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鏡片

ED鏡片,中文意思為“超低色散鏡片”,其中的ED為英文 Extra-low Dispersion 的簡寫,是日本Nikon公司生產的一種可有效解決光學鏡頭產生色散色差問題的鏡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ED鏡片
  • 外文名:無
  • 別名:超低色散鏡片
  • 全稱:Extra-low Dispersion 
產生目的,第一片,其他鏡片,

產生目的

自19世紀相機工業興起,鏡頭的設計越來越複雜,且具備更多的功能。鏡頭設計工程師不可避免的要跟“色差”打交道。
一般的光學鏡頭,具有較低的球面像差,但是相對而言,也會伴隨產生較大的光線散射,也就是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主要是因為不同顏色的可見光(紅、 藍、綠等)的波長不同,經過光學鏡片折射率也不同,無法匯聚在同一平面位置,尤其是在長焦距的望遠鏡頭上,波長較長的紅光、波長較短的藍光容易明顯造成色散,影像銳利度及色彩鮮明度大大受影響。
透過不斷的實驗和測試,工程師們將光學玻璃所產生的影像色彩分散現象大致被分解為“縱向色差”--聚焦中心部分會出現同心圓狀的色滲現象 與“倍率色差”--在聚焦影像的周圍形成異色光斑,並從中心部分開始逐漸向邊緣部分擴大。鏡頭的焦距越長(望遠),色差現象也就越明顯。
早期的研究發現,天然螢石具有獨特的消除色差作用,但天然螢石結晶太小、太貴,無法運用在鏡片的製作上。直到1968年末,日本 CANON 公司首創人工合成大片人造螢石(CaF2氟化鈣)的技術,並於1969年推出首次採用螢石鏡片的鏡頭 Canon FL-F300 F5.6和FL-F500 F5.6,到了1973年,CANON更推出了著名的 FL300 F2.8螢石鏡頭。
由於合成螢石鏡片的成本實在太高,稍後CANON 公司又發展出另一種由光學玻璃混合專利氧化物的替代品,取名為低色散鏡片“UD - Ultra Dispersion”以及更進步的“Super UD”鏡片,混合 UD 與 螢石鏡片的鏡頭,在往後的三十年里為 Canon 打下著名的“L”鏡傳奇。

第一片

儘管 Canon 所開發的螢石鏡片名噪一時,可是早期的氟化鈣鏡片會使鏡頭的折射率產生偏差進而影響對焦,加上價格昂貴,不是一般的業餘攝影玩家所能普遍擁有。同是日本攝影龍頭的Nikon 公司在 1972 年成功試產了合成 ED鏡片,命名為“Extra-low Dispersion”,不僅擁有極佳的銳利度表現,而且抗色差的性能不遜於 Canon 的 UD 系列。Nikon也迫不及待的將這項產品套用在同年發表的 Nikkor 300mm f/2.8 ED 望遠鏡頭之中。
由於Nikon 的ED 鏡片抗色散技術便宜又可靠,因此它被大量廣泛套用於天文望遠鏡、望遠鏡頭中。加上 Nikon採用開放的行銷策略,將 ED 鏡片售與其他無法生產抗色散鏡片的廠商,逐步打開 ED 的知名度,而其效果也廣被大眾所接受。

其他鏡片

1972~1985 Nikon 的鑲金邊鏡頭(使用 ED 鏡片的特殊標記),搭配 PENTAX、OLYMPUS的大力支持,成功的向大眾行銷了使用“ED”低色散鏡片的鏡頭。這個時期的報導和測試比較認為ED與螢石鏡在性能表現上是一致地,不過 ED的結構卻會吸收掉一些色光,特別是紅光色域,相對的螢石就沒有這樣的結果,因此螢石鏡頭可以表現的比ED更為明亮,更能表現出高反差的優異性能,也因此Canon 的螢石鏡頭並未因 ED 的出現而消失。
由於價位的因素,加上大眾普遍可以接受 ED 的效果,同為日本鏡頭設計大廠 TAMRON 騰龍公司開發出新一代的抗色散鏡片技術“LD Low Dispersion”。TAMRON 研究出一種特別處理的樹脂非球面表層,透過粘著的方式附在LD玻璃鏡片上,形成LD-非球面混合鏡片,一舉解決掉抗色散與變焦變形兩大困擾。在 1995年 TAMRON 發表了這項技術的首次套用 AF 200-400mm f/5.6 LD zoom,為世界上第一支可以變焦到 400mm 的望遠鏡頭。
而其他致力於抗色散鏡片技術的,還有SIGMA開發了“SLD/ELD 超低色散鏡片”、MINOLTA的“AD低色散鏡片”、TOKINA的“SD鏡片”以及 中片幅相機 MAMIYA的“ULD鏡片”等。這一類廣泛使用抗色散鏡片的鏡頭,也有了一個新的標準,簡稱“APO鏡頭”(APO 系英文Apochromatic的簡寫,泛指通過精密的光學計算、鏡片研磨、鏡頭裝配等,生產出可以將三種色光聚焦於同一點,增加清晰度和色彩還原度之鏡頭產品)。通常,絕大多數的APO鏡頭使用了“低色散鏡片”進行修正第二級頻譜的色差(correction of secondary spectrum),但並非所有的APO鏡頭一定都使用了低色散鏡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