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約翰.傅蘭雅
- 外文名:John Fryer
- 國籍:英國
- 出生日期:1839
- 逝世日期:1928
- 畢業院校:倫敦海伯雷師範學院
姓名:JohnFryer
中文譯名:約翰·傅蘭雅
國籍:英國
生卒年月:1839-1928
研究領域
傅蘭雅在華30餘年的時間裡,翻譯或與他人合譯的西學著作129部。涉及軍事、航海、採礦、冶金、機械、天文、地理、動植物、農業、醫學、數理化、化工、社會科學、工具書等廣闊的學術和科普領域。
人物介紹
傅蘭雅(JohnFryer)是晚清著名的傳教士,1839年8月6日出生於英格蘭海德鎮的一個傳教士家庭,早年在海德中學和布里斯托港的聖雅各書院學習。不久,便獲得政府的一等獎學金,進入倫敦海伯雷師範學院學習。1860年大學畢業。
傅蘭雅的父親對中國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曾打算到中國傳教,但終未成行。受他的影響,傅蘭雅從小就渴望到中國去。他喜歡讀有關中國的書籍,母親還為他煮大米飯,以適應日後到中國的生活。少年時代的同學們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傅親中”(ChinchongFy-ung)。讀中學時,傅蘭雅受父親的影響,加入了聖公會。
1860年,傅蘭雅大學畢業以後,接受聖公會的派遣,出任香港聖保羅書院的院長。1861年3月10日,傅蘭雅由倫敦出發,經過4個多月的海上漂泊,於7月30日到達香港。聖保羅書院生源主要是香港、澳門和廣東等地的貧苦人家子弟。但傅蘭雅好像對這裡的學生印象不大好,認為他們表情木然,反應遲鈍,缺乏勇氣。
1863年,為學習漢語官話,了解北京的政治生活,傅蘭雅辭去聖保羅書院的職務,接受京師同文館的邀請,到北京出任教習。他在同文館每天講授兩個小時的英文,年薪是1000兩白銀。1865年,他辭去同文館的職務,接受英華書院的邀請,到上海出任英華書院的院長。他在同文館的職位由丁韙良接替。
英華書院是在滬傳教士、商人及中國官紳共同發起創辦的,招收華人富家子弟,講授英文、中文以及其他課程。英華書院是當時上海高標準的一所新式學校。學校辦學之初,就決定收取學費每人每年白銀50兩。英華書院培養的學生中有日後成為著名啟蒙思想家的鄭觀應。
身為傳教士,傅蘭雅並不忘傳教的宗旨。在英華書院期間,他每個星期日都要講解《聖經》。有10至15個學生來聽布道。但傅蘭雅卻不贊成在學校內直接傳教,認為應該潛移默化地進行,否則書院過分強調宗教色彩,會把學生嚇走。他的做法遭到聖公會多名傳教士的反對。所以,在1868年5月,他的任期滿後,董事會決定不再延聘。當時傅蘭雅有四個選擇:一是到廣方言館任教習;二是到上海租界工部局任翻譯,年薪200美元;三是到江南製造局翻譯館做翻譯,年薪800美元;四是專心地做一名傳教士,專致傳教。經過再三權衡,傅蘭雅決定接受江南製造局的邀請。1868年5月20日,傅蘭雅向英華書院校董事會正式辭職,往江南製造局就任。此後28年間,傅蘭雅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翻譯館的譯書工作上。
1866年11月至1868年4月傅蘭雅在英華書院工作之餘,兼任《上海新報》的編輯。《上海新報》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報紙,由字林洋行主辦,1861年11月創刊,初為周刊,後改為每周三期。主要內容是中外新聞、船期表、物價表、告白等。傅蘭雅編輯期間,《上海新報》刊載了不少西學文章,諸如,合信的《博物新編》、裨治文的《聯邦志略》、偉理哲的《地球說略》、偉烈亞力的《重學》等書中的有關內容。1867年,《上海新報》還連載了《西算學》,介紹西方的數學知識。
傅蘭雅在江南製造局的28年間,除了譯書外,還投入大量的精力,專心地做過三件事:一是創辦《格致彙編》;二是參與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科普學校——格致書院,並創辦中國第一家科技書店——格致書屋;三是參與益智書會編輯教科書工作並擔任總編輯。
1896年,傅蘭雅離開中國,接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邀請,出任東方語言文學教授,並定居美國。1902年,傅蘭雅出任該校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1913年退休,任名譽教授。傅蘭雅在加利福尼亞開設的課程有:中國史、日本史、中日語言文學、政治、法律和社會狀況,中國和日本的對外貿易,中國和日本的宗教和哲學,中國古典文學,中國文言文和官話等。傅蘭雅的工作向西方介紹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傅蘭雅在美國期間,仍牽掛中國的文化與社會。他與中國的老朋友保持著經常的聯繫,期間多次到中國訪問。1896年至1909年間,他還為江南製造局翻譯了14本書。為鼓勵和幫助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1900年傅蘭雅編寫了《美國加邦大書院圖說》(中文)。1901年他幫助北洋大學聯繫留學事宜,並將王寵惠等9名學生帶到加利福尼亞大學,還擔任他們的監督,負責他們的學習與生活,1909年,傅蘭雅受美國政府教育部的委派,用英文寫了一部《接納中國留學生留學美國章程》。書中介紹了美國的大學制度、學招生情況、建議與忠告、美國大學一覽表等內容。全書共221頁,對赴美留學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911年3月,傅蘭雅曾捐款6萬兩白銀,在上海創辦盲童學校,後又在漢口開辦了一所盲童學校。1928年,又命他的兒子傅步蘭在上海再開辦一所盲童學校。上海盲童學校於1912年1月正式開學。這是中國第一所正規盲童學校。校址原在北四川路,1915年遷到愛丁堡路。傅步蘭曾任校長。日本攻陷上海後,傅步蘭回到美國。1949年,該校歸公立。
為開展中國的盲人教育,傅蘭雅編寫了《教育瞽人理論法》一書,介紹歐美等國盲人教育情況、美國免瞽會的發展、盲文及學習方法、預防和治療幼兒眼病的知識,並介紹了中國廣州、福州、漢口、北京、上海等地瞽院的情況。他還命他的小兒子傅步蘭學習盲童教育,併到上海任盲童學校的校長,開展盲童教育。1915年,傅蘭雅在蒙會見黃炎培時說,他在中國辦盲童教育就是為了報答中國人民。
傅蘭雅1864年與安娜?羅爾斯小姐結婚。1879年安娜?羅爾斯不幸去世。1882年娶安娜?納爾遜為妻。
1928年7月2日傅蘭雅病逝,享年89歲。
學術研究
1、譯書巨匠
傅蘭雅在華30餘年的時間裡獨立翻譯或與他人合譯的西學著作有129部。其中77部在江南製造局翻譯館出版,占該館全部譯書的42.7%,幾近一半。其餘由益智書會出版。傅蘭雅的譯書工作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1868年至1880年。他與合作者已刊成或出售的書共有51部,已譯成而未刊的書有45部。正在翻譯的有13部。這個時期的翻譯以算學測量等書占第一位,共有22部;水陸兵法等書占第二位,共15部;工藝等書占第三位,共13部;在9部以下的為天文、行船、地理、汽機、化學、醫學等書。
第二時期,1880年至1885年。傅蘭雅與其合作者共翻譯了19部書,其中有12部屬於套用科學,5部屬於基礎科學,其它方面的書有2部。
第三時期,1886年至1889年。傅蘭雅與其合作者共翻譯了18部書,其中基礎科學占15部。
第四時期,1890年至1896年。傅蘭雅與其合作者共同翻譯了41部書,其中基礎科學與套用科學書籍數目相等。
傅蘭雅到美國教書後,又翻譯了14部書,寫了2部書。
傅蘭雅的著、譯書籍對中國的科學普及和近代工業的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說,他的一些譯著還成為中國近代科學部分學科的奠基之作。例如,他和徐壽合譯的《化學鑒原》、《化學鑒原續編》、《化學鑒原補編》等書就成為中國近代化學的奠基著作。為表彰他在翻譯工作上的貢獻,清廷於1876年4月13日授予他三品銜,又於1899年5月20日授予他“三等第一寶星”。
2、科普先驅
傅蘭雅在學術研究的另一方面成就是在科學普及的工作上。在科學普及方面,傅蘭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創辦《格致彙編》;發起並參與管理格致書院,開辦格致書屋;在益智書會擔任教科書總編輯。
(1)《格致彙編》
《格致彙編》於1876年2月面世,為月刊。傅蘭雅是《格致彙編》的主要撰稿人和編輯。《格致彙編》是一份地道的科普雜誌,內容包括:自然科學知識、工藝技術、科技人物傳記、答讀者問等。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內容廣泛,涉及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學、地質學、生物學、醫學藥物學等,幾乎無所不包。《格致彙編》設有“算學奇題”欄,介紹了許多的西方數學知識,物理學方面,介紹了電的發展、摩擦生電、電流、電阻、電壓、金屬導電等。天文、地理、地質方面曾連載卜舫濟的《地理初桄》,介紹地球的形成、地質構造、地形地貌、火山地震等。生物學方面,介紹了多種動植物。在傅蘭雅的《蟲學略論》中,傅蘭雅還介紹了進化論。醫學方面,介紹了西醫西藥的常識和原理。工藝技術方面,介紹的內容也是十分廣泛。《格致彙編》還介紹了一批名人的生平事跡,其中有科學家徐光啟、李善蘭、徐壽、愛迪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著名人物利瑪竇、湯若望,探險家哥倫布、麥哲倫、富蘭克林等。《格致彙編》開設有“互相問答”一欄,回答讀者的有關科學的問題。開始時,《格致彙編》每捲髮行3000冊。後增至6000冊,最多時達到9000冊,除了三處銷售點在國外,其餘幾乎覆蓋沿海及長江沿線所有的重要城市。戊戌維新前後,《格致彙編》成為中國知識分子了解西學的較理想的入門讀物。
(2)格致書屋
格致書屋創辦於1885年,地址先設上海英租界漢口路472號,後改為漢口路407號。傅蘭雅在講到其創辦緣由時說:“近來格致風行,譯書日廣,好學之士,爭覽者多。惟以局刻家刻,購求頗艱,故設格致書屋,使人採取。”格致書屋經營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各種圖書、地圖、儀器等,這使得格致書屋成為了當時全國科技圖書的集散地。傅蘭雅盡一切努力,擴大購書者的範圍,他在天津、漢口、汕頭、北京、福州、香港等地設立分銷處,在其他沒有設立分銷處的地方,也通過傳教士、外國商人和其他一切可能利用的渠道,進行代銷。當時,格致書院可以銷售到的地方,全國至少有39個城鎮。到1888年,格致書院創辦3年時,通過各分銷處所售出的書達16萬冊,書款17000餘銀元。到1897年上半年,銷售額達到15萬銀元。1911年,當身在美國的腐爛眼決定不再管理格致書屋時,上海西文報紙發表評論說,格致書屋是“中國青年學生多年來學習的麥加”。
(3)益智書會
益智書會1877年在上海成立時,傅蘭雅被推為這個機構的委員兼負責幹事。益智書會決定編寫初級和高級兩套教科書,初級由傅蘭雅負責,教科書涵蓋的學科有數學、物理、化學、博物、天文、地理、歷史、心理、哲學等方面。編寫方針是:結合中國風俗習慣,學生、教習皆可使用,教內教外學校能夠使用,科學、宗教兩者結合。對於最後一點,傅蘭雅表示了不同的意見。他主張宗教與科學分離,這一意見未獲通過。為此,他一度提出辭職,經挽留,他答應編寫非宗教德教科書。1879年,他被推為益智書會總結編輯。以後,這個組織幾經改組,但傅蘭雅一直是這個組織的重要成員,並一度擔任執行主席。傅蘭雅編寫的新式教科書,從形式到內容,對晚請教育界影響都相當廣泛。1902年,清政府頒行新的學制,各地學校競相採用新式教科書,有相當一部分,尤其是自然科學課程,便直接採用傅蘭雅和益智書會的出版物。
3、西學大師的遺憾
其一,傅蘭雅感到中國的進步太慢。他說:“外國的武器、外國的操練、外國的兵艦都已經試用過了,可是都沒有用處,因為沒有現成的人員來使用它們。這種人是無法用金錢購買的,他們必須先接受訓練和教育……不難看出,中國人最大的需要是道德或精神的復興,智力的復興次之。只有智力的開發而不伴隨道德的或精神的成就,決不能滿足中國永久的需要,甚至也不能幫助她從容應付眼前的危急。”
其二,傅蘭雅對他參與的中國改良運動的最終目的不無遺憾。他說,中國人辦理洋務的“唯一目的並不是為了啟蒙中國,而是幫助中國了解外國人的一些情況,以便能成功地與他們鬥爭,最後把他們全部驅逐出境。”
傅蘭雅的父親對中國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曾打算到中國傳教,但終未成行。受他的影響,傅蘭雅從小就渴望到中國去。他喜歡讀有關中國的書籍,母親還為他煮大米飯,以適應日後到中國的生活。少年時代的同學們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傅親中”(ChinchongFy-ung)。讀中學時,傅蘭雅受父親的影響,加入了聖公會。
1860年,傅蘭雅大學畢業以後,接受聖公會的派遣,出任香港聖保羅書院的院長。1861年3月10日,傅蘭雅由倫敦出發,經過4個多月的海上漂泊,於7月30日到達香港。聖保羅書院生源主要是香港、澳門和廣東等地的貧苦人家子弟。但傅蘭雅好像對這裡的學生印象不大好,認為他們表情木然,反應遲鈍,缺乏勇氣。
1863年,為學習漢語官話,了解北京的政治生活,傅蘭雅辭去聖保羅書院的職務,接受京師同文館的邀請,到北京出任教習。他在同文館每天講授兩個小時的英文,年薪是1000兩白銀。1865年,他辭去同文館的職務,接受英華書院的邀請,到上海出任英華書院的院長。他在同文館的職位由丁韙良接替。
英華書院是在滬傳教士、商人及中國官紳共同發起創辦的,招收華人富家子弟,講授英文、中文以及其他課程。英華書院是當時上海高標準的一所新式學校。學校辦學之初,就決定收取學費每人每年白銀50兩。英華書院培養的學生中有日後成為著名啟蒙思想家的鄭觀應。
身為傳教士,傅蘭雅並不忘傳教的宗旨。在英華書院期間,他每個星期日都要講解《聖經》。有10至15個學生來聽布道。但傅蘭雅卻不贊成在學校內直接傳教,認為應該潛移默化地進行,否則書院過分強調宗教色彩,會把學生嚇走。他的做法遭到聖公會多名傳教士的反對。所以,在1868年5月,他的任期滿後,董事會決定不再延聘。當時傅蘭雅有四個選擇:一是到廣方言館任教習;二是到上海租界工部局任翻譯,年薪200美元;三是到江南製造局翻譯館做翻譯,年薪800美元;四是專心地做一名傳教士,專致傳教。經過再三權衡,傅蘭雅決定接受江南製造局的邀請。1868年5月20日,傅蘭雅向英華書院校董事會正式辭職,往江南製造局就任。此後28年間,傅蘭雅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翻譯館的譯書工作上。
1866年11月至1868年4月傅蘭雅在英華書院工作之餘,兼任《上海新報》的編輯。《上海新報》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報紙,由字林洋行主辦,1861年11月創刊,初為周刊,後改為每周三期。主要內容是中外新聞、船期表、物價表、告白等。傅蘭雅編輯期間,《上海新報》刊載了不少西學文章,諸如,合信的《博物新編》、裨治文的《聯邦志略》、偉理哲的《地球說略》、偉烈亞力的《重學》等書中的有關內容。1867年,《上海新報》還連載了《西算學》,介紹西方的數學知識。
傅蘭雅在江南製造局的28年間,除了譯書外,還投入大量的精力,專心地做過三件事:一是創辦《格致彙編》;二是參與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科普學校——格致書院,並創辦中國第一家科技書店——格致書屋;三是參與益智書會編輯教科書工作並擔任總編輯。
1896年,傅蘭雅離開中國,接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邀請,出任東方語言文學教授,並定居美國。1902年,傅蘭雅出任該校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1913年退休,任名譽教授。傅蘭雅在加利福尼亞開設的課程有:中國史、日本史、中日語言文學、政治、法律和社會狀況,中國和日本的對外貿易,中國和日本的宗教和哲學,中國古典文學,中國文言文和官話等。傅蘭雅的工作向西方介紹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傅蘭雅在美國期間,仍牽掛中國的文化與社會。他與中國的老朋友保持著經常的聯繫,期間多次到中國訪問。1896年至1909年間,他還為江南製造局翻譯了14本書。為鼓勵和幫助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1900年傅蘭雅編寫了《美國加邦大書院圖說》(中文)。1901年他幫助北洋大學聯繫留學事宜,並將王寵惠等9名學生帶到加利福尼亞大學,還擔任他們的監督,負責他們的學習與生活,1909年,傅蘭雅受美國政府教育部的委派,用英文寫了一部《接納中國留學生留學美國章程》。書中介紹了美國的大學制度、學招生情況、建議與忠告、美國大學一覽表等內容。全書共221頁,對赴美留學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911年3月,傅蘭雅曾捐款6萬兩白銀,在上海創辦盲童學校,後又在漢口開辦了一所盲童學校。1928年,又命他的兒子傅步蘭在上海再開辦一所盲童學校。上海盲童學校於1912年1月正式開學。這是中國第一所正規盲童學校。校址原在北四川路,1915年遷到愛丁堡路。傅步蘭曾任校長。日本攻陷上海後,傅步蘭回到美國。1949年,該校歸公立。
為開展中國的盲人教育,傅蘭雅編寫了《教育瞽人理論法》一書,介紹歐美等國盲人教育情況、美國免瞽會的發展、盲文及學習方法、預防和治療幼兒眼病的知識,並介紹了中國廣州、福州、漢口、北京、上海等地瞽院的情況。他還命他的小兒子傅步蘭學習盲童教育,併到上海任盲童學校的校長,開展盲童教育。1915年,傅蘭雅在蒙會見黃炎培時說,他在中國辦盲童教育就是為了報答中國人民。
傅蘭雅1864年與安娜?羅爾斯小姐結婚。1879年安娜?羅爾斯不幸去世。1882年娶安娜?納爾遜為妻。
1928年7月2日傅蘭雅病逝,享年89歲。
學術研究
1、譯書巨匠
傅蘭雅在華30餘年的時間裡獨立翻譯或與他人合譯的西學著作有129部。其中77部在江南製造局翻譯館出版,占該館全部譯書的42.7%,幾近一半。其餘由益智書會出版。傅蘭雅的譯書工作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1868年至1880年。他與合作者已刊成或出售的書共有51部,已譯成而未刊的書有45部。正在翻譯的有13部。這個時期的翻譯以算學測量等書占第一位,共有22部;水陸兵法等書占第二位,共15部;工藝等書占第三位,共13部;在9部以下的為天文、行船、地理、汽機、化學、醫學等書。
第二時期,1880年至1885年。傅蘭雅與其合作者共翻譯了19部書,其中有12部屬於套用科學,5部屬於基礎科學,其它方面的書有2部。
第三時期,1886年至1889年。傅蘭雅與其合作者共翻譯了18部書,其中基礎科學占15部。
第四時期,1890年至1896年。傅蘭雅與其合作者共同翻譯了41部書,其中基礎科學與套用科學書籍數目相等。
傅蘭雅到美國教書後,又翻譯了14部書,寫了2部書。
傅蘭雅的著、譯書籍對中國的科學普及和近代工業的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說,他的一些譯著還成為中國近代科學部分學科的奠基之作。例如,他和徐壽合譯的《化學鑒原》、《化學鑒原續編》、《化學鑒原補編》等書就成為中國近代化學的奠基著作。為表彰他在翻譯工作上的貢獻,清廷於1876年4月13日授予他三品銜,又於1899年5月20日授予他“三等第一寶星”。
2、科普先驅
傅蘭雅在學術研究的另一方面成就是在科學普及的工作上。在科學普及方面,傅蘭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創辦《格致彙編》;發起並參與管理格致書院,開辦格致書屋;在益智書會擔任教科書總編輯。
(1)《格致彙編》
《格致彙編》於1876年2月面世,為月刊。傅蘭雅是《格致彙編》的主要撰稿人和編輯。《格致彙編》是一份地道的科普雜誌,內容包括:自然科學知識、工藝技術、科技人物傳記、答讀者問等。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內容廣泛,涉及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學、地質學、生物學、醫學藥物學等,幾乎無所不包。《格致彙編》設有“算學奇題”欄,介紹了許多的西方數學知識,物理學方面,介紹了電的發展、摩擦生電、電流、電阻、電壓、金屬導電等。天文、地理、地質方面曾連載卜舫濟的《地理初桄》,介紹地球的形成、地質構造、地形地貌、火山地震等。生物學方面,介紹了多種動植物。在傅蘭雅的《蟲學略論》中,傅蘭雅還介紹了進化論。醫學方面,介紹了西醫西藥的常識和原理。工藝技術方面,介紹的內容也是十分廣泛。《格致彙編》還介紹了一批名人的生平事跡,其中有科學家徐光啟、李善蘭、徐壽、愛迪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著名人物利瑪竇、湯若望,探險家哥倫布、麥哲倫、富蘭克林等。《格致彙編》開設有“互相問答”一欄,回答讀者的有關科學的問題。開始時,《格致彙編》每捲髮行3000冊。後增至6000冊,最多時達到9000冊,除了三處銷售點在國外,其餘幾乎覆蓋沿海及長江沿線所有的重要城市。戊戌維新前後,《格致彙編》成為中國知識分子了解西學的較理想的入門讀物。
(2)格致書屋
格致書屋創辦於1885年,地址先設上海英租界漢口路472號,後改為漢口路407號。傅蘭雅在講到其創辦緣由時說:“近來格致風行,譯書日廣,好學之士,爭覽者多。惟以局刻家刻,購求頗艱,故設格致書屋,使人採取。”格致書屋經營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各種圖書、地圖、儀器等,這使得格致書屋成為了當時全國科技圖書的集散地。傅蘭雅盡一切努力,擴大購書者的範圍,他在天津、漢口、汕頭、北京、福州、香港等地設立分銷處,在其他沒有設立分銷處的地方,也通過傳教士、外國商人和其他一切可能利用的渠道,進行代銷。當時,格致書院可以銷售到的地方,全國至少有39個城鎮。到1888年,格致書院創辦3年時,通過各分銷處所售出的書達16萬冊,書款17000餘銀元。到1897年上半年,銷售額達到15萬銀元。1911年,當身在美國的腐爛眼決定不再管理格致書屋時,上海西文報紙發表評論說,格致書屋是“中國青年學生多年來學習的麥加”。
(3)益智書會
益智書會1877年在上海成立時,傅蘭雅被推為這個機構的委員兼負責幹事。益智書會決定編寫初級和高級兩套教科書,初級由傅蘭雅負責,教科書涵蓋的學科有數學、物理、化學、博物、天文、地理、歷史、心理、哲學等方面。編寫方針是:結合中國風俗習慣,學生、教習皆可使用,教內教外學校能夠使用,科學、宗教兩者結合。對於最後一點,傅蘭雅表示了不同的意見。他主張宗教與科學分離,這一意見未獲通過。為此,他一度提出辭職,經挽留,他答應編寫非宗教德教科書。1879年,他被推為益智書會總結編輯。以後,這個組織幾經改組,但傅蘭雅一直是這個組織的重要成員,並一度擔任執行主席。傅蘭雅編寫的新式教科書,從形式到內容,對晚請教育界影響都相當廣泛。1902年,清政府頒行新的學制,各地學校競相採用新式教科書,有相當一部分,尤其是自然科學課程,便直接採用傅蘭雅和益智書會的出版物。
3、西學大師的遺憾
其一,傅蘭雅感到中國的進步太慢。他說:“外國的武器、外國的操練、外國的兵艦都已經試用過了,可是都沒有用處,因為沒有現成的人員來使用它們。這種人是無法用金錢購買的,他們必須先接受訓練和教育……不難看出,中國人最大的需要是道德或精神的復興,智力的復興次之。只有智力的開發而不伴隨道德的或精神的成就,決不能滿足中國永久的需要,甚至也不能幫助她從容應付眼前的危急。”
其二,傅蘭雅對他參與的中國改良運動的最終目的不無遺憾。他說,中國人辦理洋務的“唯一目的並不是為了啟蒙中國,而是幫助中國了解外國人的一些情況,以便能成功地與他們鬥爭,最後把他們全部驅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