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 · 張伯倫 1927年生於美國羅徹斯特。雕塑家。他的利用鋼鐵機械碎片進行創作舉世聞名。此外他的作品媒介還涉及泡沫、金屬薄片、布面油墨、油畫、攝影、有機玻璃等。創作一些多彩的雕塑是這位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主要的創作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約翰·張伯倫
- 外文名:John Chamberlain
- 國籍:美國
- 出生日期:1927年
- 逝世日期:2011年
- 畢業院校:芝加哥黑山藝術研究院
- 職業:雕塑家
- 出生地:羅徹斯特
人物概述,藝術特色,廢料選材,隨性創作,形態生命,藝術成就,歷史意義,作品藏售,展覽回顧,
人物概述
約翰·張伯倫(John Chamberlain 1927-2010)1927年生於美國羅徹斯特。雕塑家。50年代求學於北卡羅來納州的芝加哥黑山藝術研究院。在60年代時還參與過製作電影。約翰·張伯倫以使用鋼鐵進行創作舉世聞名,此外他的作品媒介還涉及泡沫、金屬薄片、布面油墨、油畫、攝影、有機玻璃等等。他的展覽遍布歐洲和美國,2011年十月份,古根海姆舉辦了他的回顧展。
藝術作品

約翰·張伯倫於2011年12月在曼哈頓去世,終年84歲。他的妻子Prudence Fairweather向外界公布了他的死訊,但拒絕就死亡原因做出說明。張伯倫在紐約Shelter Island渡過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個月。
藝術特色
廢料選材
在近半個世紀以來無停歇的藝術創作中,約翰·張伯倫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材料,作為自己作品媒介。其中既包括泡沫橡膠這種材料,也包括棕色紙袋這種壽命極其短暫的材料。但他總是一次又一次地回歸到汽車廢料場上那些更實在的材料上,從實用性的方面闡釋著它們的吸引力。張伯倫說:“當我看到這些材料點綴在建築的各處,並且都被上好了色時,我感到我是在兩個方面上領先了。”
藝術作品

隨性創作
約翰·張伯倫十分相信自己的直覺,似乎更願意跟隨它們來取悅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一個人。“當一件雕塑作品快要完成時,你可以隨意地為它添加或是減去一些東西,這幾乎不會有什麼差別,”他說。“停止才是關鍵——你需要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停止。”
形態生命
傳奇總是貫穿於約翰·張伯倫的彩色作品系列,它們源自於車禍後的汽車殘骸,這些廢棄的材料極度脆弱,但是張伯倫用他的無秩序雕刻般的手法賦予了其新的生命力。評論家們通常把約翰·張伯倫皺巴巴的凱迪拉克和奧茲莫比爾,看作是對美國人追求自由所付出的代價的暗面評論,但張伯倫否認了這種隱喻性的解讀。而他後來之所以轉向利用其它材料來創作雕塑,部分則是因為他對這種與汽車的聯繫感到厭倦了。
藝術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