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x27o-ssu

K\x27o-ssu

K'o-ssu (silk tapestry),是緙絲的英文翻譯。 緙(Kè)絲(英譯: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紡織英文辭典:K’o-ssu,K'o-ssy),又稱作“刻絲”、“克絲”或“尅絲”,文異音同。舊時又“長刻絲”、“刻絲作”、“刻色”等。緙絲在海外也有其他名稱“綴錦”、“綴織”、“織成錦”等。《玉篇》說:“緙,織緯也。”由於織造的作品在圖案與素地接合處微顯高低,呈現一絲裂痕,猶如鏤刻而成,故稱“刻絲”。其成品正反兩面如一,與蘇繡雙面繡有異曲同工之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緙絲
  • 外文名:K'o-ssu
  • 出處:《名義考》
  • 美譽:織中之聖
概況簡介,相關記載,源流歷史,緙絲分類,工藝特色,作品品種,市場價值,遺產名錄,緙絲名家,獲獎情況,

概況簡介

與刺繡、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藍並稱為中國四大特種工藝品,並與雲錦合稱為中國兩大珍品手工絲織物。古有“織中之聖”和“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由於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又被稱之為 “千年不壞藝術織品”。

相關記載

明周祈《名義考》:“刻之義未詳,《廣韻》‘緙、乞格切,織緯也’。則刻絲之刻,本作緙,誤作刻。”宋莊綽《雞肋篇》:“定州織刻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絲經於木杼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雜色線綴於經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明初曹昭《格古要論》稱“刻絲作”曰:“宋時舊織者,白地或青地子,織詩詞山水,或故事人物花木鳥獸,其配色如傅彩,又謂之刻色作。”我國宋代刻絲大盛,據《清秘藏》所記有“樓閣”、“龍水”、“百花攢龍”、“紫寶階盛地”、“紫大花”、“五色簟文”等等數十百種。明代宮中設刻絲匠專事御用刻絲物品,民間以吳市出品為巨擘,清乾隆刻絲亦復大盛,且極精好。嘉道之後,則日形衰落,甚至無人業此矣。《紅樓夢》所記尚能窺其“盛況”也。《紅樓夢》第五一回:“ 鳳姐命平兒將昨日那件石青刻絲八團天馬皮褂子拿出來,給了襲人 。”
關於緙絲的稱謂,歷來有所不同。中國古代字書《玉篇》釋“緙,紩也,織緯也”。宋代莊綽《雞肋篇》以及明代張應文的《清秘藏》、曹昭的《格古要論》、高濂的《遵生八箋燕閒清賞》諸書均作“刻絲”,宋末元初周密的《齊東野語》與元末明初陶宗儀的《輟耕錄》等書寫為“克絲”,宋代洪皓的《松漠紀聞》、吳自牧的《夢梁錄》等書又稱“克絲”。清代皇家著錄宮廷書畫的《石渠寶笈》和《秘殿珠林》中均記做“緙絲”。 “緙”、“刻”、“克”、“克”四字音同。近代學者胡韞玉認為本字應當是“緙”,探其究竟,緙絲織制時以小梭織緯,根據紋樣多次中斷以變換色絲,成品只露緯絲不露經絲,可見此“緙”字正合“通經斷緯”的技術特點。對於絲織工藝當謂“緙”,而對於金木工藝則稱“刻”。 字各有所當,故“刻”、“克”皆為假借。
緙絲是中國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我國傳統的絲織工藝品之一。這是一種經彩緯顯現花紋,形成花紋邊界,具有猶如雕琢縷刻的效果,且富雙面立體感的絲織工藝品。緙絲的編織方法不同於刺繡和織錦。它採用“通經斷緯”的織法,而一般錦的織法皆為通經通緯法,即緯線穿通織物的整個幅面。

源流歷史

據日本學者藤井守一先生研究考證,中國的緙絲織物遠在彩陶土器時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存在,到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緙絲織物製作已很精良。中國新疆樓蘭古城漢代遺址中曾出土“中西(域)混合風格”緙絲毛織品。1972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又發現了緙絲毛織物,其製作極為精美。二十世紀初,曾在亞洲進行過三次深入探險考古的英國文物大盜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年)所著的《新疆之地下寶庫》中,推測緙的工藝由來已久,作為一種特殊工藝的緙絲最早來自西域少數民族的緙毛。公元前138年,張騫通西域,互通有無,“絲綢之路”上往返的絲織品中,主要有絹、綢、錦、緞、綾、羅、紗、綺、絨、緙等。1973年,在新疆的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的一件十分珍貴的緙絲腰帶,中國的考古學家考證是公元7世紀的舞俑腰帶,就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件緙絲實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