠治療界是很有地位的學術書籍。
在1981年班德勒與格林德分手,成立了自己的NLP組織,推廣他的DHE概念(Designed Human Engineering)。他經常引發一些備具爭議的事情,雖然他近似天才的才華和能力為人所公認
格林德與茱迪·弟羅斯亞(Judith DeLozier)成立了“Grinder,DeLozier and Associates”公司,繼續教授NLP。他們在1987年出版了《Turtles All The Way》一書,是另一本NLP世界內的經典之作。在1989年格林德決定改變方向,轉為專注於企業方面的顧問工作,中斷了與茱迪的合作。茱迪繼續她本來的方向,在1990年與羅伯特·迪爾茨(Robert Dilts)及Todd Epstein(已逝)成立NLP University。每年夏天,他們都在加州大學聖他·告魯仕市的校舍內舉辦各種的NLP課程,在一年的其它時間,她受邀請去世界各國主持各種NLP活動和教學。
香港徐志忠神父在1979年去美國完成NLP文憑課程,之後經常參加NLP課程。在90年代,徐神父每年都在香港舉辦NLP文憑課程,由茱迪簽發文憑。徐神父被很多人認為是香港NLP之父。徐神父博學中西,除NLP外,亦研究多種其它有用的學問,或是邀請外國名師到港任教,或是親自主持課程。在1997年他決定不再舉辦公開課程,NLP文憑課程在1998年由李中瑩與Leo Angart合作繼續下去。1999年李中瑩退出了合作,並且在同年年底開辦了具有特色的全中文NLP合格執行師課程。
班德勒和格林德的第一代弟子中很多已經成為當今的頂級大師,比老師可能已經青出於藍了,包括:
● 利斯麗·金馬侖(Leslie Cameron)曾經一度是班德勒的太太。她發展出很多現今主流NLP常見的技巧,例如處事模式(Meta Program),她有數本書對情感關係方面的輔導和NLP技巧的運用很有地位,例如:《The Emprint Method》,《Know How》,《Solutions》,《Emotional Hostage》,她在1989年退出,不再活躍於NLP圈子。
●
羅伯特·迪爾茨 (Robert Dilts)被很多人認為是對今天的NLP有最多貢獻的一個人。他在1991整理好和發表“理解層次”(Logical Levels),是他發展的眾多概念和技巧中最具影響力的之一,他出版了超過十部書,與茱迪主持每年的NLP University課程。
● 大衛·哥頓(David Gordon)以隱喻(Metaphors)和模仿(Modellings)著名,每年在美國都有舉辦課程。
●
史蒂芬·吉利根 (Steve Gilligan)是著名心理治療家,是米爾頓的出色弟子之一,他的催眠治療工作坊,在催眠界上被認為是最高資格之一。他在加州羅省舉辦課程。
● 羅拔·麥當奴(Robert MacDonald)也是著名心理治療家,他對犯罪心理,家庭虐待等方面的研究,很有地位。
● 達·占姆士(Tad James)發展出“時間線療法”(Time Line Therapy)。他在夏威夷和美國西岸舉辦課程。他的催眠功力也很高。
世界上比較知名的NLP機構羅列如下,根據黃雄斌老師的排名-
第一梯隊:
毫無疑問,兩位NLP創始人所創立的NLP機構,乃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NLP學府。
1)理查·班德勒所創立的SNLP(the Society of NLP)
2)約翰·格瑞德所創立的ITANLP(International Trainer Academy of NLP)
第二梯隊:
兩位創始人早期的學生
羅伯特·迪爾茨 、朱迪·德洛茲、泰德·詹姆士、麥可·何、史帝夫·安祖夫婦等人也紛紛成立了自己的NLP培訓和認證機構,這些機構成為NLP學界的第二梯隊,在國際上也頗具影響力和權威性。
1)羅伯特·迪爾茨、朱迪·德洛茲共同創立的NLPU(NLP University)
2)泰德·詹姆士所創立的ABNLP
3)史帝夫·安祖、康妮瑞爾·安祖夫婦的NLP培訓機構
4)威廉·霍頓所創立的NFNLP
5)麥可·何所創立的ISNS,推廣系統派NLP和NLP教練技術
6)添·何賓所創立的感應點學院API(Anchor Point Institute)
7)懷亞特·伍德斯莫爾(Wyatt Woodsmall)所創立的INLPTA
第三梯隊:
分布在世界各國的其他NLP機構,這些機構在他們本國已經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在國際上尚未形成普遍的公信力。
1)ANLP(英國)
2)ISNLP(德國)
3)IANLP(瑞士)
4)其他國家的NLP機構,包括中國、日本、法國、義大利、加拿大等。
在中文領域中,台灣的陳威伸先生參與四十多本NLP書籍的翻譯和出版,功不可沒。
著名的Anthony Robbins,開始時也是修讀NLP,然後從中發展出他具有個人風格的課程。現今他是世界上收入最豐的培訓師之一。
NLP由開始到今天不足三十年,但已發展出超過八千學習小時的內容了(個人估計)。當今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全部掌握。NLP的精神鼓勵人們不囿守於規限,所以NLP的發展仍會快速地進行。
NLP的中心概念-NLP的系統性
NLP早期的發展,受到著名的心理學家格瑞哥瑞·卑森(Gregory Bateson)很大的影響。卑臣研究的範圍包括“神經機械學”(研究機械和動物,包括人類,之信息傳送及控制的科學)。“信息傳送”不能脫離“系統”的概念。同時,NLP的發展源於深入研究三位心理治療界頂級大師的卓越所在,因而編出一套又一套的概念和技巧出來。這三位大師超越他們的同僚的理由,就是他們對“系統”有強烈的意識。學習NLP的人,都被那些概念和技巧深深地吸引。可是,每當使用者忽略了對“系統”的注意,可能會帶來副作用;而每當使用者注意“系統”的重要,給予潛意識應有的尊重,效果會更優。
從上面我們知道,NLP的發展基礎是肯定“系統”的重要性的。但是,在20世紀80年代裡,很多熱心傳播NLP的人,錯誤地認為技巧最為重要。他們以為只要掌握了技巧,便是掌握了NLP的神髓。他們在教授NLP的時候,強調每一個技巧的獨立性,強調技巧中的每一步怎樣做,而忽略了整體的平衡。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Robert Dilts,Todd Epstein和Judith Delozier成立NLP University,致力推廣注意整體平衡的、即是所謂“系統性的NLP”(Systemic NLP)。這個方向,馬上得到NLP界內一些具有領導地位的學府認同,包括NLP Comprehensive,Anchor Point Institute等。
系統派的NLP,強調“整體平衡”的重要性。
“整體平衡”包括了:
本人內心的完整性:我是否身心一致、里外如一?(例如很多人不能成功戒掉抽菸的習慣,就是因為內心總有一個部份在堅持下去,雖然其它部份認同抽菸對健康不好、應該戒掉)
對方的完整性:有沒有給對方足夠的空間,容許他有與你不一致的部份?(例如我是否堅持對方去做他不願意做的事?)
兩個人相加而產生的“我們”:其中有沒有足夠的共同信念、共同價值?(例如當我與你談話的時候,我是否在說一些兩人都感興趣、或者有好處的事,抑或我只理會自己的需要?)
以上的三個系統,對更大的系統來說(例如公司、家庭、社會、甚至整個世界),是一份怎樣的關係呢?(例如我與太太離婚的決定,對孩子會有些怎樣的傷害?又例如與供貨商的秘密協定,對公司會有什麼不利?)
忽略了上述四個系統的整體平衡,就算是一次普通的對話,也不會有真正和長久的良好效果,一點點的效果也需要花上很大的力,做了的事,亦容易產生後遺症。
價值觀改變引發行為改變
NLP認為,改變人的行為可以從價值觀,信念以及規條來著手。例如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對一位學生髮脾氣:
學生會有以下通常的反應:
價值觀:老師不該這樣
信念:老師應該私下溝通
規條:委屈難過
而如果有人告訴他老師有間歇狂躁性精神病,則反應會如下:
價值觀:瘋子很危險
信念:保護自己安全
規條:離他遠點
由此當一個人的價值觀,信念,改變的時候,就會發生行為的改變。NLP也由此來改變人的某些行為。
NLP認為,傳統改變習慣的方法為:說教,冷漠,交換,懲罰。
NLP與NAC NLP是神經語言程式學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英文縮寫,是由美國的理察·班德勒(Richard Bandler)和約翰·格林德(John Grinder)於1976年創立的一個心理流派。
NAC則是“神經鏈調整術”(Neuro Associative Conditioning)的英文縮寫。它是由著名的潛能開發大師安東尼·羅賓從NLP的博大體系中精減提取出來的(據說,他跟NLP創始人學了三天就開始授課,並公然挑戰權威,引起NLP創始人不滿,禁止他用NLP這個詞,於是就是產生了NAC)。
其實所謂的“神經鏈”就是NLP里的“心錨”,故NAC可以看成是一種快速解除不良心錨,重建新心錨的方法。它利用痛苦與快樂的力量,將人引至改變臨界點,並引發正確的行為出來。這套心理程式非常快速有效地解決了很多的問題。 而NLP 博大精深,包含了極為廣泛的內容,可以非常有效地調整潛意識,重組內心世界。相比來說,NLP的適用範圍要遠遠寬於NAC。而NAC可以作為NLP的一個技巧來使用,相對高階的NLP技巧,像SCORE模式或重塑印記等,這個NAC還算不上複雜,不過簡單正是它的優點。
關於身心 1、身心是相互影響的。改變其中一個,另一個也改變了。
2、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
味覺 、嗅覺是我們認識自己與世界的途徑。我們通過看、聽、接觸、聞、嘗來了解世界。
我們通過圖像、聲音、感受來保存我們的記憶。
只要改變了我們輸入、處理、保存經驗的方式,就可以改變我們的觀念與感受,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習慣、性格乃至命運。所以,我們的感官系統(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是影響心靈的重要單位。
3、心靈有二個層次:意識與潛意識。
意識是可以為我們了解到的想法,潛意識則是心靈深處不為我們所直接了解到的經驗、思想、感受、欲望與力量。而我們潛意識心靈中的活動,雖然不為我們的心靈所直接了解,可是會從我們的身體上表現出來。也就是說:身體是潛意識心靈的視窗,我們從一個人無意中表露出來的一些動作、表情、語言、眼球轉動等,可以窺見他潛意識的一些信息。
4、身心的另一個代名詞是:神經鏈。
可以說,我們的經驗、自我認定、信念、價值觀、規條、習慣、性格、心態等等都是一個神經鏈或眾多神經鏈的組合。而改變神經鏈的方法就是NLP的“語言”。當然,身心或神經鏈,只是說法上的不同,你完全可以選擇使用自己感覺習慣的說法。
關於語言 雖然前面已經說明過了,NLP的語言是廣義的語言,它不只是指說話或文字。同時還有肢體語言(如手勢,身體動作、表情等)。
NLP與成功學的區別與聯繫——方向與方法
①一般而言,成功學教導我們要自信、要熱情、要堅毅等等,但是,我們要怎么才能培養出這些素質呢?成功學極少有清晰、具體的實施步驟。而NLP的特色在於,它會告訴你怎么去消除恐懼、建立信心、尋找熱情……而且步驟清晰,操作明確。如果說,成功學告訴我們要成為什麼人、要做什麼事。NLP就是進一步告訴我們怎么去成為這樣的人,怎么去達成那些事。
如果把成功比喻到到達一個地方的旅行,成功學就是地圖,而NLP就是交通工具。它們一個協助你明白要什麼,一個協助你清楚怎么去要。一個指明方向,一個提供方法。所以,它們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二個重要的車輪,相輔相成。
②從另一個角色來說,NLP關心的是形式,而不是內容。具體來說,成功學會強調類似積觀、堅強、熱情等品質的內容。而NLP則關於要形成這些品質,需要什麼樣的做法。而究竟要培養哪一個品質,倒不是它所關注的。
③我們說NLP提供方法,並不是說NLP只有方法,而沒有觀念、精神方面的指導內容。而是因為,NLP一開始的研究對象,多半是傑出的心理治療師,溝通大師,而不是企業家、富豪等。所以,它對一般定義上的成功者研究不是很充足,反而對治療師的觀念、精神研究比較多。而成功學對大眾所說的成功人士研究比較多,對他們的觀念、精神也總結得比較多,比如拿破崙希爾、戴爾卡耐基等人的成功學研究,就比較透徹,所以可以補齊NLP在這方面的不足。
正因為NLP早期的研究對象多是一些心理治療師,溝通大師。所以,它的一些核心的觀念(在NLP里叫“前提假設”)多是針對於心理治療與溝通的。
NLP的中心 NLP的起源是研究卓越人士特別成功的原因,把結果化成一套一套的技巧程式,使其它人也可以成為卓越人士。所以,NLP的基礎是“模仿”,不只是模仿他人,還模仿自己:去發現自己的大腦和身體如何工作,運用同一模式去使某些事的效果更好。
有些人在一次事故之中產生了使自己很痛苦的情緒,例如車禍中的傷者對汽車的憎恨,被遺棄的男女對異性的憎恨等。從NLP的角度看這些事,當事人的大腦是從一次經驗中製造出這份情緒,應該可以在另一次經驗中化解這份情緒。NLP的方法是找出這個人的大腦如何儲存帶有正面情緒的經驗,然後用同一邏輯改變事故儲存在這個大腦中的模式,這樣這個人的痛苦情緒便會消除。
所有這類負面情緒,都來自於潛意識中的保護機制,使得當事人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懂得保護自己。當然,這個機制往往使當事人不能過正常的生活,人生所得更少。同時,每次經驗都有其價值和意義,能使當事人成長得更好。NLP的技巧能夠使得這份價值和意義與事故帶來的負面情緒分開:價值意義可以永遠保留,當事人也可以維持同樣的保護機制,而事故帶來的負面情緒無須保留,可以去掉。
用同樣的態度,NLP研究出“大腦如何運用”這方面的很多知識,繼而發展了種種技巧,配合大腦運用的模式去選擇思想、語言和行為,幫助一個人本身的提升,以及對他身邊的人作出更正面的影響。例如:
·在處理事情方面,我們如何能把大腦中紛繁的資料更有效地歸納,因而認為事情的根源和解決的方向。(請參考書中“理解層次”這部分)·在溝通人際關係方面,每一個人獨特的思考模式如何參在外錶快速了解,怎樣能夠有效地與對方配合(請參考書中“內感官”部分)。另外,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個人使用怎樣的語言、聲調和身體語言最能使得對方接受自己?(請參考書中"人際關係溝通"部分)
·在語言運用方面,一個人困擾的來源如何從他的說話中偵得和怎樣助他擺脫困擾(請參考書中“檢定語言模式”部分)。
·在推動激勵方面,一個人內里的失去激情是怎么一回事.如何使自己更積極(請參考書中“信念系統”部分)。
由此可見,NLP為每一個接觸它的人提供一些實際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使之更經常地達到自己能力的頂峰,無論在個人發展、事業工作,或者與人相處方面都能有顯著的提升。
NLP 12條前提假設 一、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No two persons are the same.
1、沒有兩個人的人生經驗會完全一樣,所以沒有兩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會是一樣。
2、因此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能夠絕對一致。
3、因此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反應會是一樣。
4、因此沒有兩個人的態度和行為模式會完全一樣。
5、因此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發生在另一個人身上也會有一樣的結果。
6、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建造了這個世界的奇妙可貴。
7、尊重別人的不同之處,別人才會尊重自己獨特的地方。
8、每一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都是在不斷演變中,所以沒有一個人在兩分鐘是一樣的。
9、兩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不一樣,不一定會使兩個人不能溝通或者不能發展出良好關係。
10、給別人空間也就是尊重別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才能有良好的溝通和關係。
11、同樣地,自己與別人的看法不同,也是正常的事。
12、當尊重別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的同時,我們也有權利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
二、一個人不能控制另外一個人
One person cannot change another person.
1、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一個人只能改變自己。
2、每個人的信念、價值觀、規條系統只對本人有效,不應強求別人接受。
3、改變自己,別人才會有可能改變。
4、一個人不能推動另外一個人。每個人都只可以自己推動自己。
5、找出對方的價值觀,創造、增大或轉移對方在乎的價值,對方便會產生推動自己的行為。
6、因此一個人不能“教導”另外一個人。一個人只能引導另外一個人去學習。
7、因此一個人不能希望另外一人放棄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
8、好的動機只給一個人去做某一件事的原因,但是不能給他控制別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願發生的權利。
9、不強迫別人跟隨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別人便不會抗拒。
10、同樣地,我們只能自己推動自己。
三、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Usefulness is more important.
1、光說做法有道理或者正確而不顧是否效果,是在自欺欺人。
2、在三贏(我好、人好、世界好)的原則基礎上追求效果,比堅持什麼是對的更有意義。
3、說道理往往是把焦點放在過去的事情上;注重效果則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來。
4、效果是原定計畫的意義基礎,亦是所有行動的指標。
5、有道理是由理性方面的標準來決定的。因為沒有兩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是一樣,所以,沒有兩個人的“道理”是一樣的。
6、故此,堅持道理,只不過是堅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個人身上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
7、真正推動一個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邊,要有效果就要加上理性方面的認同。故此,有效果需要一個人的理性和感性上的共鳴。
8、沒有效果的道理,是背棄了信念和價值的規條,應該加以檢討。
9、有效和有道理往往可以並存,但必先由相信有這個可能的信念開始。
10、只追求有道理但無效果的人生,難以有成功和快樂的體驗。
四、只有由感官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沒有絕對的真實世界
The map is not territory.
1、每個人運用自己的感官器官把資料攝入(攝入過程),由感官運用是主觀地有選擇性的,因為不能,亦不需要把所有資料捕捉。
2、攝入的資料經由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過濾而決定其意義,亦因此能儲存在腦中(編碼過程)。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是主觀的形成的,故此,過濾出來的意義也是主觀的。
3、我們每一個人的世界,都是用上述的方式一點一滴地塑造出來的亦因此是主觀的。
4、我們只能用這種方式建立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沒有其他方法。5.因此沒有絕對的真實,或者相對的真實。
6、因此每個人的世界是在他的腦里。我們是憑腦里對世界的認知去處理每一件事。
7、因此,改變一個人腦里的世界,這個人對世界中事物的態度便會改變。
8、因此,每個人都是用自製的地圖在這個世界裡生活。
9、改變主觀經驗在腦里的結構模式,事情對我們的影響便會改變,我們對事情的感受亦會改變。因此,我們無須改變外面的世界(我們無法知道它是怎樣變的)。改變我們自己(腦里的世界),我們的人生便會有所改變。
10、事情從來都不會給我們壓力,壓力是來自我們對事情的反應。
11、情緒也從來不是來自某人的言行,或環境裡出現的轉變,而是來自我們對這些的態度,亦即是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
五、溝通的意義在於對方的回應
The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response one gets.
1、溝通沒有對與錯,只有“有效果”或者“沒有效果”之分。
2、自己說得多“對”沒有意義,對方收到你想表達的訊息才是溝通意義。
3、因此自己說什麼不重要,對方聽到什麼才重要。
4、話有很多方法說出來,使聽者完全收到講者意圖傳達的訊息,便是正確的方法。
5、溝通的效果,來自聲調和身體語言的比文字更大。
6、溝通訊息的送出與接受在潛意識層面的比意識層面的大得多。
7、沒有兩個人對同樣的訊息有完全同樣的反應。
8、說話的效果由講者控制,但由聽者決定。
9、改變說的方法,才有機會改變聽的效果。
10、溝通成功的先決條件是和諧氣氛。
11、抗拒是對講者不夠靈活的說明。
六、重複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
Repeating the same behavior will repeat the same result.
1.做法有不同,結果才會有不同。
2.如果你的事沒有結果,改變你的做法。任何新的做法,都比舊的多一分成功機會。
3.想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須用與昨天不同的做法。4.改變自己,別人才有可能改變。
5.世界上本來便是每樣事物都在不停地改變中,不肯改變的便面臨淘汰或失敗的威脅。
6.因此只有不斷的改變做法,才能保持與其他事物關係有理想狀態。
7.“做法”是規條,目的是取得價值,實現信念。維持最有效果的規條,就是靈活地不斷修正做法,才能保證取得價值,實現信念。
8.改變是所有進步的起點。
七、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solutions to every situation.
1、對事情只有一個方法的人,必陷入困境,因為別無選擇。
2、對事情有兩個方法的人也陷困境,因為他製造了左右兩難、進退維谷的局面給自己。
3、有第三個方法的人,通常會找到第四、五個方法,甚至更多的方法。
4、有選擇就是有能力。所以,有選擇總比沒有選擇好。
5、至今不成功,只是說至今用過的方法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6、沒有辦法,只是說已知的辦法都行不通。
7、世界上尚有很多我們過去沒有想過,或者尚未認識的方法。
8、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會有機會找到它和使事情改變。
9、不論什麼事情,我們總有選擇的權利,而且不只是一個。
10、“沒有辦法”使事情劃上句號,“總有辦法”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11、“沒有辦法”對你沒有好處,應停止想它;“總有辦法”對你有好處,故應把它留在腦中。
12、為何不使自己成為第一個找出辦法的人?
八、每一個人都選擇給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
Every one chooses the best behavior at the moment.
1、每一個人做任何事都是為滿足自己的一些深層需要。
2、每一個人的行為,對他的潛意識來說,都是當時環境裡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
3、因此,每個行為的背後,都必定有正面的動機。
4、了解和接受其正面動機,才容易引導一個人改變他的行為。
5、動機不會錯,只是行為不能達到效果。(滿足背後正面動機的效果)
6、接受一個人的動機,他便會覺得我們接受他這個人。
7、動機往往是在潛意識的層面,不能意識地說出來。
8、找出行為背後的動機,最易的方法是問企圖經由該行為得到的價值是什麼。
9、任何行為在某些環境中都會有其效用。
10、因此,沒有不對的行為,只有在當時環境中沒有效果的行為。
九、每個人都已經具備使自己成功快樂的資源
Every one already possesses all the resources needed.
1、每一個人都有過成功快樂的經驗,也即是說有使自己成功快樂的能力。
2、人類只用了大腦能力的極少部分,提升大腦的運用,很多新的突破便會出現。
3、運用大腦的能力,已有大量的技巧發展出來,人類比以前更易把效果提升。
4、每一個人都可以憑改變思想去改變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進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5、每天裡遇到的事情,都有能給我們成功快樂的因素,取捨全由個人決定。
6、所有事情或經驗裡面,正面和負面的意義同時存在,把事情或經驗轉為絆腳石抑或踏腳石,由自己決定。
7、成功快樂的人所擁有的思想和行為能力,都是經過一個過程而培養出來的。在開始的時候,他們與其他人所具備的條件一樣。
8、有能力替自己製造出困擾的人,也有能力替自己消除困擾。
9、情緒、壓力、困擾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人事物,而是由自己內里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系統產生出來的。
10、自己不信有能力或有可能,是使自己得不到渴求的成功快樂的最有效的保證。
十、在任何一個系統里,最靈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響大局的部分
In any system,the most flexible person has the control.
1、靈活便是有一個以上的選擇;選擇便是能力。因此最靈活的人便是最有能力的人。
2、靈活來自減少行使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而多憑觀察而運用環境所提供的其他條件。
3、靈活是使事情更快有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亦是人生成功快樂的重要因素。
4、靈活亦是自信的表現。自信越不足,堅持某個模式的態度會越強硬。
5、容許不同的意見和可能性,便是靈活。
6、在一個群體中,固執使人緊張,靈活使人放鬆。
7、靈活不代表放棄自己的立場,而是容許找出雙贏的可能性(更進一步而三贏)。
8、在溝通中,明白不代表接受;接受不代表投降(放棄立場)。
9、“流水”是學習靈活的最好老師。
10、靈活是用自己的步伐去作出轉變;而固執則是在被迫的情況下作出轉變。
十一、沒有挫敗,只有回應訊息
There is no failure,only feedback.
1、“挫敗”只是指出過去的做法得不到期望的效果,是給我們需要改變的信號。
2、“挫敗”只是在事情劃上句號時才能用上,欲想事情解決,即讓事情仍會繼續下去,這二字便不適用。
3、“挫敗”是指過去的事;“怎樣改變做法”是指向未來。
4、挫敗是過去的經驗;而經驗是讓我們提升自我的踏腳石,因為經驗是能力的基礎,而能力是自信的基礎。
5、每次“挫敗”,都只不過是學習過程里修正行動的其中一步。
6、人生里所有的學習,都是經由不斷地修正而達致完善。
7、想要成功,首先要相信有成功的可能。
8、把每次的“挫敗”帶來的教訓掌握了,每次便都變成了學習。
9、自信不足的人,潛意識總是在找“不用幹下去”的藉口,“挫敗”二字便很容易冒出來。
十二、動機和情緒總不會錯,只是行為沒有效果而已
Intentions and emotions are never wrong,only the behavior has not been effective.
1、動機在潛意識裡。總是正面的。潛意識從來不會傷害自己,只是誤會地以為某行為可以滿足該動機,而又不知有其他做法的可能。
2、情緒總是給我們一份推動力。情緒是使我們在該事情之中有所學習。學到了,情緒便會消失。
3、我們可以接受一個人的動機和情緒,同時不接受他的行為。
4、接受動機和情緒,便是接受那個人。那個人也會感覺出你對他的接受,因而更肯讓你去引導他作出改變。
5、任何一次行為不等於一個人。
6、行為不能接受,是因為沒有效果;找出更好的做法,是兩人的共同目標,能使兩人有更好的溝通和關係。
7、找出更好的做法的方法之一是追查動機背後的價值觀。
NLP守門員 · NLP認為這三位守門員(過濾機制),將外部的感官經驗轉化為內部的表象。而當我們使用語言時,它也轉化我們的內部表象。首先我們“刪減”、“扭曲”及“一般化”我們的經驗。然後,當我們選擇用語,以描述經驗時,也再次“刪減”、“扭曲”及“一般化”那經驗一次。
· 當我們講話時,原始經驗的豐潤,已被壓縮成文字的線型點滴,而那過程比讀這段描述的時間還短。所以禪宗有“文字障”一說。
· 口語的語言,是地圖的地圖,已離感官經驗兩個層次了。
· 這個世界本來都沒有任何特定意涵(標籤)。是我們將其貼標籤,而有時,我們還忘了是我們自己貼的呢!我們可能會對我們的經驗貼錯標籤,而又讓它來引導我們的行為。
· 舉例來說明,一個人說他不喜歡“流行音樂”。這是一個一般化的例子,而文字變成了替代物及障礙,使其無法去聽一些其他型的音樂。有時,我們也會被更改名稱所愚弄,以為這樣,事實就會改變了。
· 語言雖不會決定思想,但它會傳輸思想。文字可以不含任何感官經驗。它讓我們可以盡情地表達我們想像的世界。這項工具是讓我們可以盡情幻想、聯想、發現,創作詩及文學,及超越我們自己,去拓寬我們的地圖。唯一的風險就是也可以使之限制及貧瘠我們的地圖。
· 運用文詞可以產生一個更自由、豐富及令人滿意的世界模型或世界觀。我們可以進行“逆向工程”,將語言回溯到原始的經驗。
一NLP的認知世界
了解我們“認知世界”的“三位守門員”:
· 這些認知世界的守門員本身,並無所謂好或壞。他們既是資產也是負債。
· 這些認知世界的守門員又稱為過濾機制。
· 人們對如何去形成他們的認知特色,各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人比較多用“刪減”,有的比較偏好“扭曲”,而也有的人比較喜歡用“一般化”。這些在實用上,有什麼意義呢?
· 心智模式的這些過濾機制本身無所謂好壞。而且所有過濾機制都在某種程度上充當了心理防衛機制。
刪減 · 那些常運用“刪減”的人會有跳躍性的思考方式,而使人很難跟得上。他們因能“刪減”一些干擾,而有很強的專注力,他們也可能很能忍受一些生理的不舒服。
· 我們對我們的經驗是有選擇性的,而“刪減”掉不要的。那些被“刪減”掉的經驗,不是不吻合我們要的,就是我們認為不重要。
例如:你曾經找不到鑰匙,後來又在你找過的地方找到的經驗,你就知道“刪減”是如何在運作的。
· 假如我們不去“刪減”一些進來的感官資訊,我們會被其淹沒。但是,也可能剛好“刪減”掉一些我們應該要注意的。
· 如我們當下的感覺為何或別人對我們的重要回饋。有時我們對別人所講的話,只聽到負面的,而刪掉了正面的,甚至它們是在同一個句子裡。
· 要完成一張地圖,必先有所刪減不可,除非想累死。你不可能巨細靡遺地完整敘述你的經驗。因此,你開始刪減一些事情。問題是你有時候也會刪減掉一些重要信息。你必須有正確訊息方能正確地製作你的心靈地圖。
· 大多數人都已聽說這樣的語言形態,如:
“我害怕”、“我困惑”、“我感到困惑”或“我高興”。
這些語言形態會刪減你所要描述的部分內容。所以,某人害怕某事,而整件事情卻在所謂的“我好害怕”的話語敘述中被刪減掉了。因此,假若你想找回這個訊息,你問的應該是:“怕什麼?”明確地說:“到底是什麼事情使你害怕?”類似的情況是如果有人說:“我覺得困惑。”那么他一定因為某事而困惑。
· 你可以刪減一些訊息,但有時候被刪減的信息卻是非常重要的。專業的溝通者在訊息被刪減的時候必須知道是什麼訊息被刪減了,並在必要時使用語言工具恢復被刪掉部分。
· 我們必須做的事情之一,是試著分辨被刪去的訊息中哪一部分最重要。例如,如果有人說他們害怕,那么知道他們害怕什麼是非常重要的。或者,如果有人說他們處在痛苦中,就必須找到他們痛苦的原因,以及何以會有這些原因發生。人們大多有這種直覺。當有人刪去某些訊息,你會說:“到底他們是什麼呢?”你會想要尋找失落的訊息。
· “人們對此已充分知道了。”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太模糊了,
· 我們並不知道人們是指誰,或許這是需要確實知道的。為了搞清楚,你會問:“到底是誰?”有時候在句子中,人物完全失去了,如“知道這個是不夠的。” 這種叫做消極的說法。這是很好的規避責任的方法。
再回到原來的句子,“此”代表什麼?除非先前的對話你已經清楚了,否則你要問:“他們對什麼還知道得不夠?”“縱使很清楚了,也值得再問一次。”
最後,“知道” 這動詞也不是很明確的,你可以問:“他們如何知道的?”
· 假如我們在談話的時候,老是追根究底,那會是很討厭人的,尤其幾乎每句話都有一些刪減。然而,細節可能是重要的。假如我們不清楚它,就經常會錯誤地假設它。我們以我們自己的地圖,而不是說話者的地圖,來填補那失去的部分。有時說話者也不確知他們的言下之意。你的問題會幫助他們更清楚他們的原意。
· 上述最後一句,包括了比較詞——更。我們使用很多比較詞:
“更好”、“最好”、“較糟”、“更多”、“更少”。
一個比較的情形,需要有至少兩項事物。知道比較的基礎很重要。所以你要問:“與什麼比較?”比如有人說:“我表現得比較差。”跟什麼比很差?你理想的表現是什麼?你昨天的表現?專家的表現如何?不切實際的比較會給人帶來很大的不快。有一個很有效的讓自己沮喪的方法是將自己與想像的且無法達成的理想比較,覺得自己真苯,趕不上那些標準,然後又刪掉你使用的標準,你就可以覺得很糟,而又無法排除。
· 激勵自己,似乎讓自己與吸引人的未來相比,而不是去與他人相比。要評判自己的進步,是將自己與當初開始時相比。
扭曲 · 很會“扭曲”他們的體驗的人,會不斷地因他們對你的言行的詮釋方式,而讓你驚訝。他們可能會看到一些你從來不會想的因果連結。他們能夠做不尋常的連線,並從你的話,推演出你的思想與感受。他們也可能會很有創意。藝術、音樂及文學都要用到“扭曲”。“扭曲”才能創造出唐老鴨、米老鼠…..。
· 我們改變我們的經驗,以放大或消除它且以不同的角度看它,就像是從凹凸鏡看。
· 同樣的,假如我們沒有“扭曲”的能力的話,也會窒息掉我們的創意。
例如:當你計畫要重新裝潢時,如能事先就可想像到,房子裝潢好時,會是什麼樣子,會很有幫助。這就是感官的“扭曲”。
· 但如果你將別人以某種方式看你,想成他在瞧不起你,你很可能是在“扭曲”他看你的意思,因而也會“扭曲”了你的反應。幻想建立於幻想之上。
· 我們可以去掉過程並將其變為事物來扭曲事情,這樣建立起來的名詞叫做“名詞化”。我們有很多重要的觀念是名詞化的:愛、正義、教育、信念、選擇、合作、害怕…扭曲的意思就是,這些名詞其實是動詞喬裝的,過程中途被凍結掉了。名詞化的問題是,它們變成靜態及無法更動的。比如有人說:“這個關係已經停止了。”可以將這個關係轉回到過程,即問:“我們是怎樣沒關聯了?”以找出說者的意思。
· 下列還有一些有弦外之音的扭曲“隱含前提”。人在說話的時經常有弦外之音,找出來後,會讓我們更加了解他們的世界模型,聽出那些假設的東西。要找出來的方法是問問自己,要讓那話有意義,什麼東西還沒有說出來?比如說:
“他就像你其他朋友一樣遲鈍。”這就是假設你所有其他的朋友都是遲鈍的。
· “請不要像上次我們討論時,那樣無理取鬧。”假設你上次無理取鬧以及我們上次已經討論過這主題。
· “為什麼這個這么困難?”假設這本來就是困難的。如果你去回答他的為什麼的問題,你就是在加強他的假設。
以為什麼開始的問句,常常以將你的注意力由假設轉到理由的方式,來隱藏它的假設。
類推、一般化 · 常作“一般化”或“類推”的人,可能對自己很肯定(或非常不肯定)。世界在他們看來,可能是很單純的。他們住在一個黑白分明的世界,假如經驗不是這樣就該是那樣,則灰色地帶很難存在。
· 他們也可能有很多行為準則來應對不同的情境。科學法則都是類推出來的,而科學方法是很好的作業方法:實驗,由結果來“類推”,但也永遠都準備好,在面對例外時,就要改弦易張了。
· 我們對我們經驗中的某部份,當為是事情的全部,而忽略了可能的例外。這對我們在面對一個情境時,可以從我們過去在類似的情境中,所學習的經驗,很快的反應,是很有用的。
· 但是,如果我們“類推”錯誤或沒對新經驗開放的話,可能會變成問題。
信念就是一個很好“一般化”的例子。
· 當你在做“類推”(一般化)時,你是想了解外界,並知道什麼是可以期待的。
· 這意謂著,當你看到一個跟你從前看過完全不同的把手時,你不需要很困惑地退下來。你知道那僅是另外一種的把手而已。
· “一般化”是我們如何學習的基本部份,但是同樣的程式也會招來大災難。
· 假設你有一段不理想的親密關係的經驗。你根據這經驗而“類推”,這世界上的人都一樣,不值得信賴。你這個“一般化”的想法,可能會中止了你再找到一位例外於上述想法的另一半的機會。
· 像“所有”、“永不”、“總是”、“每一次”這類的字眼是概括性的,它們不承認例外。它們局限、簡化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而不是世界本身。比如說:
1、我永遠都沒辦法做這事。
2、沒有人在乎。
3、當我需要你時,你總是不在。
4、人類並不是仁慈的。
5、西餐是貴的。
· 另外一個一般化的例子是,我們如何以“應該”、“必須”來管制我們及他人。有時候並沒有真正的必要性。要找出其必要性,可以問:“如果我沒有做那些事,會怎么樣?”比如說:“你應該另外找個工作。”“如果沒有找,則會怎么樣?”找出那後果,它們可能是真的不愉快的,或者只是想像的。我們有時被那些管制性的字眼所催眠,所以想都不想就去遵從了。
· 也有反面的規則:“不該”、“不要”、“不能”是更強的規範。有一些是真正的生理上的限制:“我無法跳高20米。”其他未經測試的信念。比如說:“我不能改變”或“我無法找它”。要突破這點就問“什麼阻擋了你?” 這種問法,可以改變焦點,由被卡住的位置前進到某個目標以及排除可能阻擋路的東西。
· 我能及你能是授予力量的字眼,除非那些目標是不切實際的,所以能將“必要”、“應該”這種詞改為“能夠”是很好的。所以“我必須做好”變成“我能做好。” 這種重新更動是你能替自己或者他人做的最有力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