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環境下同伴互評的學習機理與激勵最佳化方法》是依託哈爾濱工業大學,由王延青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MOOC環境下同伴互評的學習機理與激勵最佳化方法
- 依託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延青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隨著MOOC教育模式的飛速發展,對海量學習者學習效果的評估成為巨大挑戰。自動化評測能夠很好地評估客觀題,但是MOOC已經快速覆蓋至人文社科等領域,加之主觀題對增強學習產出的顯著優勢,同伴互評成為人們關注的主要方法,相關學術研究迫在眉睫。本研究主要解決如下問題:首先,基於聯結主義學習理論及眾包理念探究同伴互評的學習機理,並提出同伴互評過程模型;其次,為提高同伴互評的可靠性,提出同伴互評激勵模型,設計出識別非共識現象、預測激進行為和串謀行為的方法,並制定各自的治理策略;最後,為了增強學習者的學習體驗,提出學習者學習潛力算法,構造基於學習潛力的指派規則矩陣,建立整數線性規劃模型並根據求解結果進行目標最佳化指派。本研究有望取得MOOC學習理論的創新性成果,並為開放教育創新實踐提供參考。
結題摘要
不同於以質量保證為首要目標的學術同行評議,學生之間的同伴互評同時承擔著學習產出和質量保證雙重角色。教師部分(或全部)依賴學生互評的打分作為最終學生成績評定的依據,更重要的是,學生在互評過程中能夠有機會提升諸如社會化學習、批判思維、評估評價、溝通及採納等多種關鍵能力。同時,在MOOC大規模普及的今天,由於學習者的數量龐大、能力差異懸殊、知識背景複雜等特點,教師對學習者學習效果的評價問題成了巨大的難題,人們不難想到在MOOC中採納同伴互評作為評估手段,於是解決MOOC環境下同伴互評中激勵策略和指派最佳化等問題變得尤其緊迫。本項目進行了以下四個方面的探索研究:(1)同伴互評激勵及指派策略。對於激勵策略的研究,發現了學習者任務衝突的影響因素,揭示了學習者態度對同伴互評參與度的影響機理;對於指派策略研究,發現了“先提交先指派”的動態指派策略具有很好的激勵作用,揭示了不恰當的指派存在降低教育公平的風險,論證了“幫扶模式”和“拔尖模式”都不是社會最優的評議者指派模式,設計了兼顧激勵作用和教育公平的指派策略。(2)MOOC評估方法及學習者滿意度分析。在一門MOOC上探索了混合式評估方法,另外實證分析了影響MOOC使用者滿意度的關鍵因素。(3)翻轉課堂的學習模式再造。構建並驗證了包括快速搶答、教師面詢、個人項目、團隊項目四種課上活動的翻轉課堂學習模型,此外還探索了使用課上快速搶答作為增強同伴互評效度的手段。(4)知識共享、協同評價與創新特質。圍繞核心研究目標,對相關領域進行了若干理論及方法的探索研究,進一步支撐了前面幾點研究成果並開拓後續研究的思路。本項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僅能夠豐富同伴互評領域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其對於MOOC及翻轉課堂的教育實踐也具有積極的借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