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號J型

II號J型

II號J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基於II號G型底盤研發的一款輕型坦克。戰爭初期,德軍在實戰中發現早期II號坦克的裝甲過於薄弱,很難有效地進行步兵火力支援任務。由此,德國催生了“突擊坦克”計畫,其中就包括了II號J型。其設計初衷為用於支援步兵對敵軍要塞等堅固工事的突擊行動,作為步兵支援坦克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II號J型
  • 外文名:Pz.Kpfw II Ausf J
  • 地區:德國
  • 分類:輕型坦克
標準型,起源,設計理念,武裝設計,防護設計,動力系統,服役動態,實戰使用,產量,變型車,

標準型

起源

從1939年12月22日起,德國開始一系列項目發展專門的戰場偵察坦克,開發了VK901、VK903、VK1601、VK1301等,但這些項目最終都取消了。作為這些發展的延伸,提出了“突擊坦克計畫”並生產了AusfJ(VK16.01,也就是II號J型)和AusfH(VK903)。與其同時進行開發的還有I號F型(Pz.Kpfw I Ausf F,代號VK18.01)。
II號J型
II號J型設計概念圖

設計理念

II號J型使用G型的底盤為基礎進行研發,但由於設計理念截然不同所以做了大幅度改進:它的車體前部裝甲達到80毫米(與四號坦克H型相當),炮盾與炮塔裝甲疊加的等效裝甲達到了180mm,整體外形短粗精悍並將出入艙口設在車體側部。J型也使用交錯排列負重輪並換裝了極寬的履帶,這可能是受到一號坦克F型的影響所致,二號J型和一號F型都有“縮水虎I”的諧稱(其首上觀察口與虎式的是同款)。二號J型的裝甲已經超過了蘇聯裝備的KV-1坦克,安裝這樣的驚人的裝甲的代價就是機動性的急劇下降,其重量達到了近20噸。
II號J型
II號J型在前線

武裝設計

主武器:20mmKmk55機炮X1(可發射PzGr.39穿甲彈、PzGr.40高速穿甲彈以及Sprgr. 39高爆彈)
次武器7.92mmMG34-T機槍X1(坦克及軍用車輛的同軸及車頂機槍型號,主要分別是槍管套上沒有散熱孔,比原型的MG34稍重)
II號J型
MG34-T

防護設計

炮塔正面裝甲:180mm(加上炮盾的等效厚度)
II號J型
II號J型在前線
炮塔側面/後部裝甲:50mm
首上裝甲:80mm
車體側裝甲:50mm
車體後部:50mm

動力系統

Cylinder/180hp

服役動態

實戰使用

II號J型的設計初衷為用於支援步兵對敵軍要塞等堅固工事的突擊行動,故其速度極其緩慢。但在其誕生的1942年,由於戰爭中後期德國戰略形勢的轉變,僅在1942年中旬至末尾由第66特種裝甲實驗營接收並進行小規模試用,在這之後前線已不再需要這種“突擊坦克”,遂將二號J型及一號F型在1942年末大部分移交至後方二線部隊或交給警察裝甲師(如東線第13警察裝甲連)用以對付後方游擊隊。後遂全面停產。
II號J型
第13警察裝甲連的II號J型
配備了II號J型的第12裝甲師並在1943年參加了東線戰鬥
有部分資料顯示1944年,部署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的黨衛軍第12裝甲師疑似配備了少量該型坦克作為偵查/步兵支援車輛並運用於卡昂戰役,戰役結束後損失殆盡。不過該資料有待考證。

產量

總產量(標準型與變型車的總和):22輛
II號J型沒有任何一輛完整的實車以及較大的部件留存至戰後,全部毀於戰火。(有傳言稱法國巴黎榮軍院內收藏了一台II號J型的炮塔,實際上那是一台II號F型的炮塔)
II號J型
法國榮軍院內的二號F型炮塔
不管是民間收藏家也好還是博物館也好,尚未出現過任何有關II號J型的文物,要想了解它,我們恐怕只能從稀少的設計圖紙資料與影像照片等入手。

變型車

裝甲搶修車
德軍將部分Ⅱ號坦克Panzer Ⅱ Ausf.J(VK 1601)改裝成工程救援坦克,圖1中可見坦克原有炮塔已被拆除,改裝一台吊車,這種改裝的完成時間和項目負責人尚未查到。1944年,一輛II號J型被改裝為搶救車輛。在1944/45年,同樣的少量車輛被裝備到116裝甲師的搶修部隊。
II號J型
圖1第116裝甲師的II號J型裝甲搶修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