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的“世界盃”之美譽的“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是全球最大規模、最高等級,也是唯一面向9-12年級(初三—高三)中學生的科學競賽,競賽學科包括了所有自然科學和部分社會科學內容,它為全球最優秀的小科學家和發明家們提供了互相交流,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舞台。每年有來自超過75個國家大約1800名的青少年科學家為贏得22個科學類別和1個團隊項目類別的總價超過400萬美金的獎學金和獎品展開激烈的角逐。第70屆Intel ISEF將於2019年5月12日到17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舉行。
從2000年起,英特爾公司開始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合作,每年贊助中國學生參加在美國舉行的Intel ISEF總決賽。迄今為止, 已經有180名中國學生帶著117個項目參加了這一賽事, 獲得了128個獎項。2004年,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辦的第55屆Intel ISEF上,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高中生朱元晨,憑藉“3D計算機圖形”項目成為Intel ISEF頂級獎項 ――“英特爾基金會青少年科學精英獎”的三名得主之一。
Intel ISEF每年邀請1,000多名不同科學和工程學學科的專家,包括數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負責評判項目,並在大獎賽期間與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每位Intel ISEF評審必須擁有博士學位,或擁有8年相關科研經驗。裁判由主辦機構的組委會遴選。
Intel ISEF2008年的競賽學科包括:行為和社會科學、生物化學、植物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工程學、環境科學、老年學、數學、醫藥和健康學、微生物學、物理學、交通工程、環境管理和動物學,以及團隊項目。
Intel ISEF教育家論壇(Educator Academy)是英特爾公司在Intel ISEF期間專門為全球的教育專家舉辦的活動。論壇匯聚來自世界各國的超過100位教育界專家,圍繞著科學教育這一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從2001年開始,先後有17位中國的專家參加了教育家論壇活動。2008年英特爾公司將繼續邀請3位中國教育專家和1位教育界政府官員出席論壇。
情況
2000年第51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來自北京、上海、安徽和浙江4省市的18名學生,8個項目獲得決賽資格。在最終的角逐中,共有6個項目,12名學生獲得了6個獎項,這是中國青少年代表團首次參加Intel ISEF國際大賽。
2001年第52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來自北京、上海、湖北、江蘇、福建、廣東的16名學生,11個項目獲得決賽資格,共有9個項目,13名學生獲得了17個獎項。
2002年第53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來自北京、上海、福建、廣東、四川、湖北、江蘇的21名學生,13個項目獲得決賽資格,共有8個項目、14名學生獲得17個獎項。
2003年第54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廈門中學曾國壽老師獲得“英特爾傑出科技教師大獎”。(因非典事件,本年度參賽學生於2004年赴美參賽。)
2004年第55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來自北京、上海、福建、江蘇、浙江、湖北、河南、廣東和山西36名學生,24個項目參加總決賽,共有16個項目,25名學生獲得32個獎項。
2005年第56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來自北京、上海、香港、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山東、遼寧、四川和甘肅的32名學生,22個項目參加總決賽,共有12個項目,17名學生獲得22個獎項。
2006年第57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
來自北京、上海、香港、福建、湖北、廣東、吉林、河南、四川和甘肅的29名學生,22個項目參加總決賽,共有12個項目,16名學生獲得16個獎項。
2007年第58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
共有24人參加、參賽項目17個,共獲得13個獎項,其中專項獎5個,等級獎8個。北京、上海、湖北、福建、天津、遼寧、吉林、成都分別有項目獲獎。中國香港和台灣地區都獲得學科一等獎兼最優秀項目獎。
2008年第59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
第59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於2008年5月11日~16日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的1557名選手帶著1245個項目參加了本次比賽。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負責了本次比賽中國代表隊的組隊參賽工作。中國隊由來自10個省、直轄市的24名高中學生組成,共有17個項目參賽。經過緊張的角逐,中國有12個項目獲獎,具體情況如下:
一、專項獎
⒈安捷倫公司專項獎:賀虎(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⒉美國智慧財產權法律協會專項獎:邱軍(深圳市高級中學)
⒊國際電器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專項二等獎:劉瀟(東北育才中學)
⒋地球物理學勘探協會專項獎:王雨陽(吉林省實驗中學)
二、等級獎
⒈最佳獎:方興(廈門雙十中學)
⒉一等獎:方興(廈門雙十中學)
⒊二等獎:邱軍(深圳市高級中學)
白雪霏(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4三等獎:楊奕(北京匯文中學)
司源(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嚴欽驊(廈門第一中學)
郭陽、吳俊宏、餘思思(廣東佛山市第二中學)
熊維希、楊金銘、曹暢(四川省成都七中)
⒌四等獎:何星儒(上海中學國際部)
需特別指出的是,方興同學的《可引導自然風對流的不對稱型地下通道》項目,是中國中學生首次在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工程學科中獲得最佳獎。
2009年第60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
來自內地學生中共17名學生獲得單項、團體總計13個獎項。
潘瑩(廣州)獲得工程學-材料科學二等獎,
王昊昱、王滿強(北京)獲得植物科學團體二等獎,
孫可、呂思揚、柴皓曦(武漢)獲得植物科學團體二等獎,
林雨婷(福州)獲得動物科學三等獎,
郭海駿、許青、楊奡(上海)獲得環境科學團體三等獎,
李漢歌(北京)獲得動物科學四等獎,黃靜文(廣州)獲得環境科學四等獎。
成都國際學校選派的薛來、林晨陽、李賢基三位學生獲得了計算機科學團體一等獎、上海美國學校選派的Nelson Zhang獲得了計算機科學二等獎。
中國台灣代表隊也斬獲了一等獎和二等獎各一項以及兩項四等獎。
2010年第61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
2010年5月17日,北京——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中學生科學競賽“2010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2010)”各項大獎結果揭曉。中國學生取得驕人戰績,22名學生獲得單項、團體總計23個獎項。
中國學生具體獲獎情況如下:
· 吳其瑾,福州一中,生防真菌對柑桔害蟎的生物防治研究,動物學類別二等獎、美國統計協會榮譽獎
· 王坤,上海美國學校,四種細菌抑制代謝產物新型生物膜套用開發研究,微生物學二等獎
· 申靚博、譚侃然,北京四中,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用新型阻醇複合膜的製備與性能研究,能源與交通類別團體二等獎
· 楊昕燕、陸雯琦、吳軍均,成都七中,環境因素對中江丹參丹參酮含量及其合成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生物化學類別團體二等獎
· 薛來、林晨陽、李俊熙,成都國際學校,同步有形增強現實研究,計算機科學團體類別二等獎
· 肖方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孜然種子及其提取物作為天然食品防腐劑的探索研究,植物學類別三等獎
· 高陽,遼寧東北育才學校,基於矩陣的離散對數公鑰體制,計算機科學類別三等獎,美國計算機協會四等獎,歐洲原子研究中心一等獎
· 黃宇晴,北京101中學,自主滑翔回收式高空微生物探測儀的設計與製作,工程類別四等獎,安捷倫暑期實習機會
· 孟祥博,北京101中學,檸檬葉浸提液對白粉虱防治作用的研究,植物學類別四等獎、谷歌神秘變化動力獎(Secret Change Agent Award)
· 許星元、宮新一、張天,遼寧省實驗中學,“複雜管系鑽道鼠”-可調雙輪驅動管道探測移動裝置,工程類別團體四等獎
· 蘇子牧,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四亮度法在數位相機測量大氣能見度中的套用研究,美國氣象學會三等獎、勘探地球物理家學會三等獎、安捷倫暑期實習機會
· 許家豪,上海復旦附中,基於數學模型的捷運列車平穩制動實時閉環系統研究,美國高中和兩年制學院數學榮譽學會一等獎
· 張天乙,上海美國學校,信息社會網路自律行為研究,美國統計協會榮譽獎,美國計算機協會四等獎
· 邱健庭,深圳第二中學,短周期數字地震計,勘探地球物理家學會榮譽獎
· 林俊禧(Lam Chunlei),順德聯誼總會翁佑中學,自增強聚合物複合材料廢料處理,美國大學生髮明家和創新者聯盟Lemelson基金會獎
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理察森市的年僅15歲的華裔高中生Amy Chyao(喬紫薇)憑藉癌症治療光敏劑(一種新型癌症治療方法,利用光能激活藥物殺死癌細胞)獲得本屆大賽第一名,榮獲75,000美元的戈登·摩爾大獎。該獎項以英特爾聯合創始人、已退休的董事長兼執行長戈登·摩爾先生命名。來自華盛頓州溫哥華市的Kevin Ellis與來自俄勒岡州比弗頓的Yale Wang Fan(樊業)榮獲“英特爾基金會青年科學精英獎”,二人分別獲得由英特爾基金會提供的50,000美元獎金。
2011年第62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
共21名中國學生憑藉12個創新項目,獲得個人和團體總計18個獎項。
· 薛來,成都國際學校,傾斜補償電子羅盤與深度攝像頭在互動增強現實中的實際套用,計算機科學類別同類最佳獎(Intel ISEF Best of Category Award,Computer Science),計算機科學類別一等獎,歐盟青年科學家競賽參賽資格
· 施軼萌,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基於風洞實驗的昆蟲及仿生翼流場特性研究,物理與天文類別一等獎,美國物理教師協會、美國物理學會一等獎,聯合技術公司一等獎,專利與商標局社團一等獎
· 何依征、王佳懿、康顥嚴,東北育才學校,空間互動式3D建模方法研究,計算機科學類別二等獎
· 郝中寧(河南省實驗中學)、李亞康(鄭州市第二中學)、李福斌(鄭州市第十一中學),小麥加工副產物功能性膳食纖維研究,生物化學類別二等獎,Medprin Biotech,LLC一等獎
· 翁澤鴻,廣東實驗中學,輔助行進助手——老年人病人行走輔助工具,電子與機械工程類別三等獎
· 李雨萌、王安奇、張奕欣,蚌埠第二中學,城市雨水徑流污染對水環境影響及總量核算的研究,環境科學類別四等獎
· 陳耀棠、張志傑、劉家鴻,澳門地區,高效能水底機器人最佳化系統,電子與機械工程類別四等獎
· 梁嘉俊,澳門地區,無障礙舌頭控制系統,電子與機械工程類別四等獎
· 段家琦、張子涵(河南省實驗中學),姜思涵(鄭州外國語學校分校),棒絡新婦蜘蛛是群居的嗎,行為與社會科學類別四等獎
· 朱博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提高光伏轉換效率的新構想,鉅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等獎
· 朱晟,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一種高效、實時的計算機輔助立體攝影像差校準解決方案及其實現,AVASC基金會二等獎
· 辛中逸,上海美國學校,反轉錄酶---聚合酶鏈鎖反應的基因學分析——在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的四Mex排流泵和EPI檢測MIC的新型表型檢測方法發展,美國臨床化學協會四等獎
2012年第63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
· 段沛妍,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地黃抗糖尿病有效成分的作用初探,生物化學類別一等獎,美國生理學會二等獎
· 徐毅華,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學,植物浸提液趨避蜜蜂防止農藥對其毒害的研究,動物學類別一等獎
· 鞏炳辰,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基於“手機 KEY”的檔案保密櫃,計算機科學類別二等獎,安捷倫科技獎
· 彭菁菁(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田園(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馮卓立(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學),用於土石流監測的土壤水分感測器研製,電子與機械工程類別二等獎,美國地質學會三等獎
· 雷振東,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一種高選擇性甲烷檢測新方法——基於納米分子分揀技術,環境科學類別二等獎
· 余晟興,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基於新型基因工程單鏈抗體的芋螺毒素檢測試劑盒,生物化學類別三等獎,國際創新科技協會(IAIST)二等獎
· Xin, Kevin Z,上海美國學校 - 浦西學園,通過胰脫氧核糖核酸酶與抗菌劑結合治療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新型治療方法,微生物學類別二等獎
· 衛晉穅、雷逸文、袁健康,香港英皇書院,聚苯胺製毒氣探測器,化學類別二等獎
· 潘駿生、崔雍建、黃耀德,香港中華基金中學,可捲曲光合微生物薄膜燃料電池,能源與交通類別二等獎
· 許令瑋,湖南長郡中學,中國洞庭湖濕地血吸蟲病傳播源的以蜣控疫生態治理研究,醫藥與健康類別三等獎
· 高杭、羅可仁、張露予,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水稻芽期耐低氧資源篩選及基因表達分析,植物學類別三等獎
· Chow, Kevin Kaiyi; Christenson, Nathanael Graham; Schuster, Luke Alexander,成都國際學校,基於網路攝像頭的指尖檢測,計算機科學類別三等獎
· 黃萃榆,香港聖保祿學校,以纖維素廢棄物處理水污染和漏油事故,環境管理類別三等獎
· 余修銘,江蘇省教育學院附屬高級中學,新型防翻折仿生傘,材料與生物工程類別四等獎
· 董美麟,北京市第八中學,可變輪輻水陸兩棲移動式機器人,電子與機械工程類別四等獎
· 曹家駿、吳依凡(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李薇(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環形電磁驅動技術研究和模型設計,物理與天文學類別四等獎
· Guo, Courtney Kate,北京順義國際學校,俄羅斯方塊是否讓人更聰明?——縱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行為與社會科學類別四等獎
· 李宜馨、原奕琛(鄭州外國語學校)、馬浩智(鄭州第七中學),一種印刷電路板污水處理裝置的設計與製作,國際創新科技協會(IAIST)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