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8對肝臟再生中肝竇重建的調節作用及機制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馬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IL-18對肝臟再生中肝竇重建的調節作用及機制研究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馬濤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肝臟再生是一個重要而複雜的事件,人們對肝臟實質細胞的分裂增殖已經有了較充分的認識,而對非實質細胞在這一過程的作用和機制了解相對較少。事實上,非實質細胞在各種器官的損傷和修復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對器官修復中的功能和形態重塑。我們前期在肝切除再生模型上通過基因晶片技術篩選發現由肝內枯否細胞分泌的IL-18在肝再生過程中明顯上調;後續研究又發現抑制體內IL-18後肝再生速度明顯減慢,伴隨肝竇重建的減緩。本課題擬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以IL-18為切入點,以肝臟再生過程中的肝竇重建為研究重點,利用IL-18基因敲除小鼠和重組IL-18因子,採用體內外實驗,研究肝臟再生時IL-18對肝竇重建的作用及其機制。結果有可能從另一個角度揭示肝臟再生中非實質細胞的地位和價值。為臨床上各種原因導致肝功能衰竭的治療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結題摘要
背景:肝再生是一個受多種基因、轉錄因子、細胞因子等調控的複雜而又精確有序的生理過程,炎性因子家族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IL-6、TNFα等炎性因子能夠調控肝再生已經得到公認,其內在機制也已得到了深入的闡釋。然而,對於近年來新發現的炎性因子,特別是IL-1β/IL-18家族是否參與調控肝再生目前國際上研究較少。本課題組的前期研究發現IL-18在肝切除術後肝再生過程中表達明顯上調, 提示IL-18可能參與了肝再生的過程。但其具體角色及相應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在IL-18基因敲除小鼠70%肝切除模型上進一步探索IL-18敲除對肝再生的影響。同時在術後不同時點檢測肝組織中調控肝再生相關基因的表達,結合體外細胞學實驗,闡釋IL-18調控肝再生的具體機制。重要結果及關鍵數據:本研究發現IL-18基因敲除小鼠的肝再生速度明顯加快,表現在肝臟體積、肝細胞Ki-67增殖指數、細胞周期蛋白表達的升高。與野生型小鼠相比,IL-18基因敲除小鼠肝切術後的GPC3表達呈持續低水平;體外細胞實驗提示IL-18可上調GPC3蛋白的表達,這些結果提示IL-18可能通過上調GPC3負向調控了肝再生過程。科學意義:該研究首次在動物實驗中證實IL-18可抑制肝大部切除術後肝再生,並發掘了IL-18抑制肝再生的可能分子機制。本研究提示IL-18可能成為一個調控肝再生的重要靶點,結果有望轉化到臨床,通過特異性抑制體內IL-18水平可能減少肝大部分切除病人術後小肝綜合徵、肝功能衰竭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