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ckler&Koch

簡介,公司沿革,

簡介

G3投產後,HK公司進行高速發展時期。CETME公司把它的衝壓機及其複製品全部賣給HK公司,使HK公司擴大了生產和研製能力。1960年,HK公司改建了伯爾工廠,1962年兼併了金茨勒公司的菲興根工廠,1966年又建造了厄舍爾布隆工廠,同年又建設了試驗和驗收用的艾克斯海姆靶場,此外HK公司還有承包了部分工程的許多外圍企業。1980年,又建起了新的現代化廠房,HK公司的業務不僅包括軍警用武器、狩獵和運動武器,還有精密儀器技術、機器製造、電子技術和建築設施等。1976年,HK公司在美國設立了地區總部,HK美國公司專門為美國的軍事單位、執法機構或民間市場提供優良可靠的武器,到80年代,為對抗恐怖主義,MP5風行美國,成為執法機構中的主要突擊武器。後來HK美國公司又與義大利伯奈利公司合併,HK美國公司向美國執法機構大量推銷伯奈利的自動霰彈槍,伯奈利的自動霰彈槍與MP5一起成為美國執法機構特種部隊的主要裝備。我還太清楚HK公司和伯奈利公司是什麼合併的,不過在1997年兩家公司分了家。
儘管G3及其一系列變型槍如MP5之類的在國際上大受歡迎,但在80年代HK公司還是陷入了財政困境,這是因為HK公司走進了G11的死胡同。G11無殼彈步槍的研製從20世紀60年代未開始,HK公司和諾貝爾炸藥公司共同組成一個有限股份公司,首先研製出無殼彈,然後又造出了發射這種子彈的步槍,1974年經初步試驗後等到政府的財政資助後開始進一步改良。1977年G11參與北約小口徑步槍選型試驗,敗陣後再次改良,改良期間在1982年參加美國的ACR計畫,到90年代初G11的技術達到裝備水平,此時G11的研製已經歷時20餘年。但冷戰結束,G11的裝備經費被挪用到德國東部的建設,這時美國又取消了ACR計畫,HK公司在G11上投入的時間和金錢得不到回報,加上政府不再支持軍工企業,HK公司失去了政府的資助。
在這個時候,HK公司的經濟支柱德國銀行乘機賣掉HK公司,經過多番的催促並強逼,HK公司被英國的買家購入。1991年3月6日,HK公司成為英國皇家軍械公司(Royal Ordnance)的一個成員。儘管主人換了,但HK公司仍是世界上最好的輕武器企業之一,被購入RO後,HK公司仍先後推出USP、G36等一系列性能優良品質可靠的新產品,在2000年1月1日,《德國武器雜誌》封面上刊登了一支全新的武器,這就是HK公司和RO第一次合作研製的新產品個人防衛武器——PDW。

公司沿革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個名叫埃斯蒙德·黑克勒的身無分文的人回到了他的故鄉——德國西部的奧伯恩多夫——毛瑟兵工廠的所在地。在這裡,他遇到了兩位好朋友特奧多爾·科赫和亞歷克斯·塞德爾。
Edmund Heckler 1906.2.2 ~ 1970.7.2
埃德蒙德·黑克勒,1914年隨全家搬到奧伯思多夫。國小畢業後上了一年中學,因生活艱難而輟學,在毛瑟工廠當學徒工,學徒期滿後,進入埃林斯根機械製造學校,學了三學期後獲得合格證。然後打工掙錢,接著又繼續專業學習。人們很快就發現他在精密機械方面的計畫與生產管理上有過人之處,尤其是在無切屑成型工藝方面。在30多歲時他通過了工程考試,在柏林的胡戈·施奈德股份公司找了一份工作,然後很快就被升為高級工程師,並受命組建新廠,直到爆發二戰,他在德國各地建起了很多生產廠房。但戰爭結束了他飛黃騰達的夢想。
Theodor Koch 1905.5.13 ~ 1976.10.21
特奧多爾·科赫,中學畢業後修完了機械課程,然後又在埃林斯根學校學習機械製造,並在這裡認識了埃德蒙德·黑克勒和亞歷克斯·塞德爾兩人。1929年,科赫以工程師身份來到奧伯恩多夫地區最大的兵工企業——毛瑟兵工廠,作為企業領導人,主管工具、夾具製造。工廠在戰亂中被炸得遍地瓦礫,占後,德國不被允許製作武器,於是,1948年毛瑟兵工廠被解散,他也成得一無所有。
Alex Seidel 1909 ~ 1989
亞歷克斯·塞德爾,在埃林斯根讀完大學後,通過特許工程師的考試,被毛瑟工廠錄用,並被分配在研製與設計科,擔任手槍研製組組長,並設計了HSC手槍。1945年4月20日,盟軍了奧伯恩多夫村,塞德爾的手槍研製組被解散,他變得身無分文。為了生計,他只好在一家養羊的農戶當長工領班。
1948年,這三個人和其他村民一樣,嘗試從廢墟中搶救值得搶救的東西。為了將來的生計,他們天天在思考出路在哪裡。黑克勒首先設立了一個工程處,然後決定開創一個新的公司。開始時塞德爾還在猶豫不決,而黑克勒和科赫就先行在黑克勒工程處的基礎上註冊了一家新的公司,1949年12月28日簽訂了公司契約,註冊名稱為黑克勒和科赫責任有限公司(Heckler & Ko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nkter Haftung)。公司的管理機構設在黑克勒家的二樓,一樓是打字室和印刷車間,而生產車間則設在一個舊消防器材倉庫的地下室內,這個倉庫離黑克勒的家門口只有幾步遠,但他們與有關行政部門多番交涉後才租下了這個地下室。
在那個時候,德國還沒有被允許製做武器,所以三個公司創始人打算從製造日用品的機械設備方面下手。正好在這個時候,機會來了。由於當時德國最大的奧累斯頓縫紉機公司位置在蘇占區內,西部地區的人很難買到縫紉機或零件。而根據同盟國的協定,如果興建醫療、保健、或生活用品、食品、服裝方面的民用企業,就可以得到生產許可證、生產資金和物資。於是,HK公司的創始人就決定生產縫紉機零件。黑克勒一個個部門地跑,終於搞到了批文,然後又藉助大學同學兼好友埃米爾·賴貝爾的幫助弄到了工具機,成立了黑克勒·阿德勒縫紉機公司,賴貝爾兼做經紀人。在辦妥各種手續後,又招了兩名工人,連創始人在內總人數為5人,就這樣,數年以生產優良品質的槍械聞名於世的HK公司以生產縫紉機零件為起點,正式開始了他們的業務,此時是1950年。(今年——2000年就是HK公司創建50周年,因此HK公司舉行了一些紀念活動並推出一些50周年紀念產品。)
HK公司先生產腳踏車和家用器具,接著又生產辦公機械和縫紉機配件,由於產量不斷增加,器材倉庫的地下室很快就不夠用了。於是公司又租了一個當年帝國青年義務勞動軍的棚屋,新招了140多名工人,把所有的機器和原材料搬進來。在這個被人們稱為“茅屋工廠”不僅生產配件,三個工程師創始人還設計製造了切割、衝壓工具和精密機加工卡規。到1952年,建起了新的大型廠房,HK公司告別茅屋時代,而生產能力也相應地擴大,接著,三個工程師又自己設計了鑽床、磨床和特種工具機,1955年,又買下了伯爾工廠,同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使HK公司的創始人開始重操舊業——製造軍品。
由於東西兩個集團的對峙,西德要重新建立武裝力量,因此當時的聯邦國防軍急需武器裝備。但在戰爭結束,所有的軍工企業不是被炸就是被拆,而大多數武器設計師為生計都跑到國外了,在德國土地上無法找到相應的生產場所。因此,1956年從比利時採購了10萬支FN FAL步槍,稱之為G1步槍,然後又從瑞士購買了一批SIG540,稱之為G2,但仍然不能滿足部隊需要。所以他們派出聯邦軍官代表團去西班牙,商談購買500支CETME步槍供部隊試驗,由於當時CETME步槍發射的是7.62mm減裝藥NATO彈,因此決定由HK公司改裝發射7.62mm NATO彈。1957年初,部隊試驗順利結束。1958年西德與西班牙達成特許生產改進型CETME的協定,1958年5月,聯邦政府下達批文把生產任務交給HK公司,由HK公司改進的CETME步槍就命名為G3步槍。
在當G3步槍準備投產時,擁有滾柱閉鎖槍機專利權的萊茵金屬公司突然殺了出來,威脅說不讓投產,然後,在萊茵公司、HK公司和毛瑟兵工廠之間打了一場10年之久的官司,在此期間,萊茵公司也少量生產G3。不過最終還是被HK公司獲得了批量生產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