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MG39通用機槍
- 外文名:Maschinengeweh 39
傲慢與偏見,導氣式設計,內部設計細節,
傲慢與偏見
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的武器並不新鮮了,但德國軍隊對於在槍械彈膛中鑽導氣孔存有很大的偏見。當時,德國軍工方面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普遍認為在彈膛鑽導氣孔一定會對武器的內彈道產生不利影響,導致武器的精度和使用壽命下降,因此導氣式自動武器是當時德國武器設計中的一個禁忌。
為了推倒這一偏見,整整經歷了一代人的努力——直到1935年納粹國防軍重新建立起來之後才有所改變。這時德國軍隊中那些不折不扣的保守理論家逐步被年輕一代所否定。經歷過凡爾登戰役的年輕德國軍人清楚地認識到,在戰場上,法國的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的氣冷式哈其開斯機槍與德國的採用身管後坐式自動原理的水冷式馬克沁機槍一樣致命、精確、可靠,但其結構更加簡單。年輕軍人們極力推崇像哈其開斯機槍那樣的武器,此後導氣式自動武器才開始受到德國軍隊的重視。
軍方專家反對在彈膛中鑽導氣孔,並不意味著整個德國槍械工業也帶有同樣的偏見。恰恰與此相反——在納粹國防軍的每一次武器選型競標中,都有導氣式武器被提交。但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並且當時的德國槍械工業對於這種設計缺乏經驗,武器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這些導氣式武器沒有一個最終能夠突破軍隊的偏見而被軍方採用。其中,瓦爾特設計了一款導氣式半自動步槍,槍上的導氣孔是成對設計的,但導氣孔太大,直徑超過3mm,因此並不實用。之後另一名設計師福爾默設計出了一款採用中間型槍彈的導氣式突擊步槍——A35步槍,但該槍內部設定了一個非常複雜的發條裝置,因此軍隊委員會毫無意外地沒有採用該槍。在這種背景下,施坦格設計的MG39Rh導氣式機槍開始進入軍方的視野,儘管其最終也遭遇了被拒絕採用的命運。
導氣式設計
1937年,德國陸軍武器局決定暫時仍使用MG34機槍,但開始著手準備設計一款德國陸軍未來使用的機槍,稱為“未來通用機槍”。陸軍武器局要求,該未來通用機槍要提供比MG34機槍更強的火力,結構更簡單可靠,更適合通過使用現代技術,如金屬衝壓技術和焊接技術等實現大規模生產,以減少機加工的時間和對於高技能人工的依賴。
當年2月,德國陸軍武器局向3家公司發出了招標書,分別是位於索梅達的萊茵金屬-波斯格公司、位於德伯爾恩的約翰尼斯·格羅斯伐斯公司以及位於埃爾福特的思圖伯根公司。其中,萊茵金屬-波斯格公司自1918年起就成為德國主要機槍的秘密設計中心。公司的天才設計師路易斯·施坦格為納粹德軍設計了很多著名的機槍,如MG15、MG17、MG34機槍(毛瑟公司的海因里希·福爾默也對該槍設計做出了貢獻)等等。
陸軍武器局對這3家公司的生產要求包括,採用金屬衝壓加工技術,機槍零件公差要比MG34小,機匣足夠寬大以容納殘渣和灰塵,並且要儘可能多地使用MG34機槍的附屬檔案。除此之外,關於機槍的自動原理方面,允許設計者們自由發揮,但要使用德國標準的7.9×57mm槍彈,並且工作可靠。
內部設計細節
揭示MG39Rh機槍結構,其擊針的設計比較特別,擊針頭部呈“Y”形。採用這樣的設計有兩個好處:第一,擊針打擊底火面積的增加減小了擊穿底火的機率,並可提高底火發火率;第二,擊針的直徑增加,可使使用壽命延長。
MG39Rh機槍採用可快速更換的槍管。槍管後部上方固定有一個把手,這個把手不像其他機槍槍管上的把手那樣可以翻轉到一側,而是固定在槍管正上方。把手外覆隔熱的木質材料,以免更換槍管時燙手。雖然可利用把手快速更換槍管,但固定的把手卻擋住了瞄準視線,因此MG39Rh機槍準星及照門的設定均偏向左側。
儘管MG39Rh機槍被陸軍武器局機槍競選委員會否定,但萊茵金屬-波斯格公司決定繼續對該槍進行完善發展。公司自1899年開始與德國陸軍合作,對於與軍隊打交道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因此判斷在緊要關頭以及武器緊缺的重壓之下,陸軍武器局還可能會購買MG39Rh機槍。公司認為,如果約翰尼斯·格羅斯伐斯公司的MG39機槍最終證明只是一個失敗的設計,那么軍隊會迫切需要一支設計完善的武器,以便快速配發軍隊,因此對MG39Rh樣槍加以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經萊茵金屬-波斯格公司進一步完善的MG39Rh通用機槍最終是否被德軍訂購,現在缺少相關的資料來證明,但是布拉格軍事歷史研究所中的MG39Rh機槍上的編號是006,似乎證明至少製造了6挺該槍。但這支槍上還有其他編號,如槍機上刻有09,而槍托底板上刻有29的字樣,這兩個編號似乎暗示著還有更多的MG39Rh被製造出來,可能一共製作了9挺,也可能達29挺之多。但無論生產了多少挺,該槍存留至今的只有布拉格軍事歷史研究所中這惟一的一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