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EP(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即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我國高能物理研究、先進加速器技術的研究開發、先進射線技術及射線套用的綜合性研究基地。他的前身是創建於1950年的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後改稱物理所、原子能研究所,1973年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在原子能研究所一部的基礎上組建而成。歷任所長張文裕、葉銘漢、方守賢、鄭志鵬、陳和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外文名: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縮寫:IHEP
- 前身: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簡介,發展歷程,
簡介
2007年底全所職工總數1029人,科技人員總數為712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在讀研究生 約400人,在站博士後30餘人。
高能所設有7個研究單位,大型科研設施和裝置主要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北京譜儀(BES)、北京同步輻射裝置(BSRF)、北京自由電子雷射裝置(BFEL)、西藏羊八井廣延大氣簇射陣列和強流慢正電子裝置等。
高能所在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步形成粒子物理研究、先進加速器技術研究、先進射線技術研究及套用三個優勢學科領域,具有以大科學裝置為基礎開展基礎研究、開發與集成的多學科交叉綜合優勢,成為對國內外高度開放的,依託大科學裝置開展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的大型綜合性研究所,為我國的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以及高技術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科技人才。
發展歷程
1988年10月,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成和對撞成功,為我國粒子物理研究和同步輻射套用開闢了廣闊的前景,也使高能所從此成為世界八大高能物理實驗研究中心之一,在τ-粲物理實驗研究方面居於國際領先水平。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和北京譜儀1990年運行以來已得到一批在國際高能物理界有影響的研究成果。例如:τ輕子質量的精確測量、DS粒子衰變常數的首次與模型無關的直接測量、J/Ψ粒子共振參數的精確測量、R值測量、發現可能的新粒子X1835等等。目前,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正在順利進行中,預計2008年夏季開始物理實驗。
北京同步輻射裝置是國內唯一的廣譜輻射源, 有5個插入件,13條光束線和14個實驗站,每年為國內外的研究單位提供2000小時專用機時開展交叉學科的研究。在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生物、醫學、地礦、石化、環境科學等方面,充分發揮了同步輻射實驗方法的優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實驗成果。
2007年10月正式開工的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項目,將精確測量中微子混合參數q13。它的精確測量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q13 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未知參數之一,其數值的大小決定了未來中微子物理研究的發展方向,並且或許與宇宙中“反物質消失之謎”有關。
中國散裂中子源是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大科學裝置,將於2013年前後建成。建成後,CSNS將進入世界四大散裂中子源行列,成為開發中國家擁有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
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是我國此領域的重要研究基地。中日合作建成的西藏羊八井廣延大氣簇射陣列是國際四大超高能γ天文和超高能宇宙線研究陣列之一。目前,中意合作10000m2的ARGO實驗大廳落成,已進入全面安裝階段,它將使羊八井宇宙線觀測站在本世紀初仍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我所研製的γ爆探測器搭載神舟二號留軌艙飛行取得圓滿成功,數據分析結果表明探測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整機地面物理樣機研製成功。
核分析開放實驗室主要開展中子活化分析、質子激發的X射線分析、離子束分析、X射線螢光分析、穆斯堡爾譜、正電子湮滅等方面的套用基礎研究和套用工作。
高能所研製的北京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於1993年5月實現受激輻射,同年12月實現飽和振盪,從而使我國在這一高科技領域跨入國際先進行列,成為繼美國、西歐之後又一個獲得紅外自由電子雷射的國家。
高能所與世界幾十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積極參加大型高能物理實驗國際合作,並依託北京譜儀、羊八井宇宙線觀測站、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等項目,成功組織了以我為主的大型國際合作,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相關領域的研究和高技術發展。為滿足高能物理國際合作的要求,高能所於1986年建成了我國第一條國際計算機通訊線路,率先進入國際網際網路,為我國信息高速公路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1978年至今,高能所共獲獎200餘項。其中,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北京35MeV質子直線加速器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τ輕子質量的精確測量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北京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ψ(2S)粒子及粲夸克偶素物理的實驗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近10年來,高能所在國際刊物上發表及被引用的論文數,在全國科研機構中的排序均在前10名之內。
高能所充分發揮學科 門類齊全,智力和技術高度密集的優勢,面向國家和社會需求,積極創建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平台,加強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工作,將先進加速器技術、核探測技術轉化為高科技產品,研製出我國第一台正式通過專家驗收的10MeV/15Kw電子輻照加速器和大型工業斷層掃描設備等。目前研發中的項目有各類型的工業電子輻照加速器、高精度斷層掃描設備、PET、醫用加速器、加速器射線源、電子簾、加速管等。
高能所是國內首批實行研究生學位制和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物理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是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之一。高能所現有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生物無機化學等五個理學博士專業點和核技術及套用工學博士專業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無機化學理學專業點(碩士學位授予權);物理學、核科學與技術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生導師70餘人,碩士生導師200餘人。高能所從1978年開始至今共招收培養攻讀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研究生1700餘人。1982年成功地培養出我國第一位理學博士,此後,又培養了我國第一位博士後科研人員。
2001年,高能所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二期試點 以來,面向國家科技發展的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學前沿,不斷凝練與提升科學目標,加強科技布局調整,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增強和新競爭力,初步形成了綜合性、多學科的大型研究基地,一定能夠在創新三期和我國大科學裝置的建設中取得更懂成就,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