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貝楚齊亞尼(Michel Petrucciani)

米歇爾·貝楚齊亞尼

Michel Petrucciani一般指本詞條

法國音樂家,音樂界不朽的巨人。天生侏儒,終生100厘米。鋼琴的化身,卻擁有人世間最殘酷的缺陷,他天生罹患成骨不全症,由於基因異常,疾病抑制了他的骨骼生長,不但行動不便,視力、聽力也大受影響。然而,他似乎是為音樂而生,有專輯《樂曲》、《music》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歇爾·貝楚齊亞尼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法國南部小鎮貝楚齊亞尼
  • 出生日期:1962年12月28日
  • 身高:100 cm
  • 職業:音樂家
  • 代表作品:樂曲、music
人物生平,7歲,13歲,20歲,30歲,不朽的巨人,音樂世家,一炮而紅,勤能補拙,

人物生平

他是天生侏儒,終生100厘米。
米歇爾·貝楚齊亞尼
米歇爾·貝楚齊亞尼

7歲

他看了一場鋼琴音樂會,著迷到神魂顛倒,父親就買來一架鋼琴。他要別人抱著上下鋼琴座,父親有在鋼琴上安裝了一個特殊的輔助器來控制踏板,使他的腳容易牽動踏板。
痴狂地練了五年。

13歲

他第一次演出時,先站在台前最接近觀眾的地方,站了足有五分鐘。最後他笑道:“等大家欣賞夠了我的特殊身材,然後再欣賞我的精彩演奏。”滿場都會意地笑了,他才回位,演奏。
觀眾大驚,而後掌聲雷動!
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先站那五分鐘,他說:“許多人是好奇我的身材才來的,先讓人們看夠,才能細細聆聽我的演奏,才能看見我靈魂的高度!”
在不斷拔高靈魂高度的同時,他還成了演唱家,出了自己的唱片。16歲,他成了美國爵士團的“台拄”,每天練琴的時間超過8小時,每年的獨奏音樂會超過180場時,而所有人都不再對他的身材好奇了,不少人都是閉目傾聽,讓自己的靈魂仰望“高度”!

20歲

他的專輯《樂曲》,使他一夜成為“巨星”,紐約,倫敦,米蘭,東京,巴黎.......每到一處,他的靈魂的高度,皆令舉城仰視!

30歲

他每天練琴的時間超過11小時,每年的獨奏音樂會超過300場時,有人問:“你的靈魂還不夠高嗎?”他說:“身材屬於父母,是有限定的,靈魂屬於自己,永無限定!”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於紐約。36歲的他,倒下的軀體還是100厘米,但在音樂王國,在許多人心裡,他是“不朽的巨人”!

不朽的巨人

他就是法國的貝楚齊亞尼,世界鋼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他最後的一句話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每當他的鋼琴聲音響起,不論聽者身在何處,那永恆之美,就如渥茲華斯筆下的金色水仙,總在人們心海中搖曳起舞,滿溢著喜悅……
熱愛爵士樂的朋友,凡是聽過了法國爵士鋼琴家米歇爾·貝楚齊亞尼(Michel Petrucciani)的鋼琴獨奏,都不會忘懷從他彈奏的施坦威鋼琴中流瀉出來的美好音符,都不會忘記那種聆聽過後,靈魂被重新洗滌的悸動感!就拿1997年2月德國法蘭克福現場的[Solo Live]專輯為例,貝楚齊亞尼演奏的每一段樂句都傾訴著一種情緒,一個故事,若將這些美好的片段全部組合起來,你聽到的,更像是演奏者在用鋼琴吟詩:貝楚齊亞尼的左手先往低音走去,復又往高音攀升,製造如陀螺般迴旋不已的流暢爬音;他的右手,則快速反覆地彈奏琴鍵,似是批註,似是評論,有時,更像是溫柔地朗誦詩詞……從細微的琴音吟頌中,我們聽到的,不單是音色質地巧妙的變化,更是他以鋼琴吟唱詩歌的極致表現。世界著名的薩克斯手查理斯·洛依德(Charles Lloyd)說:“貝楚齊亞尼是鋼琴的化身,一點都不為過。”

音樂世家

身高不及1.1米的他,終其一生,身高都不及成年人的一半,但仔細看他現場演出的DVD,不難發現其演奏時,左手已經變形,手掌、手腕都往內傾斜,令人不禁想問,他究竟如何超越殘障之軀,編織出震撼力如此強大的音樂篇章?
1962年12月28日出生於法國南部小鎮的貝楚齊亞尼,家裡經營唱片行。7歲那年,有一次他在電視上看到一場鋼琴音樂會,就跟爸媽說:“我也要一台鋼琴。”
父親湯尼起先買了一架玩具鋼琴給他,後來換成一台真正的鋼琴。除了練琴外,貝楚齊亞尼常因為骨折而上醫院。貝楚齊亞尼得的是罕見的“成骨發育不全症”,這類病人體內鈣質無法固定在骨骼上,因此骨頭有如玻璃般易碎。他們沒辦法像常人一樣成長,通常體型嬌小,雙腿內彎,沒有旁人協助便難行動自如。貝楚齊亞尼要依靠別人抱著他上下鋼琴座,於是,父親給他在鋼琴上安裝了一個特殊的輔助器來控制踏板,使他的腳較容易牽動鋼琴踏板。
生長於法國之故,老師教的自然是古典音樂,但貝楚齊亞尼對爵士樂的興趣更為濃厚。兒時,他並不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樣出外玩耍,總是待在家中不停地練習鋼琴或是等哥哥從樓下的唱片行帶幾張唱片上來聽。或許是因為父親喜愛搖擺味道濃厚的音樂,他從小浸淫於爵士音樂中。耳濡目染的關係,加上兩名兄弟,一個是吉他手,另一個玩低音提琴,而父親擅長吉他和電子風琴。於是父兄組成三重奏,在南方附近的城市演出。貝楚齊亞尼曾經很自豪地說,曾有一段時光,他可以將著名吉他曲至少十來首的作品旋律倒背如流。

一炮而紅

1975年,貝楚齊亞尼得到機會,與小號演奏家布魯內的樂隊一起演出。15歲時,他認識了打擊樂演奏家洛馬諾,5年後,與對方合作出了第一張唱片《閃光》。
此時,儘管殘疾,但貝楚齊亞尼仍無視身體的不便及旁人的眼光,立志成為一位真正的音樂家。他在洛馬諾的鼓勵下,前往巴黎。繁華的巴黎,音樂的城市,矮小如侏儒的他說:“觀眾第一次來聽我演奏,常是基於好奇。但大部分人還會再來,那就純粹是為了聽我的音樂了。”後來,他與唱片公司簽約,獲得了不少好評,逐漸在法國的爵士樂界站穩了腳跟。於是,悄然產生了前往美洲發展的念頭。
1981年,貝楚齊亞尼終於來到了美國加州,並結識了薩克斯演奏家洛德之妻。他受邀去了洛德家,用餐後他即興演奏了一曲,洛德極為欣賞,隨即拿起薩克斯與他合作,想不到那晚兩人都欲罷不能。於是洛德邀請他參與一個4人爵士樂團,在美國各地巡迴演出。貝楚齊亞尼一鳴驚人,旋即又回到法國灌唱片、開音樂會。
1982年,他與印度籍的第一任妻子閃電結婚,但這段婚姻只維持了5年。1985年,貝楚齊亞尼在爵士樂的家鄉紐約定居下來,此時的他,名氣早已超過他在法國本土的聲望。
1987年,貝楚齊亞尼名噪一時的專輯《music》推出,成為他音樂行程中決定性的轉折,使他一夜成名。從此,不論紐約、倫敦、米蘭、東京,還是巴黎,都能看到他不同於常人的身軀。
1992年,貝楚齊亞尼與第二任妻子——義大利著名鋼琴家布塔結婚,震撼了整個紐約。
然而,再偉大的人物都有沉浮之時。自《music》出版後,貝楚齊亞尼出的唱片卻不盡人意,事業開始落入低潮,有一次,甚至暈倒在酒吧的階梯上,他回憶那時的背景,“我的骨頭那么脆弱,卻竟然一點傷都沒有。我告訴自己:時間還沒到,上帝還不想讓我去死。恢復清醒後,事業居然奇蹟般地開始出現好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貝楚齊亞尼簽約了新的唱片公司,大部分為現場演出,極受好評。時來運轉,他出的唱片一張比一張好,大受歡迎。此一時期的作品,仍以鋼琴獨奏及三重奏最具特色,其中又以德國現場的[Solo Live]和巴黎香榭里劇院的現場演出最為膾炙人口。尤其是與另一名法國爵士樂手格拉貝蒂合作的唱片銷售量突破10萬張。

勤能補拙

貝楚齊亞尼始終認為自己並非天才,但他相信勤能補拙。他每天練琴的時間都超過8小時,就在聲譽如日中天之際,他每年的獨奏音樂會超過180場時,還堅持練琴。貝楚齊亞尼表面上給人的感覺是堅強的,然而,此時他的身體已經一日不如一日。因為過度奔波,終於疲憊不堪,1999年1月6日,因肺炎病逝於紐約曼哈頓,享年36歲。
音樂使貝楚齊亞尼忘卻了身心的痛苦,在長達36年的時間裡,爵士樂與痛楚時時相伴,但他仍不顧一切地投入,直到在鋼琴上指骨折斷,乃至死神降臨。
綜觀貝楚齊亞尼一生,成長於法國,走紅於北美。每當他的鋼琴聲音響起,不論聽者身在何處,那永恆之美,就如渥茲華斯筆下的金色水仙,總在人們心海中搖曳起舞,滿溢著喜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